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学(全二册)

出版时间:2003-11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美)R.K.默顿  页数:895  译者:鲁旭东/林聚任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者R. K.
默顿教授是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在《科学社会学(上下)》中,默顿教授系统探讨了科学社会学的基本课题和研究方法,内容涉及知识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的规范结构、科学的奖励系统、科学中的评价过程等诸多内容。本书凝聚了作者近半个世纪学术研究的精髓,是从事科学社会学研究者的必读书。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罗伯特· K. ·默顿 译者:鲁旭东 林聚任

书籍目录

上册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社会学一个发展着的研究纲领的预示(代中译本前言)作者序编者导言第一部分 知识社会学 编者导读 第一章	知识社会学的范式 第二章	兹纳尼茨基的《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 第三章	关于社会学研究方式的社会冲突 第四章	政策研究的方法维度和道德维度 第五章	局内人和局外人的视角第二部分 科学知识社会学   编者导读 第六章	索罗金的科学社会学观点 第七章	科学的社会与文化环境 第八章	科学与技术兴趣中心的转变 第九章	对科学府这的忽视第三部分 科学的规范结构 编者导读 第十一章 清教对科学的激励 第十二章 科学与社会秩序 第十三章 科学的规范结构下册第四部分  科学的奖励系统第五部分  科学中的评价过程

章节摘录

从我自己的研究纲领的见解中,也无意中漏出了这类结论性的方法论和纲领性的题外话。不过,过了大约四分之一世纪以后,我可以肯定地说,拉图尔和史蒂夫·伍尔加在他们的专著《实验室生活》中、诺尔一塞蒂纳在她的《制造知识》中,都独立地对在其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进行了详细的人类文化学研究。在这两个事例中,这些研究都集中在科学研究和科学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的知识建构上。以后又有了一些不同领域的研究,这些研究在基本的理论选择方面是各不相同的,在最初的观察和理论的取向方面是多种多样的。即使实验室以及其他领域的研究的主题没有重新出现在我的著述中,科学论文作为一种变化着的惯例形式这一主题,也的确出现了。我在20世纪60年代末指出:……有关科学家会冷静、有条不紊并且准确无误地接近他们所报告的结果这种形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左右着科学论文写作的那些规则。我们知道,这种规则要求这些论文是经过很多删改的著作,要求在最终形成对任何事物的报道时删除一切复杂的事件和行为,而只把它们认识的实质内容保留下来。

编辑推荐

《科学社会学》(上下)凝聚了作者近半个世纪学术研究的精髓,是从事科学社会学研究者的必读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科学社会学(全二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有些书不需要逐字逐句阅读,大致理解即可。对于科学社会学是个门外汉的我,读这本书就是这样。虽然我没有读懂许多字句,当然不能将这是翻印人员的缘故,但我我更新读英文,这样更能体会作者语言的流畅性、思想的连续性,读起来更有感觉和收获。不求甚解,粗解大略即可,科学社会学不失一本经典读物。
  •   书很不错哦~~
  •   看看比较沉长的文字
  •   默顿号称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但这本《科学社会学》却只是作者数十年来相关论文(包括许多与人合著的)的分类汇编,并非专为科学社会学学科奠基所著的全面论述之作。大致浏览之后发现,该书较作者的成名之作《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理论性更强,但学究气也更重。作者似乎更多地关注如何运用乃师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来构建“科学社会学”(不同于之前的“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因此,可读性较差,不及前著那样饶有趣味,又鞭辟入里。
  •   号称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经典之作 名有点大了
  •   经典,没什么可多说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