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济热点问题研究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王子朴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06出版)  作者:王子朴  页数:260  

内容概要

  结合体育经济学研究生专业课和其他体育专业本科生相应选修课的教学,围绕当前体育经济学研究的诸多热点问题,就其研究现状、背景、趋势,以及本学科基础知识展开系统分析,在传统“体育经济学”教学的基本体系下,抓住若干关键问题、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型教学。书中资料有的反映了国外最新研究成果,有的体现了国内学者和专家对当前体育经济热点问题的研究,使体育研究生既对本课程有较系统的掌握,又对体育经济前沿问题有所把握,同时,《体育经济热点问题研究》对研究生展开更深层次的选题研究有着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王子朴(1969年12月出生),男,2000年毕业于俄罗斯中央体育学院,攻读体育经济管理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首都体育学院体育经济管理教研室。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科研处副处长兼学报编辑部主任。留学期间,师从俄罗斯著名学者(功勋体育工作者)、体育经济管理学领域专家别尔唯尔金教授。近年来,他对体育经济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等领域的诸多前沿、热点问题有较深入系统的研究,涉及体育经济、体育产业理论与实践、体育营销以及体育社会等问题的研究。 目前,王子朴教授承担着国家哲学社会基金项目“鸟巢投融资模式及赛后场馆运营模式优化研究”、国家体育总局软科学课题“中俄体育产业政策比较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规划办课题“后奥运时期的我国体育经济政策研究”。代表作包括《体育经济学教程》、《西方经济学说发展史对当今体育经济思想的影响研究》、《国家体育场投融资模式及赛后场馆利用财务分析》、《刍议体育经济学科属性问题》、《中国体育产业政策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等。社会兼职有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全国体育学院学报理事会秘书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体育信息分会、学校体育分会委员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体育经济学的学科属性问题 第一节 体育经济学兴起的背景 第二节 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体育经济学的属性问题 第二章 基于西方经济学说发展史的体育经济史学研究 第一节 体育经济史学研究的意义和思路 第二节 古希腊经济思想中的现代体育经济观点 第三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时代 第四节 新古典经济学时代 第五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 第三章 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 第一节 体育对经济的作用研究综述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内涵 第三节 体育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四节 体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 当前体育产业理论创新问题研究 第一节 “体育产业化”提法的争议及其解决思路 第二节 体育产业内涵及分类的新思考 第三节 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问题 第四节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 第五节 适应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期的体育产业理论创新思路 第五章 体育产品属性分析 第一节 体育产品非实物性分析 第二节 体育产品的分类 第三节 体育产品价格 第六章 体育市场结构分析 第一节 体育市场概述 第二节 体育市场结构 第三节 体育市场细分 第七章 体育消费 第一节 体育消费概述 第二节 体育消费水平 第三节 体育消费心理 第四节 体育消费行为分析 第八章 体育人力资源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概述 第二节 体育人力资源市场特征 第三节 体育人力市场与失业 第四节 体育人力资源组织安排 第九章 体育财政问题分析 第一节 体育财政问题的产生 第二节 体育财政收支问题分析 第三节 国外体育财政简介 第十章 我国体育经济相关政策研究 第一节 体育经济政策概述 第二节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发展阶段及其特点研究 第三节 体育财政政策研究及中外比较 第四节 奥运经济视野中的体育税收政策 第五节 奥运经济周期和体育经济政策调整 第十一章 体育经济实务 第一节 体育彩票 第二节 体育赞助 第三节 体育经纪 第四节 体育产业投融资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二、关于体育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实践讨论 从实践层面分析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最直接的就是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改革开放30年来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以及在吸收劳动力就业方面不难看出体育对经济发展的实践作用。 (一)我国体育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同时,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各地GDP的平均增长速度。 林显鹏、虞重干、杨越【66】等人通过对2000—2002年广东、浙江、辽宁、安徽、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体育产业统计的汇总分析推算出,2002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为696.64亿元(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占当年全国GDP的0.67%。在此基础上,根据2002年7省(市)GDP平均同比增长率(17.38%)估算出截至2008年底,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为1822亿元,占当年全国GDP 1%多的比重。同时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速也超过第一、第二产业的年平均增速,并且处于第三产业的中间位置,还有体育产业就业人数、劳动生产率等方面,都具备了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 同理推算,2002年7省(市)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值为22740元/人,按照这个劳动生产率,我们可以估算出2002年全国体育产业的吸纳就业人数为306.35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0.4%,体育产业就业的同比增长速度为19.43%。据此估算得出,到2008年年底,全国体育产业的吸纳就业人数为857.53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1.12%。按照产业经济学理论,吸纳就业人数和产值均已超过1%以上,其产业结构具有极强的关联特征,而且在体育产业增加值、就业人数以及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增速相比其他产业具有明显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特征。 依照西方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我国体育产业已初步具备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潜力。首先,体育产业是新兴产业,不是传统产业。其次,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7.38%,这一速度远远高于我国GDP的增长速度。显然,体育产业已经逐步成为全社会新的消费热点,产业规模正在迅速扩大,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增势强劲。最后,体育产业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性。 (二)体育产业结构的日趋合理拉动经济结构的发展 目前,体育产业结构划分为体育本体产业和体育相关产业等。所谓体育本体产业是指最具有体育本质特征的产业,比如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服务业等。而体育相关产业则是指依托于体育的其他行业,如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零售业等。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该是本体产业占据主要地位,无论产值还是关联作用,如同产业经济学中的重点产业一样,体育本体产业应该对体育相关产业具有带动、引导、拉动等作用,但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之初,具有体育本质属性的体育健身、竞赛表演业等体育本体产业却在相当长一段时期远远落后于体育服装、鞋帽等体育用品制造业。根据国民的消费理念,完全可以推断,大多数老百姓每年花在购置体育服装、鞋帽、器材等方面的消费额度要远远高于花钱观看体育赛事、健身方面的消费额度。

编辑推荐

《体育经济热点问题研究》对研究生展开更深层次的选题研究有着指导意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体育经济热点问题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