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运输实务

出版时间:2007-6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杨茅甄 编  页数:380  

前言

  集装箱运输的规范化和国际化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开始国际标准化,70年代走向国际多式联运;此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迅速从最发达国家、次发达国家延伸到发展中国家。由于这种运输方式的高度标准化、高效率、低成本、高度国际化,因而被称为20世纪“运输界的一场革命”,迅速被运输界、物流界的各方面所接受,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发展。  我国是一个集装箱运输后起的国家。在发达国家集装箱运输已经风起云涌的1973年,我国的天津、上海两个口岸才开始不规范地装卸集装箱货物,当时运输量很少,影响也很小。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速度才逐渐加快。开始是集装箱港口的发展,沿海与长江下游地区陆续投资建造了大量的集装箱码头,装卸能力越来越强。接着是多式联运的起步,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了我国的集装箱多式联运工业性试验。与此同时,我国的集装箱远洋船队规模也越来越大。但直到本书第一版出版的2003年,我国集装箱运输方式的运用,仍然只限于在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当时我国集装箱的多式联运很不发达,所以这种运输方式在我国的中西部人们仍然感到很陌生,大中专院校开设集装箱运输实务课程的也很少。出乎编者预料的是:本书出版后销量却很好,许多高职院校开始开设集装箱运输课程,教育部“物流紧缺人才高职高专教学指导方案”中,在“交通运输”和“国际物流”两个专业方向中,都设置了“集装箱运输实务”课程,这说明了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基础条件越来越成熟,集装箱的多式联运越来越发达,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内容概要

  《集装箱运输实务》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物流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课程设置要求编写的。集装箱运输是近50年来发展极快的一种运输方式。由于高效率、高度标准化、高度国际化和信息化,集装箱运输被视作“运输界的一场革命”。近30年来,集装箱运输在我国沿海地区迅速发展,并很快地向中西部地区延伸,成为物流运输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的集装箱码头、集装箱水路运输已经在世界处于前列。《集装箱运输实务》以集装箱运输实务为主,详尽系统地介绍集装箱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码头装卸、货运站运作、多式联运、租箱业务等实务。  《集装箱运输实务》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院校、成人高等院校、本科院校高职教育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用书,也可供五年制高职院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其他有关人员使用。  本教材已被选为卜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师”(三级)的指定教材和“上海市大学生物流管理类职业技能鉴定(准高级)”的指定教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集装箱运输概论第一节 集装箱运输的起源第二节 集装箱运输的特点与优越性第三节 集装箱运输在国外的发展第四节 集装箱运输在我国大陆的发展第五节 集装箱运输系统第二章 集装箱国际标准第一节 标准化与集装箱国际标准化第二节 集装箱国际标准化的发展过程第三节 国际标准集装箱第四节 集装箱国际标准与其他国际标准的衔接第三章 集装箱水路运输实务第一节 集装箱水路运输概论第二节 集装箱船舶第三节 集装箱海运提单第四节 集装箱船舶配载第四章 集装箱码头装卸实务第一节 集装箱码头概述第二节 集装箱运输的交货类型和交接方式第三节 集装箱码头出口业务与单证流转第四节 集装箱码头进口业务与单证流转第五节 集装箱码头堆场箱务管理第六节 控制室业务第七节 船舶指挥员业务第八节 检查口业务第九节 码头集装箱货运站业务第五章 集装箱铁路运输实务第一节 集装箱铁路运输组织第二节 集装箱铁路运输设备与设施第三节 集装箱铁路运输工艺流程第四节 陆桥运输第六章 集装箱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实务第一节 集装箱公路运输概述第二节 集装箱公路运输营运管理第三节 集装箱公路运输中转站组织第四节 集装箱货运站运作实务第五节 航空集装箱运输实务第七章 集装箱多式联运第一节 多式联运概述第二节 多式联运经营人第三节 多式联运单据第四节 多式联运业务第八章 集装箱装卸机械与工艺第一节 集装箱装卸机械概论第二节 集装箱的吊具和索具第三节 集装箱岸壁起重机第四节 常用码头集装箱装卸工艺第五节 装卸工艺管理第九章 集装箱运输管理第一节 集装箱码头信息管理第二节 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管理第三节 集装箱运价与费率第四节 集装箱箱务管理第十章 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第节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概论第二节 危险货物的分类第三节 危险货物品名编号第四节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及包装标志第五节 危险货物运输的技术条件第六节 危险货物的积载、隔离、配装第七节 集装箱内危险货物的积载第八节 危险货物集装箱的装卸与保管附录一集装箱危险货物标志与隔离表附录二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和中国内地十大集装箱港附录三2006年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20名(含本港增长情况)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3.集装箱码头的装备发展迅速  我国主要集装箱港口,如上海、深圳、宁波、广州、天津、青岛等,装备水平的发展速度很快。在泊位配机量、集装箱桥吊的大型化程度、集装箱码头的管理现代化程度、装卸工艺的水平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港口的水平迅速接近。在一些新建的设施最先进的码头,其硬件的现代化程度,已经赶上国外最好的集装箱码头。当然,在管理水平方面、装卸效率方面、管理的规范化方面,与世界先进集装箱港口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集装箱多式联运的起步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进行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工业性试验。迄今为止,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已取得一定发展,表现为法制、法规建设已初具规模,集装箱内支线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已形成一定的框架与运量。这方面的具体内容将在后面有关章节展开。  三、集装箱运输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应该说,迄今为止,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程度,沿海地区远远好于内陆地区;水路运输远远好于公路和铁路运输。集装箱运输在我国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得还很差,有很多地区还从来没有过集装箱的踪迹。与发达国家集装箱多式联运纵横交错相比,尚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我国各地区集装箱运输发展极不平衡的原因,大约有以下几方面。  (一)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导致集装箱运输发展不平衡  我国从东到西,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像上海等发达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跨人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而中、西部的一些省区,经济却处于相当贫困的状态。经济发展的差距,一方面导致道路等运输条件的差距,也影响了各地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至今只能较密集地分布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所以集装箱公路运输的触角,也只能延伸到高速公路与高等级公路能达到的地区,这就限制了集装箱运输的推广和拓展。经济发展的差距,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所运货物货种结构的差距,影响了各地集装箱运输发展。经济落后地区所运输货物中适箱货源(如家用电器、高档消费品、食品等)数量相对较少,而原料、矿产、低档生活资料、土产等相对较多,这也制约了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另外,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导致了落后地区投资能力的匮乏:开展集装箱运输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由于缺乏投资能力,经济落后地区就难以形成集装箱运输或接卸能力。这些都制约了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集装箱运输实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