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

出版时间:2003-9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钟世镇 编  页数:391  字数:78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记得在十多年前,我在原华西医科大学做呼吸专业教授,每每授课之余,我都在想这样的问题:教育究竟承载着怎样的重荷、责任?在我走上领导岗位后,从最初医科大学副校长、省卫生厅厅长、卫生部副部长,到现在的中国医师协会会长。虽从未主管过教学工作,但上述问题却时常萦绕着我,思考从未停止过,时至今日,答案越来越清晰,明确!那就是教育要发展,要进步,首先教育理念必须发生深刻的变革,教育的内涵必须大幅度外延,教学方式必须改革。具体到医学教育,我个人有几点看法:  在教学上:第一,医学是关系到生命、健康的科学,因此必须强调严谨性;第二,医学是一门边缘性科学,且发展很快,因此应强调教师知识不断更新,增强和接受新理论、新知识的能力,满足学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第三,医务工作除了治病救人外,还涉及伦理、道德、法律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医学教育应增加大量社会科学知识,并加强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第四,医学专业的形态学课程较多,学习时需要强记硬背,但实际运用时非常强调灵活性。因此,注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即平时我们所说的临床思维能力,这一点尤为重要。  在教材上:第一,内容在强调“三基”的同时,应能及时反映疾病谱的变化及学科的发展;第二,内容在注重科学性的同时,应为所教所学者着想,即将复杂、高深的知识,用最简单易懂的文字或图表表述出来;第三,教材应充分反映医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即形态学、方法学的内容较多。因此,应做到图文并茂,有些内容甚至可用视频来表达。  虽然自己对教学工作和教材建设有一些想法,但高等教育出版社请我来为这套医学教材做序时,倒使我十分为难。一是我离开教育、临床工作多年;二是先前我对其他很多专家邀请做序或跋拒绝多多,此次执笔搞不好会有厚此薄彼之嫌。但我细读此套教材的策划及部分章节后,眼前一亮,不禁释怀。  此套教材在内容、形式上有许多新颖之处:1.基础学科教材注意了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删减了为使学科系统化而舍简求繁的内容,突出了为临床服务,打基础的特点;2.临床学科教材则根据近些年来疾病谱的变化,突出重点地介绍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知识、技术手段,而且增加了近年来被公认、成熟的新知识、新技术;3.这是一套真正意义的立体化教材,不但图文并茂,且配有学生用光盘及教师授课多媒体光盘。光盘中内容丰富,有大量彩图、病案分析、进展讲座、习题。大大丰富了教材内容,达到了医学教育应以视觉教学为主的目的;4.本套教材作者队伍年轻化,主编平均年龄50余岁,多为留学归国人员,且为活跃在教学、临床一线的骨干。  更为可贵的是,本套教材由于策划得当,在丰富了教材内容、提高印刷质量的同时,却未增加篇幅、提高书价,减轻了学生经济负担。以《病理学》为例,全书彩色。

内容概要

《系统解剖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863计划承担者、博士生和博士后导师、第一军医大学钟世镇教授担任主编,由第一军医大学博士生导师徐达传教授担任副主编,全国十多所医学院校的专家教授倾力合作完成。    本书共55万字,插图近500幅,其中一半为彩图,内容包括绪论、运动系统、内脏学、脉管学、感觉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篇章,定位准确,突出实用性和适用性。    本书特点:    1.编排新颖、适用性强:在每章前均有一概述性文字,强调本章学习重点。各章后有一英文摘要,并附有复习思考题,以便于学生巩固教材内容,加强各知识点的串联,理解其精髓。    2.紧密结合临床:在各章中,对有临床意义的均冠以“临床意义”专列内容。以小字印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突出重点,使学生看重并学好这门看似枯燥无味但却非常重要的学科。    3.还形态学科的本来面目:本教材书后附有1张光盘,光盘图库中有一千幅实例图,可让学生对照教科书中内容和线条图参考使用,给学生一种直观、形象的概念,更易理解、记忆所学内容。    4.适宜向双语教学过渡:本教材每章后都有英文摘要,书中解剖学名词均以英文标注。本教材书后光盘中将其专业名词配以英文读音。    本书适用于医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还可供临床医师及医学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绪论 一、系统解剖学在医学规划教材中的地位 二、系统解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三、解剖学发展概况 四、人体的器官系统和分部 五、人体解剖学标准姿势和基本术语 六、人体器官的变异、异常与畸形 七、解剖学的学习方法第一章  骨学  第一节 概述    一、骨的分类    二、骨的构造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四、骨的可塑性  第二节 中轴骨    一、躯干骨    二、颅骨  第三节 附肢骨    一、上肢骨    二、下肢骨  复习思考题第二章 关节学  第一节 概述    一、直接连结    二、间接连结  第二节 中轴骨连结    一、躯干骨的连结    二、颅骨的连结  第三节 附肢骨连结    一、上肢骨的连结    二、下肢骨的连结  复习思考题第三章 肌学  第一节 概述    一、肌的形态和构造    二、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三、肌的命名原则    四、肌的辅助装置   五、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第二节  头肌   一、面肌   二、咀嚼肌 第三节 颈肌   一、颈浅肌   二、颈前肌   三、颈深肌 第四节 躯干肌   一、背肌   二、胸肌   三、膈   四、腹肌 第五节 上肢肌   一、上肢带肌   二、臂肌   三、前臂肌   四、手肌   五、上肢的局部记载 第六节 下肢肌   一、髋肌   二、大腿肌   三、小腿肌   四、足肌   五、下肢的局部记载 第七节 体表的肌性标志   一、头颈部   二、躯干部   三、上肢   四、下肢 复习思考题内脏学脉管学感觉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章节摘录

  脉,一般有1~2支,多在骨干中段斜穿滋养孔进入骨髓腔,分为升支和降支,分布于骨髓、干骺端和骨干密质骨的内层,并分别与干骺端动脉及骺动脉的分支吻合。干骺端动脉和骺动脉均发自邻近动脉,从骺软骨附近穿入骨质。骨膜动脉丰富,幼儿期尤其显著。上述各动脉均有静脉伴行。不规则骨、扁骨和短骨的动脉来自骨膜动脉或滋养动脉。  (2)淋巴管:骨膜的淋巴管丰富,但骨质内是否存在淋巴管尚有争论。  (3)神经:伴滋养血管进入骨质内,分布到哈佛管的血管周围间隙中,以内脏传出纤维较多,分布到血管壁;躯体传人纤维则多分布于骨膜,骨膜对张力或撕扯的刺激较为敏感,故骨折时常引起剧痛。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住 骨含有有机质和无机质两种化学成分。有机质使骨具有弹性和韧性,无机质则赋予骨硬度和脆性。有机质主要包含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等,构成骨的支架。无机质主要是碱性磷酸钙为主的无机盐类。如果用酸脱去骨的无机质,骨虽仍具原形状,但柔软有弹性,称脱钙骨;骨燃烧后可去掉有机质,虽形状不变,但易破碎,称煅烧骨。  骨的化学成分直接决定骨的物理性质,骨的物理性质在人的一生中随年龄而发生变化。两种成分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幼儿有机质和无机质各占一半,故弹性较大而柔软,则易发生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不易骨折或折而不断,称柳枝状骨折。成年人骨有机质和无机质的比例约为3:7,最为合适,因而骨具有较大硬度和一定的弹性。老年人的骨无机质所占比例更大,脆性较大,易发生骨折。 四、骨的可塑性 骨的形态构造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内、外环境的影响,不断发生变化。影响骨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内分泌、营养、神经、疾病及其它物理、化学因素等。神经系统调节骨的营养过程,功能加强时,可促使骨质增生,骨坚韧粗壮;反之,骨质则变得疏松。神经损伤后的瘫痪病人骨出现脱钙、疏松和骨质吸收,甚至出现自发性骨折。内分泌对骨的发育有很大作用,如果成年以前,垂体生长激素分泌亢进,促使骨过快过度生长可形成巨人症;若分泌不足,则发育停滞成为侏儒。成年人垂体生长激素分泌亢进,出现肢端肥大症。维生素A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作用进行调节、平衡,保持骨的正常生长。维生素D促进肠管对钙、磷的吸收,缺乏时体内钙、磷减少,影响骨的钙化,在儿童期可造成佝偻病,在成年人可导致骨质软化。此外,机械因素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加强锻炼可使骨得到正常发育。长期对骨的不正常压迫,如儿童的不正确姿势可引起骨变形。骨折后,折断处有骨痂形成。骨折愈合的初期,骨痂颇不规则,经过一定时间的吸收和改建,可基本恢复原有的形态结构。  第二节中轴骨一、躯干骨共51块.包括椎骨24块、肋12对,胸骨、骶骨和尾骨各1块。

编辑推荐

  高等教育出版社医学教材建设,由中国医帅协会、全国高等字校教学研究会与我国十几所著名医学院校共同于2002年初发起、筹划,而后有几十所院校加入。  本次教材建设共有近两千名作者参加编写,他们中既有医学界的泰斗,工程院院士、相关医学专业委员会领导及学术骨干,更可喜的是还吸收了大批在教学、临床一线的中青年教师。  “高教版”医学教材除保留国内同类教材已具备的“三基”知识外,还根据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的变化,删除了陈旧理论、内容,增加了公认的新知识、薪技术的介绍。并以立体化、系列化的形式展示给广大师生,充分体现医学教育的特点。  我社在近几年内,除陆续出版其他专业、层次的医学教材外,还将建设相应的教学资源库。学科网站,以达到为广大院校教学提供立体化教学包、教学解决方案的目的。  追求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建设精品教材,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系统解剖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