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王耀华,王州 编著  页数:363  字数:580000  

内容概要

本教材从中国民族音乐所使用的音乐构造和特征入手,将全书分为三大板块,即三大音乐体系: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波斯一阿拉伯音乐体系,同时根据民族音乐的地域分布、历史踪迹清晰地理出若干支脉。本书力求广度和深度相结合,对作品进行赏析引导:从广度上,本书尽可能兼顾56个民族的各种体裁、形式;从深度上,对每一类型的音乐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每一作品,尽可能翔实地交代其背景资料,从历史文化内涵导入,加以音乐特征的分析,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作品本体。本书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同时突出音乐教师教育的特点,精选在音乐教学和社会音乐活动中应用价值较高、指导意义较强的声乐、器乐曲目。并且将部分代表曲目收入CD光盘,方便学生课本学习之余,多听,进而学唱,真正掌握中国民族音乐之精髓。    本教材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也可供广大音乐爱好者使用。

作者简介

  王耀华,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体卫美育学科组成员、国际传统音乐学会执委会委员、亚太地区民族音乐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福建省音协主席等。
  主要科研、教学、万向为民族音乐学

书籍目录

绪论中国音乐体系及其支脉 第一章 秦晋支脉 第二章 北方草原支脉 第三章 齐鲁燕赵支脉 第四章 关东支脉 第五章 中州支脉  第六章 江淮支脉 第七章 吴越支脉 第八章 荆梦武陵支脉 第九章 巴蜀支脉 第十章 青藏高原音乐 第十一章 滇桂黔支脉 第十二章 闽台支脉 第十三章 岭南支脉 第十四章 客家支脉 第十五章 台湾山地支脉 欧洲音乐体系及其支脉 第十六章 东部支脉 第十七章 西部支脉 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及其支脉 第十八章 塔里木支脉 第十九章 帕米尔支脉 第二十章 河中地支脉总结 中国民族音乐的音乐形态特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中国音乐体系及其支脉  第一章 秦晋支脉  一、民族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在英语中称为ethnic music。是占统治地位的民族,对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音乐的称谓。然而,随着民族音乐学学科的发展,这一观念在逐步演变。从当代民族音乐学学者的立场看,各个民族的音乐都具有各自的固有性,对此不能强加上高低优劣的区别;它们都具有各自的文化价值,而不能以所谓“欧洲音乐是最为优秀”的错误观点来否认和轻视其他民族的音乐。当今,对“民族音乐”大致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  广义的说法,民族音乐就是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者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延续传承的音乐总体。对于中国来说,就是既包括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传统音乐,也包括近现代由中国作曲家接受欧洲音乐影响创作的歌曲、器乐曲、交响曲、大合唱、清唱剧、新歌剧等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  狭义的说法,民族音乐指的是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固有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对中国来讲,包括民歌、歌舞音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七弦琴音乐、词调音乐、宫廷朝会音乐、祭祀音乐、导迎音乐、宴享音乐、佛教音乐、道教音乐等。  由于对中国近现代以来由专业作曲家创作的、接受欧洲等音乐影响而创作的新音乐作品,将在“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中讲授,同时为了更便于理解我国各民族音乐,本课程以狭义的“民族音乐”,即中国传统音乐为主。  中国传统音乐的类别  中国传统音乐的类别,如果按使用的人群为分类依据的话,那么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与祭祀音乐。  (一)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指的是由普通庶民百姓(在农牧业社会里,主要是农民、牧民和手工业者等体力劳动者)集体创作的、真实地反映他们的生活情景、生动表达他们的感情愿望的音乐作品。与现代专业作曲家创作或历代文人音乐相比较,民间音乐具有创作过程的集体性、传播方式的口头性、音乐曲调的变易性(含地域性:变易、内容性变易、审美性变易、即兴性变易等)等特征。  中国民间音乐可分为六类: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综合性乐种等。  1.民间歌曲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作出来的、最能直接反映现实、被人民群众普遍掌握、广泛流传的一种短小的歌唱艺术。民歌按歌唱场合和艺术特点,还可以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和长歌。  ……

编辑推荐

   其他版本请见:《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系列教材:中国民族音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民族音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