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整合

出版时间:2006-9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马永霞  页数:177  

前言

  200多年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曾经明确指出:“在文明的和商业的社会中,对普通人的教育比对具有某种地位和财产的人的教育更需要国家的注意。后者在进入他们将借以在世界上显示自己的特殊业务、职业和行业以前……有充分的时间去获得、至少是使自己适于随后去获得能使他们受到世界人尊敬或使他们值得接受这种崇敬的各种成就。他们的父母和监护人一般都非常渴望他们具有这种成就,并且在大多数场合极愿为此付出必要的开支。”20世纪60年代,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经济学家们对教育的经济价值予以了证实,认识到教育不仅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而且还对个人未来的经济地位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些观点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并导致许多政府将投资于教育、投资于未来作为国家优先考虑的重点和发展策略。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是国家教育发展综合实力的最主要的体现。正因为如此,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许多国家将高等教育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始终致力于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满足大批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在中国,随着政治改革、经济的腾飞,高等教育得到极大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突飞猛进,毛入学率已突破了26%,进入了大众化阶段。无疑,当今的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少数人和特殊阶层的奢侈品,急剧扩充的高等教育规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等教育供求矛盾。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仅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而且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实现社会的公平。

内容概要

  《冲突与整合——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分析》运用“经济人”假设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对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问题进行全面剖析,阐明了政府、高等学校、学生和企业四个主体的利益表现、行为变化及其活动规律,剖析了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冲突的表现、危害及其根源,并试图通过供给制度改革,实现整合高等供求主体利益的制度创新,寻找实现供求关系平衡的途径。这种以利益冲突为视点探讨高等教育供求问题,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思路。以《冲突与整合——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分析》核心观点为基础改写的文章《高等教育活动的“经济人”》被《新华文摘》(2005.13)转载,在全国教育界产生一定影响。《冲突与整合——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分析》适合教育类专业,尤其是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学专业的高校师生和研究人员阅读,也可做大学管理者、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参考。

作者简介

  马永霞,1963年5月出生,辽宁省沈阳市人。现为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82-2005年任教于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05年至今任教于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全国教育经济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教育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已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部分文章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复印,被《高等学校学报文摘》、《新华文摘》转摘。出版著作20余部,如《高等教育个人投资论》、《教育评价》(获得省级奖励)。主持参与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言一、问题的缘起二、研究意义与方法(一)研究意义(二)研究方法三、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追溯(二)国内研究现状四、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一)研究思路(二)结构安排第2章 高等教育供求及其主体一、高等教育需求及其主体(一)高等教育需求(二)高等教育需求主体二、高等教育供给及其主体(一)高等教育供给(二)高等教育产品(三)高等教育供给主体第3章 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一、“经济人”假说的考证(一)市场经济中“经济人”假说的要义(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假说的厘定二、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的诠释(一)作为“经济人”的高等教育供求主体(二)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的表现(三)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的活动规律第4章 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冲突的表现与危害一、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冲突的表现(一)高等教育供求系统失衡(二)高等教育供求数量失衡(三)高等教育供求结构失衡二、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冲突的危害(一)在劳动力市场中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二)高等教育有效供给无法实现(三)高等教育产品的生产受到冲击第5章 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冲突的根源一、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冲突的主观原因(一)高等教育供给能力有限(二)高等教育需求过旺(三)政府职能错位(四)企业的“寻租”行为二、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冲突的客观原因(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教育供求的牵制(三)价格杠杆对高等教育供求调节失灵(四)个人回报率下降引起高等教育供求波动第6章 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的整合一、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的调节机制(一)市场调节(二)政府干预(三)高等院校的自我约束二、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整合的制度创新(一)高等教育供求制度创新的理论依据(二)实现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制度安排三、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整合的途径(一)构建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供给体制(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途径结束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二、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研究意义本书对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冲突与整合的研究意义可以总结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高等教育供求变化规律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将增加高等教育供给作为本地区和国家优先考虑的重点项目,旨在加速发展高等教育,推动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加高等教育供给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因为高等教育供求的矛盾紧张关系严重地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满足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发展中国家从贫穷走向富裕的重要出路,所以,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不遗余力地寻找解决高等教育供给增长的途径。OECD①组织认为,高等教育扩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各国要努力扩大正规高等学校的规模和数量,而且还尽其所能地发展非正规的高等教育,从而使高等教育供给得到扩充。因为“正规的高等教育无法满足人们接受高级教育的要求,无法满足高级工业化、信息化了的经济社会对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扩张成为必然。”②有关国际组织对增加高等教育供给也相当重视。1998年,世界银行代表在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总结了对增加高等教育供给所给予的支持,特别强调了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增加高等教育供给(我国在这个阶段也得到了世界银行的资助)。据世界银行披露: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一个国家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于是,世界银行在1992年至1998年的6年中,平均每年提供4.81亿美元资助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等教育。除了国际组织之外,世界各国也极为关注高等教育供求问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冲突与整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