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向德平  页数:280  字数:34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在广泛吸收城市社会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联系中国城市发展的实际,系统介绍城市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城市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对城市的地域结构、生态结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城市化的特点、动力、进程和中国城市化的道路、目标与模式,探索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方法;从纵横两个方面对城市社会进行系统研究,建构了较为完整的城市社会学体系。全书结构合理、逻辑明晰、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既可作为社会学、社会工作、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亦可为普通读者全面系统地认识城市和城市社会拓宽视野、启迪思路。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  一、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课题  三、城市社会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 城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早期城市社会学研究  二、城市社会学的创立  三、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四、城市社会学在我国的发展 第三节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一、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二、城市社会学研究方式  三、城市社会学具体研究方法与技术 第四节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一、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实践意义第二章 城市的历史 第一节 早期城市文明  一、城市的起源  二、早期城市的发展状况  三、我国早期城市的发展轨迹  四、早期城市的特征 第二节 中世纪城市的发展  一、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发展状况  二、欧洲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特点  三、中国封建城市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四、东西方中世纪城市发展比较 第三节 近代城市的兴起  一、工业革命与城市发展  二、近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三、近代中国城市的类型与特点 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  一、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二、现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三、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第三章 城市社会理论 第一节 欧洲社会的城市化与城市社会学的兴起  一、滕尼斯: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二、涂尔干: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  三、西美尔:都市与现代性  四、韦伯:城市共同体 第二节 芝加哥学派和人类生态学  一、帕克:人类生态学  二、伯吉斯:城市扩张与同心圆理论  三、沃思: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  四、生态学研究的新发展 第三节 战后马克思主义传统城市理论:城市政治经济学  一、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  二、戴维·哈维:空间与社会再生产  三、政治经济学的其他代表人物:卡斯特和斯各特 第四节 城市研究的社会空间方法  一、方法的渊源  二、吉登斯:社会学并非去空间的社会学  三、列斐伏尔对社会空间方法的贡献  四、高狄纳的“社会空间视角”  五、林奇:环境感知与人类需要  六、新城市主义:空间尺度与社会交往第四章 城市地域结构 第一节 城市地域结构概述  一、城市地域的划分  二、城市地域结构  三、城市地域及地域结构的研究 第二节 城市定位理论  一、区位特征与城市定位  二、工业布局理论  三、货运中转理论  四、中心地理论 第三节 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一、传统的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二、城市地域结构理论的新发展 第四节 城市地域运动  一、结节运动与结节地域  二、均质运动与均质地域  三、城市的地域分化第五章 城市生态系统第六章 城市社会结构第七章 城市化第八章 城市文化第九章 城市社会问题第十章 城市发展第十一章 城市规划第十二章 城市管理后记

章节摘录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涵义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空间范围内居民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是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其本身由不同的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又有着不同的结构、成分和要素。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居民系统由居住在城市中的人的数量、结构和空间分布(含社会性分工)等要素所构成;自然环境系统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岩石、矿产资源、太阳能等非生物系统和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系统;社会环境系统包括人工建造的物质环境系统(包括各类房屋建筑、道桥及运输工具、供电、供能、通风和市政管理设施及娱乐休憩设施等)和非物质环境系统(包括城市经济、文化与群众组织系统、社会服务系统、科学文化教育系统等)。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该系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形成了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不同认识。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自然生态观、经济生态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①。  1.自然生态观:把城市看成是以生物为主体,包括非生物环境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它受人类活动影响并反作用于人类。这种观点主要研究在城市这一特殊环境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群体以及景观、气候、水文、大气、土地等物理环境的演变过程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研究城市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生物圈的影响。城市自然生态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一是城市人类活动与城市气候关系的研究;二是城市化过程对植物的影响及其功效和规划研究;三是城市及工业区自然环境容量、自净能力及生态规划研究。  2.经济生态观:把城市看成是一个以高强度的物资和能量的流动为特征,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的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对城市各种生产、生活活动中物质代谢、能量转换等过程的研究,探讨城市复合体的动力学机制、功能原理、生态经济效益和调控办法。有关城市经济生态的研究重点在两方面,一是资源(包括水、食物、原材料)的来源、利用、分配和管理,二是废物(包括废热、废水、废气、废渣等)的排放、扩散、处理、再生等内容,其中也包括负载能力、环境容量、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的流动规划及对人和物理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城市社会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总体来看,该书可以算面面俱到,中规中矩,国内教材做到这个样子,也还不错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