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增订本)

出版时间:2007-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美] 黄仁宇  页数:28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会黄先生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于一体,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发人深思。     本书英文本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文本问世后,好评如潮,成为众多作家、学者、企业家、高校师生的案头书,并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另有日文、法文、德文、韩文等版本。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这次中华书局特别推出增订新版,重新核校全部文字,进行修订。为了使更多读者阅读这本书,特别推出了定价18元的版本,以惠及天下读书人。

作者简介

黄仁宇,湖南长沙人。早年辗转于求学、从军之途,曾梦想成为中国的拿破仑,然而时代却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机缘。其后赴美研习历史,于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人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中国少了一个拿破仑,却多了一个以其睿智打开人们视野的历史学家。 
  代表作有《十六世纪时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他传奇性的一生以及大历史观的由来详见自传《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自序第一章 万历皇帝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参考书目附录一  《神宗实录》一  《神宗实录》二附录二  《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  1619年的辽东战役附录三  英文版序言  万历:漫长的怠政时代  皇帝只是个牌位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纵是气候有点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间时疫流行,旱情延及山东,南直隶却又因降雨过多而患水,入秋之后山西又有地震,但这种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酿成大灾,也就无关宏旨。总之,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既然如此,著者又何以把《万历十五年》题作书名来写这样一本专著呢?  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问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由于表面看来是末端小节,我们的论述也无妨从小事开始。  这一年阳历的3月2日,北京城内街道两边的冰雪尚未解冻。天气虽然不算酷寒,但树枝还没有发芽,不是户外活动的良好季节。然而在当日的午餐时分,大街上却熙熙攘攘。原来是消息传来,皇帝陛下要举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立即奔赴皇城。乘轿的高级官员,还有机会在轿中整理冠带;徒步的低级官员,从六部衙门到皇城,路程逾一里有半,抵达时喘息未定j也就顾不得再在外表上细加整饰了。  站在大明门前守卫的禁卫军,事先也没有接到有关的命令,但看到大批盛装的官员来临,也就以为确系举行大典,因而未加询问。进大明门即为皇城。文武百官看到端门午门之前气氛平静,城楼上下也无朝会的迹象,既无几案,站队点名的御史和御前侍卫“大汉将军”也不见踪影,不免心中揣测,互相询问:所谓午朝是否讹传?  近侍宦官宣布了确切消息,皇帝陛下并未召集午朝,官员们也就相继退散。惊魂既定,这空穴来风的午朝事件不免成为交谈议论的话题:这谣传从何而来,全体官员数以千计而均受骗上当,实在令人大惑不解。  对于这一颇带戏剧性的事件,万历皇帝本来大可付诸一笑。但一经考虑到此事有损朝廷体统,他就决定不能等闲视之。就在官员们交谈议论之际,一道圣旨已由执掌文书的宦官传到内阁,大意是:今日午间之事,实与礼部及鸿胪寺职责攸关。礼部掌拟具仪注,鸿胪寺掌领督演习。该二衙门明知午朝大典已经多年未曾举行,决无在仪注未备之时,仓卒传唤百官之理。是以其他衙门既已以讹传误,该二衙门自当立即阻止。既未阻止,即系玩忽职守,着从尚书、寺卿以下官员各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不新的《万历十五年》/王小波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很早就在中国出版了,因为选了家好的出版社(三联),所以能够不断重印。我手里这一本是95年底第4次印刷的,以后还有可能再印。这是本老书,但以新书的面目面市。这两年市面上好书不多,还出了些“说不”的破烂。相比之下我宁愿说说不新的《万历十五年》:旧的好书总比新的烂书好。  黄先生以明朝的万历十五年为横断面,剖开了中国的传统社会:这个社会虽然表面上尊卑有序,实际上是乱糟糟的。书里有这么个例子:有一天北京城里哄传说皇上要午朝了,所有的官员(这可是一大群人)赶紧都赶到城市的中心,挤在一起像个骡马大集,把皇宫的正门堵了个严严实实,但这件事皇上自己都不知道,把他气得要撒癔症。假如哪天早上你推门出去,看到外面楼道上挤满了人,都说是你找来的,但你自己不知道有这么回事,你也要冒火,何况是皇上。他老人家一怒之下罚了大家的俸银──这也没有什么,反正大家都有外快。再比方说,中国当时军队很多,机构重叠,当官的很威武,当兵的也不少,手里也都有家伙,但都是些废物。极少数的倭寇登了陆,就能席卷半个中国。黄先生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来考察,到处都是乱糟糟;偏偏明朝理学盛行,很会摆排场,高调也唱得很好。用儒学的标准来看,万历年间不能说是初级阶段,得说是高级阶段,但国家的事办得却是最不好,要不然也不会被区区几个八旗兵亡掉。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说,仅靠儒家的思想管理一个国家是不够的,还得有点别的;中国必须从一个靠尊卑有序来管理的国家,过渡到靠数目字来管理的国家。  我不是要和黄先生扳杠,若说中国用数字来管理就会有前途,这个想法未免太过天真──数数谁不会呢。大跃进时亩产三十万斤粮,这不是数目字吗?用这种数字来管理,比没有数字更糟,这是因为数字可以是假的,尤其是阿拉伯数字,在后面添起0来太方便,让人看了打怵。万历年间的人不识数吗?既知用原则去管理社会不行,为什么不用数字来管?  黄先生又说,中国儒家的原则本意是善良的,很可以作道德的根基,但在治理国家时,宗旨的善良不能弥补制度的粗疏。这话我相信后半句,不信前半句。我有个例子可以证明它行不通。这例子的主要人物是我的岳母,一个极慈爱的老太太。次要人物是我:我是我丈母娘的女婿,用老话来说,我是她老人家的“半子”──当然不是下围棋时说的半个子,是指半个儿子──她对我有权威,我对她有感情,这是不言而喻的。我家的卫生间没有挂镜子,因为是水泥墙,钉不进钉子。有一天老太太到我们家来,拿来了一面镜子和一根钉子,说道:拿锤子来,你把钉子钉进墙里,把镜子挂上。我一看这钉子,又粗又钝。除非用射钉枪来发射,决钉不进墙里──实际上这就是这钉子的正确用途。细心考虑了一下,我对岳母解释道:妈,你看这水泥,又硬又脆,差不多和玻璃一样。我呢,您是知道的,不是一支射钉枪,肯定不能把它一下打进墙里,要打很多下,水泥还能不碎吗?结果肯定是把墙凿个坑,钉子也钉不上──我说得够清楚的了吧?老太太听了瞪我一眼道:我给你买了钉子,又这么大老远给你送来,你连试都不试?我当然无话可说。过了一会儿,地上落满了水泥碎块,墙上出现了很多浅坑。老太太满意了,说道:不钉了,去吃饭。结果是我家浴室的墙就此变了麻子,成了感情和权威的牺牲品。过些时候,遇到我的大舅子,才知道他家卫生间也是水泥墙,上面也有很多坑,也是用钝钉子钉出来的;他不愿毁坏自己的墙,但更不愿伤害老太太的感情。按儒家的标准,我岳母对待我们符合仁的要求,我们对待我岳母也符合仁的标准,结果在墙上打了些窟窿。假设她连我的PC机也管起来,这东西肯定是在破烂市上也卖不出去,我连吃饭的家伙都没有了。善良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所以让我去选择道德的根基,我愿选实事求是  我说《万历十五年》是本好书,但又这样鸡蛋里挑骨头式的找它的毛病。这是因为此书不会因我的歪批而贬值,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的前辈──古时候的读书人,或者叫作儒生们──是怎样作人做事的。古往今来的读书人,从经典里学到了一些粗浅的原则,觉得自己懂了春秋大义,站出来管理国家,妄断天下的是非屈直,结果把一切都管得一团糟。大明帝国是他们交的学费,大清帝国又是他们交的学费。老百姓说:罐子里养王八,养也养不大。儒学的罐子里长不出现代国家来。万历十五年是今日之鉴,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之鉴,我希望他们读过此书之后,收拾起胸中的狂妄之气,在书斋里发现粗浅原则的热情会有所降低,把这些原则套在国家头上的热情也会降低。少了一些造罐子的,大家的日子就会好过了.  《万历十五年》后又三十年/书评人杨小洲,《新京报》  1976年有一件事情,值得我们叙说从前。这一年夏天,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用英文完成了他那部后来影响世界的著作《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翻译成中文便是《万历十五年》。未曾料想到的是,这样一部书稿,为寻找出版几经周折,延宕多年后英文本才由耶鲁大学在1979年出版。  而中文版也几经审阅,起死复生地迟至1982年在中华书局付梓。这部两种不同文字版本的历史书应市后,随即在东西两域畅销,谈论的文章很多,影响广泛。对这书的读后感叹,多是赞誉有加,总起来说的一句话,便是“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那原因想必很少有人这样观察历史,当然也很少有人这样写作历史。“社会强制被作为公正的替代品,总是自上而下地施加压力”成为书中的名言,被复叙和引用。那年黄仁宇先生五十八岁,迄今已是三十年前。  从特征上说,《万历十五年》将看似枝微末节,易于被历史学家忽略的小事,有序地联系起来,于风调雨顺的升平景象里,找到那些微妙平淡的纠葛,成为日后天翻地覆的历史诱因,由以证明政治的混乱实为人祸。  在这本书中,我们读到戚继光、张居正、海瑞、申时行、李贽等人的一些行为举止,给历史留下的影响,更可看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虽说国泰民安,海瑞仍敢于在一封公开奏折里批评嘉靖皇帝“虚荣、残忍、自私、多疑、愚蠢”,这需要大无畏的勇气,以及知识赋予的独立人格。  我们民族视气节和正义比生命重要的传统意识,促使有见识的少数人士,在时代的紧要关头,成为当时和后世的楷模。  从历史的角度纠正西方观念  关于这本书,作者自己也有所谈论。这里摘引几段《自序》,便知道作者的写作和认知态度:“这本《万历十五年》,意在说明十六世纪中国社会的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时的侧面形态。  有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就可以保证冲突既开,恢复故态决无可能,因之而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这其实是长话短说,黄仁宇先生在书中,还留有许多历史评论:”中国以道德代替法律,我已经批评得很透彻。但是现下仍有很多西方人士,以为西方的法律即是道德的根源。这种误解,也待指摘。  比如西方所谓‘自由’及‘民主’,都是抽象的观念。务必透过每一个国家的地理及历史的因素,才行得通。“黄先生从历史的角度,说出自己的预见。  新近的这版“增订纪念本”里,补入美国著名作家厄普代克(黄译作“欧蒲台”)刊发在《纽约客》的书评《万历:漫长的怠政时代》。这篇文章由徐卫东先生翻译,文字处理上不带常见的外语腔调,译叙的词句流畅妥帖。书评文中有一段话最为精到:“本书相当于一纸诉状。简而言之,帝国的官僚们一意保持传统与稳定,从而丧失了主动性,甚至不惜行事不公。”厄普代克驰骋美国文坛数十年,算是一员老将。他对中国明朝历史素无研究,但说出的话却很中肯:“黄先生告诉我们,明朝的特征在于‘依靠意识形态作为统治手段;意识形态充斥了帝国的各个方面,无论从强度还是广度来说,都是空前未有’。”用今天的眼光看,明朝必然走向灭亡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还在集权的皇帝身上。  曲折的出版历程  这本用去三十年而成就的书,出版问世却颇有波折。这故事被黄仁宇写在《和我的大历史观》文章里,叙述得风云莫测。中文版由黄苗子转呈中华书局时,交到当时的责任编辑傅璇琮手上,经沈玉成进行文辞润色,才成为我们今天读到的这个样子。傅、沈二先生都是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都曾任职中华书局,日后傅璇琮出任中华书局总编辑,沈玉成则去了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要多说几句的是,沈先生早已去世,他的文章辑为《沈玉成文存》在中华书局出版。对这两位为出版《万历十五年》多有贡献的先生,我们惟有敬仰与深怀谢忱。  这里不妨谈谈该书的中文版台湾本。中文版在内地由中华书局出版后,大约两年后,也即1984年,陶希圣先生从中华书局获得台湾版授权。陶氏是胡适的学生,早年曾参加“五四运动”,民国时期研修中国社会史,出版过著作《中国政治思想史》,创办《食货》半月刊,参与过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是有名的政治家。对这部论述中国明代政治社会的历史著作,自然比较看重。是年陶氏86岁,仍力争在自己的食货出版社印刷《万历十五年》繁体版,文字仍按内地版不变,按说应是台岛上的第一个版本。之后八年时间里,食货初版印了25刷。改二版后,延到今年,又有印刷50次的记录,这总共75次印刷到底印数多少,实在无法统计,只由此看出这书所受到的欢迎。  食货版的书后,增入一篇《陶希圣读后记——君主集权制之末路》,泛谈中国历史上政治体制,行文不长。  据陶老先生所说,写此读后记是著者函属“加一两行文字或题签于卷首”。陶文前面有一段评论,说得很有意思:“黄仁宇博士这本书,以万历十五年为定点,选择几个人物与几件公案,随意随笔,边叙边议,将有明一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好像一串串念珠一样,连锁起来,让读者从头到尾,一颗颗数下去,不忍放手。无怪乎这本篇幅不大的英语著作,连同几种语文译本,成为今日文史学畅销一时的读物。”引述在此,内地读者借以多几分对该书的认识而已。  《万历十五年》一波三折的背后/孙展,《中国新闻周刊》  1975年9月,时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历史教授的黄仁宇,携带妻儿进行了一次耶鲁之行。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他刚刚写就的一部书稿——《中国并不神秘》,寻求该校历史系教授亚瑟·莱特(芮沃寿)的帮助。亚瑟·莱特是美国著名的史学家兼评论家,有了他的推荐,黄仁宇书稿的出版将会变得顺利许多。  但这却并不是一次愉快之旅。  那是一个大雨的午后,黄仁宇与亚瑟·莱特进行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沟通,却没有得到这位学术权威的肯定。在亚瑟·莱特看来,这位华裔学者的书稿立意过于宏大,它试图仅仅用数万字告诉读者中国历史兴衰罔替的秘密,而这几乎是徒劳无功的,莱特建议黄选择具体的研究时段进行细节描述。但黄仁宇所却并不这样认为,他一直试图用一种“望远镜”的观点,也就是宏观视野的“大历史观”来诠释中国历史发展的逻辑脉络。两人最终也没能达成一致。  数年之后,黄仁宇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用“悲愤交加”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亚瑟·莱特的否定不但断送了这本书的出版之路,也对他的教职产生影响——此时的黄仁宇急需出版一部有分量的著作来证明自己的学术价值。  但有一点让黄仁宇感到鼓舞,莱特肯定了黄所提到的“一部反映16世纪末某一年发生在中国的事”的写作计划。这本来是黄仁宇为《中国并不神秘》撰写的姊妹篇,按照黄仁宇的构想,《中》描述的是中国历史的纵切面,概述两千年来中国历史的高峰和低谷。而《中》的姊妹篇则是中国历史的横切面,以帝国晚期为切点,叙述帝国内部的运作状况。黄仁宇准备用这个时代的几个人物的综合传记来反映帝国统治的方方面面。而莱特则提议让他参考朱东润撰写的《张居正大传》,同时提醒黄仁宇要避免著作成为小说和历史的混杂体。  一年之后,黄仁宇的新书稿完成,取名《无关紧要的1587年:明王朝的衰落》,但却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出版社。大学出版社认为这部书过于文学化,而商业出版社则认为这部书过于学术。  无奈之下,黄仁宇自己动手将书稿译成中文,并定名为《万历十五年》,托人带到国内寻找合适的出版机会。这已是1979年,距离成稿已经三年。  书稿先是交到了著名画家黄苗子手中。黄写信给时任中华书局古代史编辑室副主任的傅璇琮,提到“这样做对海外华人知识分子会有好影响”。  傅璇琮拿到书稿后立即进行了审读,这的确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稿,在文革刚刚结束不久,史学研究还深受意识形态影响,出版这样一部非内地学人,同时观点与传统迥异的著作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傅璇琮在审稿意见中提到“书名虽然是万历十五年,但实际论述的是明朝中期的社会情况,着眼点是较广的。”他和编辑室的另一名副主任魏连科共同向上写了报告,“原则上同意出版”。  报告虽然提交,但是中华书局的一位领导却表示何必要出外国人的书。这样,出版计划耽搁下来。正在困境之中,中华书局副总编辑赵守俨看完书稿后却力主出版此书,就这样,《万历十五年》最终列入了中华书局的出版计划。  ……

编辑推荐

  是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经典之作。它的重要在于,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在《万历十五年》出版之后,“中国历史学界的精神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人的历史阅读翻开了新的篇章。不夸张地说,在《万历十五年》之后,中国大陆进入了一个历史书写作和阅读的黄仁宇时代。万历十五年《增订纪念本》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英文版荣获美国书卷奖(American Book Awards)两次提名,中文版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特别推出增订新版,校订文字:重新核校全部文字,进行修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万历十五年(增订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0条)

 
 

  •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会黄先生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于一体,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发人深思。
    本书英文本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文本问世后,好评如潮,成为众多作家、学者、企业家、高校师生的案头书,并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另有日文、法文、德文、韩文等版本。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在这里,我将斗胆借用黄仁宇先生的叙事口吻,来向各位观众讲述我的书评(当然,以我的水平,再学上十年恐怕也学的不像)。再当然,我一定会先说下,这是一本好书,一本本人没有完全看懂的书,据我分析,不懂的部分在40%至50%之间,当然这是在《明朝那些事儿》的明史普及之后才勉强看懂了一半,否则我将是看的云里雾里,黄先生则是对牛弹琴了。
  •   明代的历史,因其扑朔迷离、跌宕起伏而被历史学家所关注。有关明代的史著可谓洋洋大观,如黎东方的《细说明朝》、孟森的《明代史》、当然还有吴晗的《朱元璋传》与《海瑞罢官》都对明代这段长达267年的纷杂历史作了细尽的载录。美籍华裔学者、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所著的《万历十五年》也是一部明史研究著作,该书从计划撰写到定稿,历时七年,1974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八年之后在中国大陆发行,是一部独到、严谨的史著。在具体评述这本书之前有必要对书名作一交代。万历十五年是明代第十四个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当政的第十五个年头,既公元1587年。这一年是极为平淡的一年(《万历十五年》一书英文名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中文直译为《无关紧要的1587年》),除了一些难以避免的灾患之外,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之上没有发生任何一件足以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但是作者却独独选择这一年作为其切入点,以全新的视角,新颖的形式,深刻的思想为我们揭示了明代历史进程中的一页,昭示了东方这个古老的帝国衰败的必然。全书以人物为主线,分为七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主角,而这些主角的选择又涉及到社会不同的阶层,构成了明代中晚期社会结构的一个缩影。在这些人物中既有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万历皇帝,又有权倾一时的重臣张居正;既写了当权的保守派官僚海瑞,又写了身为布衣的自由派知识分子李贽。而这些人物之间又暗藏着各种矛盾:有万历皇帝同群臣之间的矛盾,有各级官僚之间的矛盾,有保守派与自由派的矛盾等等。但是所有的矛盾都集中于一个矛盾即个人与体制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的存在导致了所有这些人物都具有一个共同点--最终的命运都具有悲剧色彩。如万历皇帝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在立储这个问题上却一直不能如愿,在与群臣争斗了数十年之后最终屈服,这种屈服表面上是向群臣屈服,实际上是在向体制屈服;又如戚继光为了建立新军和保卫国家,不得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游离,这种游离迫使他投机取巧,巴结权贵,最终仍逃脱不了政治中的现实,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在书中,所有的人物,无论地位,无论善恶,统统都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他们或身败,或名裂,还有的身败兼名裂,没有一个功德圆满者。他们的个人理想、价值在一个大黑暗时代里被社会现实击得粉碎,而他们的人生轨迹也随之湮灭了。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民族的悲剧,这个悲剧一直延续到1840年而发挥成了极致。明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朝代。西欧近代史的起点与明代的建立都在十四世纪,在此之前,中国的经济、军事、科技都还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到了明代灭亡的十七世纪中叶,古老的中国就明显落后了。这种衰亡是否已经为两百多年后鸦片战争的失败和近代史的屈辱埋下了伏笔?这是几乎每个涉及明史的人都会思考的问题。作者对此也进行了思考,他在《后序》中提到:"万历十五年公元为1587年,去鸦片战争尚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中央集权,技术不能展开,财政无法核实,军备只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作标准,则前后相同。"那么造成这种局面的症结在哪里呢?作者又进一步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这正是《万历十五年》不同于别家史著的关键所在。有了如此的思想定位,那些深刻、一语中的地论述不断地从书中流泻而出。如作者在谈及海瑞时就提出"法律的解释和执行离不开传统的伦理,组织上也没有对付复杂的因素和多元关系的能力"这个当时的弊端;又如在谈及官僚阶层时,又尖锐地提出"官员们在道德的掩盖下争权夺利,导致文官集团的涣散,进而导致整个帝国无法治理"。诸如此类的论述很多,似乎这又是一本以暴露中国传统弱点为主的著作,但是这种"暴露"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自己这样评价:"《万历十五年》指出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从没有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由此可见作者这种"暴露"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检讨过去的错误,以作为现在乃至将来的借鉴,同时也告诉每一位读者应该如何保全中国传统中有价值的东西。黄仁宇先生以深厚的史学素养和远见卓识,用大胆、平时的笔触评说明史,进而评述中国的历史。他在这本史著中赋予了历史真实鲜活的面容,不仅使人们可以清晰地体验到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倒退的较量,更重要的是给人们以遐想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细心的人们不仅可以从中品味个人人生的酸楚,而且还会发现隐藏于表面背后的历史积淀。用这种方式撰写历史
  •   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   这是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经典之作。它的重要在于,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   宝贝不错了,自己是学生,喜欢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共买了5本书,为什么这本书的包装没有过塑料,有点不满意。这是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经典之作。它的重要在于,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   早在读易中天先生的《品人录》时,就看到书中不断提到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和他的《万历十五年》,近日闲来无聊,便在当当购买了一本,打发时间。

    这确实是一部人性化和充满思考的历史著作。以往的历史书大多是教科书式的,满篇充斥的是时间和事件。而《万》是采用了一种说故事式的叙述方式,带人们进入一个个历史情景中,使历史也披上一层梦幻的迷人色彩。这本书主要是选叙了明朝的几个典型人物,先后两届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抗倭名将戚继光,刚直不阿的海瑞以及当时的一个哲学家李贽,这些人的共同之处都是他们想改变当时现行的状况,他们改变的方式不同,可最终都难逃失败的命运。作者通过这些人不同性格不同职位却失败的人生历程及其内在原因的探求,呈现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给人看到历史运动的内在逻辑,富有启迪。

    很少人具有黄先生这样广阔的思考背景,把事物之间的联系阐述在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之中。这个系统具有如此庞大的力量,让人真正明白什么是系统的力量,环境的力量或者说命运的力量。明朝并不缺乏人才,而是这样一种庞大的、同时缺少足够外部刺激因素的系统限制了人们的发展。书中人物改革的失败并不主要在于个人的能力,而在于这个帝国庞大的系统。这个系统在演进中对特定因素的适应而成熟,同时其本身又形成一种环境,阻碍了进一步的适应性调整。

    某种程度上,明王朝的体制是相当成功的——如果外部环境一直稳定的话。以小农经济、儒家思想、文官集团(经济、文化和政治)组成的系统达到了当初这个系统的目标:统治并保障这样一个庞大帝国的稳定。稳定是这个系统的最大目的。同时,这个系统的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系统之间的协调一致性达到了一个吃惊的程度——从一方面讲,这维护了国家的稳定,从另一方面讲,这种稳定扼杀了进步和创新,使得国家几乎静止不前。

    这种稳定也是一种失败。儒家重农轻商的思想,重视道德统治,轻视法制建设,文官集团间力量均衡的考虑阻碍了商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这造成了法制建设的落后,也造成人们自主、自由意识的薄弱,同时这也是专制官僚体制得以适应的土壤。经济、文化、政治任何一个子系统的改变,必将给其他两个系统带来改变的压力,在外界缺乏足够的刺激(压力)的条件下,这个稳定系统恢复常态的力量会压倒内部的一切改革力量。除非一种强大的外界因素(力量)参加进来,打破了这个系统的平衡。这种外部因素到来,当西欧帝国主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时,我们才逐渐意识的这个系统的落后。

    从外部环境上讲,不得不认同,是特殊的稳定地理环境造就了古代中国的特殊文明,造就了这个特殊的异常坚固的系统。在中国周边的文明中,基本没有能与之抗衡的,同时由于特殊的地理保护,中国得到一个难得的稳定的环境。游牧民族虽然入侵中国,但在文化上,最终也是被中国文化所同化。所以这个系统可以存在千年,其牢固,非同一般。

    《全球通史》作者在解释文明的演进和发展中,引进了一个“可接近性”的概念,说是一个文明接触的不同形态的文明越多,其发展的速度也越快。他最后得出结论,正是蛮族的进攻,破坏了罗马古文明这个异常坚固的系统,造成了一个相当不稳定的系统,系统内矛盾的碰撞,才为几百年后西欧科学文明,一个更加先进和庞大的文明系统的崛起创立的条件。中国文化是稳固的,主要在于其处在一个稳定的环境,这是一种上天给予的幸运,同时,也是不幸。

    强大而稳固的国家系统,使得人们革新的愿望成为泡影。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成功了又能怎么呢?比如海瑞改革想实现廉政,这在后来的雍正用强力的行政手段实现了,国库堆积了大量的钱财,这是为后面的康乾盛世打下了个基础,但这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这个系统。国家的统治者不会将钱财用于发展科学技术,用于商业经济,不会用于民众的思想意识的提供,系统未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文明的系统不过在“繁荣-衰弱-繁荣”宿命般的历史循环里往复。

  •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在1976年夏著成的一部经典历史著作。该书不仅打破了学术与通俗的分界,更重要的是它为现代中国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价值。它不是一本普通的通俗读物,而是用通俗的文字写作专门研究的著作,是以生动之笔演绎深刻之理,字里行间充满了微言大义。以超然独到的眼光,典雅晓畅的手笔,把握历史演进的脉搏。书名虽为“万历十五年”,然而其内容却俯瞰了整个明朝的兴衰。以小见大、为 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写作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此书自出版至今天20余年来畅销不衰,一直能在各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占有一席之地,可算是历史著作的奇迹。《万历十五年》常见有三个版本: 1,三联本,内容跟中华的老版本是一样的,但删掉了廖沫沙的题签页。 2,中华有两个新版本,有全新文字增订: 增订纪念本,全面校订文字,改正了以前版本的许多错误和表述不当的地方; 并增加四篇新文章,合计大概有好几万字; 还插入11幅彩色历史图片和黄老先生的照片、画像,很漂亮,画像是黄仁宇夫人所绘。 增订本,保留了所有的文字增订内容,还增加了黄仁宇一幅手迹,仅去掉图片部分,应该是平装性质的普及本。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很早就在中国出版了,因为选了家好的出版社(三联),所以能够不断重印。我手里这一本是95年底第4次印刷的,以后还有可能再印。这是本老书,但以新书的面目面市。这两年市面上好书不多,还出了些“说不”的破烂。相比之下我宁愿说说不新的《万历十五年》:旧的好书总比新的烂书好。 黄先生以明朝的万历十五年为横断面,剖开了中国的传统社会:这个社会虽然表面上尊卑有序,实际上是乱糟糟的。书里有这么个例子:有一天北京城里哄传说皇上要午朝了,所有的官员(这可是一大群人)赶紧都赶到城市的中心,挤在一起像个骡马大集,把皇宫的正门堵了个严严实实,但这件事皇上自己都不知道,把他气得要撒癔症。假如哪天早上你推门出去,看到外面楼道上挤满了人,都说是你找来的,但你自己不知道有这么回事,你也要冒火,何况是皇上。他老人家一怒之下罚了大家的俸银──这也没有什么,反正大家都有外快。再比方说,中国当时军队很多,机构重叠,当官的很威武,当兵的也不少,手里也都有家伙,但都是些废物。极少数的倭寇登了陆,就能席卷半个中国。黄先生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来考察,到处都是乱糟糟;偏偏明朝理学盛行,很会摆排场,高调也唱得很好。用儒学的标准来看,万历年间不能说是初级阶段,得说是高级阶段,但国家的事办得却是最不好,要不然也不会被区区几个八旗兵亡掉。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说,仅靠儒家的思想管理一个国家是不够的,还得有点别的;中国必须从一个靠尊卑有序来管理的国家,过渡到靠数目字来管理的国家。 我不是要和黄先生扳杠,若说中国用数字来管理就会有前途,这个想法未免太过天真──数数谁不会呢。大跃进时亩产三十万斤粮,这不是数目字吗?用这种数字来管理,比没有数字更糟,这是因为数字可以是假的,尤其是阿拉伯数字,在后面添起0来太方便,让人看了打怵。万历年间的人不识数吗?既知用原则去管理社会不行,为什么不用数字来管? 黄先生又说,中国儒家的原则本意是善良的,很可以作道德的根基,但在治理国家时,宗旨的善良不能弥补制度的粗疏。这话我相信后半句,不信前半句。我有个例子可以证明它行不通。这例子的主要人物是我的岳母,一个极慈爱的老太太。次要人物是我:我是我丈母娘的女婿,用老话来说,我是她老人家的“半子”──当然不是下围棋时说的半个子,是指半个儿子──她对我有权威,我对她有感情,这是不言而喻的。我家的卫生间没有挂镜子,因为是水泥墙,钉不进钉子。有一天老太太到我们家来,拿来了一面镜子和一根钉子,说道:拿锤子来,你把钉子钉进墙里,把镜子挂上。我一看这钉子,又粗又钝。除非用射钉枪来发射,决钉不进墙里──实际上这就是这钉子的正确用途。细心考虑了一下,我对岳母解释道:妈,你看这水泥,又硬又脆,差不多和玻璃一样。我呢,您是知道的,不是一支射钉枪,肯定不能把它一下打进墙里,要打很多下,水泥还能不碎吗?结果肯定是把墙凿个坑,钉子也钉不上──我说得够清楚的了吧?老太太听了瞪我一眼道:我给你买了钉子,又这么大老远给你送来,你连试都不试?我当然无话可说。过了一会儿,地上落满了水泥碎块,墙上出现了很多浅坑。老太太满意了,说道:不钉了,去吃饭。结果是我家浴室的墙就此变了麻子,成了感情和权威的牺牲品。过些时候,遇到我的大舅子,才知道他家卫生间也是水泥墙,上面也有很多坑,也是用钝钉子钉出来的;他不愿毁坏自己的墙,但更不愿伤害老太太的感情。按儒家的标准,我岳母对待我们符合仁的要求,我们对待我岳母也符合仁的标准,结果在墙上打了些窟窿。假设她连我的PC机也管起来,这东西肯定是在破烂市上也卖不出去,我连吃饭的家伙都没有了。善良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所以让我去选择道德的根基,我愿选实事求是 我说《万历十五年》是本好书,但又这样鸡蛋里挑骨头式的找它的毛病。这是因为此书不会因我的歪批而贬值,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的前辈──古时候的读书人,或者叫作儒生们──是怎样作人做事的。古往今来的读书人,从经典里学到了一些粗浅的原则,觉得自己懂了春秋大义,站出来管理国家,妄断天下的是非屈直,结果把一切都管得一团糟。大明帝国是他们交的学费,大清帝国又是他们交的学费。老百姓说:罐子里养王八,养也养不大。儒学的罐子里长不出现代国家来。万历十五年是今日之鉴,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之鉴,我希望他们读过此书之后,收拾起胸中的狂妄之气,在书斋里发现粗浅原则的热情会有所降低,把这些原则套在国家头上的热情也会降低。少了一些造罐子的,大家的日子就会好过了.
  •   前些日子再次把《万历十五年》翻出来看,这已经是第二次阅读这本书了。第一次看完,想写点什么,终究是觉得心里满满的话却说不出来。这第二次翻看,还是觉得有话要说,可是整个头脑里却只有两个字“道德”。

    黄仁宇先生以万历朝六个历史人物的命运为中心,对这六个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和反思,从而揭示出影响这些历史人物必然命运的核心:那就是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以道德而不是法治来治国。在这个核心线索之下,不论是贵为天子的万历,还是雄才大略的改革家张居正、尽量求全求和的首辅申时行、古怪不合时宜的清官海瑞、孤独的民族英雄戚继光,还是那个自相矛盾的思想家李贽,他们的失败与痛苦成为历史的必然。而透过个人命运,我们更能清晰地看到大明帝国乃至我们整个封建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黄先生以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揭示出这个国家走向衰落的必然悲剧。

    在分析探究明神宗万历突然不理朝政并最终成为有明以来消极怠工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原因时,黄先生认为这是万历对文官们不让他立自己最心爱的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的无奈报复。他分析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争国本”事件并最终导致万历消极怠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帝国没有能够实行法治,文官们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标准是按四书伦理的原则为主宰,万历做出“废长立幼”的举动是有悖于伦理道德的。而皇帝在这样强大的道德和舆论的压力之下,也不得不违心做出让步,但结果是万历心灰意冷,采取了长期怠工的消极对抗。黄先生认为皇位的问题如果是由一个“具有独立性的法庭来判决”,那么就不会出现这样一个悲剧了。

    当然在这样一个治国原则下,任何所谓推陈出新的改革也最终会走向失败,即使是杰出的政治家张居正也不例外。在没有相应的技术力量(包括财政、体制、交通通讯、分析统计的各种技术力量)的支撑,而要与当时强大的道德伦理所构建起来的整个官僚体制对抗,结果是不言而喻的。黄先生认为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如一条鞭法和考成法)在下级行政单位的许多实际问题尚未解决前,过强的行政效率必然会使整个文官集团因压力过高而分裂,而最终的实际问题其实又上升为道德问题。另外,整个文官集团精神与物质分离的矛盾状态是无法解决的:“一方面这些熟读经史的人以仁义道德相标榜,以自我牺牲自诩……另一方面体制上又存在许多的罅隙,给这些人以那么强烈的引诱,阴与阳的距离越来越远。”所以以道德治国,没有法治的保证,其最终的结果是反而是道德的沦丧。

    而那个在历史上颇有声名的海瑞也因了这个道德治国,使他的评价也有了诸多的争议,也使他的个人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的自我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海瑞在明间是以大清官而闻名,他执法不阿,但是他判案的指导依据却是伦理道德。他说“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其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正显示了他“轻视私人财产的绝对性,而坚持维系伦理纲常的前提”。海瑞在帝国缺乏有效的货币制度和商业法律的条件下,希冀以个人的力量来惩戒贪官和解决高利贷等社会痼疾,也只能博得一个“志大才疏”的评价。黄仁宇先生认为在帝国的政治措施和立法精神脱节的情况之下,对绝大多数文官来说“道德伦理是道德伦理,做事则另有妙法”,而海瑞的悲剧就在于他在这样的环境下,还坚持按他的道德操守行事,就显得不合时宜,也成为当局任事的障碍。就连海瑞严格遵循的自洪武帝以来提倡的俭朴原则,黄先生也认为这不过政府意在使行政问题简化,以适应政府本身低能的必然之举。

    而与海瑞在同一年(万历十五年)逝世的戚继光相对于海瑞来说,他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他能有“比较清醒的现实感”,黄先生说:“我们的帝国不允许也没有能力做全面的改革,只好寻找出一种妥协的办法来作部分的修补:戚继光的天才就在于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种各样的矛盾,在组织制度上没有办法,就在私人关系上寻求出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变通,他才能让他的军事才能和报国之志付诸实施。戚继光并没有把这些人事上的才能当成投机取巧和升官发财的本钱,而只是作为建立新军和保卫国家的手段。但重文轻武是帝国的风气(这也反映出道德伦理对帝国军事的影响)。因此即使是这样的妥协,戚继光在一镇的措施也在事实上打破了文官集团所力图保持的平衡,这也决定了戚继光的悲剧命运——他最后在贫病交迫中死去。

    而在书中提到的另两个历史人物:首辅申时行和思想家李贽,他们的个人命运也无不受到那条核心线索的影响,决定着他们的悲剧命运。以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向四书伦理道德体系下的传统挑战的思想家李贽来说,他其实也并未叛离他衷心皈依的儒家宗旨。在他的哲学思想里处处彰显出自我矛盾和困惑。

    黄先生在书中说:“本朝(明朝)开国二百年,始终以‘四书’所确定道德规范作为法律裁判的根据,而没有使用立法的手段,在伦理道德和日常生活之间建立一个‘合法’的缓冲地带,惟有这种缓冲地带,才能为整个社会带来开放的机能,使政府的政治措施得以适合时代的需要,个人独创精神也得以发挥。”我每读到这句话,就深为感叹。这段话不仅适合明朝也适合整个封建帝国乃至对现代中国也有极强的反思作用。

    叹之,再叹之。我想我为什么一直对故纸堆还抱有那么一些热情,大概也缘于此吧。


  •   万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中国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值得黄仁宇先生如此重视?在读前,我专门从百度上搜了一下,结果大失所望,这一年真的没什么大事。在世界上,就是西英海战爆发,在国内,就是有几个所谓的大人物出生和死亡,最为出名的还是那几个,阮大铖、宋应星出生,海瑞去世。那他到底是要写些什么呢?带着这般疑问我一头扎进了这本书。

    读完才知道,黄仁宇先生以历史上1587年这个毫不起眼,无关紧要的年份为切入点,通过皇帝、大臣、学者凡6个人的命运,把中国的历史长河切出一个横断面,给我们展示那一年里的中国社会全景图。同时,也用他提出的“大历史”观,对明朝的不可避免的衰败进行了分析。那么,从这个横断面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

    僵化的政治体制。很多从“三王”时代传下来的政治理念还在被坚持,然而时间已经无情的流过了数千年!在这样的体制下,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目标僵化,还停留在原始社会,只是为了使人民“在丰年得以温饱,凶年不致填于沟壑”。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手段僵化,秉承道德至上的方针,纯以道德治理国家,并把此绝对化,从而摒弃了一切技术手段,甚至法律也要用道德来解释,刑事案件也要以道德标准来判决,完全不顾时代的发展。统治者的治理结构僵化,从秦始皇到万历中间历经近两千年,然而,这一结构却只是缝缝补补,没有大的变化,皇帝掌握最高权力,发布命令,文官集团贯彻执行,却忽略了社会的进步。统治者的军事力量僵化,他的募兵制度、后勤体制、战场指挥都已经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难以应对出现的危机,竟能以户对户的方针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竟能以兵器由郡县提供的方式解决武器来源,竟能以一群不懂军事的文官来制挟军事将官。难怪只有几十个倭寇就可以打过多少个县城,而难遇有力量的抵抗。

    静止的社会环境。整个社会大的方面是凝固不变的,在上,是皇帝和官僚集团,在上,是乡宦和百姓。这些阶层间通过科举制度不断的交流变换,从而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稳定,没有出现新的阶层,没有出现新的事物。经济上和秦始皇时代没有多少变化,仍是小农经济为主,统治阶层千方面计的打击土地兼并,似乎是为了保护小民的利益,但也由此让中国的工业无处发端。即便如此,李贽的两个女儿仍然被饿死,却只归于饥荒,没有人反思更深层次的东西。整个社会静止不变,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因循,都是在守旧,没有人去想象突破。哪怕是一丁点改变也是由外力来推动,除非遇到苛政暴政,农民造反,略作改变之后就陷入了下一个循环,否则,它会一直运行下去。

    挣扎的芸芸众生。有趣的是,作者通过6个人物让我们看到了一个1587众生像。万历皇帝也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却屡屡被文官集团所掣肘,而不能伸张己意,从而意志消沉,只是以消极怠工来报复群臣。张居正胸怀大志,锐意改革,来势汹汹,但也还要被迫采取一些折衷的措施来实现自己的主张,奈何天不怜英才,使他过早离世,死后还要被他为之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帝国清算!申时行处处小心谨慎,想要调和各方面的矛盾,凝合各方面的力量,却也免不了为文官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所倾轧,无奈离职。海瑞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百姓中的一个神,他的做法也显出了他的智慧,但是在整个官场生态已经变质的情况下,他违反了潜规则,也只能被人目以怪物,仍是不可能施展他的抱负。戚继光无疑是一个天才的将领,他的天才不光体现在他的军事指挥才能上,更是体现在他懂得利用现有的各种条件为自己的军事目标服务,而不是象俞大猷那样提出过高要求,以致根本就不为文官集团所容。整个官僚集团不是想如果促进生产发展,而只是拿着道德的幌子相互倾轧,并沉迷于这样的斗争,无可救药。李贽是哲学家,追求个人自由,然后他终究没有突破孔孟的窠臼,在自我解放与传统束缚下痛苦彷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样一种社会运行模式下,没有人是舒服的,不管是皇帝、大臣,还是学者、百姓都在痛苦挣扎,却找不到出口,因为整个社会已经凝固成一块石头了,他们在活的时候甚至已经成为了一块化石!

    读完之后,这本书黄仁宇先生写于三十多年前的书给我的感觉是震憾的!却也让我深思……这样的一个帝国,不灭亡只是它的幸运罢了。然而,更为不幸的是,它却被一个刚从原始社会进化而来的民族所征服,后者无所创建,只能再次沿袭了它的一套制度,从而整个社会又开始了下一个一模一样的循环。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如果那个时候与明帝国作战的不是努尔哈赤,而是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也就是说把后来陷我们中华民族于深渊的鸦片战争提前253年,那么我们现在又会有怎样的一个国家呢?然而,历史不能假设,这样的假设也肯定遭到网友的炮轰。以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中华民族有太多的机会,但是,老祖留下来的那个机制的力量太强大了,虽然压得每个人都痛苦不堪,甚
  •   《万历十五年》英文直译为“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本书是黄仁宇通过不同的人物从不同的侧面来看当时的社会。其中各个阶级、各种性格,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不成为当时制度的牺牲品。作者以1587为基点,从小事着眼,辅以当时人物,描写了藏在表面和平下的制度危机。
    首先提到的是万历皇帝。万历十五年时,皇帝已心灰意懒,多年没有上朝了。万历曾经也是一个野心勃勃,希望通过励精图治达到”万历中兴”的有为的皇帝。而文官集团只希望皇帝做一个象征,一个毫无主见的傀儡,在各种繁琐的近宗教式的仪式中扮演一种道德上的楷模,以之教化百姓、团结官僚集团。我过去以为皇帝无所不能,什么事都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办,但历史告诉我不是这样的。万历是一只囚禁笼内的鸟,而这只笼子是成熟的文官集团。万历在笼中失去有天性之爱的正常人的生活,母亲的感激不能慈爱地表达,妻子妃嫔对万历仅是畏惧,儿子在争储中疏远,连唯一有心灵交流的郑妃也无法使她的儿子立储,来讨心爱的人的欢心和保证她的未来。他面对的是“讪君卖直”的口是心非的官员,这些人只是把正直当商品。用诽谤和所谓“敢谏”来获取名声,他们所的也不只是名节,还有伴随道德楷模所带来的还乡后的权威。万历的不作为是对官僚集团的反抗,高级官员不增补,以致六部部长都有多位空缺。
    首辅张居正是向现实妥协的人,不过他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个认清潜规则、利用潜规则的现实主义者,如果说当时的文官大多是阴阳的两面派、阴谋家,那么张居正毫无疑问是其中玩弄阴阳的佼佼者。张居正当上首辅也是一次次玩弄阴谋权术的结果。就方法上看张居正的手法肮脏,但是张居正做的事又是为了百姓和国家,一条鞭法的大胆改革旨在将繁琐的税赋简化,以减少其中猫腻,对官员的考察法提高了行政效率,尽管这提高效率的方法仍是上级向下级施压而没有从体制上解决根本问题。张居正的改革充实了国库为万历三大征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我看来张居正要获得成就,在朝中扶植亲信,是无法避免的,没有那些亲信的支持,没有把握到方方面面的实际权力,没有下级办事官员的执行,张居正位置再高,帽子再大,也只能是万历第二。张居正是个改革家,但他面对的社会积重难返,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张居正苦心十年后操劳而死,其改革方案也被一一废除。
    申时行是个与张居正不同的首辅。他是深谙文官心里者,懂得在皇帝与文官间调和。申时行是文官制度下楷模,看似没有什么功绩却办成了很多大事,只是他可以为治黄河选择正确人选却无法保证正确的人选一直被选择。最后他也无法逃脱个人的悲剧命运,被百官弹劾驱逐。他期望通过当时的官僚政治推动仁政建立和谐社会,也是失败告终。海瑞是个悲剧。文官集团认为海瑞和万历一样用来作为官僚集团的装饰就可以了,这样的顽固人用不得。海瑞的悲剧不止于被官僚集团抛弃而无法实现人生理想。同样在于海瑞即使处要职也无法实现理想。从海瑞经理的案件来看,海瑞因为技术手段的不足无法凭证据等判断,海瑞做不到公正,他能做的只是偏袒穷人,而百姓也绝不都是善类,海瑞也曾抱怨刁民假称富人强占田,导致案件变复杂。海瑞以儒家要求自己,也要求别人,但这已经不是那个遥远的时代了。官员的贪污腐化也不能以现今标准来看,那些“常例”是朝廷默许的,也可以说是中央对地方的财政需求一种妥协和放权,比如支付吏的工资。甚至可以说海瑞是在向当时的经济制度发起挑战。比如“不少小说和笔记都写到,一个人得中进士,立即有人前来出谋划策,如何买田放债,如何影响诉讼,如何利用权势做额外收入的资本。”可见土地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甚至不只是王公大臣,还有平民百姓。官职不止是一个行政上的职位同时还是获得财富身份地位的工具,而这利益收益的不是官员一人,还有官员背后的整个家族。一个家族中的贫民常常是靠官老爷接济,获得教育机会的。另一方面看海瑞看似为民做了公道,但那些地主难道就不是民吗,他们取得的财产就可以任意处置吗,制度上的悲剧也就在此,正规经营得利者因其能力积累财富成为地主往往代表先进生产力,而这部分人一直是被历史舆论打压丑化的。兼并为何不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英国工业化前也有圈地运动,可能是当时没有没有解决失业农民生计的方法,比如工场或工业化的工厂,所以失业农民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然后发起席卷帝国的风暴,最后简单打败复杂,一切又回复单元的均匀的状态,开始新一轮的帝国兴衰。总的来看,海瑞个人道德之长,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以上三人或是要改革,或是要保持现状,或是要回到洪武年代的吏治,但都失败了。包括万历皇帝在内他们面对的是深刻的制度问题。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看到历史的复杂性。张居正、戚继光、海瑞都不是单纯能用善恶评价的。其行为的复杂是因为其背后历史环境的复杂,要妥当评价一个人不能脱离他所处的环境。除了善恶之外,还有很多事不是想当然的,例如万历皇帝的权力范围不大,不能随心所欲,没有金融机构做中间调节造成的社会经济畸形(如全民高利贷),现在不合理的东西在当时可能就是合理的,甚至是必然出现或者必需的。读完这本书仍稍感不足,虽然《万历十五年》从小事着眼,其中有部分民间经济的叙述,但对理解作者的大历史观仍感不足,当然也可能是我本人读书不足。我感觉中国历史对于上流人士给予了过多关心,而忽略了下层百姓如何求生存求发展,对农民常常一个小农经济的印象贯穿始终,但各时各地的小农经济定有不同,富裕的土地和贫瘠的土地,山地和平原水乡,北方还要面对游牧民族的抢掠,南方要和少数民族融合,各地情况不同,经济发展形式也应当不同,数字管理是否有其需要,又是发展到何时需要,为何不能自行产生,都是问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不了解农村就是不了解这个国家。但从《万历十五年》中窥见的民间经济无正规银行而不得不借高利贷,甚至稍富裕者都可能是高利贷者;无法宏观调节的货币流通及后果;通货紧缩;科举制与平民获得财富地位的紧密结合等等经济状况仍是我不菲的收获。
  •   《万历十五年》可算是一本老书了,作者黄仁宇先生写于1974年,1981年译成中文,而我最早看到的版本是1997年的。但老则老矣,酒是愈陈愈香,这本书便是一坛道地的老酒,在二十五年光阴流逝之后不但不觉其古旧,反而其中的一些观点、见解亦是时人所无法比拟的。书中摘取明朝万历年间几个人物,从人物个性化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回顾、发掘、探讨。万历皇帝的身不由己遂一罢到底--三十年不早朝;首辅申时行的人情世故最终难调和极端的两方;海瑞正直而不近人情的个性无法唤回不可收的国势;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却还是无法脱离自己思想根植的土壤。这本书用一种全新的手法诠释了历史,如果你想越过时间的蕃篱了解明代的历史,如果你想体验理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不可不读它。但作者并不是仅仅只想写一本历史书,他是想通过一本书来阐释自己的“大”历史观。所谓“大”历史观,即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他引导读者用与他一致的眼光去观察历史,用理性与规则去替代单纯的道德评判,以清醒的头脑来读史察今。1587年是平平淡淡的一年,这一年的开端是以一个玩笑作为序幕的:初春,文武百官被告知皇帝要举行午朝大典,上千人齐集午门,庄严神肃地等待这一仪式开始,而宫中的皇帝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朝廷体统被谣言幽了一默;首辅申时行作为文官集团的首脑与皇帝万历彼此间失去了信任,皇帝放弃诚意对国家来说是一场灾难,无情的光阴还能为坚持中庸的申时行留下多少机会来安排和等待呢?正直而缺乏灵活的海瑞不容于这个千疮百孔的社会,由失望走向绝望,终于没能看到万历十六年的阳光,在上天的安排下得到解脱;海瑞去世后不久,一代名将戚继光也相继离去,他到死也没有见容于万历皇帝,而此后南海的倭寇又盛矣。从这些看似末端小节的事件身上折射出的便是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结构所导致封建王朝最终走向灭亡的根由:当时去鸦片战争尚有253年,但是中央集权,人治代替法治,技术不能展开,财政无法核实,军备只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作标准,这253年过得何其漫长而又如同出一辙!
  •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   读完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意料之外,我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巧合”的书,我以为作者想要用这一年中发生的众多看似无关的事情,来共同描绘出同一个未来,那就是明朝——这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的衰落。可是看完这本书,我发现这是一本关于“必然”的书,或者说这是一本关于“宿命”的书,种种的迹象表明,明朝的败亡已经无可避免,但是在1587年前后,历史给予了万历皇帝和他的朝臣们,给予了这个曾经伟大而现今臃肿的帝国几个最后的机会,如果抓住了这些机会,虽不一定能让明朝起死回生,但至少可以稍行改革,苟延残喘个百年吧。遗憾的是,本书的英文版标题翻译过来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标题,读此书之前看上去普普通通,读此书之后看上去就很是心酸,这一年,始终是无关紧要的,这一年,始终什么都没有发生,这一年,明帝国就继续在衰落的宿命中越滑越快,错过了它振兴自强的最后时机。之所以说这本书,黄仁宇写的不是“巧合”而是“必然”,是因为他通过万历十五年前后几个典型人物的命运,告诉了我们,明朝错过16世纪末改革机会的原因,不是官员阳奉阴违腐败无能,不是皇帝怠政懒散昏庸无道,不是首辅拒绝改革无德无能,更不是将军守土无方拘泥成例,而是明朝以“仁”治天下的立国之精神,已经耗尽了生命力,这种单纯以意识形态来约束子民,用道德代替法律的制度,不但将庞大的帝国拽入了深渊,还使16世纪末,万历御宇之下的每一个改革者,都不是身败名裂就是壮志未酬。绝非皇帝坏其身败其名,这实在只是历史的必然,儒家文化和其背后庞大的,遵守“成宪”的文官集团,推动着肥大而效率底下的明朝,走向毫无光明可言的道路,即使是它势若千钧的惯性,也足以碾过每一个想稍稍改变它路线的人。《万历十五年》中的写到的每一个人,都遭遇到了明帝国所即将遭遇到的悲剧,只不过,这悲剧对他们的人生来说,是终结,而对帝国来说,则是耻辱和血腥、倒退与封闭的序幕。张居正一心重整赋税,丈量全国田地,纵然反对者众,但依他当时的名望和权力,应是可以成功的,但是他却卒于1582年,改革刚刚开始之时,年仅57岁的他抱恨终天;海瑞奉行传统儒家道德,成为全国的典范,但最终没看破官场的阴阳之道,屡任闲职,一身抱负无法施展;李贽继承心学主张,试图改革儒家学说,如成功也可为我中华点亮一丝人性解放的光芒,可惜终是不敌保守的腐老众儒,被捕入狱,自尽而死;万历皇帝本有中兴之愿,但张居正死后被清算,天子家事又被臣下粗暴的干预,眼看死后都不能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并肩长眠,早已厌倦在各种典礼上充当木偶的他也终于心灰意冷,怠政三十多年,使明朝再无振兴的可能;戚继光写成《练兵实纪》、《绩效新书》,使明朝终于有了规范的军事训练手册,他更是注意战术上的革新,为帝国提供了军事改革的最好契机,但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他也迅速失势,1588年,将星陨落,明朝终于失去了重整军备的最好机会,三十一年后,当八旗军以精锐骑兵冲击明军的侧翼,以寡敌众,斩杀明朝多名将领的时候,曾在蓟州练兵的戚继光,若在天有灵,看着兵败如山倒的明军和即将破碎的山河,不知作何感想。《万历十五年》告诉读者:一个国家的兴衰,实在与制度有太大关系。一个单纯以意识形态统治的国家,忽视了法制,强调成例,终究只能是止步不前,而这止步不前,连张居正、戚继光这样的人都奈何它不得。在明朝止步不前的时候,白山黑水间崛起了新的力量,终于取而代之。那么,共和国呢?58年前,人民共和国同样以意识形态立国,同样在制度上就缺乏法制和对人自利权力的尊重,而现在,在“盛世”光环笼罩下的它已经现出了疲态,和1587年的情形一样,国家积重难返,由少数人推动的改革已经碰到了坚冰,保守派与新兴官商勾结集团的力量在守卫着他们最后的堡垒,而如果改革不成功,停止进步,就更加是死路一条。1587年,这大明王朝无关紧要的一年,机会在我们祖先的手中滑过。1618年,清太祖努尔哈赤以“七大恨”祭天,实为讨明檄文;1644年,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在山海关一片石击败李自成军,满清从沈阳
  •   丑陋的文官制度
    评《万历十五年》

    明朝的历史,不如汉唐文治武功、开疆辟土的精彩,不如清代的腐朽不堪、落后挨打的悲惨。万历皇帝在整个明朝皇帝中,也不如洪武皇帝、明成祖等人功名显赫,甚至不如崇祯皇帝那般勤奋敬业,即使崇祯是灭“国”之君还能得到部分史学家的同情。“万历十五年”的重要意义在于中国封建王朝的衰落和西方国家实力的提升,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以“万历十五年”切入,运用“大历史观”分析明王朝的内部治理结构;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为分析对象,通过他们的行为和管理效果来反映当时王朝制度、帝国民生等情况。王朝的衰落主要原因是制度的落后,这本书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官制度的理性批判,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而这种文官制度更多的是掣肘这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更严重的是造成了帝国的“闭关锁国”的思想观念,即使300多年后被动挨打的时候仍然无法励精图治;另一方面是西方社会的进步,1588年西班牙舰队开始出动征讨英国,“海权主义”开始兴盛,西方国家实力的提升和“大战略”的意识已经掀开了世界经济的面纱,而为了国家利益所进行的侵略已经不仅仅在于内陆地区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万历十五年明王朝已经在战略上输给了西方列强,为300多年后清王朝惨遭西方列强侵略、凌辱埋下了伏笔。

    (1)万历皇帝。万历皇帝即位初始十年全都是仰仗张居正,而在张居正去世的五年间就完全 “铲除”了张居正势力,不得不让我们低看他一眼。从开始即位的励精图治,到后来的碌碌无为,也显示了他个人自制力的缺失。从万里皇帝无法立郑氏王子为太子的事情上给我们最大的一个启示是:即使是贵为天子,也不能任意妄为,因为文官制度这个庞大的关系网和官场中存在的种种巨大的力量。
    (2)张居正。张居正的不在人间,使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失去重心,步伐不稳,最终失足坠入深渊【5】。我想这是黄仁宇先生对张居正最高的评价了吧。张居正作为文官制度的杰出代表,首先能洞悉文官制度中的各种缺陷,并且巧用各种方式完成各种改革,在位期间还能发现、推举人才,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社会变革。可惜的是他死的突然,但关键的是他死于自己的过于自信、树敌过多。
    (3)申时行。我看待申时行更多是和张居正对比来看的,张居正做事,申时行做人,而在文官制度下申时行可能存活的生命力会远远超过张居正。整本书中,申时行独占2个篇章,不能不说申时行在摆平各方势力中作出的贡献,也充分体现出作者对申时行的关注和研究。张居正、申时行两相对比,也反映出王朝政治的过于人治,权力斗争和人(官)际关系的错综复杂。简而言之,就是文官制度的腐朽罢了。
    (4)海瑞。海瑞应该是万历年间传统伦理道德的模范践行者了,然而他只是一个“古怪的模范官僚”,他的所有清正廉洁仅仅是王朝的一骑绝尘,并没有更多的效仿者。按理说伦理道德是王朝的统治基础,在文官制度下官员们对道德伦理的任意践踏成为了万历年间的普遍现象。
    (5)戚继光。彭若鸟的故事讲述了管理者的悲哀和执着:作为管理者,你可能默默奉献,也得不到旁人的认可,甚至猜忌、仇恨;但是彭若鸟忍辱负重,依然热爱这个集体,依然为这个集体做出自己的努力。【6】戚继光就像明朝的一只彭若鸟,他树立了道德的高标,警醒自己,示范众人。
    (6)李贽。李贽的悲哀也是知识分子的悲哀:他们仅仅作为官员的门客,作为权力的附属存在,而没有独立的身份和思想的感召。李贽本人在学术上的纠结和在生活中的窘迫,更让人为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怜惜。
  •   以前对《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中国缺乏数字化管理的论述。当黄仁宇描述着一场杂乱无章的古代战争时,难以置信的统计和控制之劣,近乎荒谬,远远偏离了我对智勇双全的先民的恭敬想象。黄把中国形容成一个庞大的以礼仪统治的国家,由天子和官僚作道德楷模,指引小民的生活,而管理则是模糊和杂乱的。具体到基层州县,政务中充满了模糊的统计数字和含糊夸大的文字报告。
      
      再读时,这个论断的真实性在我的头脑里大打折扣。黄无疑夸大了道德规训(抄一个福柯的词哈)的力量,并低估了地方官对地方的控制——很难想象这个由庞大税收养活的王朝没有能力进行严格的税收,并把军事等方面的动员力深植到地方。
      
      ===官僚体制:君子如何可以不党?!===
      
      再读的亮点是关于官僚体制。根据黄的描述,庞大的文官集团并不象理想中的士大夫集团一样和衷共济、人人都是道德楷模。由于个人的力量相对整个体制(以及天子)的力量而言过于微小,为了寻求安全感,他们必须结成一些集团,谋取共同利益。讲到张居正时,黄说张的任人唯亲几乎是无从选择的,因为他面对数万人的官僚队伍,没办法考核和选择,只能选用自己了解的人。
      
      联想到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实际上是政治谋生手段,是自保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综观中国的选官制度,从汉朝的“举孝廉”,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的门阀世族子弟作官,再到隋唐的科举取士,只有加强了中央在体制中的权威,使每个人拥有同样的机会,在选官过程中才不会出现力量的聚合现象,即一个个体不需要投靠一有力实体以在竞争中获得机会。但这只是选官阶段,只是仕途的门槛。
      
      既已成为进士,有了公务员资格(当然,在考取公务员资格过程中,古往今来,作弊一直是屡见不鲜的超体制行动),今后在仕途上的发展、能否得到肥缺和升迁机会,其评价途径就不得而知了。在明朝,每六年进行一次全国大考核,不任事的官员会被斥退或强迫退休。然而正面的褒奖从何而出?升迁的名单如何确定?想必不是件非常公开的事。就象今天的选民们并不知道也无从预测人大开过后有哪些新官上任。新闻联播里念名单的时候,我每每觉得他们是刚从哪个石头缝蹦出来的大圣。
      
      没有简明可操作(如科举一般)的程序,单个的官员永远是最弱势的群体。在混沌而充满风险和竞争的体制中寻求自保的最好方式,便是结党。虽然圣人说“君子不党”,但君子要想实现“治平”和“升官发财”的理想,不党恐怕是不成的。
      
      中国历史奇妙就奇妙在,它是由无数轮回组成。惊人的相似性是最富戏剧性的内容。于是在中国的官僚体制中,党同伐异、相互攻击和权谋妥协,一其始终。台上投票握手,台下踢脚,表面上看波澜不惊,小民仍颂之为人民公仆,斗争是永远无从与闻的。
      
      ===鲁棒性?社会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到底来自哪里?===
      
      黄认为中国官僚体制中,所依靠的道德缺乏约束,又没有良好的数字化管理,作为帝国真正主人的官僚集团内部存在无数利害冲突,形成了“一个带有爆炸性的团体”。有明一代,在万历后期,官员便已看透了中枢势微,只需敷衍应付。那时候的皇帝也不懂搞整风或者三讲,于是官场不良风气如瘟疫般泛滥,贪污腐败风行,并愈演愈烈,“使整个王朝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其所以能勉强维持,实在是替代的办法尚未找到”,而且庞大、历史悠久如我们的帝国,仅靠“惯性的作用”也可继续存活若干年月。
      
      对这个关于危机和崩溃的故事,我存在深深的怀疑。据我的印象,没有哪个王朝的崩溃是由吏制腐败直接、或有极大相关性间接导致的。想来想去都是地方武装势力坐大和外族入侵的结果。即使是苏式唯物史观高唱赞歌的农民起义,也不过是起到了较大的助力而已。也没有听说哪个王朝的诞生,是因了清明高尚的吏治,谁都知道中国的开国皇帝,基本都是马上得天下,怎么也要打赢一场解放战争才能坐稳江山。而为了打仗而积蓄力量时,不可能广施仁政而不横征暴敛。
      
      这就牵扯到一个中国社会的稳定性问题。在自动控制理论里面,听说有个叫做“鲁棒性”的东西,指的是某样东西的抗冲击能力、自我稳定力。吏治腐败,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撼到国体根基,社会体制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忍吏治腐败、而保持自身的稳定性?
      
      记得十几年前,天真的学长们走上大街,到处张贴标语如:“卖掉奔驰,还我钞票!”历史于是又一次证明,使中国社会保持稳定(或破坏它)的,不是百姓,而是控制着铁和血的“仕大夫”。
      
      ===黄仁宇VS.吴思==
  •   《明朝那些事儿》看多了,便对这个很奇怪诡异的朝代感了兴趣,毕竟当年明月只是在诉说历史,虽然带了搞笑戏谑的成分,所以开始搜罗一些评论历史的作品来看,一希求寻找一些对自己来说有用的东西。所以当拿到《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后,自我感觉很是良好,从豆瓣的评价人数和等级就可以看出,只是当我那个我小弟们看后,被他们鄙视了:“张哥,这本书写的真不错,我小学看完后对我影响很大。”“张哥,我大学看着本书时读书笔记是最多的。”“老张,当你啊我看这本书时感觉把它列为中学生读本实在是很明智的选择。”……原来自己孤陋寡闻以至如此,也罢也罢,活到老学到老,认为这本书好,现在读来也不会差。应该说这本书是黄仁宇老先生的一篇论文,结论就是:“万历丁亥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其实万历十五年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大事,只是死了几个人,出了一点事。在我们神宗在位的这四十多年中,这一年实在平平常常。从这平常的一年之中,能看出历史的联系和验证自己的历史史观,黄老不是普通人。从几个人的角度引申开去,论述出一个朝代甚至是中国的封建王朝的兴衰,这就不仅仅是在写万历、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等人了,只是在借这几个人的历程和想法,评论这个朝代和整个封建制度。书从开头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洪武皇帝朱元璋是个要饭的小农民,当了皇帝也带有极大的小农意识(看来唯物史观对我影响实在太大),纵使洪武皇帝再能打能拼能干活,纵然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工作狂学习狂和杀人狂,他也只能代表农民那个阶级能想象的最高水平。他的理想从坏了说就是想保自己的家族朝代千秋万世,但从好了说,就是想保证全国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一套“理想”的制度平稳的运行下去。黄老先生是研究古代税收制度的,所以当他看到明朝那如涓涓细流一般的税收通道和税收体系就是不能汇成汪洋大海,进行统一的分配和调配之后,对这个最后一个汉族封建政权失望的想法可想而知。再套用唯物史观的说法,朱重八同志根本就没有考虑得事物是要不断向前发展的,生产力是在不断提高的,社会财富是在迅速增加的,所有的制度和法令都是不可能完美的,是需要不断顺应时代进行修改的。只是我们伟大的海瑞同志,在明朝都开国200多年之后,依然没有明白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是好笑——当年读唯物史观指导下编写的各类课本,海瑞都是“青天”级的人物,现在想想,编写这些课本的人,唯物史观都没有参透。其实这不怪海瑞,当时大部分的人都没有看透,真正看透的人早就成大学士了,其实看透的人只有一个,就是那个首辅张居正。只是他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过于激进的推动改革,过于小看了封建落后势力的能力,所以得了好死之后仅1年就再也不得好死。这算是智者的悲哀吗?只怪他生前太狂,要知道,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从此中可以看出明朝的治国特点:文官治国、伦理治国。作为宪法的《大明律》写得洋洋洒洒,不如《论语》、《春秋》和朱熹的批注来得有用,科举制度已经开始显现出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地方了:选派官员,是要靠操行能力,不是靠业务能力。所以明朝的官员个个会耍嘴皮子,骂人都不带脏字儿的,不过能力也只限于写些文章骂骂人而已。于是成就了御史地位最高的一个朝代,御史管写管评价,在这么一个伦理观念高于价值观念的朝代,留下一个好名声比什么都重要。于是出现一些为博一个名流后世,把自己的官位,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全家老小今后的生活和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视若粪土,对权威开骂只求一死的官员,委实不会奇怪。张居正的话“博名也。”这些官员确实对社会无用,难怪张首辅对御史的态度一贯不好,也难怪御史对张居正的评价一贯不高。伦理治国,不会有发展,这点黄老先生看得很明白,光靠儒家的学说也不可能治国,想想孔子2000多年前,怎么会明白今后的发展?怎么能适应明朝的进程呢?所以明朝选定了朱熹的注解当作治国之本,这也算是一种科学发展?只是把伦理道德摆到如此高的地方,看来的确全国都被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给洗脑了。满清入关时,对大量的官员宁愿自杀也不投降的想法大为不解,也为南方那些宁断头不剃头的市民所恼怒,处理的办法只有一个字:杀!那时候南明人才感到一点:有时候光靠伦理说教是不够的,光靠文官是守不住国家的。光靠文官不能治国最突出的表现就
  •   黄仁宇先生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我只能环绕在他的大历史观圈外久久徘徊。读完此书有很多印象深刻的说法。【皇帝只是个牌位】这是观者语。神宗皇帝成为这句话的推断依据,显然权利仅次于天的皇帝,只能用赌气和固执来实现他作为皇帝的权利。年轻时掘坟造墓以化心头只积郁,多年后这座唯一被挖掘出来的定陵,让人们更深刻的记住了关于这个皇帝的故事。幼时登基,依赖元辅张先生与大伴冯保时日过久。《华岳赐环记》中唱着《左传》中的“政由宁氏,祭则寡人”。逐渐击破了受制的意识。然而正应验了“依靠着大树,就永远不能长成一棵大树”之说。皇帝的优柔寡断,群臣的勇往直前,在封妃,太子继位诸事上僵执甚久,最后以万历的避而不见收场。从此在宫墙内预备发酵。他的权利蜕化成为,只能选择停放梓宫的石床,留一个给世界上唯一能心心相印的女人。生死同心,是他们的宿愿。【一身具有“阴”,“阳”两重性。有“阳”则有“阴”,既有伦理道德,就有贪心私欲。】此话在首辅申时行上体现典型。世上已无张居正,世上不能无首辅。这个思维缜密,老沉冷静的江南老头毕生在进行“阴阳调和”之事,宫廷内皇帝与臣僚们长达十年的坚持,给予人们虚幻的宁静的表面。只能说统治文官集团以保持其平衡性绝非易事。对于文官的双重性,既需要物质上的酬劳更需要精神力量的慰藉。而万历的行为正与此背道而驰,这也致使一些党政之争给予不了一定的主持和发展,文官们在道德的掩盖下夺利争权,亦应验了申老头在1587年说的“自古国家未有如此而能久安长治者”暗嘲之话。【今年不死,明年不死,年年等死,等不出死,反等出祸。然而祸来又即不来,等死又不即死,真令叹尘世苦海难逃也。可如何】李贽同情自己,作为一个哲学家他近于马基雅弗利,但环境不容许他成为霍布斯洛克那样,发掘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他同情张居正,然张居正为一政治家,他只强调用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胆识和行动。对此人,不敢妄加评论。对于有越皇权嫌疑,谋私人之利的施政方针,亦是能付之实现的便付之实现,在其死后未能延续的也被后人认为可能会取得很大成功。这两人最大的不同,或许就是一个只停留在脑子,而另一个奉献给了社会。有相似处,除禅宗得兴外,男女花事,亦是略有新闻。【开明的利己主义将会催生一个国家】《纽约客》美国看客语。言“开明的利己主义是值得强调的差别所在,它胜过明代由国家提倡的道德说教与实际上的各顾各自之间的温和妥协。”1587年岁暮,海瑞的死去结束了一个两袖清风的时代,却令大小官员长吁了一口气,散文作家及忠臣英雄生命中经历了很多次的辩护,他的思想来自于艰苦的自我修养和道义的责任。君子何以有志做官,海瑞回答是恻隐与义愤。当排除一切利己的动机。他以个人的牺牲否定了其他利己群众。被人尊重,被人抛弃,个人道德所长,不能补救组织及他人的温和妥协。【如入火聚,得清凉门】这句话乃张居正所引用。他引用的意思是一旦把自己的名誉的全毁置之度外,就如同在烈火之中找到了清凉的门径。&nb
  •     读完美籍华人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总感觉有些东西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黄先生用大历史观主张“从技术的角度上看历史”,把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串联起来讲述,像一位睿智而又亲切的学者在你面前娓娓道来。

      印象最深的,就是明代包括封建王朝的帝国集权制度,与帝国登峰造极的集权制度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很多皇帝往往在不懂人事的弱冠之年就已登大位。这种情况下皇帝的弱与臣僚的猛形成了鲜明对比,所谓的天赋皇权,往往就成为一种象征意义或者臣僚们的斗争工具。就拿这位万历帝来说,九岁即登基,按中国传统习惯以虚岁描述年龄的情况,应该实岁七八岁左右就是皇帝了。刚好他遇到的又是明朝最强首辅(级别最高的文官)张居正,于是便顺理成章,包括皇帝、皇太后、文武百官在内都承认并尊重张居正的绝对权威,至少张居正死前一直如此。

      如此以来,所谓皇帝仅仅是个象征意义,不过好在张居正能力超强,从掌权到病逝期间的十年被称为明朝的“中兴”,内忧被平、外患尽除、经济富足、军事过硬。这有点像英国的文官制度,尊崇皇权但内阁执政,合理、高效、合适的人才出现在合适的位子上。不过就象中国历史上所有朝代的杯具一样,好景不长,张居正一死文官集团内部就出现了激烈的斗争,倒张派与挺张派开始了生死搏斗,最终以全面否定张居正并抄家、弟弟儿子充军为结束。在这期间,皇帝完全成为了臣僚们的斗争工具,万历悲哀的发现,倒掉张居正,受益人并不是他,而是那些得胜的倒张派,他们利用道德的说辞来倒张实际上是为了争权夺利,然后大肆安插自己的亲信到重要的位置上,所谓皇帝仍只不过是制度需要的一个象征而已。

      再然后,皇帝越来越杯具,想要奋发有为的万历发现,他奋发不了;想只跟自己的宠妃郑氏睡觉,被臣下指责厚此薄彼;想立心爱的女人之后为太子,被朝臣一致反对;想翘二郎腿,被指责无天子风范;想骑马想训练禁军,被指责不务正业;想走出深宫玩玩,被以各种委婉的理由拒绝。他没有心腹,没有属于他“自己的人”,大小事务都由这个帝国的官员们在处理,皇帝只是个位子,是用来供奉的牌位而已。看看吧,做为皇帝连性生活的对象的自主选择权都不能保证,不能出去玩,不能左右政局,不能控制舆论,巨大而摆脱不掉的无力感充斥他生活的方方面面,万历皇帝抑郁了。最后万历极端的选择了一种彻底的消极对抗,他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怠政时期,文武百官见不到他的面,只有内阁的内位大学士偶尔能一睹天颜,而无聊的万历帝,闲时的乐趣仅仅是“与宦者掷银为戏”,皇帝真他妈伤不起呀!
  •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似娓娓道来,其中却又蕴含玄机,让人一时琢磨不透,于似懂非懂间,思绪乱飞,剪不断,理还乱。读罢,为其所述其人其事扼腕叹息。薄薄一本小册子,说史而不晦涩,甚喜。
    公元1587年,无关紧要并为大多数历史学家易于忽视的一年,在黄先生看来,成为帝国的最后一次机会。1587年是历史的一道分水岭,从帝国自身看,已无力回天,只能凭着惯性,苟延残喘;从世界趋势看,历史的天平渐渐偏向西方并终成鸿沟,东方的衰落已成必然。
    明王朝以伦理道德为根本,文官集团为支柱,在这个体系下,法律成了装饰,组织极端低能,文官集团口头上维护理想道德,事实上以此掩盖自己不可告人的私利。如何处理阴阳之间的矛盾也便成了决定帝国未来的首要问题。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都认清了这一点,不同的是他们或积极求变或消极对待或恪守道德或寻求平衡……其结果却是相同的:或身败或名裂或身败名裂。维系帝国的支柱腐朽了,大厦将倾之日亦已不远。帝国似乎被一种宿命笼罩,暮气沉沉。帝国的命运在1587年就决定了,只留下吾辈一声叹息,吟一句:“自古兴亡命也,岂人为?”诚如黄先生之言:“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看完《万历十五年》,发现曾经对正德、万历二帝的了解很不全面,只看到历史表象而忽视背后的原因。就历史说历史难免纠结其中,落入窠臼,更高一个层次应该让其成为现在甚至将来的参照。
    闲暇当故事看,又明一二理,足矣。
  •   好几本写历史题材的作者都提到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给他们带来的创作启发,想来这定是值得一读的好书,所以也买来看个究竟。其实有关明朝的故事之前已经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然而读得畅快淋漓,忘得却也如潮涌退,其中人多事杂,最终留下深刻印象的寥寥无几,如今阅读《万历十五年》,涉及的人物不多,却把淡忘的记忆又逐步恢复了。

    万历十五年是指的公元1587年,本书所讲的人与事绝非仅仅发生在这一年之中,而是指这么一个普通而平静的一年里,一些看似平凡而不经意的事件背后却隐示着一个王朝走向衰亡的必然。其中突出介绍了几个代表性的关键人物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和李贽,这些人物是作者从各个角度来审视明朝社会方方面面的切入点,我们可以把这些文字作为历史名人的简要传记来看,因为它的确也反映了他们一生的主要经历、所作所为和主要思想,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在截取的这段明史之中,引发大家去思索和探讨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话题。诸如:伦理道德取代法制可以取得多大的程度的成功?集权统治下的皇帝是一种机制的象征还是至高无上的独裁者?经济制度保护落后和均衡贫富的意图和后果是什么?个人的独特魅力在一种固有的制度下影响力可以多大?为何明朝的制度会形成一种上至君王下至臣民的群体悲剧?

    历史尽管已经过去,但是留给人们的影响和对之的思索依然存在,我们在探索中华文化中的精髓时,同样也需要以一种宽广的胸怀,一种大历史的眼光来注目一下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盲点和不忍回首的死角,正视那些弊陋之处,吸取往事的教训,那么我们才会不断突破自我的瓶颈,重现历史的辉煌!
  •   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   读这本书纯属偶然,黄仁宇先生的大名,在很早以前听过.据说是明代历史的专家.就"专家"这个词对我来说,早已经免疫了.但是很多著名的学者,坦言曾受到他的大历史观的影响.终于忍不住弄了一本他的代表作回家,看个究竟.从晚上9点开读,到早上4点.继续从第二天早上9点开始,直到11点.终于读完.1587年,对于中国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来说,实在没有什么大事情值得大家记住.正如黄老先生自己所说:"1587年,AYearofSignif***nce."但就是通过这么平凡无奇的一年,黄老先生却写出了我国明朝政治结构,军事体系,思想根基的本质.直到现在这些模式依然深刻的影响着我们.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将继续影响我们.中国历史的本质是什么?似乎这个问题有点大.几千年来,在统治者看来最好的方式是"道德",从科举一直延续并不断加强可以看出.但是,道德的抽象与世俗生活的具体对立起来,没有缓冲.而草根则得过且过,实在不行咱反了他的.从<水浒传>这本流氓地痞合集的流行,可以看出端倪.一副我过得不好,大家都别过了的架势.对于问题的解决毫无帮助.甚至连问题都没找到.造反成功过后,陷入另一个轮回."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甚至连国外的史学家也看到了这个问题,"革命成了中国百姓反抗暴政的唯一手段."如何通过切实可行的改革,避免现有冲突的前提下,于是有了张居正.戚继光.申时行.海瑞.李贽.张居正-力图改革,"一条鞭"""考成法"的推行.戚继光-私募部队,挡住了倭寇.他的继任却没有挡住努尔哈赤的铁骑.申时行-活稀泥的牛人.避免了冲突在万历年的爆发.有了张居正的榜样,甚至没有正面的努力.海瑞-妄图复古,似乎也该算做改革吧.只是和张居正的方向不同.李贽-挣扎在道德和世俗之间的文人代表.通过以上的这些人,黄老先生剖析了整个明朝.让我收获最大的是,在大家在看待历史的时候,受马基亚维利的影响,已经忽略了道德以及诸多形式,对统治模式的影响.这本书从新让我认识到,思想模式和政治形式的重要意义.毕竟穿上西装那是洋人,穿上和服那是鬼子.
  •   这是第二次读这本书了,或许是和当时的心境不一样了,突然发现以前认为艰涩的文字似乎不那么难理解了,喜欢黄仁宇的这种风格,在严肃的历史中加上了自己的感情(或者称观点更合适),简单概括一下作者写的几个人物吧,以此让我记住这本书。

    当道德代替法律来指导一个国家的行为时,组织和制度自然会产生各种问题,这就是那个朝代——明朝,而1587年,万历十五年正是这种问题体现的一个重要的点。本书写了几个在这种制度下生存的人,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个性鲜明,面对社会用他们不同的方式来应对。

    张居正:
    试图改变一些,但其结果却成了与全部文官为敌,死后被清算,生前的诸多措施也随他而去。

    申时行:
    想用他一味的调和折中来表现这个帝国对于文官的诚意,想让这个两百年前定下的以道德为准绳的制度能再发挥些作用,但终究由于文官间不可调和和避免的冲突,使得他也只能成为众人指责的对象,引咎归乡,无奈终老。

    万历皇帝:
    年轻的万历也曾有过青年人的激情与激昂,也许在最开始的几年里,他也想表现足够的诚意,但是张居正的死让他看清了自己这个皇帝无非是这个社会宣扬道德的招牌,没有人把他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文官们可以有阴和阳,而他却只能有阳,从而按照这个制度所期望的那样来教化万民。年轻的万历看透了这一切,所不同的是他像个叛逆的孩子一样,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无声的抗争,没有张居正的强势,没有申时行的折中,只是用不作为来报复那些约束他的文官们。

    海瑞:
    那个社会里的怪物,很奇怪,按说按照大明朝的治国岗领,他应该是那么的完美,以“四书”来约束自己,以洪武成宪为行为准则,但在那个阴阳同在的社会里,他成了个怪物。也许大明的成宪和由“四书”形成的制度在那个时代本已成了怪物,而文官们却出于自己既得利益的考虑不想去改变它。

    戚继光:
    一个文官统制的朝代里为数不多的幸运的可以发挥才干的武将,他是个聪明人,在制度之内对军事做着有限的整顿,利用私人关系实现着他的军事理想,也许他知道自己是个改变不了时代的人,所以他在这个时代允许的范围内,用着种种技巧做着最大的努力。

    李贽:
    一个崇尚独立却摆脱不了社会道德的假民主人士(因为涉及心学,所以没读懂,不多加评论)
  •   以前读了太多的野史,以致于自己都把野史当作了正史来记忆。特别是沉迷在天涯上关于魏晋的帖子不能自拔,现在开始缅怀我那些逝去的宝贵时光。可以列举n个例子说明我多么应该看明史:1.我的姓氏;2.我家旁边就是张居正墓。这位大明第一首辅在我家乡留下了n个地名由于他的出色。.......不能不提《明朝那些事儿》。从汉服的介入开始,我试图去寻觅我们这个民族的真实记忆。我知道了明朝这个被严重误读的时代,一个天子守国门,沦落到被来自白山黑水的部落打败的矛盾时代。想到《万历十五年》最后一章的内容,李贽作为中后期的重要哲学家,理论也不过是自相矛盾的。《明朝那些事儿》以一种平易近人的口吻来给世人扫盲。将朱元璋的故事作为励志小说来写,把朱棣的经历来演示厚黑......最后我的阅读止于王阳明。每一个熟悉武侠的人,都应当还记得金庸在《神雕侠侣》后序中提及过这位大哲学家,而且是作为绝顶武功之人提及的。金庸还把杨过的长啸和王守仁相比较,论证出事实上是有那么类似于“千里传音”的绝学。《明朝那些事儿》作为我对明史的启蒙读物,确实让我受益匪浅。但是一直作为我老妈所不齿的类野史,我对它的阅读先暂停一下。过年回家,家里书柜里面一直有一本白白的很闪的书。我晚上经过书柜的时候总是注意到了。原因是被人看过没有还原放回去,放在外面很亮。于是就是这本《万历十五年》。最后的结果是在我离家前一天,我看了一天搞定。二百多页还是很容易搞定的,特别是语言真的很通俗。然后就想,看完了本这么重要的书,来写点东西做纪念吧。《万历十五年》导致明朝越来越下坡的终极原因,还是跟孔子有关。唐朝重武,导致藩镇割据;老朱家资治通鉴,决定最大程度压迫武力。so当兵的不被当人看,文官势力无法无天,偶尔出来几个阉党闹下,然后,不经打,最后玩完。这些都是表面原因,深层还得从立国之本说。中国长期重视道德而漠视法律。明朝这个极端典型就是完全建立在儒家世界观之上的。法律只不过是不近人情的规矩,道德高于法律。所以有助于社会生产的,危及广大文官层的法律基本上不能实行。人都有内外二面,当官的成天口里说的是程朱,心里想的是怎么弄钱。最坏的地方是教育一直是作为身份优势被使用的,作为封建社会根本的农民,是文人眼中的愚民,没有文化,不懂规矩,还喜欢闹事。国之根本不被当人看,是当时的流行病。张居正的铁腕,为的是天下,他搞土地丈量,让各地土豪们心惊肉跳。还好就十年,所以死了还被鞭尸。海瑞极端清廉,地方官们帮他疏通官路,让他升级上去以免妨碍他们生财。他搞了几十年,意图回归太祖时的官场秩序。最后也落寞的挂了。志大才疏的东林党人,也拿不出什么救国的方案。最后只剩下监察史们成天指责皇帝的私生活,地方官尽情的生财,于是曾经想励精图治的万历,本身就优柔寡断,消极怠工二十多年,把个国家给糟蹋尽了。作者还特意提到了中国人一种特别不好的习惯。哪里黄河发大水了,一个官员以身殉职,全国大力歌颂其英勇事迹。然后呢?还是发大水,还是死很多人,还是有官员牺牲,歌颂对象换一下继续老路子。完全是由于制度欠缺完善,行政效率低下,有关方面工作失职,这些就没有人去说了。批评没有表扬好看,嗯,那就表扬吧。有点想到这个诡异的冬天,那么大的损失,有关方面总得给个解释吧。平时就不担心,出了问题慌忙应对,工作是这样做的么?那万一再来个什么玩意闹下,是不是大家都得玩完呢?&nbs
  •   早就听说过《万历十五年》,好像很多人都把它列为增长自己历史知识的一本书,当成了一本有深度的书,并且众口一词的说这本书写得很好看,自己也一直对这本书很有期待。当当网的这本书质量还是很不错的,质量很好,送的时间也很快,可以说是物有所值的。谈到这本书,黄仁宇老先生第一次用新鲜的历史观讲述万历十五年这一年中明朝发生饿事情,从一些小事和细枝末节中看出历史发展的端倪,其实也是经过这一年事件的论述将整个明朝知名的人和事串联起来,虽是一年的历史,也是整个明朝历史的缩影,所以写的很有深度,能够感觉到作者的博学慎思的学术功力。另外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这本书写得很好看,语言流畅平实,不像其他历史书的沉重而不可就读,你可以在平静的心情下学到很多东西。而这种写法,也催生了国内很多研究历史的人的观念,我们现在看到的百家讲坛、《明朝那些事儿》、《大明王朝的最后时光》等都受其影响,也使现在研究明朝历史成为一种热潮。所以在我看来,这本书是我们身边难得的一本好书,值得每个人读一下。
  •   个人的功过是非,之于、至于一个朝代的兴衰成败,是难以用道德标准去评价的。通过万历、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李贽几个专题,《万历十五年》给我们展示的是中国人道德的程式化、朝代更迭因由的延续性及其日月积累。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主张从技术角度看历史,他认为应把过于窄狭的道德放大。他远观的姿态,笔下是既宏观又微观的洞明。这份洞明,引人入胜,并使我若敬若喜。拿起便觉难舍。探究查摆历史的技术,是一项技能,我们难以一时把握。但这一远观的姿态,却离我们不远。不武断,不执拗,放慢自己,放小自我,要有一份站在未来的基点往回看的明朗,因为今天的评判标准相对于未来、相对于无限宽广的时空,只是一种可能性,在这一可能性面前,我们渺小,并且缺乏能力。
  •   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看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   此书从划撰到杀青定稿,历时七年,书中所有结论都从材料中来。选取时间是不为起眼的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从表面上看来是末端小节的事情,根据材料慢慢剖析,展示出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的因果关系,恰为历史的重点。从而表现出作者主张“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我自认为此书是看二十四史前的必做功课。
  •   当前闻名于世的历史类书籍作者,如吴思、李亚平等人,无不受到此书的巨大影响。
    一本书真有那么大魔力么?勿庸置疑。
    黄仁宇先生能够跳出传统史学家脸谱式的分析,用宏观中国大历史(MACRO HISTORY)的角度去考量那个特殊的年份中人物的特殊命运,语言丰富、生动,见微知著,深入浅出,适合各层次的读者阅读、学习,建议最好不要只读一遍。
    对于当今的历史学者来说,黄仁宇堪称一代宗师。对于当今的阅读历史读物的读者来说,《万历十五年》堪称影响一代人的经典大作,不容错过。
  •   儒学在我国的地位应该是“国学”的高度,儒家思想虽然不是宗教,但往往它的地位高于任何宗教,通过不断的海纳百川,儒学吸收了道家、到家以及佛教的思想,由于它不是宗教的特点,使其具备了极大的灵活性,朱熹是一个打补丁的高手,就如同WINDOWS替代DOS一样,朱熹让儒学再次散发出魅力,这也让宋、明、清这三个朝代仍然可以用那个好用的DOS,却无法过渡到WINDOWS时代。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极具反思意味的书,本书的作者功力深厚,对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特别是对于中国哲学思维的研究相当的透彻。全书最后提出,中国封建帝国的发展如同宿命论一般,在尝试多种治理方式以后,帝王们吸取了前者的大量经验,采用以法定国,以德制国,以儒家思想培养大批文臣集团,通过文臣集团来保证国家的稳定,也就是所谓的以文制武。



    家的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对于庞大的帝国,它让帝国变成了几千个小村落的组织而已,中国人缺乏凝聚力,重乡土,轻国家,这一切都是有理论依据的,那就是儒家思想。商人的地位在今天被高度的承认,并不仅仅因为是商人有钱,重要的是商人可以盘活整个经济,而经济的发展可以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物质文化进行大发展之后,交易就成了最为重要的社会活动,商人阶级随后进行崛起,但作为长期统治阶级的帝王,根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论,这将会产生一种矛盾。从春秋战国时期来看,儒家的理论是优秀的,它引领时代的进步,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但是如果到了宋、明、清,它又反而限制了中国国家发展的速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1840年的鸦片战争,也许中国可以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但最多的可能中国仍然是大清王朝万万岁。



    明清开始以德制国,这个制是控制而不是治理,王权与文臣互相制约,两者的斗争中产生了宦官的力量,同时,以文臣来治理天下比用亲族、武将以及宗教更加稳定,更加安全,而文臣阶级却影响着财富的分配,明清的文臣阶级,他们有信仰,但他们的行为又脱离信仰,很多人活在矛盾中,言行合一,成为当时最高的也是最不可行的准则。中国没有宗教,商人不可信,如果没有儒学来指导中国人的思想,中国人就是无信仰的民族,无人可信,这也是为什么外国人说的中国威胁论。



    儒学中有一些是限制国家经济发展的,它们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是与时代的发展(自由与民主)社会相背离,其中部分被阉割后,成为了统治阶级的工具。西方人以人的自私自利为根基,诞生了民主与平等的机制,这其中以宗教为融合剂,但很多国家以人的大公无私为根基,要求人们摒弃自私自利,但这些国家却诞生了独裁与专制,人格被神话的故事不断的上演,而那将是一段可歌可泣的血泪史,但那将给人民带来深深的灾难。

    八荣八耻也好,五讲四美也好,没有儒学,没有宗教,这些是强心剂而已,道德的规范是民主体制建设的基础,同样有条件的道德规范也限制了民主体制的发展,没有道德底线的民主比专制与独裁更可怕。那么道德体系一定要建立在宗教与儒学的基础上吗?这是我以后要追求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信息革命的今天,物质极大丰富,人开始追求尊重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目前很多国家通过文臣阶级与商人阶级的合作,以达到财富转移的目的,当然这也是牺牲了更大群体的利益,而牺牲的更大群体利益反正可以保证社会的稳定,这是一种典型的转移负担的系统模式,以此形成了一种成长极限的系统模式,使得国家的财富无法最大化的发展,从而进入了新的瓶颈,我们看到的现象就是人才流失、移民成风、资产大量向国外转移。今时今日,人不可以选择自己的父母,但可以选择自己的国籍,所以很多事情发生就从偶然变成为了必然。
  •   知道这本书是通过余杰在他的《火与冰》中对该书的评论。当我看到的时候,才知道这本书的写作的时间是很早的,比我想像的要早的多。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只不过是很普通的年份,看起来好象没什么特别了不起的大事,但是作者却抓住了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如抽丝剥茧一般把隐藏在事物表象下面的历史沿革,所能揭示的未来历史的走向,展现在读者面前。甚至可以说,明王朝在1587年,这个平常的年份,就已经决定了它未来的命运。作者通过对几个典型人物的描写,如中国历史上也许是最懒惰的帝王,明万历皇帝,首鼠两端的首辅申行时,古怪的模范官僚海瑞,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和自我矛盾的哲学家李贽,来揭示出,当某个专制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运行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以后,它所积压的问题,就如同滚雪球一样,越压越多,不可遏制,最后,制度本身就会敲响该王朝的丧钟。万历,这个执政长达48年之久的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可以说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国家皇权的象征,文人集团的高度成熟,已经不允许他做出自己想做的事,一切都处在王朝官吏的监察之下,毫无自由可言。张居正不让他练书法,申行时不让他阅兵,至于他想废长立幼,改立自己所喜爱的女人(郑贵妃)所生的孩子为太子,更是想都不用想了。但是他解决问题的办法竟然是撂挑子,什么都不干,早朝不上,奏章也不批阅,甚至官员出现了空缺,也不及时补上,召开御前会议的次数少到不能再少,包括首辅,他也不怎么召见。不知道如果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地下有知的话,看到子孙把自己亲手创建下的偌大基业毁于一旦,会是什么想法?但是如果万历是个勤政爱民的君主,又能怎么样呢?他能解决明王朝所存在的问题吗?至于申行时,也是如此,后代的史学家都认为他缺乏他前几任首辅的才能,没有自己的主见,就知道做好好先生,和稀泥,但是就算他有张居正一样的能力又如何呢?海瑞亦然,从道德角度来讲,海瑞可谓人臣的典范,可是个人道德的修养对一个国家来讲,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再来看戚继光,他整顿武备,创建了戚家军,清除了为患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可是在当时大环境下,他也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包括他的前任俞大猷开发海军的规划,也只能胎死腹中。至于李贽,他既是儒家的信徒,又是叛徒,明朝的思想界因为有了他,而意外地丰富多彩起来,不再是死水一潭,可是面对纷纭复杂的现实问题,他也不可能向民众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说,他的所谓叛逆思想,实用价值接近于零。作者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作为政治上异常早熟的国家,在公元前221年,就过早地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大帝国,是有其地理和民族政治的深层原因。而缺乏数目字的管理,又是中国政体的痼疾,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内有贤君良相,外有忠臣勇将,也难以逃离政治史上所谓的天道循环的老一套。大治之后为什么有大乱,大乱之后为什么又有大治?其根本的问题就在于,不管哪个王朝从来就没有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的管理办法。而要想解决问题,别无他法,只有用技术上的手段来管理国家,也就是用商业原则来代替道德的规范。道德规范,既空洞无力,又抽象难明,难以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纷纭复杂的问题。所以,当我们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所收获的并不比看卷帙浩繁的《明实录》少。也因此,我认为凡是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薄薄的书,它不会让你失望的。
  •   黄仁宇先生以深厚的史学素养和远见卓识,用大胆、平时的笔触评说明史,进而评述中国的历史。他在这本史著中赋予了历史真实鲜活的面容,不仅使人们可以清晰地体验到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倒退的较量,更重要的是给人们以遐想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细心的人们不仅可以从中品味个人人生的酸楚,而且还会发现隐藏于表面背后的历史积淀。用这种方式撰写历史,不仅能唤起人们对往昔的客观历史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从深厚的历史迷雾中走出,进而思索。读《万历十五年》给人现实意义上的启迪远在其史料价值之上。
  •   有书友说《明朝那些事》受到此书影响。我觉得就看待历史和分析历史的角度而言,两者确实有些联系。《明朝那些事》我是笑着看完的,当然不免也会有些感叹。而《万历十五年》看到最后,我哭了。非常抑郁。整篇是不同的个人与巨大无比的社会机器博弈的过程,一样的是悲剧性的结局。选取的6个人,不管是九五之尊的万历皇帝,还是权倾一时的张居正;不管是善于和稀泥的申时行,还是孤僻严苛的海瑞;不管是能在文官之上的环境下游刃有余的戚继光还是出家追求自由的哲学家李贽,他们各自在相应的环境中,苦苦挣扎,却怎么都挣不脱一张无形的大网。最后,万历和李贽,一个长期怠工,一个干脆躲进空门。张居正死后被清算,而海瑞活着就被实际上摒弃在权利系统之外,郁郁而终。按照作者的观点,症结之所在就是庞大的文官集团和以道德代替法制的管理模式。这样的模式,造就了申时行这样玩政治和搞平衡的高手,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前行,却起着束缚的作用。今天,对比现实,仍能让人有所领悟。文化传统中包容掩饰别人的过错乃是美德,但却是典型的以道德代替法制。如果是触犯法律的行为,最终所有人都会为这个人的过错,和他人的掩饰付出代价。作者是专业研究历史的,对史料的收集和思考深度,自然不是我这等业余的业余人士可以企及。他就明代末年这一特定时段发生的种种事件,出现的典型人物,不断的反思我们民族传统中文化中的缺陷,夹叙夹议,旁征博引,引人入胜。我看了这书,不由感慨文官可以嘴上说的四书规定的道德标准,或者利用道德问题做幌子,实际上却是为了私利或者打击政敌,书面上说的可以和真实想法完全两样,这实在是个奇特而且奇妙的现象。大概人们喜欢说中国人虚伪,就是这么来的吧。附录的《神宗实录》十分有趣,把当事人的言行描写的活灵活现,很值得一读。我现在有点佩服申时行了,实在太会说话了。
  •   有人的地方,就有历史。有的人把历史当成拼图,深谙历史典故,熟读往来正史,力求以不断地发现、上下求索,来填补迄今为止的空白,还原历史真相,讲究实证,恪守客观,钱穆先生谓之“传统派”及“科学派”。这种历史观传达给大众的,是时人广泛认同的历史。有的人把历史当成积木,以把握固有的历史材料为前提,搭配自己的思想,看重个体观点,力图借前尘往事,达醒世之言,往往怀揣的是一颗略有些愤青的赤子之心,可谓之“革新派”。这种历史观带来的,是百家争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著《万历十五年》的黄仁宇先生,应该算是后者吧,毕竟比起历史知识,我从他的书里读到的思考方式和思想更多一点。上面这段文字,是我在上书评可时,我的一位同学对这本书的评价。我很认同他的观点,就搬到这里来了。历史题材的书要想写得好,很难。但是这本《万历十五年》是我读过的写得好的一本,在尊重历史材料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从万历十五年里悟出一些有用的令人觉得很有道理东西,这一点非常值得称赞。
  •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对这本小书为什么会一直高居读书排行榜的前茅而好奇,在<明朝那些事儿>火得一塌糊涂的时候,我没有急着买,买回来也没有急着看这本同样是写明朝的小书.直到这些天看腻了教材,才翻出这本黄仁宇先生写的小书,而且一下子就被迷住了.这是一本应该作为领导干部普及读本的书,书中从万历十五年那一年的社会生活场景入手,总结了我们这个古老帝国几千年来逐渐形成的文官体制的特点,虽然距离万历十五年已经过去400多年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形态中仍然能够感受到万历十五年时的痕迹。这本小册子是对中国历史文官制度很好的总结和分析,可以让我们知道为什么宋以后的中国为什么富国不能强兵?可以让我们懂得为什么我们这个古老帝国是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能够传承不断的,可以让我们了解明朝的社会、经济、宫廷、官僚体系、文化、军事的演变过程。作者告诉我们,我们这个古老帝国依靠的是道德而不是技术的层面管理这个社会,在保持大一统的同时,也不得不以牺牲发达地区的和工商业的发展而保持整个社会统一,体现了我们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作者没有告诉我们的是,正是这种以牺牲一部分先进的中庸之道才保持了我们这个古老帝国的传承和统一,真是莫大的讽刺
  •   正如黄仁宇先生所说,在历史的看法上,很多人都会因为个人主义的倾向而把历史的进程发展看成是关键几个人的影响所致,而忽略了历史承上启下的必然性,并非是人决定的,而是由先前形成的观念制度环境等等相互制约影响而发展的,而其中留名的关键性人物只不过是句子中的一个个标点句号罢了,实事总会造出这些英雄抑或悲剧。这就是我理解的黄先生的大历史观了。作者从两个王朝最高级的政客申时行和张居正,一个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神宗皇帝,一个思想界的领袖李贽,一个军政界的领袖戚继光,还有一个迂腐不化的海瑞这几个万历时代的各方各面具有代表性同时也是先进或者保守性的人物着手,讲述个人在时代的迷茫,在传统下的无能,在制度下的无作为,以及时代的阴阳相间同时也是无奈和不可逆转。我有时想:如果张居正们再多活几年会怎么样?如果李贽们没有死去会怎么样?是否历史就会改写,而同时黄仁宇们也会否就相应的改变继续他们的大历史观。在我的历史观下,大历史观是一个开拓人视野的视角,但同时也不能走向极端,人事总是相辅相成,历史也没有绝对,今之人煮酒论英雄笑看风云也只是这个时代的一家之言,然历史的复杂性多面性又岂能一家而尽言。阴与阳总是互相依赖而应验在世事上,企图用单一或者极端的视角去评判一件事物总是不客观的。
  •   由黄仁宇所写的这本书对我而言已经读过好多次了,这次买书的意图是为了赠于友人,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都是黄先生的优秀的著作,我读后是受益非浅的,建议大家不要老看“明朝”啊(当然,我也读了,还是不错的),有空看看这个吧。
  •   黄仁宇先生的书在最近20年,在中国大陆很火。大学的时候读过他的中国大历史,被他的大历史观吸引。万历十五年讲述1587年情形,在读中。
  •   说起来似乎有点好笑。如果五年前你对我说历史,我毫不犹豫一脸鄙视的说:“我最讨厌历史了,高中文理分科时毅然奔去理科,因为这辈子都不用读历史了。”如今高中毕业已快七年,面临的是研究生毕业,当然这七年我确实没再上过历史课程。但说也奇怪,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竟然自己主动去接近历史了,本科时代读点帝王传记或三国,去年读吴思先生《潜规则》、《血酬定律》等等,今年再读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慢慢的竟然有了读历史的欲望。原因不明,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应该是“书很好,很值得一读,读了收获很大”。突然想起毕淑敏的一段话;“书就像微波炉,从内向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显出来了。”读历史书,更是如此吧。
  •   一直喜爱历史,经常想象每个朝代中朝堂与民间的细节,觉得很有意思。拜读了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受益匪浅。先生的历史观确实精细,从细微处见世界观,通过分析朝堂里的纷扰更替,从一些小小的细节可推到整个朝代的影响,真的是一种全新的角度。
  •   黄仁宇先生写万历十五年。结合了明朝那些事儿。让我对明朝有了新的看法,对于君主集权下的文官制度,单纯的将其脸谱化,是对历史的亵渎。每个人都在做他认为对的事情。万历也好,张居正也好,戚继光也好,申时行也好。对他们的道德指摘,行为指控,都应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现实来看,他们的好坏都已经是过去,关键在于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自身道德无可指摘,同样以道德作为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的制度对国家的影响有待商榷。我们需要的是做实事的人,而囿于各种条件,他们的道德可能会有瑕疵。对一个人的评判关键在于他做的事情,及他的所作所为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而不是单纯的以道德鉴定一个人,这是我的浅见。。。
  •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绝对的代表作,这本书写得很好,文字很精彩,没有传统历史书的学术气,而且他的许多观点都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赞赏,读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而且这本书绝对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这本书的英文版是美国众多高校的教学用书,由此可见它的独特魅力。
  •   很好的书,倾注了黄仁宇老先生的心血,老先生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思维的视角,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一些事看似不起眼,实则对后世历史进程的影响极大,这本书将带我们揭开一些谜团,也可给我们很多经验教训,值得一看。
  •   朋友多次推荐了这本书,终于还是买了回来。没有急切地进行阅读,下班后在书桌前、客厅的沙发上、公交车上……把握住生活里的时间间隙,闲来便读上那么几页——第一章《万历皇帝》刚刚结束,还没来得及深入读到书的骨髓精华,但是有种黄先生娓娓道来,而我聆听着一个精彩的故事的感受;平铺直叙的文字谈不上多么动人心弦,但是却能感觉到书中流露出来的自己对于这一年的历史事件的观感和思绪走向,从这一点来讲,可能作者的写作方式更西方化了——够直白;但是作为骨子里的中国人,却是能了解中国的历史生成自己独树一帜的体验的,所以这字里行间又在向我们展示自己的历史观。
    挺好的一本书,有待继续挖掘,但是却又迫不及待来进行评论——以示个人观感:至少没对这本书表示失望。
  •   自从芮成钢介绍了黄仁宇的书,我寻找关注黄先生的书籍,读了《万历十五年》发现以我一个本科生的水平读来依然不是纳闷容易的事情,完全颠覆了我以往读书的经历,薄薄的一本书,读起来却并不轻松,那种紧凑的文字,字斟句酌。把读者的阅读提高到了一个层次,是值得细细研读的一本难得的好书。
  •   在一个网友的推荐下,我买来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初读之时,感觉这本书非常难读,比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枯燥多了。但出于兴趣,我还是静下心来一个个字地啃起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错的,果然越读越有味,不免对黄仁宇先生心生佩服。这本书可以让你更好地理解明朝历史以及社会发展,书的纸张质量也不错~~
  •   这本书对当代中国人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经典之作。它的重要之处在于,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这本书就像一把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   黄仁宇先生写《万历十五年》实在是严谨客观,光看看每个章节后面对引用史料的记载就足以让我感动了。这才是做学问的态度,这样的作品才足够庄重啊。这部书绝对是黄先生的巅峰之作了,给我的第一感觉它就是一部万历皇帝的目录。随便从哪个标题挖掘下去,都能挖出东西来。看看已经挖出来的:官场里挖到了《潜规则》,官员里挖出了《张居正大传》,文风中挖来了《明朝那些事儿》,肯定还有其他已经挖到的和即将挖到了,以我的才智无法一一举出了。大概问答的作品都应该具备一种素质,那就是从作品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入手都能发现一片天地,就像《红楼梦》那样吧,这样的作品是无限的。
  •   看过很多历史方面的书,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给了历史另一种解读,让我们能换一种视角来看历史。
  •   对明朝的历史了解不多,看[万历十五年]基于朋友的推荐,因为他的实事求是,因为他的独树一帜。
    黄先生很仔细的解析了万历在既有良师,又有严母,天赋还将就的情况下为什么颓废,又怎么样的一蹶不振。
    对文中的[闲杂人]等兴趣不大,[时势造英雄],不管张居正还是戚继光或者海瑞,时势让他们留名青史;又[身不逢时],让他们壮志难酬或者抱憾。

    黄先生一直强调,造成万历怠政,文官弄权这种情况的是国家体制,政府班子的问题。
    再归纳就是法律不普及,而一直以道德为评判是非对错的标准所导致的。
    文臣来不来以[道德]的戒尺,评判皇帝的行为是否合乎礼仪,臣下的行为是否越轨逾矩。
    万历不胜其烦,干脆破罐子破摔;有志之士也是势单力薄,最后好下场的呢,郁郁而终。

    所以在越往结尾越体会黄先生对当时凡事以道德为衡量标准的不满意。对因为缺乏完善滴法律造成的民生疾苦非议不少。
    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自古以来,对下用[绝圣弃智]的愚民政策,文化越少越好。
    毛主席总结过滴[越有知识越反动]对统治阶级而言是有道理滴。
    在识句读都没有普及的情况下,普及法律知识是不是太强人所难鸟。
    再说,统治者怎么可能去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让你言论自由,对他的统治说三道四。看看修身养性的[三字经]之类初级读物,明白三纲五常就OK。

    而黄先生说的法制,也许是黄先生受美国相对完善的法律的熏陶。
    不说过去,就今天的中国,在超市被怀疑偷了东西,中国人的反应[凭什么搜查我的东西,你有什么资格,凭什么权利....]甚至被破门而入也是考虑[为什么,凭什么...]
    在美国,搜人查家的,[你有搜查令么?]

    所以啊,国情不同!不可一概而论滴。
    所以也不用觉得美国的法律绝对好,中国的道德优先用了2000多年,事实证明还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至于因时导势,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中国人也不是明白一天两天滴,一定会做的更好滴!
  •   黄仁宇教授通过写万历十五年来看历史,对中国的传统的制度来评论,来突出法制的基础重要性和人治下的渐入僵硬的事实。
  •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的代表作,以万历十五年为线索展开的对明朝历史的深入分析,书写了古代帝王将相的真实生活,深入浅出,非常值得一看。
  •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是一部经典历史作品,值得一读!
  •   黄仁宇这本书写的很好,书名只有一年,但却穿插了整个万历的统治时期,其中的人物与历史事件很好的整合在了一起。只感到惋惜的是他加入了美国籍,现在中国教育需要反思的不仅是培养人才更是留住人才。
  •   看历史,必看黄仁宇老师的万历十五年,讲述另一种视角下的明朝历史,张居正如何走仕途,背后那些交易真相是什么,读一下便知道。
  •   看后觉得,这是一本很耐看的书,黄仁宇先生的视角不同于其他历史学家。他将中西方文化对比做为视角的出发点,用道德的,法制的,甚至是技术的手段分析历史现象,找出横亘在中国历史几千年中的王朝兴替的历史怪圈的症结,读后发人深思。说来惭愧,有许多名词概念以及思想理念不能完全理解,还需要加强各方面学习,才能更深的理会。所以这是一本值得你反复阅读的图书。
  •   黄仁宇博士的书,值得推荐啊!虽然是平装,但是包装精美完好,印刷排版都不错,值得收藏!黄仁宇博士在美国研习历史,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以简单的道德评价笼罩一切!本书意在说明十六世纪中国传统的历史背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时的侧面形态。
  •   黄仁宇仅就万历十五年作为切面,以人物为基准点,展开描述历史。史学观点独特
  •   对于历史,此书是谨慎的,但我认为真正的历史人应不仅熟知历史的事,更要看到历史的规律,唯有掌握了规律,并能为今人所借鉴,才是我民族重视历史的根本原因。
    作者自评此书乃大历史观,对于万历十五年,我看到目前为止,我的感觉是很散,“散”是指它似乎更多的是在罗列,而不是在指出规律或者问题,为什么以1587年为界东西方力量剧变如此?明朝这几位皇帝真如坊间所说的那样?中国发展到那个时期时制度是否已经出现了问题?文官集团是否又到了泥丸脱盆的时刻了?......书中对此没有明确的讨论与指出,还是比较遗憾的。毕竟我们不需要关心皇帝几时上朝了这样的历史片段,我们要知道的是历史是怎样发展的,对于今天以及后来的历史,我们能否从中得以预见。
    前几章我只看到了这几个字:礼仪、人事、道德、技术(这个目前还不清楚它的含义)、文官集团。但把一个王朝的兴衰就放在道德问题上,归咎于封建礼仪的繁琐,我看还是不太准确。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啊,历史的发展还是生产力的问题才对,特别是张居正改革、明朝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书中很遗憾对此没有涉及。
  •   这是黄仁宇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他的大历史观最喜欢对海瑞的评论,他是个偏执的人,纵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最后即不是个好丈夫好父亲,也算不上是个好官。因其确实心系百姓,亲力亲为,纵然不灵活史学家也无奈只能给个好评啦在他看来,万历一朝的重要人士没有一人是能够真正做到明哲保身的,这一点并不完全认同,毕竟人无完人,能够做好本职即可,历史浪潮中谁能左右颓势呢 谁能为国家的兴亡承担唯一的责任呢
  •   整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作者黄仁宇先生由于为了写一个论文从此结缘于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让读者对历史长胜了浓厚的兴趣。在书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团怄气,但他应该知道,实际上文官集团的力量是一个皇帝难以约束的。我终于知道,一个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
  •   说到明朝,大多数人听闻过的历史人物大多为朱元璋、朱棣、朱允文这一干人物吧?如果碰巧你最近也在关注电视剧的话,就多了一个人物——张居正,作为万历首辅的张居正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他对这段历史产生了什么样的冲击力?而历史给予他的命运又是如何?面对这一系列的疑问,作者站在一个不偏不倚的角度,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客观公正的历史,让我们追随者历史的脚步,认识了张居正、万历皇帝、申时行、海瑞、戚继光这一干在万历年间,在不同领域里,用不同方式“治国平天下”的人们。
    对于这些“治国平天下”的人们,作者始终站在同一角度,讲述着这个时期关于他们的一些琐碎但却很具有意义的事情,这一切不仅仅只是关系着他们个人的命运,也影响着这个时期全局的发展。如果我们处于当时那个时代,也许不知道这一切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但作为读此书的我们会发现原来很多事情,就是在这一年好像就注定了结局。
    作为历史类书籍,最怕遇见的是枯燥无趣的文字,也不希望作者因为有所偏好而给了一个有偏向感的历史。本书的优点恰好就是引人入胜,虽然会读的很缓慢,但是却让人有前进的动力,重点是作者所处的角度很是特别,让人会有所获得。
  •   历史原来可以这样来写!人物鲜活得如同生活在身旁,细节娓娓道来,却一点不沉闷、罗嗦。文字那么老成、正气。有很正统的学究味,却没有传统的历史叙述的政治腔、呆板调。很费解作者如何到得这种程度。看了作者的生平,终于明白了。黄仁宇一九一八年生于湖南长沙。天津南开大学肄业(一九三六~一九三八),抗战期间及战后,曾担任国军下级军官十年;自成都中央军官校毕业后(一九四零),任陆军第十四师排长及代理连长。一九四三年加入驻印军,任新一军上尉参谋。一九四四年五月曾在缅甸密支那负伤,受颁陆海空军一等奖章。抗战结束,任第三方面及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司令部少校参谋。一九四六年参加全国考试后,获保送入美国陆军参谋大学;毕业(一九四七)后曾任国防部参谋。九五零年以中国驻日代表团少校团员的身份退伍。再度赴美国,于密歇根大学攻读历史,先后获学士学位(一九五四),硕士学位(一九五七),博士学位(一九六四)。曾在南伊利诺伊大学任教,一九六八~一九八零年任纽约州立大学NewPaltz分校教授,又曾任哥伦比亚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
  •   黄仁宇毕竟是入了美国籍的,这本书是现有的美版后来被作者翻译成中文的。相较于中国学术界的历史书,这本显然是更有生活气息,语言也更加易懂。以万历、海瑞、张居正、戚继光等一些人的人生作为引子,慢慢拿勾勒出万历年间的世间百态,还是很有意思的。
  •   万历十五年,很早我就看过了,不过这个版本更全面,里面收录了作者“大历史观”的阐述。读者可以综合思考。
    黄的大历史观的确是对原有重分析,轻综合的历史研究视角的一个突破,而西方的学术观都是重视分析的,这也就是难关费正清等大佬也不同意黄的学术观点的深层原因。不过,以综合视角来治史,我个人认为却正得其中之味:历史不只是考据,分析;历史更是给人以思想和感觉,——这种观念和历史感,虽然有的时候不理性,但是却正是我们每一个处在历史当中的人的一种良心和心怀。
  •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表面上很明显,音乐,西洋乐多讲究交响曲,而中国古典名曲多味独奏;美术方面,西方油画的逼真精致写实性强,抽象画派的寓意更丰富,而中国山水写意需要观者内涵充实,工笔花鸟精细之中略显平铺。
    历史方面也是如此。
    国内的历史和历史观,总是不愿意从立体的角度看问题,高大全是自古有之。
    相比较的话,黄仁宇的著作,给我的感觉是让我们从立体的角度看到一个年代、一些人,并且从时间空间和历史的必然中来看待和思考过往的这些事情,让我们认识到文官制度、兵力衰败的缘由、帝王生活的无奈、权利冲突和命令的形成,以及权利更迭中个人的脆弱和人性的本来面目。
    茅塞顿开是很值得庆幸的事情,如果我们对于任何事物有无法理解和接受的情形,以疏导为原则方才有效。而做到疏导必须明白事物的来龙去脉以及发展形成的过程,包括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和痕迹,这样才可以“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纵然我们无法改变“所以然”,也根本无法改变“其所以然”,但是从我们内心,不在为之添堵,我认为乃是首要,如若在激流勇进之中能屹立而不倒,才能辨明方向而行走,不致是非不分。
  •   大概因为不是中国人来书些中国人的历史,所以给人一种另类的感觉。很客观,很新颖也很独特。在读书时又夹杂些沉痛的感受。历史是偶然与必然交合,而万历十五年则从一种新的角度来审读历史。看完颇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于想要了解明朝历史的人很有帮助。因为它虽然只讲了一年,却又了百年的影响。
  •   用词华美,叙述方式独特,全书安排巧妙。开启了一个门外汉用智慧读历史的新视角。看到历史事件后面的实质,是人类读史的意义所在,而在此之前,除了那些年代数字和事件描述,以及课本里所说的“历史意义”以外,从来没有这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相比之下,《血酬定律》却写得过于直白,尽管我不懂是什么感觉,总觉得《血酬定律》的作者尽管睿智,却比不上《万历十五年》这般深厚。
  •   作者以万历十五年为切入点,就像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前后左右的观望,从这一年的人、事,近的、远的,大的、小的,横向、纵向,能窥见到整个大明历史的脉络,甚至能隐约察觉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间或还有一些对世事的预感。这算是我对作者“大历史观”的一点浅薄理解。看似复杂纠结的历史,人物,事件,作者的写法却新颖独到,历史在书中很有趣,毫无枯燥之感。不管是首辅张居正,古怪的海瑞,孤独的戚继光还是自相冲突的李贽,通过作者的描述,都有兴趣对他们做更多深入的了解。读罢此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会很有兴趣循着万历这一线索了解前前后后整个大明朝。看起来像是很专业的历史书籍,但却是通俗易懂。
  •   同《中国大历史》同为黄仁宇先生的力作。从大历史的角度描述万历年间的史实,从长时间的框架中理解历史的发生脉络
  •   历史是个枯燥的东西,毋庸置疑,但是历史又是个大姑娘,谁都可以去打扮,也能够打扮得好看!如何写好历史,这个问题千百年来困扰着中国文人,使他们不断探索。《万历十五年》就是一本不错的书,算是一个里程碑。《明朝那些事儿》绝对是有其影子的。
    我看《万历十五年》,不仅看文,而且也想要学习其写作历史的方法,这是看书的终极目的:充实自己!
    这本书质量还不错,印得比较精美,是本让人可以静心阅读的书。还有另外一个里面有图片的版本,比这个版本贵,我觉得没有必要。
  •   名不虚传,正如外界评论那样,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对中国发展最重要的十部著作之一,黄仁宇先生提出的大历史观(宏观历史)更能诱导促使我们从微观的角度去见微知著!
  •   黄仁宇先生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叫“《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看完全书,我发现绝对不是无关紧要的一年。许多的过去与未来、偶然和必然,跟这一年构成了说不清道不白的复杂联系。黄先生提倡以一种大历史观去看历史,这个是我在中学课本上不曾接触过的,开阔的视野、幽默的笔调,让人爱不释卷
  •   黄仁宇的代表作,以独特的视角俯瞰明万历朝,从历史的细微末节入手,通过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来表现一个朝代的主要特征在对于人物历史活动的叙述中,他强调将人物与历史大背景结合起来,且不放过人物的个性特征,从而使那些本来被史学界研究得很深的人物得以以新面孔再现于读者面前。
  •   黄仁宇用大历史观向我们阐述明万历年间的千丝万缕般的历史事件,透射出深刻的历史观,很值得学习
  •   黄仁宇用现代西方的学术方式,如政治官僚制度、经济财政体系等对明朝的历史进行了分析,让读者看到明朝崩溃的细节之处。书中分别描述了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透过他们即可窥见整个帝制的运行及没落轨迹。
  •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老的著作了,记得是在上学的时候读过一次,因为是借来的,所以没有细读,也读的不完整,很是遗憾,这一次算是圆了我一个心愿,对于明朝我还是存有一种特殊的情结的,也没有什么原因,简单的讲就是喜欢,黄先生在书中为我们阐述了一个新的视角,其实我们在读历史著作时最想了解的是历史的真相,这一点也是很多作品最难的地方,这就需要大量的考证,记得胡适先生有一句话,叫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一点上黄先生做的很好,这也是这本书能够长期被读者喜爱的原因,它自身的魅力是不言而喻的!
  •   黄仁宇作为长期远离故土的华人,可以说看中国历史的眼光已经近乎于美国人,所以他所评价的中国历史人物与我们从小被灌输的形象全然不同。比如,海瑞被他形容为“古怪的廉洁”,而戚继光则被他挖出善于利用财务搞人际关系的负面事迹。在叛逆的80后看来,这样的评述很过瘾,也很新奇。另外,这部历史书用讲故事的语言娓娓道来,所以整部书就像一部小说,阅读起来完全没有学习教材一般的枯燥。
  •   这本书的作者从历史的细节之处,挖掘出不少有价值的东西。他的“大历史观”,对我们认识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事情对明朝及中国历史的影响,都有不少帮助。作者很会讲故事,书很吸引人,不愧是经典。
  •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畅销二十余年的经典之作。黄仁宇的叙述恣肆雍容,很多人读这本书,就会陷进去,因而产生神龙不见首尾的感觉。 
  •   深刻,精辟。美藉华人黄仁宇先生的明朝万历黄帝十五写的非常好。因为我看过小说张居正传和明史的列传张居中正。再看这本书的议论和总结,就对那段事情理解更加透彻和把握准确;又把清官海瑞的现像,张居中正对他都不重用的原因知晓明了,还有李东阳的人格分析,万历黄帝不上朝的原因分析得非常用入理,可信程度高...这些都很钦佩。确实是好书,看万历朝的所有诱因,这本书不可缺少,推荐!
  •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确实不错。万历十五年更是其中经典。先生对明史研究很深。受益匪浅!
  •   这本书不用多说,学历史专业的都知道了。
    此书以万历十五年为线,对此时间前后的重大事件、人物等都进行了剖析。
    再者,书的作者为留学生,其写作手法和视野与传统的中国古代史的学者定有所不同。也因此,书的内容描写得非常易懂,是史学入门的必读书目之一。
  •   强力推荐的好书。通过阅读其对明朝这几个人物的评述,了解到其对明朝历史的看法,也触摸到了其大历史观的内涵。

    这是一本站在人文视角看中国历史的书,不同于以往我看过的历史书,他的视角,他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开拓了我的眼界,让我也能够重新思考我以前学过的历史,不再囿于体制纲常的范畴。非常感谢黄仁宇先生给我们带来这本书。
  •   黄仁宇先生的观点,很有道理,写法也很独特,开创了一种新的历史观,人成为了真正的有血有肉但是有真实的历史的人,写法很独特呀,值得收藏。不过三联的,要比中华的好(包装来看),我老师多次建议看此书,缺点是作者过于否定中国儒文化,在这本书里,我看不到中国文化的出路,最后走出来,才发现一家之言
  •   黄老的万历十五年很经典,颠覆了我的许多历史知识,其写史方式开创性的有别于其前的的历史学者。个人感觉现在国内的许多火热的讲史论坛(如百家讲坛)和书籍(如易中天的)都是模仿黄老的万历十五年写作方式,但其质量绝对于万历十五年不能比,俗话说“慢工出细活”,黄老研究明史几十年,而万历十五年成书前后也有十年左右,哪是国内这些家伙一年一本甚至一年数本可比。以前买过一本,看过好多遍,但前次出差时丢了,所以再买一本。给满分。
  •   读这本书之前又重看了明朝的那些事,感觉两书侧重点完全不同。明朝那些事小说一类的写法确实更有趣,更注重人物的塑造,但有些忽略了历史的本身。万历十五年更多的是从宏观的角度上解读万历年间的历史,例如社会之间的矛盾,社会制度,文官角色,军事层面等等之类。
    这样的写法之前很少见到,之前的书更注重的是宫廷斗争以及忠孝仁义等等,很少从一个大历史的角度去解读,确实感觉耳目一新。
    再说明朝,一个夹杂在两个少数民族统治之间的朝代,崖山之后已无汉,明亡之后无华夏。明朝的衰弱确实是由万历开始,尽管内有张居正力挽狂澜,外有戚继光力抗倭寇。但是明的社会制度确实是到了变革的时候,与其说是亡于党政和连年的灾荒还有满清的入侵,倒不如说是亡于社会的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哎,如果有那一天,也许也就不会有1849年之后的积贫积弱了!
  •   很早就知道这本书,但一直没有机会读。最近花了几天时间读完,发现这样不厚的一本书确实凝结了作者八年的心血。《万历十五年》用平实的语言细致的解读历史,试图通过各个微观的局部来展示明朝的政治生态,进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从深层次剖析了封建时代的中国逐渐走向没落的基本动因。这种探讨至今仍有其深刻的意义。
    同现在大量的“速成-快餐”作品相比,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可如今谁还这样拼命的写书呢?
  •   万历十五年,表面看去,四海升平,不过是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在黄仁宇先生锋利的剖析下,各种陈旧腐烂的病因毕呈。
  •   这是一本历史专业的书
    虽说是专业书
    但是一班人都能看懂
    作者挑中了万历十五年
    这是看似普通的一年
    却有着很多牵连不断地事情发生
    从文官制度看出中国古代,至少是明朝的兴衰
    一个王朝的灭亡,总是有很多根源的
    很多人试图改变
    但是历史没有给他们机会和改变的权利
  •   假期里读完黄仁宗的《万历十五年》。单只说文中的诸多“注”,完全反映了国外学者经多年要求和适应而养成的良好习惯,言史必有出处,既是对历史和过往文章的尊重,也是其治学态度的彰显。
    看过之后,便知易中天《闲话中国人》之类的书应是受到《万历十五年》管中窥豹写法的启发。未读后者惊前者之文思,读罢后者便觉前者之轻浮。真是书海浩瀚,心中真有望尘莫及的感慨,也确实体会到读过一些书境界便上一层的感受。
  •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代表之作,笔法凝练,叙述生动,确实好书!
  •   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
  •   作者的代表作有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就可以保证冲突既开,恢复故态决无可能,因之而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这其实是长话短说,黄仁宇先生在书中,还留有许多历史评论:”中国以道德代替法律,我已经批评得很透彻。但是现下仍有很多西方人士,以为西方的法律即是道德的根源。这种误解,也待指摘
  •   一本黄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一本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可以构筑你在历史与美学的一些基础价值观念!从《谈中国历史》到《万历十五年》黄先生的书真的是很有意义也很有涵养开拓和改变着你对历史的认识观、价值观静下心,在不同的阶段读这本书,你会发现你的收获会越来越多!
  •   这本书以前在书店买过一本,看完后弄丢了。但是实在是喜欢就又买了。看完以后最大的感想就是这事一个做学问的态度,客观、科学、深刻不想国内的那些历史或者**学家一样,作者据说将整个明史透彻的研究和阅读过,明朝的八股学究风是赫赫有名的,可以想象光是数量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但是黄仁宇老先生却整整研究了大半辈子,态度和毅力可见一般,浓缩在一本书徐不是明朝的全部,但绝对是那个历史时期的最精华
  •   万历、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他们的名,他们的世界,这些活在历史里的人有自己鲜活的生命,“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黄仁宇让我们知道,历史可以这样写的,也可以这样读的。
  •   很早就听说黄仁宇了,也很早就打算看万历十五年,但一直到最近才终于买。。。拖延症真的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据说明朝灭亡的祸根就集中埋在万历期间,期待黄先生的观点和分析。
  •   从特征上说,《万历十五年》将看似枝微末节,易于被历史学家忽略的小事,有序地联系起来,于风调雨顺的升平景象里,找到那些微妙平淡的纠葛,成为日后天翻地覆的历史诱因,由以证明政治的混乱实为人祸。

    在这本书中,我们读到戚继光、张居正、海瑞、申时行、李贽等人的一些行为举止,给历史留下的影响,更可看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虽说国泰民安,海瑞仍敢于在一封公开奏折里批评嘉靖皇帝“虚荣、残忍、自私、多疑、愚蠢”,这需要大无畏的勇气,以及知识赋予的独立人格。
  •   一直对历史没有特别的偏爱,也对明朝没有特别的印象。直到有朋友推荐了这本《万历十五年》,读后大感遗憾,早干嘛去了,为什么不知道有这本书呢。从一个特别的角度看待历史,更强调因果关系,而不仅仅着眼历史中那些永垂不朽的人物,有点佛家的感觉,但也符合西方混沌学的原理。从来没想到历史上这么普通,这么平凡的一个年份,能够对一个王朝有这么大的影响,想到我们所经过的每一年,也许都是将来反思看来,无比重要而又无法取代的一年。从来没想到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位高权重的任务,也面临这么多的困境与阻碍,想到我们今世这些上层建筑者,也许晚晚顾影自怜,不免心生悲怆。奇妙的感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