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

出版时间:2005-9  出版社:北京蓝色畅想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原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李明等  页数:260  

前言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一直是各高等学校新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随着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入和普及,高等学校新生的计算机知识的起点有了显著提高,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对大学生的信息资源运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现行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知识结构的设置、教学的组织上、方法上、实验方式上都要做较大的改革,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正是这种改革的结果。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最新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简称白皮书)中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要求而编写的。  本书是根据白皮书的精神,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及时改编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本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是:教材应充分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实践性为重点,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系统深入地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深入浅出地阐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且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知识、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教材内容新颖,实践性强,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既注重基础理论又突出实用性。在每章之后,附有一定的习题供读者测试学习效果,对应章节配以一定数量的示范性实验,通过演示、解说,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组成、操作系统和windoW‘操作系统、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  本书由李明、冷金麟主编,本书编写的主要人员分工如下:第]章由周煦编写,第2章由宣善立编写,第3章由李明编写,第5章由张正武编写,第4、6、7章由冷金麟编写,第8、9章由王卫编写,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吴国凤、于红光、王金玲、黎杰、谢文佩、娄彦山、林杰华、陈贵明、偶春生、方乃义等,全书由李明、冷金麟统编定稿。

内容概要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最新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有关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要求而编写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在原有《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现状和水平,对教学、实验的内容、体系结构均做了重大的修改,进一步地丰富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组成、操作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大学计算机基础》的作者都是多年从事教学并对教材建设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教师,较好地保证了教材的质量。《大学计算机基础》可作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本、专科学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大学计算机基础》配有《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所配电子教案及书中相关素材均可从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理工教学资源网

书籍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1.1 计算机的概念1.1.2 计算机的分类1.2 计算机的发展1.2.1 计算机的发展史1.2.2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史1.3 计算机的特点与用途1.3.1 计算机的特点1.3.2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4 信息化社会的挑战1.4.1 信息化社会的特征1.4.2 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1.5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范畴本章小结习题第2章 计算机系统组成2.1 计算机系统2.1.1 计算机系统2.1.2 计算机模型2.1.3 计算机指令与程序2.2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2.2.1 计算机中的数据2.2.2 进制与进制转换2.2.3 数值数据的表示2.2.4 非数值数据的表示2.3 计算机的主机2.3.1 中央处理器(CPU)2.3.2 程序的执行过程2.3.3 内存储器2.4 输入输出系统2.4.1 输入输出系统的概念2.4.2 输入输出接口2.4.3 输入输出系统的控制方式2.5 总线2.5.1 总线的概念2.5.2 常见的系统总线简介2.5.3 常用设备总线2.6 微型计算机组成2.6.1 微型计算机主机系统2.6.2 微型计算机外部存储系统2.6.3 微型计算机的各种输入和输出设备本章小结习题第3章 操作系统与Windows操作系统3.1 操作系统概述3.1.1 什么是操作系统3.1.2 操作系统分类3.2 操作系统功能3.2.1 中央处理器管理3.2.2 存储管理3.2.3 文件管理3.2.4 外设管理3.2.5 用户接口3.3 Windows2000操作系统3.3.1 Windows简介3.3.2 Windows2000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3.3.3 Windows的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3.3.4 Windows环境的设置3.3.5 Windows控制面板的使用3.3.6 Windows的磁盘管理3.3.7 Windows的其他操作3.4 其他操作系统3.4.1 WindowsXP简介3.4.2 Unix3.4.3 Linux3.4.4 DOS本章小结习题第4章 应用软件与常用办公软件4.1 应用软件概述4.1.1 办公系列软件4.1.2 图形图像处理软件4.1.3 数据库管理软件4.1.4 Internet服务软件4.1.5 娱乐与学习软件4.2 文字处理软件4.2.1 Word概述4.2.2 文档的基本操作4.2.3 表格、图形等其他对象的插入4.2.4 特殊项目的排版4.3 电子表格软件4.3.1 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4.3.2 工作表的操作4.3.3 工作表的格式化4.3.4 数据的图表化4.3.5 数据管理和分析4.4 演示文稿软件4.4.1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4.4.2 演示文稿的外观设定4.4.3 演示文稿放映和打包本章小结习题第5章 程序设计基础知识5.1 程序设计语言概述5.1.1 程序的基本概念5.1.2 程序设计语言和语言处理程序5.1.3 高级语言的基本组成简介5.1.4 常用高级语言简介5.2 算法5.2.1 算法(Algorithm)的概念5.2.2 算法的基本特征5.2.3 算法的表示方法5.2.4 算法实例5.3 程序设计方法概述5.3.1 结构化程序设计概述5.3.2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概述5.4 软件工程简介5.4.1 软件生命周期5.4.2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本章小结习题第6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6.1 数据库概述6.1.1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6.1.2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和功能6.1.3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6.1.4 数据库语言6.1.5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6.2 关系数据库与SQL语言6.2.1 关系模型的设计6.2.2 关系操作6.2.3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6.3 Access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6.3.1 Access2002数据库的组成6.3.2 Access数据库的创建6.3.3 Access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6.4 Access数据库操纵与应用6.4.1 Access数据库的查询设计6.4.2 Access数据库的窗体设计6.4.3 Access数据库的报表设计本章小结习题第7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7.1 计算机网络概述7.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7.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功能7.1.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7.2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7.2.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逻辑组成7.2.2 计算机网络硬件7.2.3 计算机网络软件7.2.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7.2.4 计算机网络的互联7.3 Internet基础7.3.1 Internet概述7.3.2 Internet与TCP/IP协议7.3.3 Intemet的连接7.3.4 Intemet应用7.4 Internet典型的信息服务7.4.1 WWW浏览7.4.2 电子邮件E-mail7.4.3 文件传输7.5 Internet信息发布7.5.1 Internet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7.5.2 超文本语言HTMI7.5.3 网页设计7.5.4 信息发布本章小结习题第8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8.1 多媒体技术概述8.1.1 多媒体定义8.1.2 多媒体硬件8.1.3 多媒体软件8.2 多媒体信息的表示8.2.1 多媒体的数据表示8.2.2 数据冗余8.2.3 数据压缩技术8.3 多媒体文件的格式8.3.1 声音文件格式8.3.2 图像文件格式8.3.3 视频文件格式8.4 多媒体应用软件简介8.4.1 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8.4.2 动画制作软件:Flash本章小结习题第9章 信息安全9.1 信息安全概述9.1.1 计算机安全知识9.1.2 网络系统的不安全因素9.1.3 信息安全服务9.2 信息安全技术9.2.1 加密技术9.2.2 数字签名9.2.3 防火墙9.3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9.3.1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9.3.2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表现9.3.3 计算机病毒预防9.3.4 黑客攻防本章小结习题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在多道程序系统中,存在着多个程序共同执行,这势必引起它们对CPU的竞争,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机制,就会引起无序的竞争,进而造成系统的效率降低甚至瘫痪。中央处理器管理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处理器,为用户的各个程序合理分配处理器的时间,尽量使处理器处于忙碌状态,以提高处理器的使用效率。  1.程序的执行及其特点  (1)程序  程序是由程序员编写的一组指令的有序集合。它存在于各种存储介质上,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一个静止的程序是不可能有结果的,程序必须通过计算机的处理才能得到其结果,而计算机对程序进行处理的过程是一个计算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计算、输出,这3个阶段在计算机系统中是顺序执行的,即先输入信息,然后才能计算,计算有了结果后才能输出。这种执行方式称为程序的顺序执行。  程序的顺序执行有3个特征:  1)顺序性。程序的所有操作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的,只有在前一个操作完成后,才能进行后继的操作。  2)封闭性。程序一旦开始执行,其计算过程中独占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其计算结果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3)可再现性。程序的执行结果与其执行速度无关,而只与其初始条件有关。只要初始条件相同,无论是连续执行,还是间断执行,程序反复执行都会得到相同的结果。  (2)单道程序设计  在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中,程序一旦开始执行,它将占用系统的全部资源,直到程序执行全部完成,这就是单道程序设计。在单道程序设计中,某一时刻系统内部只有一道程序,它占用了系统内部的全部资源,只有这个程序执行结束后,才释放资源,才可以开始下一个程序,其执行过程如图3-4所示。因此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很低,一方面大量的程序等待执行,另一方面大量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这种矛盾急需解决。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