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教程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何向东 编  页数:311  
Tag标签:无  

前言

《逻辑学教程》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自1999年8月初版、作为“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q-2004年7月再版以来,已经发行20多万册,这充分表明了广大读者对这部教材的厚爱。对此,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本书是《逻辑学教程》第三版,也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这次修订,在吸纳读者建议的基础上,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对本书的结构做了一定调整,例如,将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单独列为一章,以凸显它在演绎系统之外也就是对于人们日常思维的规范作用;其次,对理论的阐述更为科学、严密,并尽可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其三,更新了例子,尽可能做到例子鲜活,使读者充分感受到逻辑就在身边,逻辑就在生活中;其四,加强了学习方法的引导,强化了服务于素质教育的编写宗旨。本书适合做本科、专科各专业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或通识课教材。当然,因为课型不同,培养目标不一样,加之教学时数的差别,对教材内容的取舍也不尽一致。但毋庸置疑,这样的认识却应当是共同的,即:通过逻辑学基本理论的学习、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素质,为其学习各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了解逻辑学的学科结构和简要发展史,为逻辑学本身的学习和提高奠定基础;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意识、逻辑精神。本书共11章,内容分为三大部分:演绎逻辑,归纳逻辑和逻辑方法,以及逻辑的语用问题。第2至第5章介绍演绎逻辑,以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为核心。这部分内容特别突出了形式化特点。为了贴近日常思维,一方面吸收、保留了传统逻辑的精华,注意了现代逻辑与它的有机衔接,另一方面对现代逻辑的介绍采用了自然演绎系统。第6、7章介绍的是非演绎逻辑。这部分既有传统归纳逻辑,也有逻辑方法。第8、9、10章介绍逻辑的语用问题。在演绎逻辑的编排顺序上,本书按现代逻辑的特点,根据分析的层次,由浅入深地进行,即先讲述分析层次较浅的传统词项逻辑、命题逻辑,然后讲述分析层次较深的谓词逻辑,再讲述在基本命题形式基础上增加模态算子的模态逻辑。本书由何向东主编并负责统稿,冯颜利协助做了统稿工作。这次修订工作的分工是:第一章绪论、第三章命题逻辑,西南大学何向东教授;第二章传统词项逻辑,安徽师范大学杨树森教授;第四章谓词逻辑,山西大学毕富生教授、重庆大学吕进博士;

内容概要

  《逻辑学教程(第3版)》第一版为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曾获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4年7月第二版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出版;《逻辑学教程(第3版)》是《逻辑学教程》第三版,也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此版中,编者注意进一步吸收中外逻辑学教材的成功编写经验,在扎实的科研和教学基础上,密切联系思维和自然语言的实际状况与特点,力求做到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和适用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有机结合,以服务于素质教育。本次修订,在吸纳读者建议的基础上,对结构做了一定调整,对内容做了增减,对理论的阐述更为科学、严密,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更新了大量例子,以鲜活的例证体现逻辑就在身边,逻辑就在生活中;加强了学习方法的引导,符合认知规律与教学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运用逻辑知识的能力,体现出较高的学术水准和服务于素质教育的编写宗旨。《逻辑学教程(第3版)》可作为高等院校文史哲及其他本科专业基础课或本、专科通识课的教材,也是社会读者研修逻辑学的最新读本。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逻辑学的对象一、逻辑学的含义二、思维、语言与逻辑三、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 逻辑学的性质与作用一、逻辑学的性质二、逻辑学的作用第三节 逻辑学的研究与学习方法一、逻辑学的研究方法二、逻辑学的学习方法第四节 逻辑学的发展一、逻辑学的早期状况二、逻辑学的现代概况第二章 传统词项逻辑第一节 传统词项逻辑概述一、简单命题和词项二、传统词项逻辑的概念第二节 词项一、词项的定义及特征二、词项的种类三、词项外延间的关系四、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第三节 直言命题一、直言命题及其结构二、直言命题的种类三、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第四节 直言命题的直接推理一、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推理二、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第五节 三段论一、什么是三段论二、三段论的规则及其应用三、省略三段论第三章 命题逻辑第一节 命题逻辑概述一、命题、判断与语句二、命题与推理的类型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一、复合命题及其推理概述二、联言命题及其推理三、选言命题及其推理四、假言命题及其推理五、负命题及其推理六、复合命题的相互转换及其推理第三节 归谬赋值法及真值表的作用一、归谬赋值法二、真值表的作用第四节 命题逻辑的自然演绎系统一、自然演绎系统概述二、推导规则三、条件证明规则四、间接证明规则第四章 谓词逻辑第一节 命题的谓词形式一、个体词、谓词和量词二、简单命题的形式化第二节 谓词逻辑公式一、一阶谓词逻辑的形式语言二、自由变项、约束变项和命题函项三、公式的解释第三节 命题形式化的一般方法一、一般命题形式化的基本步骤二、命题隐含意义的分析第四节 谓词逻辑推理的规则一、关于量词的推理规则二、谓词逻辑推理的形式演算三、对推理规则的限制四、谓词逻辑的自然推理系统第五节 带等词的谓词逻辑第五章 模态逻辑第一节 模态逻辑概述一、模态和模态逻辑二、模态命题的符号化三、模态命题的逻辑性质第二节 传统模态逻辑一、基本模态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二、基本模态命题的对当推理三、模态命题与实然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及其推理第三节 模态命题的自然推理系统TN一、定义二、推理规则三、系统TN中的定理第四节 规范模态逻辑一、规范模态命题二、规范命题的逻辑性质三、规范对当关系及其推理第六章 归纳逻辑第一节 归纳逻辑概述一、归纳逻辑的定义二、归纳逻辑的性质和作用三、归纳和演绎的关系第二节 传统归纳逻辑一、完全归纳推理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三、类比归纳推理四、穆勒“五法”第三节 现代归纳逻辑一、概率归纳推理二、统计归纳推理第七章 科学逻辑第一节 科学逻辑概述一、什么是科学逻辑二、逻辑与科学方法第二节 科学解释与科学预测一、科学解释二、科学预测第三节 科学假说一、假说及其基本特征二、假说的形成三、假说的检验第八章 语用逻辑第一节 语用逻辑概述一、什么是语用逻辑二、语言与言语第二节 语境与预设一、语境二、预设第三节 言语行为与合作原则一、言语行为理论二、合作原则与准则第四节 言语交际与语用推理一、言语交际二、语用推理三、隐涵与语用推理第九章 论辩逻辑第一节 论辩逻辑概述一、论辩逻辑的定义二、论辩的方法与作用第二节 论证一、论证概述二、论证的种类第三节 反驳一、反驳的定义和组成二、反驳的方法和种类第四节 辩护一、辩护的定义和组成二、辩护的模式与方法第五节 论辩的规则一、关于论题的规则二、关于论据的规则三、关于论辩方式的规则第十章 辩谬逻辑第一节 辩谬概述一、论辩、诡辩与谬误二、辨析谬误的意义三、谬误的分类第二节 谬误的辨析一、词项型谬误二、命题型谬误三、论辩型谬误第三节 破斥诡辩一、诡辩概述二、诡辩的识别与破斥三、诡辩术与论辩技巧的区别第十一章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第一节 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概述一、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普适性二、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确定性三、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客观性第二节 同一律一、同一律的基本内容二、同一律的逻辑要求和违反它的逻辑错误三、同一律的作用第三节 矛盾律一、矛盾律的基本内容二、矛盾律的逻辑要求和违反它的逻辑错误三、矛盾律的作用第四节 排中律一、排中律的基本内容二、排中律的逻辑要求和违反它的逻辑错误三、排中律的作用四、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附:各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章节摘录

插图:(二)基础性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的基础学科性质。无论用什么语言表达思想、构建理论,都离不开对思维的逻辑形式的了解与把握,不能违反逻辑的规则、规律,不能脱离对逻辑方法的运用。从这种意义上说,逻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任何科学都需要应用逻辑。事实上,逻辑学在各门具体科学中的应用,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推动了学科交叉与相互渗透,催生了新兴学科。分析哲学的诞生与发展,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建立,语言哲学的形成,计算机的诞生,人工智能的兴起,都有逻辑学的功劳。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逻辑学应当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工具性逻辑学对思维的研究,只能从逻辑形式即思维的形式结构入手。它不研究思维内容。因为对思维内容的研究,回答某个思想在事实上的真假,涉及具体科学知识。逻辑学经常运用的“真”、“假”概念,并不全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更多的是逻辑意义上的。逻辑学中的真假与事实上的真假并不一一对应。例如,“所有牛都是动物”这个命题,当讨论它具有的命题特征时,说它是真的,因为符合客观实际。这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回答。当讨论它与“所有牛都不是动物”、“有牛是动物”,“有牛不是动物”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从“所有牛都不是动物”为假出发确定它的真假时,则只能确认它真假不定,这是从必然性角度作出的逻辑的回答。逻辑学研究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条件,并由此讨论演绎推理的有效性。再以复合命题为例。简单命题也称原子命题,它的真假依经验事实决定。

编辑推荐

《逻辑学教程(第3版)》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逻辑学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纸张有点薄 而且三本 每一本纸张质量都不一样 其中一本明显比另外两本黑 纸张差一些
  •   今天才收到书,粗略的看了一下,内容非常充实,而且容易弄懂,非常不错
  •   速度很快!书也很好,喜欢
  •   买的专业用书,不过一直没有时间细看,大概浏览了,感觉像是教科书。
  •   很基本,但数学逻辑太少了,不太适合数学专业的需要
  •   挺好的书,比较难懂。
  •   适合系统学习的入门书,理论性强。
  •   老师推荐的教材,总体还是不错的
  •   非常好的逻辑教材。许多中国人缺少逻辑思维,如果在中学加强逻辑教育,孩子们的批判性思维会更加缜密。
  •   很好,符合我的要求!
  •   好!我已经看完了!挺不错的一本书
  •   书还可以,但我看不懂。
  •   发货很快,书本质量很不错。给好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