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廖可斌  页数:459  
Tag标签:无  

前言

  近代以降,西学东渐,接受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成为开明人士的共识。杭州知府林启(1839-1900)会同浙江巡抚和地方士绅,积极筹备开设一所以西方科学体系为主要课程的新型学堂。经清廷批复,求是书院于1897年3月在杭州设立(1901年改为浙江大学堂)。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几所新型高等学府之一。  求是书院几经变迁,到1928年,成为国立浙江大学。1936年,杰出的气象学家和教育家竺可桢(1890-1974)出任校长,广揽英才,锐意改革,很快使浙江大学实力大增,名满东南。抗日战争期间,全校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艰苦跋涉,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办学,一时名师云集,被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  浙江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名家辈出。1928年,浙大正式设立文理学院,开设中国语文、外国语文、哲学、心理、史学与政治等学科。1936年增设史地学系,1939年,文理学院分为文学院、理学院,1945年成立法学院,后又陆续增加哲学系、人类学系、经济学系等系科和一批文科类研究所。与求是书院同年创建的杭州育英书院,1914年成为之江大学。

内容概要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把明代文学复古运动作为三次高潮来叙述,即前七子、后七子和明末陈子龙的三次复古运动,将其放到明代文学思潮以至整个中国文学思潮发展史的广阔背景中进行考察,认为复古运动打破了明前期以至整个思想文学领域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沉寂局面,开启了明后期浪漫文学思潮和进步思想潮流的先河,是由前者演进为后者的必要过渡。明末,基于民族救亡的紧迫任务,晚明浪漫主义思潮及整个进步思潮趋于低落,复古主义再次回归,转而更关注社会现实,明末清初实学思想由此形成。《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被认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代文学专题研究著作。此次由作者略作修订后再版,既保留了原书的特色,有匡正了旧误。

书籍目录

  序  引言  第一章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诞生的宏观历史背景: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发展变迁  一、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形成及其要素  二、从“比兴说”到“情景说”——先秦至六朝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发展  三、“意境说”——古典审美理想的实现与盛唐诗歌的审美特征  四、理性化与俗化——古典审美理想的解体与中唐至南宋时期古典诗歌的分化和衰落  五、严羽等人的呐喊  六、南宋末至明前期古典诗歌的继续分化和衰落    第二章 复古运动的滥觞——茶陵派  一、茶陵派的形成  二、茶陵派的诗歌理论  三、茶陵派与复古派    第三章 复古运动第一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程  一、复古运动第一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  二、第一阶段:在茶陵派卵翼下  三、第二阶段:反刘瑾斗争及与茶陵派脱钩  四、第三阶段:作家群落  五、余波:六朝初唐派与中唐派  六、归宿:弃文入道    第四章 前七子的文学理论  一、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  二、重格调  三、提倡学古    第五章 复古运动第一次高潮的诗文创作  一、李梦阳  二、何景明  三、徐祯卿  四、康海、王九思  五、王廷相  六、边贡、顾磷  七、郑善夫  八、杨慎  九、薛蕙、高叔嗣    第六章 复古运动第二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程  一、复古运动第二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  二、第一个十五年  三、第二个十五年  四、第三个十五年    第七章 后七子的文学理论  一、古典诗歌审美特征论  二、古典诗歌体裁论  三、古典诗歌发展史论  四、古典诗歌创作论:意与法  五、关于王世贞的“晚年定论”问题    第八章 复古运动第二次高潮的诗文创作  一、李攀龙  二、谢榛  三、宗臣  四、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五、王世贞(附王世懋)  六、汪道昆    第九章 复古运动第三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程  一、复古运动第三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  二、复社  三、几社    第十章 复古运动第三次高潮的文学理论与诗文创作  一、继承前后七子,重倡复古主义  二、重雅正  三、重情采和体裁法度  四、张溥  五、陈子龙  六、夏完淳  七、徐孚远、张煌言  结语  一、复古派与明代社会  二、复古派与明代文学思潮  三、复古派与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的发展变迁  附录:主要引用参考书目  后记  重版后记

章节摘录

  第四章 前七子的文学理论  如前所述,明代复古运动,实质上就是一场力图恢复古典审美理想及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的文学运动。复古派的文学理论,即以此为中心。他们对明前期文坛上的“台阁体”、“陈、庄体”的诗风文风给予了猛烈抨击,并进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及其发展变迁轨迹作了深入的体认和反思,对中唐以来诗歌创作中的理性化和俗化倾向进行了批评。作为正面主张,他们强调诗文必须表达真情实感,反映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注重作品的文采和形式技巧,力图使诗歌重新具有高尚之“格”和流美之“调”;倡导超宋元而上、以汉魏盛唐为师。下面拟就重情采、重格调、倡导学古三个方面,对前七子的文学理论作一初步探讨。  一、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  针对中唐以下特别是宋元以来诗歌创作中理性化倾向尤为泛滥的情况,复古派作家把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和形象性特征放在自己的文学理论主张的首位,从多方面进行了阐述。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