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的田园城市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英] 埃比尼泽·霍华德  页数:128  译者:金经元  
Tag标签:无  

前言

  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50~1928)的《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trow)是一本具有世界影响,知名度很高的书。在它的影响下,英国于1899年建立了田园城市协会(Garden City Association),以后改名为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Garden Cities and Town Planning Association),1941年改称城乡规划协会(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Associfltion)。它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全世界。田园城市运动也发展成世界性的运动。除了英国建设的莱奇沃思(IJetchworth)和韦林(Welwyn)两座田园城市以外,在奥地利、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波兰、俄国、西班牙和美国都建设了"田园城市"或类似称呼的示范性城市。在当今的城市规划教科书中几乎无不介绍这本名著。  然而,这本书很少被正确理解。有些人喜欢以田园城市的支持者自居,却很少读,或者没有读过这本书;有些人按自己的主观想象或出于自己的需要,对它误解或曲解。只有少数人认识到田园城市理论对城市规划事业发展的深远意义,一再提醒人们对它的注意。

内容概要

  《明日的田园城市》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乡村磁铁、田园城市的收入及其来源——农业用地、田园城市的收入——城市用地、田园城市收入的支出概况、田园城市的支出细目等。

作者简介

  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50~1928)的《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trow)是一本具有世界影响,知名度很高的书。在它的影响下,英国于1899年建立了田园城市协会(Garden City Association),以后改名为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Garden Cities and Town Planning Association),1941年改称城乡规划协会(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Associfltion)。它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全世界。田园城市运动也发展成世界性的运动。除了英国建设的莱奇沃思(IJetchworth)和韦林(Welwyn)两座田园城市以外,在奥地利、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波兰、俄国、西班牙和美国都建设了"田园城市"或类似称呼的示范性城市。在当今的城市规划教科书中几乎无不介绍这本名著。

书籍目录

作者序言第一章 城市一乡村磁铁第二章 田园城市的收入及其来源——农业用地第三章 田园城市的收入——城市用地第四章 田园城市收入的支出概况第五章 田园城市的支出细目第六章 行政管理第七章 半市营企业——当地人民抉择——禁酒改革第八章 准市政工作第九章 预计到的困难第十章 各种主张的巧妙组合第十一章 遵循的道路第十二章 社会城市第十三章 伦敦的未来索引

章节摘录

  初看起来,这种办法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很难办到的。有人会问:“怎样才能使乡村比城市对普通人更有吸引力——使乡村的工资,或者至少是物质享受的标准,高于城市;保证普通男女在乡村能享有与大城市相等的,且不说更多的,社交和前途呢?”在报刊上以及各种形式的讨论中,结论往往非常相似。大家似乎一直认为人民,至少是劳动人民,现在不可能,甚至永远不可能有任何选择或取舍。他们只能要么抑制对人类社会的向往——甚至仅仅是取得比孤独的村落生活稍广一点的交往,要么几乎彻底放弃乡村的无比诱人而纯正的喜悦。问题在于大家似乎都认为:劳动人民现在不可能,而且永远不可能住在农村而从事农业以外的职业;拥挤而有碍健康的城市是经济科学的结论;我们现在这种把工业和农业截然分开的产业形式必然是一成不变的。这种谬误非常普遍,全然不顾存在着各种不同于固有成见的可能性。事实并不像通常所说的那样只有两种选择——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而有第三种选择。可以把一切最生动活泼的城市生活的优点和美丽,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这种生活的现实性将是一种“磁铁”,它将产生我们大家梦寐以求的效果——人民自发地从拥挤的城市投入大地母亲的仁慈怀抱,这个生命、快乐、财富和力量的源泉。可以把城市和乡村当作两块磁铁,它们各自力争把人民吸引过去,然而还有一个与之抗衡的劲敌,那就是部分吸取二者特色的新的生活方式。可以用“三磁铁”的图解来说明这种情况。在图解中,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主要优点和相应缺点,而城市一乡村则避免了二者的缺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明日的田园城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开启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先河,开启了建设人民的城市的先河,开启了社会改革的先河。
      《明日的田园城市》为我们描述了繁荣、公正、和谐的城市愿景,从土地制度、城市布局、经济构成、行政管理、市政工作、城市群的构成等方面论证了这种愿景的实现方式。
      “田园城市”的核心思想是城乡一体、民主公正、自然之美,支持其实现的根本是改革,是土地所有制的改革,土地归全体市民所有,法律上委托四位德高望重的人士代管,并由中央议会负责划拨、租赁等土地使用的行为。由土地所有制改革衍生到社会改革,通过权力的公有化、透明化来实现田园城市的建设。
      对于田园城市对城市规划的贡献主要有城乡统筹,分工合作;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城市规划立足点;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城市。其城乡结合(田园城市),区域规划(社会城市)等是20世纪城市规划和建设实践的思路源泉。
      思考中国的城市化,我们能从田园城市借鉴的很多。
      土地,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土地归人民所有,正常来说,霍华德所提倡的最困难的环节在中国是不成任何问题的,可是我们只是表面的社会主义,根本上是专制的封建主义,我想这是造成我们城市问题的最更本原因。我们的行政体制、政府职责、税收制度、监督制度在一党专制下出现了很多问题,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也带来了很严重的问题。如城市的发展是“摊大饼”的,就是由于行政分区和税收、土地出让的收入、政绩的考核挂钩,使城市必须“摊大饼”似的发展。所谓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转变发展思路、低碳城市只是解决表面问题,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化疗之于肿瘤。
      我认为这是最根本问题,其它的问题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     折腾了几天,终于回到景观上来了。
      二年级的时候,韩老师就说,若一本译著有多个版本,则应尽量择其佳本。而好的出版社,则是提供佳本的一个保障。
      很多时候,读商务印书馆的书,拍案叫绝的不是原著内容本身,而是精妙的译序。有时我甚至会觉得,把短小精悍的译序细读一遍,也就无需阅读原文了……因为好的译序不但会概括原著全文,还会提及支持者与批评者的意见,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并结合我国国情析……
      《明日的田园城市》里金经元的译序,就很令人眼前一亮:
      有些地方领导人并不鼓励调查研究。他们喜欢攀比外地或外国的“先进经验”,瞧不起乡土文化,又迷信自己的权威。于是只让城市规划人员画图,主意甚至只由他一个人拿,连副手也只能靠边站。多数人的才能受抑制,得宠的只是少数听话的“绘图员”和惯于逢场作戏的“专家”。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财大气粗,甚至请来了“洋绘图员”。这些洋专家本着“做生意就是做生意”的原则,当然无需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用他们“国际水平”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具有诱惑力的方案。在强大行政力量的保证下,这类方案完全有可能实现。尽管此种“政绩工程”脱离国情,壮观有余,实用不足,但是它的巨额造价,足以调动既得利益集团的积极性:讲排场,敢挥霍,也为贪污腐化提供了沃土。
      城市这个有机体和人一样,真正的风貌在于内在素质的反映,浓妆艳抹于事无补,只能进一步揭示自身的内心世界。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城市。要创造什么样的社会,就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
      这是一本关于改革的书。霍华德倡导的是一种社会改革思想: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大城市发展困难重重、问题严重,于是得让一部分人返回土地,缓解人口过多且肮脏杂乱的城市局面。这让我联想到了中国。为了保证生产,屁颠屁颠地跟在苏联老大哥的尾巴后,中国采取的方式是城乡二元化,农民无法进程,工人无法出城,于是粮食、工业产品两不误。为了有组织地监督生产,缴纳粮食,人民公社诞生了,这无疑是跟苏联老大哥学来的,沙俄农奴制的“改良版”。
      霍华德让一部分人返回土地的方法,是设计乡村“引力”,而这种引力,则是城乡结合。设计改良的目的是:拥有城市般的社交机会同时能够享受大自然;高工资和低租金、低税收的结合;丰富的就业机会;吸引投资;有良好的卫生条件。
      人家的出发点是利用发达的交通,改善乡村的环境以吸引城市居民回流,而我们的方式是限制农民进城,“城乡结合”的方式则是城市扩大,吞并乡村。
      对于后半部分的“人民城市”,总觉得过于矫情~
  •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有着相当残忍的社会现实——“残忍”而非“残酷”,是因为这是某种为人尤其是资源配置者在相当长时期内容纳的非公平机制而非绝对强制的现实(我设想,否定强制性现实是某一种人类哲学,很多时候我们会顺从它)。大概不光英国,并且这个时期延续也很长。或者换句话说,当人类生活大面上有了历史性的改善时,回顾之前的经验就显得像是漫长的灾难片。这种缺乏穿越式身体经验洞察的态度,支持了加强当代思维中的批判性,使历史与现实隔膜加剧。是时间和空间的硬性距离,让人无法直接借助对过去异地的认识去帮助处理当代问题。但还好有一些文学作品提供了参照,在《明日的田园城市》里有大量这样作品片段被引为题记——从而让这本书所力图解决的问题十分具体、可感,阅读者有可能形成丰富的想象作为理解本书所依凭的背景。在这里,引用全书题记的一首诗是必要的:
      
      “新的时机赋予新的责任:
      时光使古老的好传统变得陌生;
      要想和真理并肩前进,
      就必须勇往直前努力攀登。
      看啊,真理之光在前方召唤!
      先人的事业我们坚决继承。
      用我们自己的‘五月花’勇探征途,
      迎寒风战恶浪绝路夺生。
      不求靠祖辈血锈迹班驳的钥匙,
      打开那未来的大门。”
      ——J·R·洛威尔《当前的危机》
      
      作者的时代,19世纪中后,英国的社会状况非常不好,社会和宗教问题方面持续着严厉的争执和对抗,战争的喧嚣和军队的冲突则压过了前一组矛盾,而更加使人不安的是过分拥挤的城市集中、农村的进一步衰竭——整个社会面临着几乎无法抑制的社会性癌症,总体性的恶化引起了跨越党派、阶层和地域的焦虑乃至恐慌。与几十年后科布西耶面对的问题有所不同,作者认为当时的英国所遭遇的不是城市本身在结构或功能上的模糊或不妥,而是一个大范围内社会总体性的资源配置失控与流动失衡及其导致的全员噩梦开端。今天,我们可以将这些问题简单描述为“城市公共设施缺乏,乡村生活贫困落后”,也可以从狄更斯小说中读出黑暗、污浊、穷困、疾病……各种城市问题。但不一定意识到当时当地的观念/信念冲突乃至崩溃,或许在此时此地也能偶尔看到征兆(部分地因为信息传递的延迟和衰减……)。
      
      这大致是作者在本书中介绍的背景,并从这一背景出发提出一套社会学面貌的解决方案——从有限的知识结构出发,我更愿意表达为“某种社会动力学观点及其应用建议”。用文学化的阅读眼光对待此书,最有魅惑力的是三磁极理论,即城市、乡村和城市-乡村这三个吸引人民的生活方式被看作有力量的磁极,以一种富有想象力的几何式社会学眼光,创造性地提出城市-乡村(或者说田园城市)这个当时还不存在的第三磁极。从这种眼光出发,他认为已经发现了应如何处理城市和乡村之间因运行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先天性差异造成的衰退危机,便努力完成了尽可能完备的设计:与流传更广泛的城市规划理论不同,他不光关注建筑、交通之类的我们通常理解的规划要点,而是致力于发明新的社会权力机制,以及与之匹配的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新的文化生产程序。并且投放了大量的笔墨在乡村社区发展问题上,甚至以消灭土地主为远期目标之一。
      
      而这本书也迅速地获得了重视和应用——如果一本关于城市-乡村新形态创设的书已经完成了整个田园城市的想象(从新的供水系统到城镇里牛奶店选址,在没有发明汽车的时代提出交通主要依靠铁路,分区规划了图书馆、浴室、有轨电车、鱼市、煤市、收容所、技术学校、洗衣店、奶牛场……力图实现基本生活要素,物质的、精神的,的自给自足),那它确实能构成这样的说服力。英国从维多利亚时代的黑暗解放出来了,抵抗住了社会衰退的历史趋势。从今天信奉者的追述来看,就像作者自信的那样,这本书是一把万能钥匙(他们并且赞美这套理论是富有人民性的)。
      
      严格说,田园城市理论完全有可能被认定为一种乌托邦理论。只是它居然实现了(至少,从它出发,解决了当时迫在眉睫的问题)。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乌托邦。而考察这种成功,相当关键的一点也许在于,我猜测,是他捕捉到了任何乌托邦都必须解决的动力机制问题——到底什么吸引人们在土地上颠沛流转,忍受不幸努力存活?马克思主义认为是阶级仇恨,无政府主义认为是对自由社会的向往,而这本书的作者认为是对有限度的幸福经验的记忆和渴望。
      
      说到对有限度的幸福经验的记忆和渴望,每个人的经验都是有限的,而且一个人的心胸也是有限的,视野是有限的,投入到对生活、世界和真理的研究和设想中的精力更是有限的。这几个因素之间的共同作用,使每个人分别形成自己的观念。首先,每个人的观念世界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个人印记:他对痛苦和幸福的经验,他的个人定义。其次,每个人用一辈子的力量去祛除恶劣的心理现实,培育美好的心理现实。然后,当中某些人有意无意制造出了些分泌物——某种理论,或社会研究。最后,这些分泌物有可能被人理解、传播、实践并改造。如果我们对每个人的创造性都有信心的话,可以想象,只要专注于自身,勤奋努力,每个人都能建立一个乌托邦。
      
      进一步地,怎样有效率地建成幸福的乌托邦呢?在相对一致的稳定的逻辑系统中,重要的区别在于前提:巴尔扎克一生难忘困住了自己的遗产继承权,写了一辈子的遗产继承纠葛;马克思,我不了解他的生平,也许他一生难忘莱因河畔产业工人的贫困和愤懑,在理念世界发动无休止的阶级斗争;至于克鲁泡特金,想象力受到被沙俄文化高压的痛苦抑制,竭力用词语建造无政府主义天堂……对于每个理论建构者来说,只有自己的现实,只有自己时代的问题,只有自己身处的社会的焦虑。判断某种理论是否值得信任时,不光要考问这些不同的前提,更可以去考虑对这些前提的处理态度和方式。从危机中可以看到仇恨的永恒性,发明阶级斗争,也可以看到不灭的对有限度的幸福经验的记忆和渴望,发明田园城市。从个人狭隘的信念出发,多数的创伤经验,只是由于自己的局限性以及从而造成的个体认识或想象——就如基督说,原谅他们,他们做的他们自己不知道;就如《古兰经》写道,真主的仆人在路上小心翼翼地走着,蒙昧的人呼喊他们,他们回头答曰:“和平”;就如德里达谈道犹太人如何从受迫害的记忆里解放出来以及进一步解放的途径时说,在不可能宽恕的地方,宽恕才成为可能……错误和伤害,我们念念不忘的东西,没有办法从自身获得释放和拯救。
      
      最后,我自己的前提呼喊着要被正视:当下身处的现实是非常糟糕的。但,仿佛,痛苦一直在消散……我不想说我们的世界是美与幸福的,但美与幸福有可能被发明出来。
      
      
      
  •   说得太对了
    制度才是一切的根本
    现行制度下, 天朝施行什么政策都是枉然
  •   见到了一篇比较专业的读后感
  •   金的序写得很犀利,很结合"国情"。
  •   很乐观
  •   对不乐观者的说服教育。
  •   又看了一下。觉得这本书我应该蠢蠢欲读了。
          
    后半部分这种很提神的升华,如果不作为你基于美学世间法(而非那些经管学世间法)的励志性随笔独立成篇而仅附在这个书评里(尽管是好书)的话,我觉得简直有些可惜了。
  •   只是些反复的废话。
  •   呵,绝不至于。而且,反复也是必要的。哪怕宗教信仰中那些简单重复的每日祈祷,都没有一句是废话。
  •   这本书真的实现了吗?
  •   实践了,并非实现了。
  •   又在这偶遇sweettii,悼念了。
  •   1.这篇评论中有一句:“严格说,田园城市理论完全有可能被认定为一种乌托邦理论。”既然“严格说”,为什么是“有可能”?
    2.这篇评论中有一句:“而这本书的作者认为是对有限度的幸福经验的记忆和渴望。”请问lz列举的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哪一种不是对幸福的渴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