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理性批判

出版时间:1999-5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德] 康德  页数:200  译者:韩水法  
Tag标签:无  

前言

  这个批判为什么不题名为纯粹实践理性批判,而是简单地题名为一般实践理性批判,虽然它与思辨理性批判的对应关系看起来需要前一个名称,对此这部著作做出了充分的说明。这个批判应当单单阐明纯粹实践理性是存在的,并且出于这个意图批判理性的全部实践能力。如果它在这一方面成功了,它就无需批判纯粹能力本身,以发现理性是否以这样一个过分僭越的要求,超越了自己(一如发生在思辨理性那里的情况)。因为如果它作为纯粹理性是现实地实践的,那么它就通过事实证明了它的实在性和它的概念的实在性,而反驳它有可能具有实在性的一切诡辩便是徒然的了。  凭借这种能力,先验自由从现在起也就确立了起来,而且这里所谓自由是取其绝对意义而言的,思辨理性在应用因果性概念时需要这种意义上的自由,为着当它要在因果联结的系列中思维无条件者时,将它自己从它不可避免地陷于其中的二律背反中挽救出来;但是思辨理性只能将自由概念以或然的,即并非不可思维的方式树立起来,而不能确保它的客观实在性,而且思辨理性如此办理,只是以免将那些它至少必须承认可以思维的东西,假定为不可能,从而危及了理性的存在,使它陷入怀疑主义的深渊之中。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伊曼努尔·康德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最重要的思想家。本书在康德整个哲学体系中居主导和领先的地位。全书除序言和导言外,分为纯粹实践理性的“要素论”和“方法论”两部分,外加一个“结论”。“要素论”里面又分为纯粹实践理性的“分析论”和“辨证论”。这一套结构与《纯粹理性批判》的大体结构完全相同,但在划分的细节上却有很大的差辊,甚至完全相反。这是由于两个批判的任务、对象和要达到的目标不同所决定的。

作者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是18世纪启蒙运动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一生著述甚丰,包括构成其批判哲学体系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以及《未来形而上学导论》(178)、《道德形而上学导论》(1785)等。

书籍目录

序言导言 实践理性批判的理念第一部 纯粹实践理性要素论 第一卷 纯粹实践理性分析论  第一章 纯粹实践理性原理   第一节 定义    注释   第二节 定理一   第三节 定理二    系定理    注释一    注释二   第四节 定理三    注释   第五节 任务一   第六节 任务二    注释   第七节 纯粹实践理性基本法则    注释    系定理    注释   第八节 定理四    注释一    注释二   一 纯粹实践理性基本原理演绎   二 纯粹理性在实践应用中的一种拓展权利,这种拓展对于思辨应用中的理性本身乃是不可能的  第二章 纯粹实践理性对象的概念   有关善恶概念的自由范畴表   纯粹实践判断力范型  第三章 纯粹实践理性的动机   纯粹实践理性分析论的批判性阐释 第二卷 纯粹实践理性辩证论  第一章 纯粹实践理性辩证论概论  第二章 纯粹理性在决定至善概念时的辩证法   一 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   二 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的批判扬弃   三 纯粹实践理性与思辨理性的结合中实践理性所占的优先地位   四 纯粹实践理性的悬设之一——灵魂的不朽   五 纯粹实践理性的悬设之二——上帝存在   六 概论纯粹实践理性公设   七 如何能够思想:在实践意图下拓展纯粹理性而不因此同时拓展理性的思辨认识   八 出于纯粹理性需求的认可   九 人类认识能力与人类实践决定的明慧比配第二部 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 结论 索引 译后记

章节摘录

  上边所列各种原则一概是经验的,显然不足以成为普遍的德41性原则。但是下边的各种原则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因为作为事物性质的完满性,以及被表象为实体之中的至上完满性,即上帝,这两者都只有通过理性概念才能思想)。然而,第一个概念,亦即完满性,既可以从理论意义上来领会,而这时它所指的无非是每一种事物在其样式方面的完整性(先验的),或者一种事物单纯作为一般事物的完整性(形而上学的);这里不能谈论这个问题。但是实践意义上的完满性概念,乃是一种事物趋于形形色色的目的的适宜性或充分性。这种完满性,作为人类的性质,从而作为内在的性质,无非就是天赋,而增强或补充这种天赋的东西就是技巧。实体之中的至上完满性,即上帝,从而作为外在的完满性(从实践意图来观察),乃是这个存在者达到所有一般目的的充分性。这样,如果现在目的必须预先被给予我们,那么完满性(我们自身方面的内在完满性或上帝那里的外在完满性)概念唯有在与这些目的相关联时才能够成为意志的决定根据,但是一个目的,作为一个在实践规则决定意志之前出现并且包含这种决定的可能性根据的客体,从而作为被当作意志决定根据的意志质料,始终是经验的。因而能够用于伊壁鸠鲁派的幸福学说原则,但是决不能用于道德学说和职责的理性原则(就如天赋和对于天赋的培养之所以能够成为意志的动机,只是因为它们有助于生活的利益,或者就如上帝的意志,如果人们把与它契合一致,而不是把先行的、独立于上帝理念的实践原则当作意志的客体,只有通过我们期望于它的幸福才能成为意志的动机)。

编辑推荐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代表作,是其三大批判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纯粹理性批判》详尽阐述康德的认识论,《判断力批判》主要阐述其美学和世界的合目的性的思想,《实践理性批判》则系统地阐述了他的道德哲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实践理性批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跟《纯批》一起读,很有必要。书质量不错
  •   实践理性批判
  •   康德的三大批判都全了
  •   而量刑规则和量刑建议规则制度的不甚。
  •   so good book
  •   伦理学的基础
  •   名字吓唬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