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英四国茶道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林瑞萱  页数:216  
Tag标签:无  

前言

将中、日、韩、英四个国家的茶道写成一本书,是一件很具时代意义的事。早在2000年及2002年,笔者也曾在共著《茶学概论》及拙著《茶道十讲》中具体而微地论述,每个国家都不超过一万个字。这次有较多的篇幅,可以更仔细地传达同为茶道国家,由于国情、民俗及产业的变迁而造就的不同的茶道文化。将各国形成茶道的过程及现况,在一本书之中客观地呈现给读者,是笔者由衷的希望。从1998年开始,笔者为所写的专栏、茶书、香书画插画,并且将之作为茶道表现艺术的一种方式,本书从中择取部分,并加画六张。

内容概要

中、日、韩、英同为茶道国家,但由于国情、民俗及产业的变迁,造就了不同的茶道文化。本书主要介绍中、日、韩、英四国的茶道文化知识,包括各国的茶道简史、茶道道具、茶道礼仪、茶事茶话等内容,并配有精美的手绘图片,世界各国的茶道爱好者,都能领略茶道艺术的风貌。

作者简介

林瑞萱,在台北陆羽茶艺中心从事茶道、香道教学二十七年(1981-),并注重茶画、香画的创作。曾任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第一届理事(1990)。1998年后在台北坐忘谷茶道中心从事茶道、香道教学,现任坐忘谷茶道中心负责人。主要著作有《陆羽茶经讲座》《茶道十讲》《韩国茶

书籍目录

中国茶道 第一章 何谓茶道?   一、茶道生活?   二、茶道的生活美学?   三、茶道的语源?   四、茶道的建立?   五、陆羽茶经的茶道美学?  第二章 茶道在生活上的意义?   一、居家的茶?   二、游戏的茶?   三、禅宗的茶?   四、现代生活的精神指标?  第三章 茶道的训练?   一、我们为什么要学茶道?   二、茶道训练的意义?   三、茶道的学术?   四、茶道的技艺?  第四章 现代的茶道生活?   一、何处饮茶?   二、茶道教学?   三、各种茶会?   四、现代的茶道礼节? 日本茶道·煎茶道?  第一章 日本茶道简史?   一、日本饮茶探源?   二、日本茶树之始栽?   三、日本最早的茶书?   四、日本最早的茶规?   五、新兴的茶产业?   六、日本的斗茶?   七、茶道的孕育?   八、日本茶道的创立?   九、空寂茶道的完成?   十、空寂茶道之大成?   十一、利休同时期的日本茶道界?   十二、四大茶会记?   十三、利休之后的日本茶道界?   十四、江户时代以后的茶道?   十五、日本茶道的派系?   十六、庶民的茶?  第二章 日本煎茶道简史?   一、抹茶和煎茶?   二、煎茶道的起源?   三、煎茶道的始祖?   四、卖茶翁?   五、文人对煎茶道的贡献?   六、煎茶道之成立与流布?   七、近代煎茶道的发展?   八、战后的日本煎茶界?   九、煎茶道的主要流派?  第三章 茶道具?   一、装饰道具?   二、点前道具?   三、怀石道具?   四、水屋道具?   五、待合处、露地道具?  第四章 煎茶道具?   一、陈烈器?   二、备汤器?   三、泡茶器?   四、奉茶器?   五、洁茶器?   六、茶食器?   七、贮藏器?  第五章 参加茶会应注意的礼节?   一、入席前的准备?   二、从待合处出来的时候?   三、露地的走法?   四、蹲踞的使用法?   五、躙口进入法?   六、广间茶席进入法?   七、拜见床龛?   八、拜见风炉?   九、暂坐和定坐?   十、坐的方法?   十一、起立的方法?   十二、走路的方法?   十三、椅子的坐法?   十四、脫鞋子的方法?   十五、敬礼的方法?   十六、隔扇门的开法?   十六、隔扇门的关法?  第六章 点心的享用法?   一、主茶食与副茶食  二、点心享用法 第七章 享用茶的方法举例?   一、表千家薄茶享用法?   二、煎茶道小川流吃茶法?  第八章 抹茶点茶法?   一、准备  二、列具  三、点茶  四、结束点茶的方法 第九章 煎茶点茶法?   一、准备  二、点茶  ? 韩国茶道?  第一章 韩国茶道简史?   一、茶之传入?   二、茶之流行?  第二章 茶事茶话?   一、韩国茶道史上第一次茶会?   二、忠谈禅师献茶?   三、四仙茶话?   四、献供一万真身文殊茶礼?   五、景德王赐茶?  第三章 韩国茶道的表现形式?   一、高句丽行茶法?   二、忠谈禅师行茶法?   三、四仙行茶法?   四、八关会行茶法?   五、献供弥勒三尊茶礼?   六、献供青铜弥勒大佛茶礼?   七、茗园八正禅茶法?   八、秋史金先生遗墟埤前献茶礼?   九、朝鲜时代佳会闺秀茶礼?   十、士人茶礼?   十一、总结韩国茶道的表现形式?  第四章 茶人与文献选介?   一、薛聪与花王戒?   二、金富韩与三国史记?   三、普觉一然与三国遗事?   四、茶、酒不分家的李奎报?   五、丁若镛与茶信契节目?   六、草衣禅师与东茶颂、茶神传?   七、金正喜与促茶状?? 英国茶道?  第一章 英国独特的红茶文化?   一、红茶文化的发祥地?   二、英国人的茶道生活?  第二章 茶事茶话?   一、童话世界里的英国茶?   二、第一位饮茶的皇后?   三、从反对饮茶到提倡?   四、茶公园与茶舞?   五、维多利亚茶?   六、茶服的流行?   七、波士顿茶叶事件?   八、茶与鸦片战爭?   九、飙船大赛?   十、二次大战的茶口粮?  第三章 红茶的产、制、销?   一、主要茶区?   二、红茶的制造?   三、茶叶的行销?  第四章 红茶的享用?   一、红茶茶器?   二、红茶的泡法?  第五章 英国的茶陶?   一、英国陶父乔赛亚?威基伍德?   二、皇家伍斯特?   三、皇家道尔顿?   四、明顿?   五、皇家皇冠德比?   六、皇家亚伯特?   七、史波特?  第六章 手工茶具的制作与收藏?   一、Paul Cardew的手工茶壶?   二、Andy Titcomb的手工茶壶?   三、Tony Cater的手工茶壶?   四、The Teapottery的手工茶壶

章节摘录

插图:中国茶道第一章  何谓茶道一、茶道生活国人饮茶,据传始自神农。湖南省醴陵县南有个地方叫作茶陵,是在茶水南岸,说是古代的“茶王城”,也叫做“茶乡”。神农氏在茶乡筑城,指导百姓种茶,百姓就尊他为“茶王”,茶乡也叫作茶王城了。(图一)陆羽《茶经·六之饮》有“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关于鲁周公……”意即“茶作为饮料来喝,是从神农氏开始的,传布开来,则是在周朝鲁国周公的时候。”显然陆羽认定茶之饮用始自神农,那么国人饮茶则有五千年的历史。由于历史悠久,饮茶很早就超越了解渴或健康饮料的范畴,成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图二)二、茶道的生活美学最早将茶道的生活美学加以描述,并传至后世的是西晋?杜毓的《荈赋》。我们可以从这篇世界最早的茶赋来体会那个时代的茶道生活之美。(一)地利:产茶的地方是高耸灵秀,珍奇物产汇聚的山岳。盘旋曲折,土壤丰腴滋润,满山满谷都是荈草。(二)天时:从天上降下甘美的雨水滋润肥腴的大地,时节刚好是初秋农闲的时候。(三)人和:在农事暂时结束的时候,成群结伴去采茶、作茶。显然作茶被当作郊游踏青一样,是一种乐趣。(图三)(四)择水:煮茶用水要用岷江上游所流下的水。岷江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北。煮茶用水的选择也是一种情趣。(图四)(五)择器:选择陶器(茶碗等),一定要东瓯所制造的,东瓯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这里指的是越川窑的青磁。如果酌取茶汤,则要用匏瓜作成的勺子,取法于周朝之贤王“公刘”飨宴群臣“酌酒用匏”,辛苦经营的典故。(图五)(六)茶汤的鉴赏:刚煮好的时候,沫是往下沉的,而细轻的汤花则浮上来,光亮鲜明好像积雪,华丽灿烂又如春花一样。(图六)以上可知先民农闲之余,过着性灵丰富的茶道生活,杜毓因之而完成这首清和典雅,脍炙人口的茶赋。全赋如次:灵山惟岳,奇产所钟。瞻彼卷阿,实曰夕阳。厥生荈草,弥谷被冈。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侶,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烨若春敷。

编辑推荐

《中日韩英四国茶道》配有精美的手绘图片,世界各国的茶道爱好者,都能领略茶道艺术的风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日韩英四国茶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1条)

 
 

  •   茶道是一种文化艺能,是茶事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修养与教化的手段。通过饮茶活动能获得精神感受和思想上的需求。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一书中给茶道的定义是“把茶是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时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门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茶中有道,以茶行道,通过事茶可以反映一个人内在修养和心态。
  •   刚喜欢上喝红茶,才开始了解茶,了解茶道,喜欢。
  •   对比、借鉴、改造、升华,这本书闲来读读还行。。。。内容简单罗列,没有深层次解读,茶道背后的解读交代偏少。。。。
  •   在朋友那儿发现了这本好书, 于是回来就在当当网上买了一本,决定仔细读读。这本书的知识性很强,布局也很有条理,大量引用了历史记载,是喜欢茶道之人的良师益友。
  •   图文并茂,彩色版的。但是。。。说韩国的有点多了,而且讨论历史文化居多,步骤礼仪等说的有点简单了,要再在这些方面配几张图就好了。
  •   很好的茶文化工具书,赞!
  •   了解文化 很好
  •   这本书有些新内容。我推荐大家看看。
  •   有国际视野的,可以有个横向对比
  •   内容充实,文字优美,装帧好。
  •   等了很久!终于有货。学习,收藏!!
  •   非常好的一本书,我淘了好久才淘到!
  •   好书!送货快捷!
  •   看了一下,还可以,台湾人写的通俗易懂,更能接受
  •   台湾人视野或许更宽阔、更客观一些。
  •   旧书,不好
  •   还是可以的,价格实惠。。。
  •   本书作者茶道功底深厚,极有素养。但本书只大概的介绍的中日韩英的茶道历史及现况。却没有从茶之“道”的层面去发挥。喜爱茶道的朋友可以看《茶之书》。
  •   主要介绍了各国茶道的起源,与现代茶道礼仪,值得一看!
  •   资深台湾茶道讲师滴力作,推荐
  •   这本书当中介绍了中、日、韩、英四国的茶文化,用来消遣,长长见识还是可以的。文字较少,图片较多,看着挺丰富,属于入门级的茶文化介绍书籍。我就一菜鸟,所以还是比较适合我的。
  •   但是比其他泛滥的关于茶的书,已经质量不错了
  •   书的质量不错,里面的内容也很有趣
  •   不错的书,质量也很好,很喜欢
  •   书质量还可以,发货也及时。
  •   旧书,没有保护膜,并且封面上方有个黑手印
  •   了解中日英韩四国的茶道源流、程序、特点...不错
  •   不过对于英国茶道文化我还是很感兴趣的
  •   内容有些枯燥。
  •   看书和上网查,差不了多大
  •   买了4本茶文化的书,这是最不喜欢的一本
  •   内容不深入,完全是基础介绍。配图莫名其妙,也不美观。
    仅作一般性了解。
  •   理论讲述、历史发展讲的太多了,能和实际联系的少。
  •   题目太大,一旦涉及不是很深入,图片选得太难看。
  •   1,开本是奇怪的正方形。2,内容是对4国茶道的简要了解。3,插图大概是作者特别图绘的吧,但是我觉得不如用照片更直观。另,我最感兴趣的日本茶道部分竟然没有一张插图。其实茶具图很重要,比那些人物图有用。
  •   内容过于简单,感觉一般
  •   内容比较广泛。。再细些就好了。若是给我寄本新书就好了!有点像商店里卖的那种有打开一本作为样板给人家看的那种。。。不算麻烦再换了将就吧。
  •   书还是不错的,对于一些对于茶道想做个初步了解的朋又来说它很不错!
  •   本书介绍了四个国家茶艺茶道知识,很详细。喜欢
  •   主要引用了很多茶道诗赋,有些文化气,但是主题涵盖很少,而且对引用的诗文解释太少了,有些不太理解,读起来不是很畅快。
  •   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但是感觉其中对中国茶道介绍的太少,反而是对日本茶道介少很多,自己感觉这样布局不是很合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