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

出版时间:2004-4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  页数:441  译者:刘德斌  
Tag标签:无  

前言

巴里·布赞其人和理查德·利特尔    英国科学院院士巴里·布赞(Barry Buzan)教授近年来越来越为中国学界所熟悉。许多人认为他是英国学派的“领军人物”,是西方学术界安全研究的“泰斗”,国际关系学界的“大师级人物”。他的作品已经被译成中文的有《世界政治中的军备动力》、《时间笔记》(英文原著书名为《预测未来》,与西格尔合著)和《新安全论》(与奥利·维夫和德·怀尔德合著)等。据我所知,《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与理查德·利特尔合著)是巴里·布赞教授第四本被译成中文的著作。    巴里·布赞教授20世纪40年代生于英国伦敦,在加拿大北方长大,成人后又返回英国求学,以后一直在英国居住和工作,具有英国和加拿大双重国籍。布赞教授1968年毕业于英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73年毕业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获博士学位。他曾经在英国考文垂郊外的沃威克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任教20余年,讲授国际关系,同时担任著名的丹麦哥本哈根和平与冲突研究所的安全研究项目主任,并成为安全研究中“哥本哈根学派”的领军人物。1996年,布赞教授移至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学任教。2003年,他又受聘于伦敦经济学院,回到母校继续他的教授生涯。    布赞教授著述颇丰,在诸多领域都有建树。其代表性著作包括《人民、国家和恐惧:国际关系中国家安全问题》(People,States and Fear:The National Security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1983,revised 2nd edn.1991)、《战略研究导论:军事技术与国际关系》(An Introduction to Strategic Studies:Military Technology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1987)、《无政府的逻辑:新现实主义到建构现实主义》(The Logic of Anarchy:Neorealism to Structural Realism,1993,with Chadas Jones and Richard Little)、《安全:一种新的分析框架》(Security:A New Framework for Analysis 1998,with Ole Waever and Jaap de Wilde)、《世界政治中的军备动力》(The Arms Dynamic in World Politics,1998,with Eric Herring)和《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International Systems in World History-Remaking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2000,with Richard Little)等。

内容概要

  《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阐述了人类如何从分散的采猎群发展成为今天高度一体化的全球性“国际政治经济体”约6万年的历史。它着重描绘了经济的、社会的和军事—政治的国际体系的发展轨迹,以及这些体系和部落、城邦、帝国和现代国家这些人类组织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作者把诸种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与世界历史视角相结合,对国际体系思想提供了最系统、全面的阐释,并试图以此超越威斯特伐利亚“情结”的束缚,重构国际关系研究的理论体系、由此成为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的一部扛鼎之作。  《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可供国际关系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专业的高校师生以及研究人员学习参考,也可提供社会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巴里·布赞(Barry Buzan) (英国)理查德·利特尔(Richard Little) 译者:刘德斌巴里·布赞,国际知名学者、英国科学院院士、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教授、哥本哈根和平与冲突研究所欧洲安全项目主任。理查德·利特尔,国际知名学者、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英国国际关系学会主席。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部分  国际体系、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理论第1章 体系、历史、理论和国际关系研究1.欠完备的国际体系概念2.国际关系学研究的变迁3.世界历史4.为什么“国际体系”的称谓更可取?5.结论第2章 争论中的诸种国际体系概念1.辛格与国际体系的行为主义概念2.沃尔茨与国际体系的新现实主义概念3.温特和国际体系的建构主义概念4.理论的多元论和国际体系概念5.结论第3章 世界历史的体系思想1.科学和哲学的世界历史2.世界历史研究的不同方法3.结论第4章 本书的理论工具库1.分析层次2.分析部门3.解释源4.结论第5章 确立国际体系的标准1.定义的第一层面问题2.定义的第二层面问题3.工具库的应用:理论与历史的结合第二部分  世界历史中的前国际体系第二部分导言第6章 前国际体系的起源1.前国际体系的理论意义2.单位3.互动能力4.过程5.结构6.结论第7章 前国际体系向国际体系的转变1.单位2.互动能力3.过程4.结构第二部分 结论第三部分  古代和古典世界多重国际体系的兴起与联系第三部分 导言第8章 新型单位:古代和古典世界的主要行为体——城邦、帝国和蛮族1.城邦和帝国2.游牧部落和游牧帝国3.结论第9章 古代和古典时代国际体系的互动能力1.交通和通讯的物质技术2.交通和通讯的社会技术3.结论第10章 古代和古典时代国际体系的过程1.军事一政治过程2.经济过程3.社会过程4.环境过程5.结论第11章 古代和古典时代国际体系的结构1.军事一政治结构2.经济结构3.社会结构4.结论第三部分结论第四部分  全球性国际体系的建立和演变第四部分导言第12章 现代国际体系的单位1.导言2.欧洲与现代国家的兴起3.现代国家的演变4.现代国家的扩展和旧式单位的消亡5.非国家单位的发展6.结论第13章 现代国际体系的互动能力1.导言2.物质技术3.社会技术4.结论第14章现代国际体系的过程1.导言2.军事一政治过程3.经济过程4.社会过程5.环境过程6.结论第15章 现代国际体系的结构1.导言2.军事-政治结构3.经济结构4.社会结构5.结论第四部分 结论第五部分  推测、评价、反思第五部分 导言第16章 展望:一个后现代国际体系?1.导言2.规模3.互动能力4.过程5.单位6.结构7.结论第17章 世界历史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启示1.国际体系2.单位3.互动能力4.过程5.结构6.结论第18章 国际关系理论对世界历史的启示1.历史分期与世界历史2.历史分期与国际关系理论3.争论中的世界历史分期的不同方法4.源自本书框架的世界历史年表第19章 几点反思1.世界历史与国际体系2.弱势国际体系与强势国际体系3.一个终点与一个开端参考文献词汇表索引缩略语后记

章节摘录

我们认为构成当代全球国际体系的真正前提是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而不是追溯欧洲的来龙去脉。实际上,人们只有理解国际体系概念的非欧洲维度,才能探究这个概念的起源和意义,并且充分领会它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这种理解需要的不仅仅是从古代和古典时代中选取少数与短暂支配过现代欧洲的无政府结构相似的时段和特定区域。这意味着从国际体系的角度去扫视整个古代和古典时代的历史,同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确实存在国际体系,那么,在欧洲人把一切都置于他们的无政府状态模式控制下之前,存在着哪种或哪几种国际体系?只有遵循这一路线,人们才能将历史记载与国际体系产生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什么这一问题联系起来。欧洲中心主义与东方学思想紧密相连。依照赛义德的观点(Said,1995;萨达尔等Sardar et a1.,1993),自18世纪起,欧洲文化和同一性的概念通过与东方形成对照而得到加强。欧洲被认为是外向、有活力和进步的,而东方则被描述为内向、停滞和衰落的。例如,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的活力与静态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进行了对比。同样,生机勃勃的欧洲国家体系在东方也没有找到任何副本。赛义德认为是西方的东方文化研究者促进了东方形象的形成,结果助长了欧洲人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东方学者的论点或许被夸大了(麦克坎泽MacKenzie,1995),但毫无疑问的是,人们一直以来正是从以欧洲为中心的视角来研究国际关系的,与此相伴生的是,非欧洲的“他者”(‘others’)理解国际关系或组织他们世界的方法得不到认同。  无政府主义偏好为什么关于国际关系学科中核心概念的基本问题不仅依然没有得到解决,。N~tJl,乎无人问及?无政府主义偏好是其第四个原因,这正是非历史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观念的结果。这个标准化的假定在新现实主义理论中最为强烈。传统的现实主义者对于无政府状态的效能经常表现出更加复杂的情感,自由主义者则倾向于把无政府状态视为战争和无序的主要原因。亚当·沃森(Adam Watson,1992,1997)曾抨击过无政府主义偏好,他认为最近5 000年的世界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并非处于无政府状态,而是呈光谱形式排列:无政府状态和帝国作为光谱的两个极端,二者之间是霸权、宗主权和自治领。他进一步论证了无政府状态和帝国都是极端的情形,其固有的不稳定性倾向于把规范的情形推入整个光谱的中间区。人们很难摆脱无政府主义偏好的支配,因为我们头脑中有一个用无政府视角去思考国际体系的先入之见。其他学科就没有受到这个束缚。例如,历史学家加拉格和罗宾逊(Gallagher·and Robinson,1953)发现,以非正式的帝国观点去描述19世纪早期英国和拉丁美洲之间的关系是恰当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令人吃惊地野心勃勃,却又极其地成功……是本领域内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耶普·福格森,拉特格斯大学“建立在他人坚实的成果基础上的一部重要的、开拓性著作。”    ——海华德R.奥克尔,南加和J弗尼亚大学极具反响的成功之作。这本书为连结历史上的国家体系和国际关系理论开辟了新的领域。它将对我们思考一一和讲授一一国际社会形成的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蒂姆·邓恩威尔士大学,阿伯里斯特威斯

编辑推荐

《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阐释的是在6万年的时间里,人类如何从分散的采猎群发展成为今天高度一体化的全球性国际政治经济体的历史。本书追溯了范围最为广泛的经济、社会和军事一政治国际体系的演绎,以及这些体系与部落、城邦、帝国和现代国家这些人类组织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布赞和利特尔把诸种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与世界历史视角相结合。他们对作为一个学科的国际关系学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认为其欧洲中心主义观念、狭隘的历史视角和理论上的破碎,使其无论在跨学科影响方面,还是在对过去与未来进行内在思考的能力上,几乎都已经失去了任何价值。   《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对重铸国际关系学,并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视野,进行了有力的论证,展示出其核心概念是如何可以经受时间跨度的考验,并为国际关系学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议程和一种新的智力作用。“令人吃惊地野心勃勃,却又极其地成功……是本领域内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书每段,去年事情比较多。有机会要读完。
  •   老师推荐的,可惜我还没开始读
  •   凑合着看。凑合着看。凑合着看。
  •   印刷那就一个差,两页印到一起去,纸薄的啊,跟透明的似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