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白话故事大全集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许蓉  页数:389  
Tag标签:无  

前言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等历时19年编辑而成,成书后即被奉为“第一必读治国教材”,随后成为历代人臣竞相抄录的权威读本。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属山西)人,进士出身,学识渊博,精通历史。他因感慨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故选取重要的历史事实按年代顺序编写,写成8卷。后来,宋英宗设立编书局命其继续编写,于是在刘恕、刘攽和范祖禹的协助下,司马光查证考据,精练语言,修改润色,最终写成定稿。书成后,宋神宗赐名为《资治通鉴》,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吸收历代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为治理国家的借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跨越1362年的历史。其篇章十分浩瀚,分294卷,共计300多万字,另有《目录》30卷,《考异》30卷。编写结构上以年月为经,史实为纬,依年代顺序通贯叙述史实,用追叙和终言总结的手法说明史实的前因后果,给读者以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学术思想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编者运用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手法,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还成功地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整部书“体大思精,网罗繁复”。在编写过程中,除依据正史外,编者还参读了野史、文集、谱牒、家传、行状、小说等各种史料。在叙事时,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遇年月、事迹有歧异处,则加以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以为《考异》。这为后世的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较为系统、完备的资料。书中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全书文字简明扼要,生动流畅,质朴精炼,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家之绝笔。《资治通鉴》成书以来,被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乃至普通历史爱好者争读不已,点评批注者更是不胜枚举。今天,它依然对人们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是经商管理、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之典籍。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曾国藩生前也多次阅读此书,并称:“窃以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毛泽东晚年曾对人讲,他将《资治通鉴》这部300多万字的史书通读过17遍!《资治通鉴》包罗万象,“为前古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文学和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资治通鉴》描绘了自战国至五代十国时期历史上几十个政权的兴盛与衰亡的轨迹,生动刻画了这些帝王将相的治国为政、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生死悲欢的个人命运。司马光的历史观未必能被今人认同,但书中记人神采飞扬,栩栩如生,呼之即出;叙事词采纵横,汪洋恣肆;抒发心怀清风穆如,长歌慷慨;渲染征战意气飞扬,一泻千里;辞彩华美逊于齐梁,文风骨气直逼两汉。其内容思想博大精深,求实考信,通古今之变,兼收并蓄拾遗补阙,考评兴衰得失于前世,镜鉴往昔当今于后人,实为一部皇皇大书。但对于这么一部历史巨著,要想直接阅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资治通鉴》卷帙浩繁,以文言写成;再加上采用的是编年体体例,按年代分述,列在同一年代下的历史叙述常常缺乏相关性,而同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则不可避免地分散开来,这些都给现代读者带来了阅读上的不便。为此,我们特意编写了这部《资治通鉴白话故事大全集》。本书以故事为线索,从原著巨大的篇幅及零散的叙述中,抽取完整的故事,加以整理、组织,并运用准确、流畅的白话文进行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的叙述,让您与它“亲密接触”,在轻松阅读中源源不尽地汲取古人的睿见卓识,在丰富深广的历史经验中深化和拓展自己的人生阅历。精练生动的文字、科学简明的体例、丰富精美的图片、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多种视觉元素有机结合,让读者于轻松之中阅读历史,于趣味之中了解历史,于简洁之中思索历史,这样,历史才能真正成为大家的宝贵财富!

内容概要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等历时19年编辑而成,成书后即被奉为“第一必读治国教材”。  《资治通鉴》描绘了自战国至五代十国时期几十个政权的兴盛与衰亡的轨迹,生动刻画了这些帝王将相的治国为政、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生死悲欢的个人命运。  《资治通鉴白话故事大全集》以时间为顺序,从原著巨大的篇幅及零散的叙述中,抽取完整的故事加以整理,并运用准确、流畅的白话文进行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的叙述,让您在轻松阅读中,源源不绝地汲取古人的睿见卓识,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作者简介

许蓉,擅长励志书籍和历史书籍的编著,曾出版多种图书。

书籍目录

周纪 001三家分晋 002豫让漆身吞炭 003魏文侯变法强国 003楚国吴起变法 005商鞅变法 006孙庞斗智 008围魏救赵 010苏秦并相六国 011张仪连横霸秦 01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015燕昭王求贤 017孟尝君养士 018赵主父饿死沙丘 020乐毅破齐 022完璧归赵 024负荆请罪 025田单火牛破燕 027范雎拜相 029触詟说赵太后 031长平之战 033信陵君窃符救赵 034毛遂自荐 036鲁仲连“侠隐”风范 038吕不韦奇货可居 040春申君黄歇 042秦纪 045名将李牧 046李斯谏“逐客令”  047法家大成韩非子 049荆轲刺秦王 051千古一帝秦始皇 053战神蒙恬 055昏君秦二世 056赵高乱秦 058陈胜吴广起义 059刘邦沛县起兵 061项氏揭竿反秦 062钜鹿之战 064刘邦入关亡秦 065汉纪 067鸿门宴 068楚汉分界 070垓下之战 071楚霸王自刎乌江 072刘邦长安称帝 074开国良相萧何 075张良运筹帷幄 077韩信遭诛 079神奇谋士陈平 081叔孙通制汉礼 083田横五百壮士 085白登山之围 086吕后专权 088曹参无为治国 089周勃平灭吕氏 091夏侯婴终生受宠 093汉文帝治国有方 094缇萦救父 097张释之秉公执法 097周亚夫平乱 099国之爪牙郅都 101一代英主汉武帝 102马邑之谋 104飞将军李广 106大将军卫青 108张骞出使西域 110李陵降匈奴 111苏武牧羊 113司马迁忍辱著史 115智圣东方朔 117社稷之臣汲黯 118巫蛊之祸 120霍光辅政 122石显邀宠弄权 124昭君出塞 126汉宫飞燕 127断袖之癖 129王莽篡汉 131赤眉绿林起义 133昆阳大捷 134刘秀建东汉 136刘秀平定陇西 137董宣强项护法 139中兴明君汉明帝 141贤惠皇后马明德 143定远侯班超 144窦宪大破匈奴 146邓太后摄政 148虞诩妙计败羌人 150跋扈将军梁冀 152“党锢” 之祸 154汉灵帝荒淫无能 155黄巾起义 156董卓入京为乱 157蔡邕博学多才 160曹操初露锋芒 161王允巧施连环计 163白门楼吕布被斩 165挟天子以令诸侯 167煮酒论英雄 168官渡之战 169好谋无断袁本初 171郭嘉足智惜早亡 173“小霸王”孙策 175三顾茅庐 176火烧赤壁 178樊城水淹七军 180“刮目”看吕蒙 183关羽忠义双全 185魏纪 187曹丕洛阳称帝 188曹植七步成诗 189刘备称帝伐吴 191孙权建吴 193诸葛亮兴蜀结吴 195七擒孟获 196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198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200乐不思蜀 201高平陵政变 203司马昭之心 205晋纪 207司马炎称帝 208堕泪碑前悼羊祜 210周处浪子回头 211石崇王恺斗富 213痴呆晋惠帝 214一代悍后贾南风 216八王之乱 218王衍清谈误国 219李特的流民大营 220匈奴刘渊反晋建汉 222永嘉之乱 223刘曜灭晋建前赵 224司马睿建立东晋 226正直爱国的陶侃 227祖逖收复失地 229桓温北伐 231奴隶皇帝石勒 232大秦天王苻坚 234扪虱而谈 235淝水之战 237谢安“东山再起” 239宋纪 241刘裕灭东晋建宋 242“北魏张良”崔浩 243魏太武帝废佛 245元嘉之治和魏宋纷争 247齐纪 249萧道成定鼎建“萧齐” 250无神论斗士范缜 251孝文帝汉化改革 253梁纪 255昭明太子萧统 256“山中宰相”陶弘景 257侯景祸乱江南 259陈霸先偏安江南 261陈纪 263高洋废东魏建北齐 264陈后主荒淫丧国 266隋纪 269隋文帝与开皇之治 270杨广弑父杀兄 27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273隋朝第一名将杨素 275文武兼资韩擒虎 277杨玄感起兵反隋 279瓦岗之主李密 281宇文化及叛朝弑君 283唐纪 285李渊长安称帝 286玄武门之变 288谏臣魏徵 290一代贤后长孙氏 292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294佐命元勋长孙无忌   295贞观良相房玄龄 297杜如晦能谋善断 299大唐战神李靖 301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302苏定方西征 304一代女皇武则天 305李敬业起兵反武后 307酷吏来俊臣 309护国良相狄仁杰 311张柬之逼宫复唐 313韦氏母女乱政 315救时宰相姚崇 316四朝元老张说 319宋璟狠杀裙带风 321绝代红颜杨玉环 322李林甫口蜜腹剑 324安史之乱 325马嵬坡兵变 327中兴名将郭子仪 329李光弼从严治军 330铁血守卫张巡 332唐代宗平乱 334著名理财家刘晏 336杨炎公报私仇 338帝王之师李泌 340书法大家颜真卿 342李晟力挽狂澜 344王叔文变法 346韩愈谏佛骨 347牛李党争 349晚唐重臣裴度 351李愬雪夜袭蔡州 353甘露之变 354良相李德裕 356唐宣宗韬光养晦 358昏君唐懿宗 359王仙芝起义 361黄巢起义 363唐昭宗壮志成空 365后梁纪 367朱温称帝 368生子当如李亚子 369后唐纪 371后唐庄宗之死 372“海龙王”钱镠长据江南 373后唐明宗李亶 375后晋纪 377石敬瑭甘当“儿皇帝”  378述律后断腕除政敌 379后汉纪 381刘知远建后汉 382后汉隐帝诛杀忠臣 383后周纪 385郭威开封称帝 386一代英主周世宗 387

章节摘录

孙庞斗智孙膑是著名兵法家孙武之后。他从小就失去双亲,生活贫苦。长大后拜鬼谷子为师,研习《孙子兵法》,表现出了令人惊异的天赋。庞涓是孙膑的师弟,军事才能比孙膑逊色,但为人阴险狡猾,善于暗地里害人,表面上却不露丝毫痕迹。在鬼谷子门下学习时,庞涓见孙膑才能强过自己,心里十分嫉妒,可表面上却对孙膑很友好。孙膑从小没有亲人,就把他看成自己的亲兄弟。几年后,两人的学问和才能都大有长进。当时,魏惠王见商鞅变法让秦国国力大增,也想招揽人才来辅佐他治理魏国。于是,魏惠王向天下发出布告,表示愿出千金以求贤才。庞涓本是魏国人,见有此机会,就有意前去投效。孙膑知道后,很支持他的选择。庞涓假意邀他同去,但孙膑说自己兵法学得还不够精熟,想再多学些日子。不久,庞涓要走了,临行前孙膑来送他,他又虚情假意地对孙膑说:“师兄多保重。他日我若能为魏王重用,一定找机会举荐师兄。”孙膑很诚恳地感谢他的好意,也叮嘱他要多保重。然后两人就告别了。庞涓来到魏国,见了魏惠王,魏惠王便考验他的才能。庞涓在鬼谷子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的,他对魏惠王的问话对答如流,对兵法、韬略侃侃而谈。魏惠王听了十分信服。庞涓又信心十足地自荐道:“国君您如果能任命我做大将,我一定可以打败六国,到时候魏国想要称霸天下,也不是什么难事!”魏惠王听了此言心中大喜,于是就拜庞涓为将,让他统率魏国军队。从此,庞涓开始精心训练将士,排练阵式。没过多久,他就率兵攻打附近小国,接连获胜,以致宋、鲁、卫、郑的君主都到魏国来朝拜,表示愿意归附魏国。后来,庞涓还打败了魏国劲敌--齐国,于是更加威名远扬。一时之间,魏国上下都觉得庞涓十分了不起。庞涓自己也非常骄傲,觉得自己功勋卓著,才能了得。庞涓虽然自恃才高洋洋自得,但他有一个心结--孙膑,因为孙膑的才能比他更加高。每每想到这一点,他心中充满嫉妒。庞涓很担心孙膑效力于别的国家,到时两国交战,自己一定会成为孙膑的手下败将,被人耻笑。于是他向魏惠王举荐了孙膑。表面上是履行昔日诺言,其实是想找个机会除掉这个心头之患。魏惠王对孙膑的名声有所耳闻,又见是庞涓推荐,就同意起用孙膑。孙膑也很高兴能和师弟共事,就来到了魏国。庞涓怕时间久了之后,孙膑会被魏惠王重用,取代自己的地位,于是他很快就开始实施迫害计划。庞涓命人以孙膑家人的名义写了封信,然后以此为证据在魏惠王面前说孙膑暗中为齐国效命。孙膑初来乍到,尚未取得魏惠王的信任,魏惠王轻易就相信了庞涓的话。魏惠王非常生气,要对孙膑处以死刑。庞涓想得到孙膑平生所学兵法,就以师弟的身份请求魏惠王饶他死罪。最后,魏惠王对孙膑处以膑刑(古代一种挖掉人两腿膝盖骨的酷刑),并且在他脸上刺上犯人标记,用墨涂黑。可怜的孙膑遭此大刑,几乎变成了一个废人。然后,庞涓虚情假意地把孙膑接到自己家治疗养伤。孙膑当时不知内情,对庞涓感激不尽,便决定以《孙子兵法》十三篇相授,以答谢庞涓。眼看庞涓阴谋就要得逞,有个负责监视孙膑的奴仆实在看不下去,就把事情的原委完完整整地告诉孙膑。孙膑这才知道昔日的师弟原来是个心狠手辣的小人。这让他心中涌起无限的悲愤和仇恨。孙膑毕竟是个机敏的人。他想到如今自己半身残废,若和庞涓撕破脸面,定会被庞涓害死。于是,他只好将仇恨深埋心底,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应酬庞涓,暗中寻找逃走的机会。有一天,庞涓派来监视孙膑的人看见孙膑把刚刚写出的几篇兵法一点一点地投进了火里,而且哭笑无常,自言自语,像是疯了一样,便连忙把这件事报告给庞涓。庞涓立刻赶来,只见孙膑一脸污秽,衣衫不整,姿态怪异,满口疯言疯语。庞涓心想:难道他是遭此打击变疯了?怕其中有诈,庞涓想试探一下。于是庞涓命令手下把孙膑拖到猪圈里,看他有什么反应。孙膑竟然躺倒在肮脏而充满恶臭的猪粪中。即便这样,庞涓还是心存怀疑,让手下继续监视孙膑,天天向他汇报情况。庞涓手下的人觉得孙膑肯定是疯了,就没有用心去看管他。此后,孙膑继续装疯卖傻好几个月,日日睡在猪圈中,庞涓这才相信孙膑是真疯了。于是,孙膑开始悄悄寻找逃走的时机。一天,他听人说齐国派人出使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就躲开庞涓耳目,偷偷地跑去见齐使。齐国使臣和孙膑交谈一番,见他谈吐不凡,对他很是欣赏,就答应把他带到齐国。后来,孙膑就藏在使者的车中,逃到齐国去了。孙膑隐居在齐国,暗暗为日后报此深仇大恨做准备。他仔细地研究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尤其是对齐魏两国对峙的形势作了深刻的分析。后来,齐魏之间的战争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孙膑指挥军队在桂陵、马陵大战中两次打败庞涓,一雪前耻。

编辑推荐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等历时19年编辑而成,成书后即被奉为“第一必读治国教材”,随后成为历代人臣竞相抄录的权威读本。整部书“体大思精,网罗繁复”,书中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日”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    《资治通鉴白话故事大全集》(编者许蓉)以时间为顺序,从原著巨大的篇幅及零散的叙述中,抽取完整的故事加以整理,并运用准确、流畅的白话文进行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的叙述,让您在轻松阅读中,源源不绝地汲取古人的睿见卓识,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资治通鉴白话故事大全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