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1932-1972美国社会实录(第一册)

出版时间:1978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威廉·曼彻斯特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光荣与梦想:1932-1972美国社会实录(第一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我浅谈美国之浅好比评判一个人只看到了他皮肤上的毛发。
      
      几百年的美国史竟然成就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个国家,这份好奇心不断驱使着我去接触这个国度。但好笑的是,我是从美剧开始开始了解这个国家的。
      
      最震撼我的美剧是正在热播的《纸牌屋》。美国的政治可以这么玩。为了某个团的利益甚至可以改变着全局的走向。媒体可以对政客咄咄逼人到这种程度。其他细节不怎么记得清了。
      
      Frank现在简直成了我的偶像。果敢、坚韧,拥有高于他人的眼界。要知道,中国主流的思想深受儒家、道家思想影响。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水利万物而不争。美国文化则截然不同。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勇于抓住一切机会。
      
      再讲些题外话。在美国吸食大麻、性生活泛滥,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我竟然一时无法适应。我不是”五毛党“,也不是崇洋媚外者,我希望客观理性的对待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
      
      今天在图书馆借了一本讲述美国史的书——《光荣与梦想》,要好好研习一番。
  •      1300多页,150万字的《光荣与梦想》,我真佩服自己有勇气读这部比砖头还厚的美国断代史。作者曼彻斯特记者出身,本书也算是新闻作品。我读史不多,新闻略通一二,读完此书,我的感受是,无论新闻还是史书,做不到《光荣与梦想》那般牛逼,至少先不装逼。
       小时候写作文,沉浸于表现意义,善用不着边际的热烈的形容词和夸张的动词,所以我的作文里不是瓢泼大雨就是鹅毛大雪,生活总是艰辛的,好人总是出现的,然后“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若是没什么意义可表的纯景色描写,那结尾一定会出现“啊,我爱你,凤凰山…”,如此之类。
       后来写通讯,要求笔触雄浑,时空交错,那时读书读得起劲,一门心思憋着想写《光荣与梦想》。结果折腾一个月,删删减减,生动的被认为是不重要的,细节的被认为是占字数的,剩下的内容活像一个毫无血色的贫血婴儿,读完想死。
       用意义来支撑无意义的蹩脚叙事,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中国人喜欢装,中国的新闻和史书尤其喜欢装,装不下去,就挥刀自宫,多见太监文字,少见精彩故事。中国的历史和新闻的目标是一致的,是一堆华丽的泛着尊严的废纸。
       读《光荣与梦想》,像林黛玉读《西厢记》,你根本就放不下:
       ——当哈里•杜鲁门当选总统之后,“他三步两步冲上台阶,两只睾丸撞得叮当乱响”。
       ——乐队队长这时竟重奏起了委内瑞拉国歌。尼克松夫妇只得呆呆地站住。这位副总统后来回忆说,他当时只“觉得天下起雨来了”,后来才知道实际上全是唾沫。
       ——根据在纽约小学生中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罗斯福最受欢迎,上帝其次,得票远不如他。
       ——直到最后时刻,杜鲁门在列车里不断收到账单,因为服务行业的经理们生怕将来成为烂账。
       ——在曼哈顿四十二号街上第七大道和第八大道之间的街区上,一个警察说:“如果一位矮小的老太太想要买一份《纽约时报》,她就得爬过三排的《操尸穴》杂志才能拿到。¬”
       ——(二战)大家都想服役,连原来爱养狗的人也不例外。于是陆军将有点用场的宝贝小狗组织起来,组成K-9部队,给它一个绰号,管它叫“摇尾巴”。《纽约太阳报》专栏编辑阿瑟•罗兰还为这个K-9部队写了一首进行曲:我们来自祖国的狗窝,告别了老家和炉火,我们参加了狗的大军,肩负起民族的命运。
       ……
       连做新闻的自己都鄙视自己,因为新闻是最容易不过的文体了,谁都能写。既然如此,又为何有那么多人永远都不懂新闻是需要细节和故事的呢?新闻是记录历史的,每一条新闻都是一个微小的片段,然而不是每一个这样的片段在当时都具有历史意义。只有具备高度历史感的记者,才会意识到他正在写的某条新闻将是历史的见证。曼彻斯特写的历史,绝非历史学家所能书写,他呈现出的不是只有英雄的世界,而是普通人能感受到的世俗悲喜,读它感觉自己在亲历历史,它的精彩程度远胜好莱坞大片,这便是新闻的力量。
       好吧,我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记者也可以写一部中国的《光荣与梦想》,曼彻斯特不过写了40年的美国史,咱有五千年可挖。找去吧,中国的社会实录在哪呢,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中国的记者有没有留下哪怕一点有价值的历史片段。恐怕等我们老去时,是不会有这样一本书去追忆我们当年经历过的那个时代的。
       不过这也不能全怨我们的记者。古往今来,贤者著史立说,目标大抵相同。孟子云,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唐太宗说,以古为镜,可知兴衰。宋神宗将司马光的著作赐名为《资治通鉴》,意为鉴于往事,资于正道,即以历史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诸如此类,中国先贤总让历史承担起过分严肃沉重的负荷,“文以载道”背后隐含的就是“经史不分”,历史被当成批判的武器,必须古板而正统。可惜,也不见乱臣贼子因此收敛,依旧生生不息,与时俱进。新闻大概也是如此。
       书的结尾是这样说的:
       ——在干预了国外冲突1/3世纪之后,美国人民再次把注意力转到国内来了,他们要在与世隔绝中寻求安慰,在孤立中寻求复兴。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在他最优秀的小说的结尾中写道:“所以我们掉转船头,逆时代潮流而行,不间歇地向过去驶去”。
       这是否也是我们该做的,是该调转船头逆势而行了,自作多情了那么多年,别再端着架子装了。
      
  •     扉页上清楚地写着“购于2008年5月17日”,可是,到现在,我几次拿起,读了几页,虽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但还是被很多事情困扰而一再放下。当然,这是我主观上的原因。
      这不,今年还是想读此书,但是,由于今年为了使自己的专业能力有所提高,报名参加了职业资格考试,又一次放下了所谓的闲书。
      虽然,考试没有生存上的压力,目的是让自己找到学习的状态、补充专业知识,这种功利性的读书是我非常不喜欢的。
      可是,又能怎么样呢?
      什么时候,才能在没有生活工作压力下投入地读自己想读的书呢。
      我的梦想。
  •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和当下很火的一本书——《邓小平时代》一起阅读的。这两本书,都是传记,一个是为美国而作,一个是为中国的英雄而作。虽然内容相差甚远,但是在写作方法上还是可以对比一下,反映出这本书的一些不足之处。
      作者的写作风格实在太混乱了。比如,在第3章谈论二战的结束,其中在大量描写完高层的决策以后,突然没了下文,没头没脑的蹦出来当时的人民生活。作者这种写法实在有点太跳跃了,相比之下,作者可以把社会反响和高层分成两条线来写,至少需要写的有头有尾一些,否则实在是看起来很累。
      
  •     也许是我的耐心不够或者注意力还没有训练到位,读《光荣与梦想》时,思想开小差情况的发生非常频繁,并且在上部将至的时候,我几乎已经不能够忍受这种纷繁复杂的叙述,只能强迫自己阅读下去。
      
      作者的叙事风格并不符合我的胃口,也许作为一名记者的威廉.曼彻斯特,天生在写作的跳跃性方面有极高的天赋,《光荣与梦想》看起来倒像是一本杂志合集。
      
      我不能否认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其细节展示之具体,远远超过任何一本书(百科全书除外),并且抽象每一部分的内容重新组合之后,一个近似完整的美国断代史也会悄然浮现。
      
      但是,如果把音乐和噪音搬过来,以连续性为首要判断条件的话,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和隔壁装修的声音差不多。
  •      读书时老师推荐此书。我所理解的它的价值,一是关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美国历史,其中一系列里程碑式的人物与事件,对今日美国社会文化、各体制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二是在社会科学理论的形成方面,这一时期有大量研究成果产出,而要理解这些理论,需要将它们放回到理论产出的具体时代背景当中,这本书即是对当时时代背景的细致描绘。在这里不准备写成长篇,就不举例子了,目前为止仅仅百页的阅读,就已令我颇有收获,为产于那个时期的理论,找到了历史坐标,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理论本身。第三,此书作者是位记者,其新闻纪实的写作手法,颇有新闻写作的研习价值。
       不过,我的疑问是,作为一本“实录”,作者对于历史人物、事件的立场并非皆客观,很多处价值倾向十分鲜明。所以在第三点,新闻写作的研习价值方面,是否会打折扣。我已忘记多年前课堂上老师的推荐理由,此时靠自己已无从解答。
  •     此书并没有风评中那么牛.
      
      牛在史料丰富,烂在史评像屎.
      
      史料详尽伴随作者大量充满主观偏见的史评,导致此书失去历史学家引以为豪的客观性.
      
      作者基本就是一个被媒体洗脑的屌丝,--历史学家可以不懂经济,可以分不清什么是经济什么是金融,但是不懂就别瞎BB.不要把一切问题都归结为有钱人欺负没钱人.
      
      所以看此书,只需注重看史实,作者那些自作聪明的冷嘲热讽可以直接无视.
      
      最后吐槽一下:既然大萧条中美国人都吃垃圾了,还有富裕的鸡蛋和西红柿用来丢胡佛? 这样的低端黑未免太可笑了吧
  •     这本书看到一半的时候,恰逢“保钓”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展开,
      我们的国家在这个时候,也开始呈现出很多病症。
      微博上哭天喊地忧国忧民的正义之士空前的多,
      大概谁都希望在这样的进程中让自己的睿智有个露脸的机会。
      
      从一本历史书里能看到的东西太多了,
      多到我不知道从经济、政治、社会的哪一个角度来写读后感。
      坦白的讲,断断续续碎片式的读了三个月,很多片段仍然看得很粗,
      而作者结构的手法也让我数度迷惑,某些事件的前因后果并没有完全理清。
      对于一个只读过几本大众入门级历史书的人来说,信息量已经难以消化。
      但我发现阅读这本书最大的好处,是提升了自信。
      首先,看完1300多页的篇幅本身就是一种成就,
      战胜了数度放弃的惰性,背着又厚又重的书四处出差,
      这样的阅读过程是对耐心、毅力和求知欲的挑战;
      其次,就像考了烂分数的初中生得知优等生也失常发挥一样,
      贫富差距、道德低下、贪污腐败、虚荣繁华……
      不止我们,很多个时代很多个国家都曾有这样的问题,并且更甚。
      这种感觉在我看《人类的故事》时,也曾清晰的浮上心头,
      ——哦,原来他们也一样!
      就像任何一个年轻人必定比ta年老的时候更冲动更无知,
      进入中年之后也必定比未成年之时更诡诈更成熟,
      因此,面对目前我们身处的这个环境,完全可以更乐观明智一些:
      既不需要因为她的“坏”而惶然愤世,也不必跟那些“坏”苟且同伍。
      我们面对的考验在任何时候都是对我们自己心智的考验。
      
      如果说阅读哲学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人生,那么阅读历史则可以让人更好的理解现实。
      也许看得多了,我们就不会因为一点点人生的挫折而吓破胆,
      也不会在面对某些阴暗新闻的时候丧失掉全部的安全感而开始厌世。
      我所看到的现实是:这个国家、生活在这个国家里的人,都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也许人人都能喝上牛奶的时候,某些牛奶是有问题的;
      也许人人都能开上汽车的时候,交通事故和肇事逃逸也越来越多;
      微博、网络爆炸的信息,也让我们看到了很多角落里的不公和丑陋……
      但你不可否认,现在的生活,已经超出了你少年时梦想的美好,
      而好莱坞大片里对“中国”越来越密集的恭维,也的确是一种国人的光荣。
  •      一本书的光荣与梦想
      
        文/端木
      
        不久前在网上浏览时,不经意间看到一个帖子。写这个帖子的人,讲述了他和他的朋友们费尽力气淘一套书的故事。我惊讶地得知,如今,尽管情愿付出比原书高出几十倍的价钱,想把这套书买齐竟也是一件几乎办不到的事儿。
      
        这套书一共4册,商务印书馆出版,书名是《光荣与梦想》,副标题是《1932~1972年美国实录》。书不是世界名著,也不是所谓“禁书”,因此有理由相信,如今愿意为它付大价钱的人,一定不是为了附庸风雅,也不是为了猎奇,而是真正喜欢它,必欲购之而后快。
      
        这套书在我的书柜里,有两套,一套是1978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一套是1986年7月第二次印刷。我想不起为什么要买两套,多半是因为第一套被借来借去,结果“失踪”了一本。事实上,第一套现在只剩两本,另两本被谁借走了我一点都想不起来。而第二套,打死我也不会再外借了。
      
        写这篇文字时,我重新翻阅,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痕迹。1978年第一次印刷的第一册上,没有印数,并且在书后赫然印着4个黑体字:内部发行。如今的年轻人大概会好奇:什么叫“内部发行”?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做法,就是将出版物分出“级别”来,有一部分书是不会在新华书店里出售的,只在一个专门的地方,俗称“内部书店”,出售给司局级或省军级以上的干部。北京的绒线胡同甲1号,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一些书干脆就是按有“资格”阅读的人数印刷的,这些书多数是“封资修”国家的出版物,也有一些历史上的禁书,譬如《金瓶梅》,当年就只印了2000套,有名有姓地通知某些人来购买。这种“信息特权”,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式微,但还没有绝迹。
      
        有意思的是,仅仅一个月后出版的第二册上,“内部发行”的字样不见了,印数也出现了,5.3万册,这个印数在今天也是个不小的数字了。
      
        这套书的第二次印刷在1986年,作为商务印书馆《美国丛书》中的一种。这次再版看起来是个败笔,装帧变了不说,关键是将原副标题做了书名,在书脊上根本就没有“光荣与梦想”这几个字,而冲着这几个字去的读者也许根本就不知道,《1932~1972年美国实录》就是他梦寐以求的书。这次的印数少而且奇怪,4册分别是5000、4900、3300和4700,出版者看来是故意让部分读者买不到全套4本。
      
        这是一套关于美国历史的书。也许没有哪个历史学家会重视这本书,因为这明显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而我们这些在上世纪70年代末进入新闻行当的年轻人,看到这套书简直如获至宝,当年,是否认真研读过这套书成为你是否够“档次”的标准之一。
      
        因为,这套书是一个记者写的,他使用的是无数记者在某个时空中提供的“历史碎片”。他熟练地使用了特写手法,于是,枯燥的历史,在威廉·曼彻斯特笔下生动得滴水。他所描述的事件、人物、进程是这样栩栩如生,你会一边看一边感叹:“历史还可以这样写啊!”直到今天,我还记得书中生动的句子——当哈里·杜鲁门当选总统之后,“他三步两步冲上台阶,两只睾丸撞得叮当乱响”。这本书堪称新闻写作的上佳的教科书。
      
        如果不是读到了这样的杰作,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真正理解,为什么新闻是某种意义的历史。每一条新闻,都是一个极微小的片段。然而,不是每一个这样的片段,都具有历史意义,其中的大多数,或许只是过眼烟云。只有具有高度历史感的记者,才会意识到他正在写的某一条新闻,将是历史的见证,将会被历史反复提及。感谢威廉·曼彻斯特,他从浩如烟海的过去的报道中筛选出有意义的片段,结构成这样一部上百万字的历史,这样的历史决非是历史学家所能书写的,里面充满了普通人能充分感受的细节描述,三教九流,无所不包。看完这本书,你会强烈感到历史和社会的变迁,绝非仅仅是由于大人物的深谋远虑或胡作非为,由老百姓组成的世俗社会的喜怒哀乐,同样强烈地作用于历史。
      
        当年,读完这本书,我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记者,马上萌发出野心:我们也来写一部中国的《光荣与梦想》!可遍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大报刊后,我们大失所望,哪里有中国社会的真实记录呢?哪里有中国上至政治家,下至普通百姓的真实报道呢?我们感到羞愧:中国的记者,竟没有给历史留下一点有价值的片段。那时,依靠新闻片段来构成新中国的历史,看起来是一个遥远的梦。
      
        这套书出版已经25年了。这25年当中,中国社会,当然也包括中国的新闻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是亲历者,深知今天的新闻所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已经今非昔比。今日中国媒介上的片段,也许已经可以构成半部改革开放的《光荣与梦想》。不少同仁,早已开始进行历史的描述。我深信,这样的变化是不可遏制的,中国记者依靠同行提供的历史片段,书写出中国的《光荣与梦想》,已经不再是梦想。
  •     P3,序幕/沟底:要想知道40年前美国人如何眼光短浅,只要约略看看当时的军队编制,就最说明问题了。按照当时的的兵员计算,美军在世界上居第16位,居捷克斯洛伐克、土耳其、西班牙、罗马尼亚、波兰等国之后。如果月饷17.85的大兵全部满员的话,也只有132,069人服现役,若从纸上谈兵,他们未尝不能跟南斯拉夫的138.934名陆军好好较量一番:但是当真两军对垒,准会一败涂地,因为麦克阿瑟将军(时任陆军参谋长,艾森豪威尔任他的副官,军衔少校)手下的大部分官兵不是在做机关工作,就是在毗邻墨西哥的边境上巡逻,或是驻守在美国海外各处的领地。参谋长手头只留3万部队,比英王乔治派来镇压北美殖民地的兵力还少。
  •     相当不错,一本近编年体的美国现代历史,文笔酣畅,以政治为主线,兼及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从罗斯福新政、大萧条、二战、韩战、60年代人权运动,各次大选到水门事件,很能反映40年间美国现代最为剧烈的社会变革,也正是美国走向强国之路。从中,可以体味到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道路背后的精神和传统随着历史演进的路径,也看得见社会的完善实在是各种力量动态博弈的均衡结果,没有所谓必然性、伟大、正确的陈词说教。另外,非常有意义的是,美国1950到1960年代初的社会状态跟我们现在的状态类似,也许可以借鉴什么吧。
      
      
  •      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都有它的发展历程,《光荣与梦想》对美国如何摆脱困境、走出萧条,进而演变成一个超级大国的历程给予了介绍,书中对美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描写对当今的读者仍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通过这部书,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美国这一段历史,进而更深入地认识当代美国社会。 第一次读这本书,以前也没有听说过,但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     美国著名记者和传记作家威廉·曼彻斯特所著《光荣与梦想》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影响了中国的一代知识分子,特别是影响了国内一大批记者的写作手法,这些影响,时至今日,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979年商务印书馆首次在国内出版发行中文简体版四卷本,这个版本让无数人怀恋,很多人以集齐一套《光荣与梦想》为荣。2004年,海南出版社重新引进版权,补译了商务印书馆删节了的章节和段落,让读者窥到了本书的原貌,可惜的是只出版过上下册和精装单册两个版本。今年3月,海南出版社重新把该书分成四册出版,算是满足老读者的愿望,况且,全书洋洋150言,完全是四册书的分量。
      此书虽然离它的初版过去了35年的时间,但仍然有着强烈而有价值的现实意义。最新出版的四册一套的《光荣与梦想》之一(定名为《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讲得是从美国1929年大萧条到珍珠港事件的一段历史。我们知道发生于1929年的经济危机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美国非但能够在那场危机中自救,而且帮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打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成为战后唯一的世界超级大国。
      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发生了一年多,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可怕的是,我们还无法预测危机会恶化到什么地步。很多人把当前的经济危机与发生在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相提并论,甚至认为规模大于以往。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是人们可怕的梦魇。在这本新版的《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中,作者有这样的描述,“千百万人陷入绝境,当然不是咎由自取……”“1932年2月,有个人被房东撵走,他对《纽约每日新闻》的记者说,我已经两年没有工作了,有时我真觉得自己像个杀人犯似的。我怎么搞的,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法照顾啦”。而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企业破产或裁员的消息充斥于各大媒体,中国更有上千万农民工失去自己的工作,被迫返回乡里。
      
      当然,《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现实意义并不单单是描绘曾经的大萧条时期的惨状,以与当前的经济危机做个比对,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本书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叙述美国政府在整个社会陷入萧条、混乱和恐慌的时候是如何进行自救的。在处理当时的经济危机时,美国也是走了弯路的,但富兰克林·罗斯福这一辉煌的人物居然能力挽狂澜,非但能把美国从经济危机的深渊中拉出来,更能从容应对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其勇气、魄力和智慧也许正是当前各国政要在处理当前金融危机时所缺少的。
      
      1929年大萧条发生之时,正是胡佛总统任内的第一年,甚至就在危机发生的前一天,美国尚且处于经济辉煌期,胡佛更是带着让美国老百姓“车房里有两部车”的豪言壮语入住白宫的,他不承认什么危机,甚至自创了“萧条”一词来称呼危机,而人们可能是出于对胡佛的讽刺,大“萧条”一词竟然沿用至今。曾成功制止密西西比河泛滥的胡佛被称为“突发事件的征服者”,而大萧条也被胡佛认为是一起突发事件。威廉·曼彻斯特在本书中这样描绘胡佛总统的无知与自大,胡佛对来请他举办公共工程救济失业的人群说“先生们,你们来晚了60天,萧条时期已经过去了”,而此刻正是形势急剧恶化的1930年6月。当然,有这样的总统,就不能奢望他能制定出什么好政策来了。迫于压力,胡佛不得不制定出如下措施:
      1.把实业界和劳工领袖召到白宫,试图说服他们维持工资,继续生产,并着手扩大规模;
      2.提高道路、桥梁和公共建筑支出,把给予交通干线的援助从1.02亿美元增加到2.6美元,工人从11万增加到25万;
      3.签署提高关税的霍利-斯慕特法案(1930年法案),以保护美国制造商和农民;
      4.胡佛宣布暂停偿还战争债务,以谋求欧洲国家的购买能力,从而刺激国内生产;
      5.同意给大公司提供援助。
      遗憾的是,不到一年,这些政策就彻底垮台。大多数企业无法维持工资水平;公共基建措施收到了一些效果,但破产的地方州政府无法继续跟进,因此总经费和雇佣工人的数量都在减少;提高关税的措施引起欧洲各国的报复,导致该法案成为灾难;暂停偿还战争债务对国内的影响几乎为零。胡佛成立的复兴金融公司主要帮助大企业摆脱困境,被人们说成解除了“百万富翁的忧愁”。胡佛举措彻底失败,非但没有拯救美国经济,甚至把美国进一步推向混乱和痛苦的深渊。当时的美国社会,正如本书中所描述的,仅仅需要一个火星,美国社会便陷入万劫不复。罗斯福上任之时亦担心:“如果再有一位总统像胡佛那样遭到失败,革命可能就很难避免了。”
      
      罗斯福认为应当“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身上。”1 933年,罗斯福在狂风暴雨中上台,开始了著名的百日新政。
      
      本书对罗斯福新政描绘得惊心动魄,跌宕起伏而有充满风趣。百日新政,罗斯福展现了他过人的精力,他在新政的100天里通过了13个重要的法案,还发表了10次重要的施政演说,向国会提出了15篇咨文,要对新政的种种措施做一个罗列,无疑是不可能的。新政稳定了金融,防止了挤兑风潮,恢复了商业活力;拨发30亿美元的联邦救济金,对所有失业者和低收入者进行补助;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农民利益;完善社会保障和医疗体制;保护工人权益,复兴工业。短短4个月,美国经济局面就得到扭转。《纽约时报》明白指出:罗斯福已经挽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绝大危局。
      
      新政每一项法案的出台都遭到保守势力的破坏,旧的法案无疾而终,新的法案马上出炉,新政的每一天都充满着斗争和艰险,危机四伏的美国社会不可能给罗斯福政府充分的时间去慢慢调整,重疾下猛药,罗斯福一边与他的政敌斗争,一边带着新政班子制定新的法案,百日新政,万般激荡,拯救美国于累卵。没有罗斯福新政,不可想象美国以怎样的面目来应对接下来的世界大战。
      
      由这本《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联想倒当下各国防止经济衰退的方针,不禁让人有一种走老路的感觉。虽然时间过去了将近80年,但面对相似的经济危机,想到罗斯福在新政中展现出来的精力、智慧和勇气,确实令人钦佩和深思。
      
  •     勾画了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门事件的四十年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这是一部场景宏大,又描写细腻的历史巨著。作者对这四十年间美国历届政府从诞生到终结全过程中的两党纷争和内部分歧,对这一阶段全世界所经历的每一件大事都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叙述;同时,对这四十年间发生在全世界,尤其是与美国有关联的方方面面都给予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从“补偿金大军”风潮、经济大萧条、总统竞选、二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爆炸、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肯尼迪遇刺身亡、尼克松郑入水门事件,到美国人的精神风貌、社会时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再到演艺界的奇闻趣事、妇女的流行服装、青少年的时髦追求,甚至英语词汇的最新演变和人们的性观念都做了面面俱到的讲述。对于每一位读者来说,阅读此书是从本质上深刻了解美国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     世道循环,难以揣测。对于某一时代的人,可谓得天独厚。对于另一个时代的人,要求会特别高。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则应运而起。——罗斯福
      
      1932年,罗斯福接过命运的衣钵,正式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
      
      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因为1932是美国最惨的一年,从1929黑色星期四起始,1932年的人已经到了坐吃山空山穷水尽的边缘。现在美国人已经不再恐惧,因为已经到了谷底。罗斯福上任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就像他自己说的,美国人也不知道需要的改革是什么,但必须有改革。他确实实行了革新,扭转了经济颓势。到1946年第二次选举时,美国经济虽然尚处于萧条中,却开始回升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得到这次回声最大好处的那些大人物们恰恰是阻止罗斯福连任的人。除了金融大鳄们,罗斯福周围别的敌人也不少:脑袋活在19世纪的保守政客们死抱着亚当斯密的教条叫嚣自由市场经济高于一切;库罗琳神父改换了希特勒的门庭嘶吼着法西斯主义;美国最高法院驳回国会的多项法案声称其违反宪法;报界甚至有评论说罗思福支持共产主义。
      
      做美国总统历来招口水,所以总统被各路思潮评说倒也无足挂心。如果不是在1930年末和1940年初,罗斯福恐怕将以一位优秀的经济改革者,一位历史评价总体颇高的总统离职卸任。无奈,有些人总是比别人肩负起更多,因为时代的需求,所以必须应运而起。1939年,德国发动了波兰闪击战,这时候美国国内还高唱着孤立主义凯歌哩。但罗斯福当心孤立主义会不会扼住美国人自己的喉咙最后不得不上吊自杀。他把很多工作都转入了底下,民众什么也不知道了。他把好的军事武器以租借法案的方式给了英国人。法案在美国总是人人关注,他为了这个法案编了形象生动的比喻,但真的有欺骗民众的意图。作者倒也不避讳,因为这并无不妥,历史的规律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绝不在群众的口水仗里。不过很快,罗斯福就再也不用欺上瞒下了(上是指国会等),他可以堂而皇之的把军事化进行到底——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舰队毁于一旦。美国白宫附近架设了高射炮,白宫打算开挖地道作个最佳的防弹避难所。罗斯福在椭圆办公室里,他是这样说的:
      
      “昨天 逗号 1941年12月7日 破折号 这是个叫人永远不能忘怀的可耻的日子 破折号 美利坚合众国遭到日本帝国海军和空军突如其来但蓄谋已久的袭击 句号 另段 美国本来是和日本和平相处的 逗号 而且由于日本的要求 逗号 当时仍与日本政府日本天皇进行着谈判 希望能维持和平……”
      
      这真是一段不错的话,作者引用得实在太好。我们感受到了铿锵有力的语气,我们感受到了那已经成型的思维——连巨逗都已在胸中,我们感受到一个老牌政治家的谋略。二战中有两大偷袭——珍珠港偷袭和考文垂偷袭——历来为道德家所争论。据说,丘吉尔放弃考文垂换取了希特勒对纳粹密码的信心(其实当时英国已经破译德方密码),罗斯福早知道日本人要偷袭珍珠港却听之任之,为的是让全国人民下定打仗的决心。如果真是如密传所言,那么当年的美国报纸说罗斯福是战争贩子似乎就有了那么一点道理。不过这两场战役都只能作为历史的悬案了。就像911事件之前五角大楼也收到过警告,但信息量之大总让一些信息被置若罔闻。对于任何处于历史紧要关头之后的人,前人所犯的错误会被扣上失职或蓄谋已久的帽子。
      
      不论怎样,战争机器最终开动了。美国人在不想打仗的时候能年产钢铁6000吨以上,而那时候全民军事化的德国钢铁年常量还不到2000吨。罗斯福从30年代末开始便在北大西洋用各种方法挑逗德国人攻击美国船只,不过希特勒也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他可不是容易上当的。幸好,水滴石穿的道理终究起到了效果。到1941年,希特勒已经在自己亲手树立的敌人里又加入了美国。希特勒终于忍不住了,他打算要教训教训罗斯福。这是很不明智的决定,因为钢产量的数据就在眼前。一旦美国人开动军事机器,被碾平的可不仅仅是发动珍珠港偷袭的日本人。
      
      至此,到1942年,罗斯福的全部计谋都得逞了——不论是国内经济还是国际外交。他大概是个真的不是个“好人”:在必要的时候善意地欺骗民众,在必要的时候恶毒地挑逗德国人。
      
      《光荣与梦想》的作者显然对罗斯福报着最高的敬意,读了这本书的人都看得出来。但面对罗斯福的一些问题,他倒也不避讳。在美国人物画像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罗斯福对自己的原配夫人是有负心的。平面的人物是没有张力的,描绘圆形人物方能凸显作者的功力。一个全方位的罗斯福在光荣与梦想中诞生了!
      
      当我打开美国白宫网站,奥巴马正一次次地为Jobs act的通过而呐喊。彼时,攻占华尔街运动如火如荼。有人对奥巴马的连任判决死刑,我却认为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毕竟当下的时代对总统的要求特别之高。同样,当我看着1992年意气风发的克林顿在话筒前发表就职言说,我心想他只是一个幸运儿——苏联垮台了,经济处在腾飞期,克林顿又是一个帅哥——时代对于他真可谓得天独厚。但是他恐怕在历史中也不可能得到多少过高的评价。
      
      所以,世道循环,难以揣测。对于某一时代的总统,可谓得天独厚。对于另一个时代的总统,要求会特别高。在要求极高的时代,不一定能出一位堪当大才的人物。可是,人间依旧有奇迹——因为罗斯福则应运而起。
  •     和很多人一样,我看本书也花了3个月。
      一位朋友说:“语言快感,所以你才能坚持。”精辟!
      还有作者那种饱含深情的写作态度,那种观书如月、运笔如风的写作才华,时时给人惊喜。
      说到“语言快感”,想起刚毕业的时候,在机关猫着,没吊事,天天啃《史记》,也是如此!
      看《光荣与梦想》,和《史记》一样,不一定要当史书来读呢!
  •     如果单看这本书的名字,会很容易错认为这是部描写所有那些关于成功,荣耀与胜利的故事的书。但是一开始读就会发现根本不是那一回事:大萧条下的美国,正处于风雨摇曳,民不聊生的境地。随后的二战,麦卡锡主义,冷战,太空竞赛,肯尼迪暗杀事件,越战泥潭,水门事件。作者一直在用一种忧患的笔调描述着一个个挫折,失败的故事。
      然而看看今天的美国,我才忽然醒悟,正是这无数的困难铸就了美利坚的光荣与梦想。作为新大陆移民者的后裔,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的力量正根植于无尽的开拓精神。无数的挫折经历从没有打倒美利坚,反而使他越来越强大,直至世界权力的顶峰。回头看看现在那些金融危机会让美国崩溃的论调,我不禁觉得有些可笑。
  •     1、有人问猫王为什么不结婚,他说既然隔着阑干就能挤到牛奶,何必还要养条奶牛呢?
      
      2、由于彼得.卡尔.戈德马克(彩电及密纹唱片发明者)的努力,到1971年,在三分之一的美国学校里,教师们都采用了影片、幻灯放映机或者其他直观教具。
      
      3、60年代的伯克利是性爱之都,也是无政府主义的启蒙点。
      
      4、美国六十年代流行的玩具历经呼啦圈、滑板、大皮球到自行车。
      
      5、卢德主义是指反对技术进步,从而可能降低体力从业就业状态的思想。
      
      6、爱人是这样一种人,她每次总能用寥寥几个字把你刺痛
      
      6、终于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最牛逼的任务绝对是美国东厂头子埃德加胡佛,当了48年东厂BOSS,历经了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六个总统。
      
      
  •   补充:书中人名等翻译不符合惯用字,一大遗憾。
  •   农夫扔的鸡蛋和西红柿。还扔了玉米棒子,本来用来烧火。
  •   人家不是历史学家
  •   LSS 您再好好读读里面儿怎么说的. 尤其关于您提到的美国农民的. 看看作者描述的那些 土地都失去了的破产农民们如何沦为流浪汉又按您说的扔鸡蛋西红柿玉米的.
  •   群雄逐鹿,时势造英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