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飘萍与《京报》

出版时间:2008-09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林溪声  页数:246  
Tag标签:无  

前言

理想主义者的哀伤与宿命中国的知识分子大抵都是有一些普世情怀的,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气质和道德准则,被认为是衡量一个知识分子历史地位的重要标准。报业知识分子,作为与公众接触最多、为公共领域服务最为直接的群体,更能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那种以思想、学说、文章济世救国、劝民教民的特色。在刚刚过去不久的20世纪,中国报业经历了此前从未有过的辉煌,一群杰出的报业知识分子更是令人怀念。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张季鸾等中国早期的职业报人,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知识分子身上那种济世救国的理想主义情怀,他们用自己的新闻实践和精神气质影响了中国人对记者这个职业的理解。回到20世纪初的历史语境之中,怀抱理想的职业记者的出现更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中国人自写文章始,就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体现在新闻业上,就是讲究“开民智”、“立民言”,“铁肩辣手”是那一时期新闻记者最经典的信条。他们将“道义”与“文章”结合在一起,作为发布真相、号召大众、监督政治的重要手段。即使在现代传媒高度商业化的今天,生存的压力巨大,广告的多少决定着一家报社的生死,报纸上最重要的版面也还是时政新闻和社论时评,这几乎已经成了规矩,对报人和读者来说均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传统、一种精神的体现。这种话语表达方式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追寻中国第一代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如康有为、粱启超、严复、章太炎等),到五四时代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和学人(如鲁迅、胡适、陈独秀、李大钊、梁漱溟、周作人等)的思想轨迹,不难发现,他们都把报刊作为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力工具。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无论是著名的报刊还是著名的记者,评价其社会影响和贡献,首先看的就是在传播新思想和新文化上所起到的启蒙作用,其次是针砭时弊、自由议政的舆论监督力度,而作为最基本的新闻职业的功能——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则被放在了最次要的位置。也就是说,中国新闻人身上的理想主义是具有血脉道统的。那么为什么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等人的殉道会使记者这个职业光芒万丈呢?说明这个问题,必须从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和生活传统说起。“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公众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马克思这样定义报刊的功能。民主政体之下的当权者必须乖乖地接受报刊的监督,尽管他们的很多做法其实就是一种做秀,是不得不做出来给选民看的,但他们至少在表面上,是万万不敢忽略民意,藐视民意,更不敢弹压民意的,甚至可以说,通过媒体给民众留下好的印象是他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专制政体之下的当权者则正好相反,在几乎不存在任何可以挑战他们的力量的情况下,践踏民意,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危险,因为他们可以用枪杆子对付笔杆子,用种种禁令和新闻检查来压制和管理舆论。中国的数千年历史,绝大多数时间,就是处于这样的制度之下,无论知识分子,还是普通民众,都习惯于高压政策。……他呼唤新闻自由,对反动政府对新闻自由的压制,他坚决反抗。他甚至说:“尤有当警告该秘书长者,报纸登载失实,更正亦至平常……岂并世界新闻惯例而丝毫不知,竟动辄以警厅‘严切根究依法办理,腐败官话来相恫吓……苟下次再有此种可怜之事,请恕忙碌,相应不理。,,这是当时知识分子追求民主与自由的时代精神的反映。他始终以“探究事实不欺读者”为新闻报道的第一信条,在《京报》上自诩“本报刊载新闻向极慎重”,申明“本报不肯随便乱来之态度”可以大白于天下;他强调报纸的指导性,反对所谓的“有闻必录”和“趣味至上”;他的文章以议论见长,但注重用事实说话……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有着热烈的报国热情和高远志向的新闻记者,却不能把自己的理想坚持到底,并要用自己的生命来祭奠理想。中国报人的理想主义情怀,并非邵飘萍独有,准确地说,邵飘萍是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中国报人的代表。在邵飘萍生活的时代,除了谋生之外,相当多数的报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还是有着理想化要求的。1926年9月,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三人接管了1902年创刊的《大公报》,提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主义,这是倡导“独立、客观、公正”的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中国版。上世纪30年代初,胡政之曾说:“办报要有原则,政治是灵魂,对国家社会提不出主张,起不了作用,光是想赚钱,又有什么意义?”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大公报》既坚持了理念,也赚到了足够的钱来维持报纸的运营。和《大公报》相比,倒是那些试图依附于某种势力苟活,或是一味靠迎合受众来获取利润的报纸,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印记就销声匿迹了。在1941年接受密苏里新闻学院的荣誉奖章时,《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说:“中国报有一点与各国不同,就是各国的报是作为一种大的实业经营,而中国报原则是文人论政的机关,而不是实业机关。这一点可以说中国落后,但也可以说是特长。民国以来中国报也有商业化的趋向,但程度还很浅。以本报为例,假若本报尚有渺小的价值,就在于按照商业经营,而仍能保持文人论政的本来面目。”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中国早期职业报人虽由传统文人过渡而来,却有着政治家的理想;他们试图通过办报促进社会的进步,而不是仅仅获得经济上的回报;他们肩负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历史使命,又履行着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职业操守……但是,这些具有高度道德和理性精神的人们,却注定要比常人忍受更多的煎熬,经历更多的苦难,付出更大的代价,有时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做一位仗义执言的“无冕之王”,做一位良知灼然的“社会公人”,以新闻警世,以新闻救国,以新闻记者终其身……这些豪情满怀的理想宣言早已成为历史的回声,然而那些为理想而殉难的中国新闻人却拥有了生如夏花般的绚烂,那段历史也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不断地引人追寻……

内容概要

  《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美国第二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甚至认为自由的报刊应该成为对行政、立法、司法三权起到某种制衡作用的“第四种权力”。这种“第四种权力”的出现对西方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立的立场、客观的报道为新闻业提供了一个可以操作的判断标准,成为通行的基本新闻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确立了报人的政治地位,也使中国新闻人萌生了做“无冕之王”的职业理想。邵飘萍曾说过,“夫新闻社为社会机关,在社会上有独立之地位,且此种独立地位,与任何国家机关,皆属平等”,这句话说明邵飘萍对新闻传播者的角色权利是有深刻认知的。然而,与其说他是一位在“西风渐进”的时代风云中的职业记者,莫不如说他是集报人、学者和政治家三种角色于一体,有着中国文化背景又被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影响的新闻人。  邵飘萍曾呼吁,“吾人既为中国之从事新闻业者,决不能谓闻学之进步须坐待夫新闻业之进步。尤不能谓新闻业之进步,须坐待社会之进步而始进步也”,“新闻业之发达与社会之发达与否,两者处于互为因果的关系”……这些都说明在邵飘萍的新闻观中,除了“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外,他更认为新闻媒介的功效就在于对政府的监督和对社会环境的监测。因此,他主张新闻知识应列为国民普通知识之一,中学以上的学校都应开设新闻课程,大学应设立新闻系。  他呼唤新闻自由,对反动政府对新闻自由的压制,他坚决反抗。他甚至说:“尤有当警告该秘书长者,报纸登载失实,更正亦至平常……岂并世界新闻惯例而丝毫不知,竟动辄以警厅‘严切根究依法办理’腐败官话来相恫吓……苟下次再有此种可怜之事,请恕忙碌,相应不理。”这是当时知识分子追求民主与自由的时代精神的反映。  他始终以“探究事实不欺读者”为新闻报道的第一信条,在《京报》上自诩“本报刊载新闻向极慎重”,申明“本报不肯随便乱来之态度”可以大白于天下;他强调报纸的指导性,反对所谓的“有闻必录”和“趣味至上”;他的文章以议论见长,但注重用事实说话……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有着热烈的报国热情和高远志向的新闻记者,却不能把自己的理想坚持到底,并要用自己的生命来祭奠理想。  中国报人的理想主义情怀,并非邵飘萍独有,准确地说,邵飘萍是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中国报人的代表。在邵飘萍生活的时代,除了谋生之外,相当多数的报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还是有着理想化要求的。1926年9月,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三人接管了1902年创刊的《大公报》,提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主义,这是倡导“独立、客观、公正”的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中国版。上世纪30年代初,胡政之曾说:“办报要有原则,政治是灵魂,对国家社会提不出主张,起不了作用,光是想赚钱,又有什么意义?”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大公报》既坚持了理念,也赚到了足够的钱来维持报纸的运营。和《大公报》相比,倒是那些试图依附于某种势力苟活,或是一味靠迎合受众来获取利润的报纸,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印记就销声匿迹了。

作者简介

林溪声,1977年生,籍贯辽宁,讲师,新闻学博士。参与著述的有《名记者论》、《新闻传播精品导读——特写与报告文学卷》、《名记者丛书·范长江卷》、《辽宁老期刊图录》等。

书籍目录

引言:理想主义者的哀伤与宿命第一部分 邵飘萍:报界巨子新闻导师 一、革命时代的翩翩少年  东阳邵氏  早慧的少年  报界巨子的启蒙者  渐习新风的浙高时代  与“鉴湖女侠”的忘年交 二、以新闻为志业  初执教鞭  25岁的《汉民日报》主笔  袁氏当国  宪政!共和!  还是做记者 三、东渡扶桑,崭露头角  歌罢掉头东  离乡未敢忘忧国  “称帝门”中的报业丑闻  思想裂缝处的舆论主持者 四、挥笔讨袁,再造共和  阿平者,平不平也  揭破“总统的新装”  “唤醒袁君之迷梦” 五、“特别通讯”风靡沪上  山雨欲来  第一“特派员”  北京新闻编译社  南社·老虎总长  采访艺术与通讯时评  铁屋中的呐喊 六、执业治学,中流砥柱  报业的大时代  自立门户,《京报》诞生  《国民》顾问  立新闻为学术 七、“五四”大转折  幻灭的希望  “五三”之夜  烽火燃神州  流亡的日子 八、新时代与新思想  书生议政  著书论马列  寻求自强:解读马列的基点 九、特殊的共产党员  重振《京报》  “康慕尼斋”的常客  难求定论的党员身份  孤证罗章龙……第二部分 《京报》:茫茫暗夜里的曙光第三部分 乱世悲歌:书生报国一枝笔附:邵飘萍与《京报》大事年表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邵飘萍:报界巨子新闻导师一、革命时代的翩翩少年东阳邵氏作为中国近代新闻界的风云人物,邵飘萍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报业之路的?这是每个关注中国近代报业发展、中国近代文化的人都想问的一个问题。同样,为何在那个时代,会涌现一批以天下为己任、以新闻为理想的报人?且先从邵飘萍的家世说起。按照近代心理学的说法,早年的成长环境,会对一个人的理想塑造与前途抉择起到很大的影响。那么,邵飘萍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的?邵飘萍出生在浙江东阳大联乡紫溪村。这个地名可能让人觉得陌生,确实,在辽阔的中国版图中,这片土地并不显眼,既非军事要地,也非商业重镇。不过,东阳虽不能和绍兴、宁波等浙江文化重镇相比,但也自有其文化底蕴与特色。东阳地处浙江腹地,公元195年(东汉献帝兴平二年)建县制,迄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有“婺之望县”、“歌山画水”的美称。这里文化朴茂,教育鼎盛,素有“勤耕苦读”之风。历史上英才辈出,古代有名宦舒之舆、乔行简、张国维等,近代有北伐名将金佛庄、物理学家严济慈、植物学家蔡希陶、报业巨子王惕吾等。具体说到邵飘萍的出生地紫溪,是人名,也是村名、溪名。相传,该村的古名为黄毛塔,汤、朱、张三姓是这里的原住民。北宋末年,邵平的世裔孙邵雍与邵亢(官至吏部侍郎、枢密副使)兄弟由河南迁居浙江东阳,自此江南有了邵姓。邵雍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死后还获得了朝廷赐予的谥号“康节”,并且在《宋史》中有传,可见其地位之高。由此说来,邵飘萍也可称为“名门之后”了。南宋末年,邵亢的第七世裔孙邵养元到黄毛塔定居,成了当地邵姓第一世,并繁衍成一个大族,其他三姓后裔逐渐减少,在村里也逐渐式微。到了明朝,邵氏家族出了一位监察御史,名为邵豳(1481-1539),号紫溪。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喜事,经族人商议,就此将村名更为紫溪村,那条自北向南终年流水潺潺的蜿蜒小溪,也就有了“紫溪”的名字。紫溪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东西有“伏虎”、“飞凤”二山,北有“巨人”石佛守护,南接“珉牛”山头,山脚有半月形的门口塘,被人赋予“卧牛向月”的美称。村口那两棵古老的香樟树,记录了岁月的年轮,也见证了邵氏家族的风风雨雨。

编辑推荐

《邵飘萍与京报》由中华书局出版。革命时代的翩翩少年,“特别通信”风靡沪士,生死冤家张作霖,萍水相逢百日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邵飘萍与《京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邵飘萍的一生都在这本书中了。很专业,涉及的面也很广
  •   新闻学的同学不妨一看,不过觉得这本书很适合大家作为了解那个时代报人缩影的一个窗口,对比之下现在的新闻界简直是万马齐喑
  •   好书,记者与一个时代共存亡,每个时代的记者代表那个时代的良心,这本书很好看
  •   还没读,了解下新闻史,看看当时的言论尺度是怎样的。
  •   虽然是前几年出品的,但书印制不错。里面有好多历史图片,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的内容。顶。
  •   书是好书,怎么要降到这么低的价呢?是作者不出名吗,还是内容太过专门了?
  •   非常值得一读啊
  •   读完此书,我认为本书写得最好的是序言。书名为邵飘萍与《京报》,作者两位,读后分析是一位作者写人一位作者写《京报》。人与报两部分的结合尚不够好。书的中间一部分写邵死后的《京报》,最后一部分才写到邵的死。如果由一位作者来写,恐怕不会这样。
  •   看别人的故事,有一种共鸣.
  •   全书写得不够丰实,描述人物有失偏颇……不够严谨。。。总之,挺失望的
  •   开头写的不是太好。。。。。
  •   写毕业论文用的,还没细看,不过很不错的样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