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机器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法]拉·梅特里  译者:顾寿观 译,王太庆 校  
Tag标签:无  

书籍目录

出版者的声明················1
献词····················3
人是机器··················11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是机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精神与官能同生同长
      
      天气对人的影响
      
      上帝存在与不存在,我们都可以过安定的生活
      
      有机体的每一个纤维或部分都依据它固有的原则运动
      
      哲学家为了保持心灵的健康,总是注意身体的健康
      
      ×××思想只是感觉的一种功能,当感觉熄灭的时候,思想也熄灭
      
      动物的纯粹机械性
      
      
  •     官能的快乐如果不善加节制,便要丧失它的全部活力,不再成为快乐。精神的快乐在某一点上是与官能的快乐相类似的。应当让它暂时中止,才能使它敏锐。
      研究是会使人心醉神迷的,就像爱情一样。如果允许我这样说的话,我说这就是一种精神的凝聚,它的发生,是由于精神忘其所以地醉心于夺其心魄的对象,以至有如摆脱了自己的躯壳和周围的一切,整个投入它所追求的东西。
      尽管别的人投身于人群之中,以免认识自己或者怨恨自己,明哲之士则避开大世界而寻求孤独。。。。这是因为他的心灵是一面忠实的镜子,他的正当的自爱认为在这面镜子里照看自己是有益的,就根本用不着害怕认识自己,只要自爱不包藏那种自鸣得意的危险。
      
      历史上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天气对人的影响。有名的德•琪司公爵曾经好多次落在亨利第三手里,他认定亨利是决不敢杀他的,便径自跑到布洛窟去了。机密大臣希凡尼听到这个消息,失声叫道:这个人完了!等到事情证实了他这不幸的语言,人家问他是凭什么知道的。他说,我认识亨利二十年了,他天生是个好人,甚至是懦弱的,但是我曾经观察到,如果天气一冷,一件极小的事也可以使他变得非常暴躁。
      
      智慧遇不着智慧是要发锈的,因为缺乏练习。
      
      动物愈凶猛,它的脑子就愈小;动物愈驯良,它的这一器官也就以某种方式按比例愈增大;我们在精神方便获得的愈多,在本能方便失去的也就愈多。(是哪一方面重要呢:是得到的方面,还是失的方面?)
      
      艺术是自然的产儿,自然本身应该艺术之前先早就存在了。
      
      人类怎样通过了他的感觉,亦即他的本能,来获得精神,最后又通过了他的精神,来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
      
      各种形相之间的这种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表面的相似性,正是一切科学和我们一切知识的根本基础。很明显,在这些科学和知识里,凡是应用的符号不够简单、不够明了的,也就比别的科学和知识难以学习,因为需要更广大的治理,才能统摄、组织我所说的这些科学在表达它们那一方面的真理时所应用的大量语词。而另一方面,应用数学或其他灵便符号的科学便很容易学会,并且无疑正是这种简易明了性造成了代数演算这门科学的优越地位,这是比代数演算的确实性甚至还要重要的。
      
      过分的谦虚(的确是一种罕见的缺点),是对于自然的一种忘恩负义。相反地,一种诚挚的自负却象征着一个美好伟大的心灵,大方坦率的、为这样的感情所陶醉的举止行动,便正是这样的心灵的流露。
      
      有哪一种动物会饿死在乳汁流成的河里呢?只有人。
      没有教育,他们也就没有种种偏见。
      
      不要在无限里彷徨吧,我们生就不能对无限有丝毫的认识;对于我们,绝没有可能一直追溯事事物物的根源。况且,不管物质是永恒的,还是创造出来的,上帝是存在的,还是不存在的,我们都可以同样地过安静的生活。为了一个不可能认识的东西,为了一个即使认识了也不能使我们更幸福的东西而这样自寻苦恼,这是多么愚蠢的事!
      
  •     《人是机器》
      简介:
      拉美特里根据大量医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科学材料,证明人的心理状况决定于人的机体状况,特别是着重证明思维是大脑的技能和道德源于机体的自我保存的要求。《人是机器》假定一切生物有所谓“运动的始基”,它是生物的运动、感觉一直思维和良知产生的根据。书中明确指出,运动的物质能够产生有生命的生物,有感觉的动物和有理性的人。公开表明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者的立场,驳斥心灵为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唯心主义的观点。论证精神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它是18世纪法国第一部队公开的无神论形式的系统的机械唯物主义著作。
      
      该著作的主题讲的是人体哲学。
      接下来然我们跟着文中的段句来了解《人是机器》。
      
      “如果有一种启示,它就不能是和自然矛盾的。只有依靠自然,我们才能明了福音书里那些话语的意义,只有经验才是福音书的真正的解释者。”
      文章一开始围绕着三个关键词,“启示、自然、经验”展开了辩论,最后得出了以上的结论。故万事万物皆遵循自然的法则。自然法则之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尘土的心灵”——“管他的心灵是个什么起源呢,如果这个心灵是纯洁的,高尚的,崇高的,它就是一个美丽的心灵,它就使任何赋有它的人都很可敬。”
      
      接着进行论证“有多少种体质,就有多少种不同的精神,不同的精神、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风俗。”
      从疾病(疯瘫病),睡眠(心灵和身体是一同入睡的),鸦片、咖啡、酒,其他方面(食料、年龄与性别、天气与气候、生活在一起的人)进行分别的论证。
      最后得出结论:各种各样的心灵状态是和各式各样的身体状态永远紧密地关联着。
      
      再借下来为了使这个结论被更多的人所相信,又从比较解剖学的方面进行论证。开始了动物与人类之间的比较。
      
      他谈到了“美德”。认为机体组织健全是人的首要美德。我们必须承认自然赋予人类不同的先天财富。“凡是得天独厚、享有最可贵的自然禀赋的人,应该怜惜那些不曾从自然得到这样的禀赋的人;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自己感到自己的优越,却不是骄傲,而是欣赏。……过分的谦虚(的确是一种罕见的缺点),是对于自然的一种忘恩负义,相反的,一种诚挚的自负却正象征着一个美好伟大的心灵,大方坦率的,为这样的感情所铸造的举止行动,正是这样的心灵的流露。”他认为教育是其次的美德。“如果脑子构造的好,同时又受到很好的教育,那末它就是一块肥沃的并且很好地播了种的土地,将会百倍地把它所接纳到的又重新生产出来。
      
      他谈到了“想象作用”。“只是想象作用在进行认识,是它在表象一切事物,以及表征这些事物的各种语词和形象。”“把我们傲慢的学究们的脑瓜子鼓成一个气球似的这一切学问,因此不是别的,只是一大堆语词和形相……这些语词和这些语词所表示的形相,在脑子里是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想象作用这个最软弱的机能,愈经使用,变愈益肥硕,它也就愈益壮大,粗茁,有力,广阔,善于思考。”
      想象作用+注意力=判断力
      “我们的观念是这样混乱,一个接着一个飞速地出现,它们互相驱逐,就像后浪推着前浪,因此,想象作用一定要施展它的一部分肌肉,在一个转瞬即逝的对象上站住一个时候,就像在脑子的弦上练习平衡一样,不立刻便跌倒到另一个还没有时间想到的对象上去。如果它不能这样,它是永远不会有资格被称为判断力的。”
      
      他谈到了在初生时人的本能远低于动物。他谈到了“用同一材料所做成的,也许只是缺少进一步发酵便可以在一切方面和人类相等的动物,也就一定享有为整个动物界所共有的哪种特质,也就决没有一种心灵,一种知觉的实体是没有悔恨羞恶之感的了。”
      
      他谈到了惩罚。“有些罪犯,他们的意志被损坏了,他们的意识被窒灭了,当他们苏醒的时候,他们自己的悔恨已经把他们惩罚得够多了。”
      而教育者要做的就让这些意志被损坏、意识被窒灭的人苏醒,让他们保有羞恶感。“习惯也和快感一样,会麻痹甚至窒息羞恶感。”对于那些养成不良习惯的人,教育者要采取各式各样的方法打破他们的原有的习惯,为他们树立一个新的正确的榜样。教育者更重要的一个任务是防范于未然。从一开始就一直使人们保持着意志的清醒。
      
      既然心灵状态是和身体紧密相联的。那么那些恶人,就只是一些在构造上有错误的人。那么对于这些可怜的人,我们就能更加容易的滋生出一些宽容。“他怜悯恶人,并不恨他们,在他看来,这只是一些在构造上有错误的人。”
      
      另外我要特别说明的就是笔者非常强调教育的作用。
      “这种凶暴的性格一部分是由于这样的食物而来,一部分是由于其他的原因,只有教育才能使它不发作。”
      “智慧遇不到智慧是要生锈的。因为缺乏练习。”“我宁可喜欢一个聪明的、即使没有受到一点教育的人,只要他还很年轻,而不喜欢一个受过很坏的教育的人。教坏了的精神,就像是一个在外省惯坏了的戏子一样。”
      “自然造出我们来,原来是为了使我们在动物之下,或者至少是为了这样才更显示出教育的奇迹,只有教育才把我们从动物的水平拉上来,终于使我们高出动物之上。”
      “这些生物有这么一种奇妙的本能,教育能使这种本能成为才智。”
      
  •      真正的唯物主义,超越笛卡尔的真正的机械唯物主义。
      
       翻译得比较一般,不过还是得给五星!
      
       几百年前在医学及生物学还非常落后的情况下,就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实属不易也!
      
       当然,就是在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如此发达的当今,让一般人理解和接受这个结论还是有困难的。
      
  •     一直想看这本书,书很简单,一共71页,可是字号小的惊人。
      
      翻开来看,我真的很想骂人。典型的老学究型翻译。故意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
      
      一句话有20个汉字那是少的。主谓宾倒置,一句话多主语多宾语,标点符号用的比鲁迅还神奇。我真不明白这些翻译家是故意要翻译成这样的,还是他们根本就没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有的时候讲完一大段话之后就突然笔锋一转,就不再提刚才的事儿了。让人十分摸不着头脑,说实话,看这样的文章我真的很难不睡着。
      
      不信,你自己买一本看看就知道了。如果你要引用上面的句子,你真的要小心了。仔细斟酌,然后精挑细选,也许还有那么几句话能有说服力。翻译可以说完全毁了这本书。
      
      
      我喜欢哲学,可是这样的书真的让我难以忍受。他简直让我对整个哲学体系都失去了兴致。
      
      《人是机器》明明是一本很好的书,可是如果想读懂中文版的,你自己就要是半个翻译专家,因为你要逐字逐句的把翻译者的话翻译成人话再去理解。
      
      
  •   见你写了这么一大段,无论如何都应该推荐的。
    有空才再看第二次,大概要先弄清楚背景资料才能理解的好些。
  •   嗯,是要看看背景资料会理解得更清楚
  •   我在纠结工作的教育意义大一些呢,还是正规学府的教育意义更大?
  •   are u daft?
  •   倒是出版者声明中的注释不注还好,注了之后反而有疑问了:到底作者是匿名出版还是著名出版,弄不清楚了。
  •   你懂哲学还是懂翻译,偶弱弱的问一下 扉页君
    喵~~偶是两样都不懂
    这本书偶还没有看过,这两天在看黑格尔美学
  •   我两样也都不懂,
    我本来想通过这本书来学习的
    但是翻译把原来的哲学意义弄的更加模糊
  •   我觉得是译者本身未弄懂意思,所以逐个字地译,然后拼凑出句子来,作者,书本身的背景也不交代一下,便更难看的懂了。
  •   没看过此书。。
    但看上面几位的评论 觉得译者要么是一个讲话逻辑和众人不同的人 要么是一个练原著都没看懂、甚至是很多话都没读通就开始瞎翻译的人。。
    (不过也只是可能而已 囧)
  •   我反而觉得这书语言诙谐,读来有兴致。翻译要的先是个精确,读者要是不搞语言学,何必苛求呢?
    何况lz已经从这让人“难以忍受”的翻译里看出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   哲学书大多如此,要讲精确,只能读原文,商务的这套相对来说算还好的了,就算翻的不好,也不必如此极端吧。
  •   翻译的人 语文不及格 不会说人话
    这翻译的都不是人话了 糟蹋了这本书
  •   出版者声明中:“假如我能够相信另一位出版家不会心甘情愿地去做我自己凭着良心加以拒绝的事情的話,……”
    这句可以这样看:“……出版家不会……去做我……拒绝的事情……,”
    即把所有形容词之类辅助语都去掉,意思就清楚了。这样看文学作品不甚适合,但对这些思想性为主的文章还是可以接受的。
    置于字号,标点倒没有问题。
  •   有时候是的。我都崩溃了。
  •   他简直让我对整个哲学体系都失去了兴致。
    我晕
  •   翻译得晦涩了一点,但是我真的不会法语……
    什么时候看一下英译本吧~
  •   同意 翻译的跟狗屎一样
  •   这翻译还差?那你自己看原著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