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语词理据

出版时间:2001-3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王艾录  页数:18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的主要线索是:(1)理据是什么(概念论),(2)怎么样探究理据(方法论);(3)为什么要研究理据(本体论)。作为一部解释性著作,它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通行语言学和语法学著作,对语言不作词类、句法成分、句型等的描写,而是以挖掘和阐述促动语言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规律运转的动因——理据为已任。

书籍目录

一 什么是证词理据二 探究语词理据的基本原则三 语素义的被认识四 造成语素义不对号的原因五 通过语素义探求内部形式六 语素义、内部形式同词义挂钩七 内部形式与结构方式八 语词的理据元分析九 复合词理据的类别十 复合词理据的性质十一 掌握理据的意义十二 汉语的理据学特点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一  什么是语词理据:  语言发展的历史如同物质世界发展的历史一样,经历了一个由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的运转过程。在语言的这一自组织运转过程中,每一个促动或激发语言存在、变异和发展的动因(motivation),我们都把它称为“理据”。如果把语言比作生命,那么理据就是语言生命的基因。语言系统的自组织运转是在自发状态下进行的,所以人们对许多语言现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往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在于揭示语言的结构面貌和结构规律,即重在于揭示语言系统及其各个组成要素发生和发展的结果,而语言理据学的根本任务则在于揭示创造和发展语言符号的动因,即透过“其然”,揭示其所以然。  语言理据有广狭之分。广义理据指整个语言系统自组织运动的动因,其涉及范围可以包括语言的语音、语义、句法和语用等各个层面。尤其是句法理据的探究更为引人注目,其中最具直接性的当推认知语法,它以人的感知和概念图式对句法结构的制约机制为切入点,发掘语言在概念和意义上的句法理据。事实上,无论什么流派的语法研究,都是异途同归地为提示语言的句法提供依据。狭义指语言某一层面的理据,其种类很多。语词理据指语词发生、变异和发展的动因。  从理据学角度看,语词同时具有理性意义(词义)和背后支持它的理据。例如“公主”,它的理性意义是“帝王的女儿”,它的理据的语言表述是:西周时天子嫁女不亲自主婚,而由与天子同姓的公候主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汉语的语词理据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