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回忆录缩编(上下)

出版时间:1997-6-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顾维钧  页数:1441  字数:1049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顾维钧先生(1888—1985)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外交家,自1912年担任北京政府总统府及国务院秘书起,历任外交总长,驻英、美、法公使、大使,以及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副庭长,折冲樽俎逾半个世纪,经历过一系列中外关系的大事,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顾氏自1960年开始,应母校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之请,用了十七年的时间,耗资二十五万美元,完成了英文稿11000页的口述回忆录。这部长篇回忆录涉及旧中国的外交、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内容极其丰富,是研究近代中外关系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刘大年所长,通过陈鲁直大使、贺其治先生,拜访了顾维钧先生,洽商在国内出版回忆录的中文译本;顾氏欣然表示同意,并特意为中文版写了序言。其后,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天津编译中心)受近代史研究所的委托,成立了以袁东衣先生为首的翻译组,全盘承担了此书的翻译任务。翻译组从1982年7月开始工作。参加翻译和校订工作的先后达六十余人,大都是高等院校的学者与社会知名人士。译校工作自始至终严肃认真,不仅力求文笔畅达,忠于原著,而且反复查证史实,务期准确无误。译本的第一分册于1983年5月问世,第十三分册于1994年出齐,全书共600万字。顾氏回忆录中文版发行后,在海内外引起很大反响,受到了史学界、外交界及广大知识界的赞许,咸以为顾氏回忆录中文版的出版,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一大贡献。    然而,由于该书篇幅浩大,使一般读者难以卒读。为此,顾维钧先生女公子菊珍女士1994年回国时,曾与天津编译中心共同研议,决定出版一部《缩编》,以适应一般读者的需要,并可促进此书的流传。    由于回忆录所记述的史实连贯性很强,许多事情的演变过程曲折复杂,盘根错节,缩编工作的难度很大。经过反复研究,确定缩编的原则是:主线不断,层次不乱,大事不丢,文字不变。即基本上保持原著的整体框架与章节层次,抓住主要历史事件,突出关键环节,并力求保持作者的思维方式与文字风格。除正本中“次日”、“两天后”之类的时间用语改为具体时间外,全为中文本原文。缩编是全书的浓缩,不是局部切割,从总体上保持了原著的精华。

作者简介

顾维钧,
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
在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
时期,历任外交总长,驻
英、美、法公使、大使,以
及海牙国际法院法官等
职,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顾维钧回忆录》英文原
稿页(中文译本
600万字,缩编本100
余万字),历时年始
告完成,耗资25万美
元。内容涉及旧中国的
外交、政治、军事、经济、
文化等各方面史实,是
研究近现代中外关系史
必不可少的第手资
料。

书籍目录

上册 插图 前言 第一卷 童年及求学时代(1888~1912)  第一章 家庭与求学  第二章 婚姻问题  第三章 结业回国 第二卷 担任外交官的头十年(1912~1922)  前言 返国后的最初印象  第一章 民国初年的北京   一 袁世凯时代的北京政治   二 在北京的生活与职务   三 中国的对外关系    1.边境纠纷及中英、中俄谈判    2.日本侵占青岛及“二十一条”  第二章 首次出使华盛顿   一 出任驻华盛顿公使   二 1916年芝加哥借款   三 中国宣战   四 1917年11月蓝辛——石井换文   五 从凡尔登到凡尔赛,和会前夕  第三章 巴黎和会   一 陆总长到达巴黎;代表团内部名次问题   二 代表团内的初期摩擦   三 在“十人会”上阐明中国立场   四 代表团内部困难加深;陆徵祥的遽然离去和归来;讹传我订婚   五 “四人会”作出决定;中国力争修改   六 力争对青岛条款的保留权利   七 中国不参加和约签字   八 中国决策的背景  第四章 首次出使伦敦及华府会议   一 我的任命和华府会议的召开   二 华府会议——组织与程序   三 山东问题的会谈 第三卷 回国任职(1922~1932)  第一章 北京的政治生活1922~1924   一 颜惠庆博士再次担任内阁总理   二 王宠惠博士的内阁及其与国会的冲突   三 张绍曾将军组阁及其垮台   四 摄政内阁   五 对曹锟和吴佩孚的一些回忆   六 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冯玉祥倒戈 第二章 政治、内战及财政   一 引退和重返北京任财政总长   二 中秋节危机   三 我的总理职务 第三章 在我外交总长任内(1922~1928)所发生的问题   一 苏俄特使越飞   二 美、日要求在北京设立无线电台与企图行贿   三 金佛郎案   四 参战借款   五 日本公使芳泽递交国书事件及摄政内阁   六 临城劫案   七 中苏谈判    1.1924年3月王正廷签署协议草案    2.与苏俄谈判;内阁否决王正廷—加拉罕协议    3.炸弹事件和1924年5月31日签署的协议   八 归还威海卫问题的讨论   九 万县事件的解决   十 终止1865年签订的中比条约   十一 归还庚子赔款;中国基金会   十二 袭击苏俄大使馆一案  第四章 满洲危机   一 少帅张学良与苏俄的冲突   二 回忆国民党扩大会议   三 沈阳事变的发生   四 南京的政策和国际联盟   五 出任外交部长   六 民众的反应与蒋介石政府的倒台   七 李顿调查团    ……下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顾维钧回忆录缩编(上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这是本缩编本,历时北洋政府直到蒋介石退居台湾。因为作者特殊的经历,他成了很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或见证人。虽然本书记录的只是从他个人的角度理解和认知的大事件,但透过这些叙述,我们依然能从中了解很多历史的片断。这本书尤其值得一读的地方在于,作者非党非派,又长期代表各朝政府在国外公干,故能较为客观地叙述一些事件的来龙去脉,比如引发国内轰轰烈烈五四浪潮的巴黎和会到底是怎么回事,北洋时期的一些政要又是何种人物,作为蒋介石的外交官,他对蒋家一些人物的描述也颇有可信性,对于蒋家政府在国外地位的日渐没落亦有真实的感受。及至退居台湾,还能从蒋的书信指示中了解蒋的性格为人。虽是缩编本,但要读完这厚厚的两大册,也颇费时间。我是断断续续看了一年左右才看完的。好在这不是小说,停久了会忘记情节,就算过两三个月不去翻,拿起来仍能顺利读下去。建议有时间的朋友读一读还是挺值得的。
  •   内容是很丰富的,但不是研究历史的人,读起来会有点累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