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出版时间:2005-7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李壮鹰、李春青  页数:430  字数:5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叙述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发展情况。全书以历史为线索,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近代等时期分为八章。每章前设有“概述”,总论各个时期的历史语境和文学、文论的概况,然后分论该时期有代表性的文论观点。编者在对文论史的叙述中,特别注意把文学观念置于总的文化系统中去考察,从而突出了古文论与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和社会思潮之间的关联。

书籍目录

绪 论
 一、在对待古?文论的态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意义
 三、走向文化诗学
 四、中国古代文化精神概观
 五、中国古代文论概观
第一章 先秦时代的文学观念
 第一节 概述
  一、文化话语权力的转移
  二、作为新的言说主体的士人阶层
  三、先秦文论概观
  四、儒家的文化追求
 第二节 孔子的文论
  一、孔子文论的文化意蕴
  二、孔子的诗歌功能论的复杂性
 第三节 孟子的文论
  一、孟子与士人阶层的自我认同意识
  二、孟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第四节 苟子的文论
  一、荀子言说立场的时代特征
  二、荀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第五节 先秦道家思想的诗性特征
  一、老庄道论
  二、老庄所崇尚的“妙”和“自然”
  三、庄子对“游”和“化”的推崇
  四、庄子“言不尽意”论及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第二章 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一节 概述
一、汉代的政治文化结构
二、士人阶层的处世策略
三、经学语境中的文论思想
四、两汉文论概况
第二节《乐记》与《毛诗序》
一、《乐记》的主要贡献
二、《毛诗序》的诗学思想
第三节 司马迁、班固的文学思想
一、司马迁的文学思想
二、班固的文论观点
第四节 扬雄的文学思想
一、扬雄文学思想的核心
二、扬雄论辞赋
第五节 汉人对屈原的评价问题
一、淮南王刘安与司马迁的评价
二、扬雄与班固的评价
三、王逸的评价
第六节 王充的文学思想
一、王充的生平
二、王充的主要文论观点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一节 概述
  一、乱世政治与文人命运
  二、从经学的衰落到社会思想的解放
  三、理论批评中的玄学旨趣
  四、文学概略
  五、在文学与玄学共同影响下的文论
 第二节 曹丕的《典论·论文》
  一、作家论和批评论
  二、文体论
……
第四章 隋唐五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五章 宋金元时代的文学思想
第六章 明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七章 清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八章 近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章节摘录

  在如何对待古代文论的问题上,当下还有一种十分普遍的观点,这就是阐释的相对性问题。许多论者认为,对古代文论的阐释永远不可能揭示其本真意义。这种观点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在20世纪以来西方的历史哲学、哲学阐释学的影响下产生的。从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林伍德的历史的“构造性”及“历史就是思想史”之说,到海德格尔的“前理解”、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与“视界融合”等,这些阐释观点都倾向于强调阐释的主观建构性,甚至文本的独立性,而对是否存在着历史的“本来面目”则表示怀疑。在接受了这种阐释观点之后,阐释者们在面对中国古代文化(包括古代文论)的话语资源时也就不再寻求什么“本真意义”,而是主张将研究当作一种纯粹的建构活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样_种阐释学倾向呢?如果先行否定了阐释主体接近阐释对象的可能性,阐释本身是否还有意义?这里还是有一个层次与程度的问题。对阐释对象必须划分为不同层次,对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阐释态度。就中国古代文论而言,至少应该划分为三个层次:知识、意义、价值。作为知识层次的古代文论话语毫无疑问具有客观性,因此也要求阐释活动的客观性。这里无需创造与发挥,不容许主观因素存在,主观就意味着虚假。例如“诗言志”之说是何时由何人在什么著作中提出的?这是知识层面的问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不能有第二个。对于这个阐释层次来说,阐释就等于发现,与自然科学并无根本性区别。阐释对象的意义层次是指作为能指的古文论话语所负载的所指——含义。对意义的阐释本质上即是理解。理解虽然不包括主观表达的意思,但阐释对象已不像知识层次那样仅仅要求着主体去伪存真式的发现,而是要诉诸主体的知识结构与趣味。这就不可避免地使阐释活动带上一定的主观性色彩。例如,“风骨”这个概念的准确含义究竟是什么?历来阐释者可谓多矣,但迄今并无完全一致的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这当然是由于古人没有为这个概念下过明确的定义,即使有明确的定义,理解的差异也是必然存在的,只不过程度上会有所不同而已。谁也没有办法给出一个人人认可的界说来。阐释活动的这种情形并不意味着主体与对象之间的阐释关系完全是任意的,毫无规定性可言。事实上,人们对“风骨”这类概念的理解总是有着大体上的一致性,差异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这就说明,阐释活动中对意义的理解是一种阐释主体与阐释对象的融合过程,但客观性因素明显要大于主观性因素。概念的含义虽然不像概念的发生那样毫无阐发余地,但毕竟也有着基本规定,也不允许随意阐发。对这个层次的阐释对象来说,阐释主体应该采取的态度也应该是努力接近概念的本来含义,而自觉地抑制主观任意性。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艰涩难懂,看了好几遍
  •   书好,包装严实,书平整
  •   文科生必读
  •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   满300返100买的,价格不错
  •     合情合理,平易近人。深入浅出。点到为止。
      尤其总绪论, 先秦儒家和唐朝。
      脉络非常清晰。废话基本没有。表述到位,能使人解悟。
      明清戏曲摘的原文有几段极好。简直让人六神无主。
      
      虽然,细节上还是难免有抵牾的时候。
      比方说,前面说对“怨”的注解,朱熹的比孔安国的“明显隔了一层”,后面又说二者意近。
      瑕不掩瑜。
  •   有观,有论,的确值得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