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教程

出版时间:2006-5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曹顺庆  页数:32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以大学中文系本科生为主要对象的高等学校比较文学课程教材。  本书一方面继承了国外比较文学既有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又汲取了国内同行的新研究成果,是一部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教材。本书跳出了以往比较文学研究中以学派划分来建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框架,概括出了一个新的学科理论范式,明确提出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与四大研究领域,一个基本特征即“跨越性”,这包括跨国、跨学科与跨文明;四大研究领域即“实证性影响研究”、“变异研究”、“平行研究”与“总体文学研究”。具体分为五部分,“绪论”主要探讨比较文学的定义、基本特征和研究领域,探讨比较文学的可比性问题:第一章、“实证性影响研究”,在尊重学科史的基础上,从实证性的角度探讨了具有实证性影响关系的比较文学研究的范式;第二章“变异研究”从“文学变异与文化过滤”、“译介学 ”、“形象学”、“接受学”、“文学的他国化研究”等角度探讨了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变异研究,这是本教材最富创新性的一章,“变异研究”的提出,拓展和更新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解决了比较文学研究中不少令人困惑的问题;第三章“平行研究”从“类型学”、“主题学”、“文体学”、 “跨学科研究”等角度探讨了文学的平行比较研究:第四章“总体文学研究 ”将“总体文学”重新纳入比较文学的学科体系,从跨文明和总体文学的角度探讨了建立总体文学的可能性。  本书附有学习卡,学生可通过卡上的账号和密码登录高等教育出版社4A 教学平台,进入网络环境中的课程学习。

作者简介

曹顺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跨世纪优秀人才,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

书籍目录

绪论 小引 无所不在的比较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可比性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与四大研究领域第一章 实证性影响研究 第一节 流传学  一、流传学的定义、渊源和发展  二、流传学的实证性特征、研究范围及类型  三、流传学研究的模式和实例分析 第二节 渊源学  一、渊源学的定义和特征  二、从影响方式来看渊源学的研究方式  三、从影响发送者的角度来看渊源学的研究方式 第三节 媒介学  一、媒介学的理论与方法  二、媒介学中的译者和翻译第二章 变异研究 第一节 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  一、文化过滤  二、文学误读 第二节 译介学  一、译介学的兴起  二、译介学的研究范畴  三、理论前沿与发展前景 第三节 形象学  一、形象学的定义和特点  二、形象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三、形象学的研究方法及前景 第四节 接受学  一、比较文学接受学的定义及其学科渊源  二、比较文学接受学与接受理论、影响研究  三、比较文学接受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四、比较文学接受学对传统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突破与创新 第五节 文学的他国化研究  一、文学他国化的定义和特点  二、文学他国化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三、文学他国化研究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四、文学他国化研究的意义第三章 平行研究 第一节 类型学  一、类型学的定义与兴起  二、类型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三、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问题与前景 第二节 主题学  一、主题学的定义和发展  二、主题学研究范畴  三、主题学研究的分类 第三节 文体学  一、文体学的定义和发展  二、文体分类比较及缺类研究  三、文体的平行研究  四、文体的影响研究 第四节 跨学科研究  一、跨学科研究的历史回顾  二、跨学科研究的内涵  三、跨学科研究对话的途径第四章 总体文学研究附录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流传学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的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文艺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按传统观念划分,流传学属于影响研究范畴。它的产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原因。从西方文化的整体格局来看,欧洲各国在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历来密切相关,就大规模的文学交流而言至少有三次: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运动,特别是对比较文学的发展推波助澜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促使文学批评界悄然兴起一种新的比较文学思想。它主要秉承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理念,同时又接受了法国浪漫主义先驱史达尔夫人的某些观点,表现出注重文学发展和社会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用历史比较方法代替古典主义的纯文学批评等特征。这引发了当时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一股新风气,例如法国浪漫派强烈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主张文学超越国界,颇为注意文学的国际性,而且注重探索作者的环境、性格以及不同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影响关系;同时强调描写异国风光,表现异国情调,重视搜集中世纪故事和民间文学作品,这不仅促进了民俗学的兴旺发达,也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又如德国的格林兄弟搜集、整理了《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格林童话》),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研究欧洲的民间故事,探索它们共同的神话源头,还对诸如唐璜、浮士德等典型人物在各国间的流传、假借、变形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些研究在方法上给比较文学以启示,其中一些成为比较文学中“流传学”、“渊源学”、“主题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日本比较文学学者大塚幸男指出的那样:“18世纪至19世纪初期掀起的浪漫主义潮流,因其国际特征的缘由,形成了即便是研究一国文学之际,也不能无视它同外国文学关系的风气。……

编辑推荐

《比较文学教程》是以大学中文系本科生为主要对象的高等学校比较文学课程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比较文学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学习比较文学,曹顺庆老师和乐黛云老师的理论教材必看!二者各有千秋,不错曹老师的更系统化一些,个人观点哈~~
  •   教科书,在比较文学方面,曹顺庆算是有名的。不过乐黛云更有名气
  •   对于学习比较文学的人,这是一本好书。
  •   如果你要考川大,这是必备品。如果你想了解比较文学,这是入门作品
  •   全面而且易懂,作为入门教材很合适。其实也包含了世界文学的研究介绍。
  •   这本书真的很好,无论是纸张还是质量又或是它的内容,我都很满意很满意。而且,这本书很具有收藏价值。
  •   我选了这门选修课 这本书的确不错
  •   不错,书质量很好。包装也不错。
  •   很不错哦,纸质、物流都很给力啊!
  •   条理清晰 不难懂
  •   果然和淘宝上的不一样,很好,很正~
  •   因为是初学者,所以觉得受益匪浅,条理很清楚。
  •   上课要用的,不错
  •   听说是比较浅显的比较文学的书,适合没学过的人看。入门比较容易,书的质量很不错哦
  •   刚收到时书的质感很好,虽然还没看内容,总体不错。
  •   我们的专业用书,一次替同学们买了九本,居然每本都掉页,以前因为质量问题质疑过当当,但是也不至于到这种程度吧,希望以后提供货源的时候能够检查一下,我们要经常使用的书,还没有看完呢,就全掉光了
  •   收到挺快的,质量也不错。
  •   条理很清楚 内容很好例子很多 有自己的见解和精当的分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