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心理学界

出版时间:2007-8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李绍崑  页数:22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几乎每年都回国开会讲学。在祖国几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里,我同成千上万的祖国学者和学生交换了有关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新知和发展。这些年来,我不但用英语讲学,而且也用中文写作,希望祖国的学术界,尤其是心理学界多多同西方接触。承蒙大陆和台湾的几家出版社的支持,我出版了一系列的科普性的文集。  《美国的心理学界》原是:1986年脱稿的。本书介绍了七位当代的美国心理学家及其不同的心理学。此书原为中国大陆的高等院校的学生们而撰写,并且实际上在几所大学里作为讲义而分发过。1991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了单行本,同时他们也同意了此书能在大陆发行简体字的版本。    本书为华裔美籍心理学家李绍昆先生的演讲汇集而成。作者以美国的心理学走向独立、并逐渐成为世界心理学研究中心为主线,选介了最为重要的八位美国心理学家进行了介绍,既介绍了其生平,也介绍了其学术成就。本书语言生动活泼,可读性很强。

书籍目录

序:美国心理学走上独立自主道路百年简史序再版自序第一章:美国心理学的现况 一、从欧洲心理学中求解放(50年代)  二、当代美国心理学界的几位大师(60年代) 三、当代美国的心理治疗(?o年代) 四、对美国心理学的展望(80年代)第二章: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哲学心理学 一、詹姆斯传略 二、詹姆斯的心理学第三章:杜威(John Dewey)的教育心理学 一、杜威充实的一生 二、机能心理学与进步教育  三、杜威对中国的影响  四、“杜威之后,怎样?”第四章:史肯肋(B.F.Skinner)的行为心理学 一、史肯肋的生平 二、行为心理学 三、行为主义的哲学 四、一个短评第五章:罗杰士(Carl Rogers)的人文心理学 一、罗杰士的传略 二、核子星际自杀的替换  三、满怀希望的老人 第六章:奈塞(Ulric Neisser)的认知心理学 一、认知心理学概述  二、奈塞的生平与贡献 三、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四、两点感想一个期望第七章:若乐梅(Rollo May)的存在心理学 一、若乐梅的剪影  二、若乐梅论人心与人生 三、若乐梅论存在治疗 四、且听专家论若乐 第八章:马思乐(A.Maslow)的远见心理学 一、马思乐的短命一生 二、马思乐的远见心理学 三、30年后记丰收第九章:沈娥(June Singer)的精神心理学 一、沈娥的生平  二、沈娥的精神三部曲 三、论心理分析家的培训 四、精神心理学的展望第十章:美国心理学家的反思与展望 一、杰朗·布鲁纳(Jerome Bruner)  二、毕埃夫·史肯肋(B.F.Skinner) 三、若乐梅(Rollo May)  四、曾柏多(Philip Zimbardo)  五、对美国心理学的短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美国的心理学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购买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看看大陆学术界以外的人士是如何评价国外心理界的。
    这本书还满足了我去了解教材以外未闻的轶事和背景,让我对各学派的来龙去脉理解更透彻,便于掌握!
    非常感谢!
  •   小苹果的世界邀请您访问心理学考研论坛
    ****://***.tongkao****/?fromuid=124440


    快递特别好!书的质量不错!全英文的,还没有认真读,不清楚有没有错误。看上去是正版!应该不会有错的!
  •   这并不是一个小科普书,没有一定水平的专业知识,是不好懂的,另外有多处错别字
  •   还行吧,凑单买的,不过作者原本可以写成一本的书分成几本来写了
  •   我还没看完这本书,但是已经忍不住要写写了。首先,这本书居然只有16元,2007年8月第1版的,这个价格就让我有点赚了的感觉。这年头,买一本价格在“十字头”的书已经很不容易了,何况这本书,真的是作者李绍崑先生用心和经验写的,用的全是他自己的感想和由此而来的词汇。从这个感受出发,我和作者的“冰山”是相联结的,是欣赏和感激的。李博士共有三本“心理学界”,我只买了美国的和欧洲的两本,中国的那本我当时想当然的排斥了,因为想想比起欧洲和美国来,中国有什么自己的“心理学界”呢?可是看美国和欧洲这两本的时候,我已经后悔了,从李博士对美国和欧洲的很多心理学家的评论中,我已经大约知道:只有中国的“心理学”才是李博士真正的发源和归属,所以以后还是要去买来读的,三本书是三部曲,是完整的“系统”,不能分割。我没有受过心理学的系统教育,但是由于工作的原因(人力资源),一直在“理论”和“情感”上和心理学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但是在应用心理学的层面,其实很多方面外资企业做得远远比(中国的)学院多得多。比如,经典的STAR面试技巧就肯定是基于“行为主义”,很多所谓的沟通技巧、销售技巧(反正基本上所有的skills)都是“行为主义”,只关注说什么,做什么,外部的环境(也就是他人说什么做什么)是怎样的刺激,有的课程即使讲想什么,也常常力不从心,被学员们挑战;“情景领导”讲关注下属的意愿和能力,有点像“改良”的行为主义,因为最终还是从行为出发的;而流行的“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更类似于“人本主义”,但一不小心,又会被人诟病于无法应用和实践。总而言之,目前企业对心理学的应用绝大多数是推崇“行为主义”的,所谓competency,能力模型,在我看来,本质还是行为的。很简单,行为看上去是容易衡量和评估的,看上去似乎又和企业孜孜不倦追逐的“绩效”可以挂钩,因此在逻辑上最容易被管理层所接受。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注意到评估和改变人的行为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如果不去触及他的动机或内心深处的东西,改变冰山上面呈现出来的部分基本上是missionimpossible。由此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企业越是努力推动行为导向的人力资源体系,越是让人从心底对这种文化有排斥,缺乏归属感;然后这种心态当然会转化成无法提升的行为或高流动率,又导致企业只能被迫去强化更多的行为导向或更短视的人力资源战略。这也是我学习心理学的动力之一。因为我希望能解除,或至少缓解我周遭这些非常优秀而智慧的人的痛苦。话说回来,由于只能算是一个心理学门外的爱好者,我读李博士的书也界于津津有味和似懂非懂之间。津津有味的地方是,很多他的评价或总结可以帮助我把零零散散的知识点串起来,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但是,大量出现的书名,人名,引用既让我很佩服李博士的博学多识,也让我读来颇为吃力。尤其是他自己界定的很多名词,如“哲学心理学”“宗教心理学”“远见心理学”有别于我平时熟悉的划分,却没有什么定义,难免让我困惑不已。总的说来,这更是一本评论,毫不掩饰李博士自己多年的观点甚至喜恶,因此才更显价值和珍贵,尤其是比较当下“天下一大抄”的学术书籍风格来说,这套心理学的丛书也算是个杰出的另类了。下面是书摘和我的感受。1)罗杰士的人文心理学是佛洛伊德心理分析的反动。他认为人性是善的,当然人类也在基本上是好的,有时难免有些反社会的暴戾行为,这不过是人类在不能满足自己基本需要,而感到挫败失望的自然反应。---关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讨论其实已经是一个哲学层面的话题了,相信只要人类不绝种,这个话题就不会结束。我自己的感觉是,中国当前的“冰山”是基于“人性本恶”的,企业的管理理念绝大多数也是基于“人性本恶”的;但是事物都有两面,越是这样的大环境,人们心中就越是呼唤“人性本善”,这也给了“人本”发展的大好机会。Satir的“生存姿态”就基于同样的foundation。对方的指责,讨好,超理智和逃避都是为了生存,因此都是可以被接受和理解的。Somehow,这个逻辑我有点不喜欢,好像太“慈悲”了。2)在介绍RollyMay的一段中,我始终没有搞明白存在心理学和人本心理学到底有什么区别?3)Skinner的心理学是他研究动物行为的结果;而罗杰士的心理学是他研究人际关系的结果;Maslow的心理学是他研究自己成长的结果。---总结得一语中的。但是似乎也还是受到喜好的影响吧。我相信行为主义的理论也不仅仅是研究动物吧。&nbs
  •   心理学现在已成为热门专业,美国的心理学目前是居于世界前列的,对于其发展历史的了解更有利于我们对该学科的深入学习。这是一本具有工具书性质的好书,值得拥有。
  •   人书俱老
  •   感觉这本书作者的个人立场很严重。基本上带有弘扬自己所喜欢的心理学学派,贬低其他学派的现象,一点都不客观。另外书的装订是胶粘的很不牢靠啊~~不过当做学习了解之用还是挺不错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