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学导论

出版时间:2007-8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郑度  页数:441  字数:570000  

前言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凝聚着中国科学院新老科学家、研究生导师们多年心血和汗水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面世了。这套教材的出版,将对丰富我院研究生教育资源、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科技国家队,中国科学院肩负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为国家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陛的重大科技创新贡献和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使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不仅要为我院知识创新工程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还担负着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  集成中国科学院的教学资源、科技资源和智力资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坚持教育与科研紧密结合的“两段式”培养模式,在突出科学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全面素质教育,倡导文理交融、理工结合,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敏锐的科学探索意识、活跃的思维和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良好素质。  研究生教材建设是研究生教育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内容概要

本书以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综合全球环境变化热点问题及新资料编写而成。本书从地球系统的整体观出发,以环境变化的过程研究为重点,综合分析环境变化的区域影响,为解决当今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提供对策。  本书提出了环境地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内容共分为12章。主要介绍环境地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地理环境过程及其效应;地质环境过程;大气环境过程;水环境过程;土壤环境过程;陆地生态系统过程;主要环境地学问题;环境伦理建设;环境管理;环境地学工程与技术;环境地学研究方法。  本书系统性强,内容丰富,可作为从事环境科学与地学相关领域研究的研究生教材或参考资料。同时,本书的知识性和实用性较强,也可供关心环境的各界人士,从事环境保护、区域发展等管理的决策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和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郑度,生于广东揭西。1936年8月26日出生于广东揭西。原籍广东大埔。195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首席科学家。我国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在研究气候、植被与土壤分带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珠穆朗玛峰地区垂直带主要类型的分布图式;划分了青藏高原的垂直自然带为季风性和大陆性两类带谱系统,构建其结构类型组的分布模式,揭示其分异规律;建立了横断山区干旱河谷的综合分类系统。证实并确认高原寒冷干旱的核心区域;阐明了高海拔区域自然地域分异的三维地带性规律,建立适用于山地与高原的自然区划原则和方法,所拟打的青藏高原自然地域系统方案是迄今最全面和系统的,得到广泛的应用。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地球环境系统  1.1.1 地球环境系统的基本特征  1.1.2 地球环境系统的形成演化  1.1.3 地理环境及其地域分异  1.1.4 人类与地球环境系统 1.2 环境地学的发展与体系  1.2.1 环境地学的孕育与发展  1.2.2 环境地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1.2.3 环境地学的分支学科 参考文献 思考题第2章 地理环境过程 2.1 地理环境与其他环境的关系 2.2 地理环境的基本特性与分类  2.2.1 基本特性  2.2.2 发展历程  2.2.3 地理环境的分类  2.2.4 地理生态系统 2.3 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研究的发展史 2.4 地理过程与人类健康  2.4.1 地理过程的内涵  2.4.2 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2.4.3 人类健康状况和变化趋势 2.5 自然地理过程与健康  2.5.1 物理地理过程——环境水热平衡与健康  2.5.2 化学地理过程——环境元素平衡与健康  2.5.3 生物地理过程——景观生物群落平衡与健康 2.6 人类发展地理过程与健康  2.6.1 基本理念  2.6.2 人群健康 2.7 人文地理过程与健康  2.7.1 基本理念  2.7.2 综合人文地理过程对健康的影响  2.7.3 经济地理过程的健康影响 2.8 全球环境变化与健康  2.8.1 基本理念  2.8.2 气候变化  2.8.3 温室气体效应与气候变化  2.8.4 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 2.9 结语 参考文献 思考题第3章 地质环境过程 3.1 地质环境  3.1.1 地质环境的一般概念  3.1.2 地质环境形成的动力来源  3.1.3 组成地质环境的基本要素 3.2 地质环境演变的历史  3.2.1 地球的简单演化历史  3.2.2 构造运动与地质环境  3.2.3 第四纪地质环境 3.3 地质环境的形成与演化  3.3.1 地质环境格局的形成  3.3.2 地质环境演化过程 3.4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  3.4.1 地质灾害及其形成环境  3.4.2 地质灾害的类型划分与定义 3.5 地质环境保护  3.5.1 地质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  3.5.2 中国保护地质环境的对策与方法 参考文献 思考题第4章 大气环境过程第5章 水环境过程第6章 土壤环境过程第7章 陆地生态系统过程第8章 主要环境地学问题第9章 环境伦理建设第10章 环境管理第11章 环境地学工程与技术第12章 环境地学研究方法

章节摘录

  第1章 绪论  1.1 地球环境系统  地球环境系统是指围绕人类的地球各种自然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依据地球环境系统的物质组成、圈层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可以划分为:地球内部环境子系统、地球表层环境子系统和日地空间环境子系统。地球内部环境子系统包括固体地球的地核、地幔和岩石圈组成的系统。地球表层环境子系统主要是指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等组成的地球表层系统。日地空间环境子系统则是指由太阳、行星际空间以及包括磁层、电离层和中上层大气在内的地球空间组成的系统(李天杰等,2004)。  1.1.1地球环境系统的基本特征  本书所涉及的地球环境系统主要侧重于地球表层环境子系统,它指围绕人类的各种自然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一般认为,地球表层环境子系统由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五大圈组成,人类本身属于自然界,而且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力,所以人类圈(又称智能圈)也被看做地球表层环境子系统的一部分。为了叙述方便,以下简称为“环境系统”。  1.环境系统的概念与内涵  环境系统概念的本质是把地球表层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个自然要素在其中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因此,环境系统除了包含所有自然要素之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特征。环境系统整体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以同心球状呈圈层分布,但又互相渗透;地球的内能与太阳能相互渗透;有机物与无机物互相转化;它是人类居住的场所,人成为驱动其动态的重要因素。  对地球表层环境子系统与地球内部环境子系统的研究领域和_内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两个子系统都是地球环境系统的组成部分,强调对所属各圈层界面过程的相互作用机制的探讨,并且通过建立模型来预测未来各子系统的行为和全球环境变化的趋势。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地球内部环境子系统更多侧重于对固体地球较长时间尺度的历史演化过程的研究,强调地球内部能量激发、圈层相互作用的自然驱动力以及地球内部物理化学物质组成和性质不同而导致的界面反应。、地球表层环境子系统则侧重于对地球近代自然历史演化过程和较短时间尺度的动态变化以及区域性演变过程的研究,强调太阳辐射能是引起地球表层环境子系统整体和’区域性变化的主要自然驱动力,而人类活动也已成为地球表层环境子系统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环境地学导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适合中级以上专业人士学习,环境保护、地质环境方面的综合性概念!
  •   郑度是中科院地理与资源所的院士,这本书是中科院研究生教材,内容较丰富,体系独特,是一本值得参考的教材。尤其是适合地学研究者参考。
  •   老师推介的,还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