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昙学与汉字音学新论

出版时间:2009-09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谭世宝  页数:443  字数:3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原稿名《悉昙字音学的传习与汉字字音分析的发展的关系》,为本人1992—1999年间完成并获通过的香港理工大学哲学(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在经多次修改后,于2003年签约送交中华书局出版。书中具体包括了: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谭世宝,1950年生于香港。历史学学士(中山大学,1982年)、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1987年)、哲学博士(语言学专业,香港理王大学,2000年)。曾任澳门大学中文学院助理教授、硕士课程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席以及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研究员。现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

书籍目录

异军苍头突起内容提要  一、研究概述  1.研究内容的范围及方法  2.本论文的主要内容观点简介二、一些常用的基本名词辨释  1.音、声、韵与韵书辨释    1.1 关于“音”、“声类”等词的释义    1.2 关于“声”的释义    1.3 关于“韵”的释义    1.4 关于“韵书”的释义  2.关于音、声、韵“通例”的商榷  3.音、声、韵的原始资料及基本含义的衍变    3.1 《尚书》及先秦古字中的声、音等词的源流变化    3.2 汉至南北朝时期均与韵的源流变化  4.五声与四声等词考辨    4.1 李登“五声命字”真相略探    4.2 “四声”之论起源初探    4.3 “五声”与“四声”之别  5.音、声、韵在当今辞书的基本含义及本文用法简介  6.结语”三、切、反及相关的切韵、反切等词考辨  1.宋以来诸家解说之纷纭  2.古籍中的“切”、“反”等词本义之正解补释    2.1 《切字要法》的“切”字之法的来源及性质    2.2 《颜氏家训》有关“切”与“反”之记述考辨    2.3 后人对陆法言《切韵》之“切”与“韵”的误解    2.4 “切韵”的“韵”字本义探讨    2.5 《康熙字典》对“字母切韵”的源流记述    2.6 《大藏字母切韵要法》等的“字母切韵”之学    2.7 《钦定音韵阐微》对“切韵”之学的论述    2.8 《钦定同文韵统》所述“反切字”与“翻切字”的源流    2.9 日本古悉昙学有关“反”、“切”等词的记述考释    2.10 赵宦光论“反切”与“翻窃”关系之原意  3.造成误解的一些对象、年代及因果分析    3.1 对《颜氏家训》的误解    3.2 对陆法言《切韵》的误解    3.3 对唐玄度《九经字样》的误解    3.4 对宋代《广韵》影响的误解    3.5 清代的误说源流综论  4.“反切”一词出现的年代及其含义的探索    4.1 “二徐”《说文》所用“反切”一词考辨    4.2 丁度创用“翻切”一词    4.3 “反切”首先偶见用于沈括    4.4 郑樵仍不用“反切”一词    4.5 南宋末至元初“反切”一词渐盛    4.6 “反切”一词传人日本  5.结语四、悉昙学人华前后华人字音知识的对比  1.悉昙学人华以前华人字音知识长期滞后之因果    1.1 汉语言文字结构功能的特性局限    1.2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局限    1.3 汉字自然存在形式的先天局限    1.4 汉字文化圈单独扩展的局限  2.悉昙学人华传播对华人字音知识的影响    2.1 印度佛教人华对中国文化传统局限的突破    2.2 佛教悉昙文字是当时唯一可资华人借鉴的外文    2.3 汉字的切音等方法是受悉昙文字学影响的结果五、悉昙学人华与汉字字音分析的起源探秘  1.佛教诸经论的悉昙字母之学人华传播史概述  2.进行梵汉文字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的确立与发展    2.1 般若经论对“四十二字”系统的国际性功能的传播    2.2 涅盘经论对“五十字”系统及“十四音”的功能介绍  3.汉字字音分析的滥觞一一潜藏于梵汉字对音的起源    3.1 汉字字音分析的起源之迷失    3.2 启发中国译经者的悉昙字拼音法    3.3 用汉字对音来译写和研究悉昙文字的结果    3.4 略论日本所传悉昙学资料的研究价值  4.结语六、梵汉字音比较研究成果之一:切音法与字母  1.被忽略的字音分析的基础方法一一“切音法”钩沉    1.1 切音的工具方法随悉昙学人华传播的成果    1.2 最流行而又隐蔽的分切字音的基本方法和范例    1.3 切音法的研习成果与发展流传探索  2.汉字的切字与字母同源出于悉昙字母拼音学之考证    2.1 汉字的切字与字母同源而共流或异流之关系分析    2.2 汉字的字母切韵之学的起始年代及来源的异说考辨七、梵汉字音比较研究成果之二:反音法  1.“反音”的本义及其来源各说评议    1.1 包含反切法的切韵之学源出于西域之说    1.2 汉字的反切及字母等韵之学皆中国土产之说    1.3 对前两说折中之第三说    1.4 对第三说略加修改发展之说    1.5 结论  2.悉昙学所传的梵汉对音的反音法及其模式    2.1 现代学者对天城体梵文拼音模式的误解辨正    2.2 悉昙字与汉字对音的反语模式探真  3.梵汉对音字的反语模式对纯汉字的反语的影响      3.1 悉昙家所作的梵汉对音的汉字反语的性质和作用    3.2 唐以前悉昙字的对音反语繁多之因果分析  4.悉昙家及儒家所失传的古来反音法探秘    4.1 纽字本义及其在悉昙字音学及汉字字音分析中的应用    4.2 四声字典纽声反、正纽、双声反、傍纽、双声字考辨    4.3 汉字反语注音中的纽声反的原始遗迹实证    4.4 原始的汉字反音多用纽声反的原因  5.孙炎的反语注音法的来源及其历史意义    5.1 汉字反语注音法的创用者及其年代的异说考辨    5.2 悉昙学人华以前汉人不可能用反语注音的原因分析    5.3 孙炎率先在儒经音注中引用反语注音的历史意义    5.4 结论八、梵汉字音比较研究成果之三:调四声法  1.汉语字调四声分析法产生和确立的因果过程    1.1 对有关汉语字调四声问题研究的新看法概说    1.2 对目前两大派学说的论衡  2.沈约《四声谱》之秘传与存佚及其内容探秘    2.1 沈约《四声谱》的秘传及存佚概况      2.2 南北朝时人对《四声谱》及其“四声”说的误解述评    2.3 清代以来对《四声谱》的误解剖析      2.4 “四声”学说之首创者考辨    2.5 沈约《四声谱》的内容之真相及其直接的目的作用  3.《四声谱》的成果在字音分析中的应用与发展概论    3.1 “四声”的应用与汉字注音方法效果的改进    3.2 “四声”知识普及与《切韵》系韵书产生和发展的关系    3.3 《四声谱》对汉字字音分析的发展之直系影响  4.结语  补论一:《(经典释文)成书年代新考》商榷    补论二:《反切起源考》商榷附录一:参考文献目录附录二:参考文献影印件鸣谢跋  补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悉昙学与汉字音学新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中印两国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我在看此书前对梵语略有所知,对唐玄奘的西行求法感慨良多。世界是多么的大,中国是多么的大。仔细琢磨这本《悉昙学与汉字音学新论》,对我的专业来讲本身就是深沉的启蒙和一种扩展。总之,不管是对母语的研究,还是对其他语种的学习,乃至宏观微观的相互比较,这本《新论》的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都非同凡响。公元二0一二年春节初六于上海。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