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漁山集箋注

出版时间:2007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章文钦  页数:80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明清易代之际,常熟吴渔山先生经历过世变的震撼,从悲愤、彷徨和孤寂的心路历程中最终走向“天学”,完成了由儒士到修士的精神蜕变。按其历史地位而言,他既是文化遣民,又是中西会通的先驱,可惜被画名和诗名所掩,吴氏超世脱俗、究心天人的思想光辉未能得到应有的显扬,真是一件憾事。    早在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史学前辈陈垣先生为了发潜德之幽光,曾广泛辑集画录和文集中的吴渔山事迹,撰成年谱和传略,既为吴渔山研究奠基,亦为吴渔山研究定调。他明确指出,吴氏“以诗画传道”,“为能接受西洋文明之先觉”。吴氏克己省躬,独辟境界,其诗品、画品和人品,在清初士大夫中确实难能可贵,值得后人景仰和追思。    章君文钦勤苦力学,承续陈垣前辈开创的研究课题,多年致力于吴渔山集的编纂、补遗和笺注,堪称“吴高士”的后世相知。本集中的《诗钞补遣》和《画跋补遣》,集腋成裘,甚见功力。至于所作的笺注,除得力于自身的学养外,还隐约可见陈寅恪先生诗史互证的教泽。第一,古典与今典。《澳中杂咏》第十三首“浪迭三山药草香”之句,古典“三山”出自《史记.封禅书》的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今典则指广东台山县之上川岛,又名三洲或三山,为耶稣会士沙勿略埋骨之地。第二,教义与格义。《圣学诗》中有“若非死后权衡在,取义存仁枉圣贤”之句,笺注说明这是通过“格义”来“合儒”:“仁与义皆为儒家道德规范。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体现了儒家圣贤的人生价值观。渔山认为若非天主掌握着赏善罚恶的权力,使取义成仁者的灵魂得升天堂,历代圣贤的人生价值,便无法体现出来。这种意思,亦类似明末徐光启,谓天主教有合儒、补儒的作用。”由上两例,可以看出章文钦先生为《吴渔山集》所作的笺注,具有训诂与阐释统一的学术眼界,令人耳目一新。如果说他既有辑集之劳,又有探究之功,想必不至于言过其实吧。    《吴渔山集笺注》的问世,为明清之际的文化史和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呈献了一个精耕细作的文本,亦文亦史,可读可品。其中有继承,有创新,并不是轻而易举的。笺注者业精于勤的治学风格,渗透于字裹行间。埋头苦干,务实求真,此风可长,但愿能够蔚然成风。

书籍目录

卷首 序跋传记  桃溪诗稿序  桃溪集序 送渔山归城南序 墨井草堂诗序 从游集序 写忧集序 三巴集序 三巴集序 墨井集序 墨井集序 墨井书画集序 墨井诗钞跋 墨井诗钞跋” 墨井画跋跋 桃溪、从游集合册跋   天乐正音谱跋 墨井道人传 吴渔山先生行状卷一  写忧集  写忧  秋夜  病马  避地水乡  读西台恸哭记(三首)  同陈南浦过横塘  哭临桂伯瞿相国  春日烟客王夫子招游西田  吴兴月夜思家  相城湖怀古  解维  秋日闻确庵夫子病于直水丙舍仍韵赋呈  留别陈子集生;  兵过后南阳道中  冰阻  晓行  感怀  秋日同许青屿侍御过尧峰  题问梅图  扬州  次韵答冯子玉  著书楼与陈子象采夜话  著书楼次韵话隐  和湖舫同游归宿山阁用少陵西阁雨望韵……卷二 三巴集卷三 三馀集卷四 诗钞补遗卷五 墨井画跋(六十九则)卷六 画跋补遗卷七 天乐正音谱卷八 续口铎日抄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吳漁山集箋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这个人名气不是很大,看了里面的东西,也没觉得很出彩
  •   吴历诗文值得关注,但普通读者恐不易读,有笺释,会觉方便不少。功德难量啊!
  •   不错的书。传奇人物,绝妙文章。
  •   纸张不错,细心看能品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