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纪闻

出版时间:1981-07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明]余继登 撰  页数:341  字数:204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典故纪闻一书,为研究明代的政治、经济,尤其是关于典章制度等方面提供了有用的史料,有些史料不见于它书的记载,或它书记载不详,就更值得重视了。    本书具体的内容,卷二记载:国初,中书省让役法,每田一顷出丁夫一人,不及顷者,以别田足之,民力劳困,岂能独安?自今凡有兴作,不得已者,暂借其力,至于不急之务,浮泛之役,宜为之。    本书初刻于明万历时,后来丛书集成又几经排印出版。

书籍目录

序卷一(卷一至卷五记洪武朝事)卷二 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六至卷七记永乐朝事)卷七卷八(记洪熙朝事)卷九(卷九至卷十记宣德朝事)卷十卷十一(卷十一至卷十三记正统、景泰、天顺朝事)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四至十五记成化朝事)卷十五卷十六(记弘治、正德朝事)卷十七(记嘉靖朝事)卷十八(记隆度朝事)

章节摘录

  添拨军夫接送;虚劳人力。令襄城帧李隆及南京工部、都察院、锦衣衞各委官监视,凡有逼送务令满载,若仍蹈前弊,具奏罪之。  宣宗尝谓诸大臣日:「致理之道,莫先于广言路。盖天下之大,吏治得失,民生休戚,人不言,朝廷何由悉知?古人谓明主视天下犹一堂,满堂饮酒,一人对隅而泣,则一座为之不乐。若令天下有匹夫匹妇不得其所,寅为君德之累。凡有建言民瘼者,卿等勿讳,言或激切,亦其心发于忠,若以其言激切而弃之,孰肯进言?卿等宜悉此意。凡言之善者,郎以闻,庶几有补于治。」  宜宗闻广东都司言:番禺民有私取矿砂,煮之可得自金铅锡,请官开冶。命巡按御史同三司官开验,每砂百斤,炼银四钱、铅二十斤。因谓尚书夏原吉曰:朕料铅砂之烹,所得无几,若果有银利,置冶烹炼,岂待今日?彼小民或窃取以求毫末之利,无足怪,朕已宥之不问。其令有司悉填坑洞,国家之利不藉此,民亦免逐末之弊。」  宣宗闻山西饥民流入阿南者为有司军衞所捕逐,谓卢部尚书夏原吉等日:「民饥流移,岂共得已?仁人君子,所宜矜念。昔厅知隋州,存恤流民,饮食、居处、医药,皆焉区昼,山林河泊之利,听流民取之不禁,所活至五十余万人。今乃驱逐,使之失所,不仁甚矣。其郎遣官往同布政司及府县官加意抚绥,发糜给之,随所至居住,敢有逐捕者罪之。」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典故纪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此书的品相较差。
  •   买齐了已出的元明史料笔记丛刊
  •   很好,啥也不说了。
  •   書品不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