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上下册)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秦宣 编  页数:993  

前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60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奋勇向前、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60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60年,是举国上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创社会主义大业的60年。60年峥嵘岁月,60年沧桑巨变。当我们回顾60年奋斗业绩时,感到格外自豪: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正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内容概要

本书客观真实地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全面回顾了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记录了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展示了30年来中国社会、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面貌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宣传了30年改革开放成就和中国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生动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

秦宣,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首席专家,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研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相关内容研究方面出版了多本专著,编写了多部教材,公开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绪论    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初设想    二、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第一编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第一章 科学社会主义传入中国    一、社会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四、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观念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和实践    一、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局部实践    三、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全面实施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二、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四、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二、中共八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部署    三、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新学说的提出    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  第五章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失误及纠正    一、寻求一种更快的建设方法    二、急于求成和急于过渡的失误    三、对“左”倾错误的初步纠正    四、国民经济调整中的理论思考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一、“反修防修”的迷误    二、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    三、脱离落后国情的教训  第七章 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的抵制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抵制和抗争    二、周恩来的纠“左”及挫折    三、邓小平复出与全面整顿    四、“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第二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第八章 伟大历史转折的酝酿和实现    一、邓小平等对“两个凡是”方针的抵制    二、平反冤假错案和落实干部政策    三、经济理论的拨乱反正    四、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五、伟大历史转折的实现  第九章 改革开放起步    一、农村改革的成功    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    三、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四、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五、个体经济的出现及被肯定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和阐发    二、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调整    三、历史决议的形成与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提出  第十一章 理论突破和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一、“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    三、沿海城市和海南、浦东的开放  第十二章 对外关系的发展和“一国两制”的构想    一、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二、外交工作新局面的开创    三、“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形成  第十三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轮廓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二、政治体制改革蓝图的绘就    三、“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形成  第十四章 两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交接和邓小平南方谈话    一、国内外困难的考验    二、两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交接    三、破除思想障碍的邓小平南方谈话第三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的贯彻落实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    四、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  第十六章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世纪    一、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庄严宣示    二、邓小平理论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三、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    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定  第十七章 新的发展战略的确定和实施    一、科教兴国战略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西部大开发战略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十八章 对外关系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国的外交方针    二、对外关系的发展    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转变    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五、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十九章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一、香港的回归和繁荣稳定    二、澳门的回归和繁荣稳定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第二十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提出    二、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    三、江泽民“七一”讲话的理论创新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第四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  第二十一章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多重背景和重要地位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第二十二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四、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第二十三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指南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措施及初步成效  第二十四章 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发展战略的核心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思想的形成    四、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第二十五章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战略选择    二、中国的国际战略取向    三、改善和调整大国关系    四、发展同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五、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第二十六章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中共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面推进    二、党的建设的新挑战新考验与新布局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五、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后记

章节摘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立论基础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中国社会阶段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强调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不断增强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的自觉性。1992年党的十四大、1997年党的十五大、2002年党的十六大都重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强调我们办事情、作决策、想问题,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而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要认清这一基本国情、把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以此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之所以在实践中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基础之上的。

后记

2008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2009年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最伟大的实践创新,就是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最伟大的理论创新,就是逐步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欲知大道,必知其史。要想准确把握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必须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之后,我们曾设想编写一本《邓小平理论史》,以便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为此,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发表了一些研究论文。后来因为我们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加上党的理论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世纪之交“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此,在对邓小平理论进行研究的同时,我们开始转入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并且又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由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和邓小平理论的主题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在党的十六大之后,我们着手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起来编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与此同时,我们开始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研究。到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前,我们基本上完成了本书的全部初稿,并以此书申报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获得了部分资金的资助。

编辑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套装上下册)》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上下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初看了下,非常不错。
  •   这个就值得一看了 推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