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近代学术思想的心灵之旅

出版时间:2006-6  出版社:商务  作者:于文杰  页数:26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研究的是人文科学根据人的心理要素——知、情、意——形成的哲学、美学、伦理学等三大学科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通过这一历史问题的研究,关注西方学术三分思想演变与人类文明进程的内在联系,尤其是人类由自然人凭借美学中介成为德性人的可能性,努力检索启蒙受挫、德性失落的文化根源,探求现代学术对于现代人德性重建的历史使命和未来景观。全文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足音:学术三分理论的思想渊源。文章认为,古希腊时期,是学术三分思想最早的源头。古希腊时代,又可以被分为前苏格拉底时代及其以后时代两个分期。前苏格拉底时代,应该说是希腊文化与希伯来文化和谐相处的时代,也就是理性与神性均衡发展的时代。苏格拉底,尤其是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到来,物质世界越发有力地凸显于人的理性世界,萌发于柏拉图思想中的心理分类在亚里士多德的学术体系中形成了理论和思想形态。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初步形成了哲学解宗教的态势,只是以理性为中心的哲学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持,从而导致神秘、畸形与异化的宗教时代的到来。    第二部分,休谟与康德哲学的命运:学术三分理论的时代状况。文章认为,继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尤其是启蒙运动以后,人类的近代文明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理性增添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一时期,上帝已不再神圣,人成为近代文明的中心。卢梭的人本思想、狄德罗的百科全书,尤其是休谟的人性论,使古希腊时代的理论、创制和实用学科思想,正式成为哲学、美学和伦理学的知识形态。康德则是这一理论和思想体系的集大成者。然而,也正是康德时代,建立了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哲学取代了以神为本的宗教哲学,进入了哲学解宗教时代的完成时态。尽管晚年的康德对基督教十分流连,而且浪漫派地表现出对于神性的无限追恋,然而,这一切已无法抗拒以康德人本哲学为主体、理性启蒙为核心的历史大趋势。    第三部分,告别韦伯与桑巴特时代:学术三分思想的社会转向。人本主义的崛起、理性精神的张扬,特别是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韦伯、桑巴特时代学术思想社会品质的诞生,提供了历史背景和思想源泉。为世界去魅、禁欲思想和崇尚国家政治,构成韦伯学术思想的基本品质。尽管韦伯也充分体现出对于科技理性的批判,甚至也关注艺术美学对现代人的意义。然而,这一切,与他的学术思想的基本品质相比,完全可以称之为杯水车薪。这是因为,在宗教改革以后,去魅之同时又出现的施魅,世俗化、技术化、权力化等异化形态,正疯狂地催残着神圣的德性精神,学术三分思想已经变形,人类文明正面临着难以摆脱的危机!    韦伯、桑巴特时代之后,学术三分思想发生了变化。正如贝尔说的那样,学术三分是技术一经济、政治和文化,它也是现代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主要力量。在这一时期,哲学取代宗教的后果得到充分的暴露。这就是:上帝已死与人之死,将成为历史的必然!    第四部分,人,何以不死:学术三分思想与人的命运。文章认为,近代启蒙,尽管以人本主义为发端,而事实上是不断偏向人的知性,即走向狭隘的理性启蒙。这种启蒙,在神性去魅、科技崛起的背景下,逐步失去了人的情感品味和道德关怀。因此,我们认为,启蒙必须首先由知性转向心灵,转向以情感、德性为根本的总体的心灵。其次,在强大的科技理性的帝国时代,美学与伦理学一样,成为世俗、技术与权力的牺牲品,或者做奴婢,或者做摆设,已失去它纯粹、自由的中介品性,现代人不能由此使自己从自然人成为德性人。除非进入世俗、技术与权力走向死亡的时代。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否定作为迷信与愚昧的任何宗教因素,肯定作为文化形态的宗教神学,尊重宗教神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合法性,关注宗教伦理中的神性品质对于知识哲学中人性精神的内在关联。通过对欧洲近代学术思想与人类文明关系问题的历史研究,凸显高尚的信仰和纯粹的心灵对于诸多人文 科学思想和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所具有的渗透与推动力,为现代人实现由必然走向自由的使命寻求一条希望之路!

作者简介

于文杰,江苏省滨海人,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2001年承担国家重大研究课题《中华文化通志·美育志》的著作任务,该书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将。出版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主义》(重庆出版社2006)、《传播学新论》(译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艺术发生学》(上海人民出

书籍目录

序导言 西学何以分类:近代学术分类与中介问题的形成  一、引子:问题的提出  二、中介论  三、中介的延异第一章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足音:学术三分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学术分类的原始形态    1.毕达哥拉斯学派    2.德谟克利特    3.苏格拉底    4.柏拉图  二、亚里士多德的足音    1.生活状况与著作体系    2.亚里士多德的学术分类思想    3.德性的意义  三、亚里士多德之后:中世纪学术思想之本体论位移    1.基督教思想的植入与教父哲学的形成    2.经院哲学的诞生与中世纪学术思想之本体论位移第二章 休谟与康德哲学的命运:学术三分理论的时代状况  一、休谟的学术思想与康德时代    1.休谟的学术思想    2.休谟学术思想对康德时代的影响  二、康德与学术三分理论的全面建立    1.康德其人    2.哲学与思想的革命    3.知、情、意与学术三分理论    4.美学具有中介的性质  三、席勒学术三分理论的个性品质    1.席勒思想的主要来源    2.席勒的三分思想与中介理论    3.席勒学说的目的性与道德性    4.活的形象  四、费希特的知识哲学与实践精神    1.艰难的生活之旅    2.学术思想    3.行动哲学与操作原则    4.民族意识与自由精神  五、浪漫派的学术世界    1.浪漫派的学术背景    2.传统情怀与民族意识    3.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    4.神性与人格  六、康德哲学的命运第三章 告别韦伯与桑巴特时代:学术三分思想的社会转向  一、韦伯时代的学术背景    1.韦伯时代学术分类的基本状况    2.路德与加尔文的遭遇    3.韦伯与桑巴特的悖立  二、韦伯与桑巴特的思想    1.世界祛魅何如?    2.资本主义精神    3.人类的困境  三、从上帝之死到人之死    1.尼采学说及其历史根源    2.福柯的思想余 论 人,何以不死:学术三分思想与人的命运  一、启蒙:由知性转向心灵    1.理性的限度    2.心灵的意义    1.世俗化    2.技术帝国    3.权力的终结    4.美学的再生  三、魂归何处:宗教伦理的现代意义    1.离开上帝的日子    2.神人同驻  四、本文如是说    1.学术三分思想与人的命运    2.美字中介的可能性    3.神学与人学的关系    4.马克思的思想参考文献附录 欧洲近代人文主义的一种经验方式——论英国十九世纪手工艺运动  一、英国工业文明“错”在哪里  二、手工艺运动为什么具有强烈的反战意识  三、“回归传统”不是没有可能性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1.学术三分思想与人的命运    学术三分思想是世界性的。经过传教士的传播,古代西方思想到现代东方,尤其是日本和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颜永京、蔡元培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从历史发展的事实状况来看,柏拉图时代已经在神性与理性的和谐中萌发了学术三分的胚芽,神与人、心与物都能均衡发展。但是,亚里士多德学术思想的问世,整个状况发生了变化。亚里士多德从总体上创立了知识学体系,并试图以哲学的方法解释宗教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亚里士多德把柏拉图的心灵三分学说转化为知识学形态,这就是使神学语境中人类心灵的认识、情感和欲望获了理论之学、创制之学和伦理之学等三种基本的三分西学的原始形态。由于学术三分的形态以哲学解宗教为基础,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撑,所以受到贬抑的神学或宗教哲学瞬间崛起,进入了畸形的中世纪时代。    在近代科技不断崛起的情况下,历史的发展为哲学的崛起提供了有利条件。法国的启蒙思潮、英国的经验哲学和德国的理性精神,为康德时代带来了人本主义、知识哲学和理性思辨等丰富的营养,这就从根本上为康德时代以哲学取代神学,并且建立以人本哲学为基础的哲学、美学和伦理学的学术三分理论创造了条件。应该说,这一时代是学术三分思想成熟的时代,也是人类思想和命运发生转折的时代。宗教改革确立世俗化的合法性,启蒙运动确立人本主义的地位,现代民族国家的纷纷建立,集权方式和大机器生产改变了轻松、独立、自由的传统生活方式,神性的统一转化为形式上以人为基础的权力与机器的统一。表面上的近代科技的崛起暗含着人类文明的变迁和人类命运的改变。    韦伯时代标志着现代社会诸多变迁的完成。这一时代,技术帝国已彻底地取代了宗教帝国,人类信仰面临全面危机。展示在人类面前的一边是技术经济与权力的强大,一边是人类精神的不断失落。面对这一切,人类学术显得无能为力。我们明明白白地看到,韦伯在批判科层制,并诅咒,知识问世以后,好人就不见了。还说: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然而,他同时在为世俗化唱赞歌,为世界祛魅,为理性拍手叫好。事实上是在努力地去除现象而挽留本质。更重要的是,他并没有为现代人类寻求自己的出路。    在世俗化、技术化、权力化如同魔鬼一般地操纵我们这个世界的时候,学术三分的合理性与健康程度也遭受严重的破坏,不守学术法则的异化现象如同欲火一样疯狂地燃烧。优秀传统惨遭严重的破坏,远离经典,追求时尚,有些应有的学者品质已经转化为神秘的烹饪师和技术员的商人品质。然而正是这些人,更有机会占领地盘,他们不是净化而是在疯狂地称霸并污染着学坛,并导致部分所谓学者的灵魂的全部腐烂。因此,对部分学者灵魂清洗与干尸的清理,是确保广大平民知识分子灵魂清洁,并不断地成为人类精神的建设者,而不是让这些具有公共德性的学者不断地边缘化。显然,学术三分的健康发展是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富有良智的学者常常能唱响人类文明的先声。                   P218-219

编辑推荐

卡莱尔是这样说的:嗅,我尊敬的朋友,当赞美之词接踵而来,谁像杰贝兹爵士?他立于不断上涨的潮顶,越来越高,得意洋洋的,甚至比天还高。但是溢美之词又一次退潮了,正像盲目地赞美的必然的结果:杰贝兹被搁浅了,沉没了,永远地没入了耻辱的缓流之中;不断加深的无底的遗忘的深渊,就是他在永恒的时空中占据的位置。历史为重建而记忆:在近代人类的文明进程中,正义失衡,信仰、德性面临危机,世俗、技术和权力几乎吃掉知识、情感和意志,或者吃掉学术与良心,也同时吃掉自己的灵魂,仅剩的躯壳将由世俗、技术和权力包裹着,它将永远没入人类耻辱缓流的深渊之中!    本书研究的是人文科学根据人的心理要素——知、情、意——形成的哲学、美学、伦理学等三大学科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通过这一历史问题的研究,关注西方学术三分思想演变与人类文明进程的内在联系,尤其是人类由自然人凭借美学中介成为德性人的可能性,努力检索启蒙受挫、德性失落的文化根源,探求现代学术对于现代人德性重建的历史使命和未来景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欧洲近代学术思想的心灵之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西学中学各有习惯性方法的结构性表征。西学三角有类中学五行,都是具有思维结构性意义的。本书能发现这些隐秘,很得我心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