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书校议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丁福林  页数:403  字数:26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华书局于1972年出版的《南齐书》,为我国著名学者王仲荦先生所点校,是书广泛地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综合王先生自身多年的研究心得,校勘精审,创见良多,可谓迄今所见的最为完善之精本。但是这部历史著作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或因辑补,或因辗转传抄和排印等而造成的讹误,以及由于原书作者因仓卒成书而存在的自身史料的错乱,还是相当之多。要想仅仅凭一人一时之力,使之成为尽善尽美之版本,实在难以做到。所以中华书局点校本的疏漏之处亦在所难免。此书出版后,我国著名学者朱季海先生又著有《南齐书校议》一书,对中华书局点校本未到之处予以补充,由中华书局于1982年出版。但朱季海先生所论及之处,多在音韵训诂,以及史料的补充等方面,而于史实的考证以及点校疏漏与失当之处的纠误则涉及甚少,可为不无遗憾。拙著拟利用内外证互相结合等方法,在朱季海先生《南齐书校议》之基础上,对中华书局点校本所存在的校勘及标点等方面的不足进行全面考证辨析,力求得出较为准确之答案。以作为朱季海先生《南齐书校议》的补充,也可供《南齐书》再版时参考,并使南朝历史的研究者能比较方便地获取较为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内容概要

本书拟利用内外证互相结合等方法,在朱季海先生《南齐书校议》之基础上,对中华书局点校本所存在的校勘及标点等方面的不足进行全面考证辨析,力求得出较为准确之答案。以作为朱季海先生《南齐书校议》的补充,也可供《南齐书》再版时参考,并使南朝历史的研究者能比较方便地获取较为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书籍目录

前言卷一 本纪第一·高帝上卷二 本纪第二·高帝下卷三 本纪第三·武帝卷四 本纪第四·郁林王卷五 本纪第五·海陵王卷六 本纪第六·明帝卷七 本纪第七·东昏侯卷八 本纪第八·和帝卷九 志第一·礼上卷十 志第二·礼下卷十一 志第三·乐卷十二 志第四·天文上卷十三 志第五·天文下卷十四 志第六·州郡上卷十五 志第七·州郡下卷十六 志第八·百官卷十七 志第九·舆服卷十八 志第十·祥瑞卷十九 志第十一·五行卷二十 列传第一·皇后卷二十一 列传第二·文惠太子卷二十二 列传第三·豫章文献王卷二十三 列传第四·褚渊王俭卷二十四 列传第五·柳世隆张镶卷二十五 列传第六·垣崇祖张敬儿卷二十六 列传第七·王敬则陈显达卷二十七 列传第八·刘怀珍李安民王玄载卷二十八 列传第九·崔祖思刘善明苏侃垣荣祖卷二十九 列传第十·吕安国周山图周盘龙王广之卷三十 列传第十一·薛渊戴僧静桓康焦度曹虎卷三十一 列传第十二·江谧荀伯玉卷三十二 列传第十三·王琨张岱褚炫何戢王延之阮韬卷三十三 列传第十四·王僧虔张绪卷三十四 列传第十五·虞玩之刘休沈冲庾呆之王谌卷三十五 列传第十六·高祖十二王卷三十六 列传第十七·谢超宗刘祥卷三十七 列传第十八·到妫刘悛虞惊胡谐之卷三十八 列传第十九。萧景先萧赤斧卷三十九 列传第二十·刘锹陆澄卷四十 列传第二十一·武十七王卷四十一 列传第二十二·张融周颐卷四十二 列传第二十三·王晏萧谌萧坦之江柘卷四十三 列传第二十四·江斅何昌寓谢浦王思远卷四十四 列传第二十五·徐孝嗣沈文季卷四十五 列传第二十六·宗室卷四十六 列传第二十七·王秀之王慈蔡约陆慧晓萧惠基卷四十七 列传第二十八·王融谢跳卷四十八 列传第二十九·袁彖孔稚珪刘绘卷四十九 列传第三十·王奂张冲卷五十 列传第三十一·文二王明七王卷五十一 列传第三十二·裴叔业崔慧景张欣泰卷五十二 列传第三十三·文学卷五十三 列传第三十四·良政卷五十四 列传第三十五·高逸卷五十五 列传第三十六·孝义卷五十六 列传第三十七·幸臣卷五十七 列传第三十八·魏虏卷五十八 列传第三十九·蛮东南夷卷五十九 列传第四十·芮芮虏河南氐羌引用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校勘记】“尹午”,据南监本、殿本、局本补。按“尹午”《南史·齐纪》作“尹千”,下同。又“东南涧”南监本、局本作“东南隅”。“奉玺”、“赤斧”据南监本、殿本、局本补。【校议】据本书《高帝纪下》及《萧赤斧传》,萧赤斧受任为雍州刺史在齐建元二年二月戊子,即尹午得玺后或未即出献,至齐立国后始献之于赤斧耳。第353页第2行元徽四年,太祖从南郊,望气者陈安宝见太祖身上黄紫气属天。【校议】刘宋末年之南郊,见载于《宋书》者,有《明帝纪》所载泰始四年“春正月己未,车驾亲祠南郊,大赦天下”,《后废帝纪》所载元徽三年“春正月辛巳,车驾亲祠南郊、明堂”。然于元徽四年则日:“春正月己亥,车驾躬耕籍田,大赦天下。”而未载祠南郊事。今考之《宋书·明帝纪》云:“(泰始)六年春正月乙亥,初制间二年’一祭南郊,间一年一祭明堂。”由是知元徽三年正月既已南郊,则元徽四年断无再次祠南郊之事,即此所载“元徽四年”者,必误。又考之《南史·齐本纪上》云:“及为领军,(按指萧道成。)望气者陈安宝见上身上恒有紫黄气。”

后记

王仲荦先生是我素来敬仰的学者,为王先生所点校的《南齐书》做一些修补工作,对我来说,实在是一件十分艰难和诚惶诚恐的事。自从拙作《(南齐书)校点札记》在南京师范大学《文教资料》1996年第2期发表以后,《文史》和《江海学刊》等刊物又陆续刊登了我有关《南齐书》校点的文章,特别是《江海学刊》的季鹏先生和潘清女士,更给了拙稿以连载的机会,使我对完成这一课题增加了信心。2006年,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批准这一课题为直接资助项目,使这一课题的完成有了经济上的保证。书稿完成以后,又得到了中华书局徐俊总编辑和于涛先生、樊玉兰女士的大力支持,为书稿提供了出版的机会。书稿的责任编辑樊玉兰女士又为我纠正了书稿中的部分错误和不足,使拙作避免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在此,谨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诸位先生和女士致以诚挚的谢意。

编辑推荐

《南齐书校议》: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南齐书校议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内容没的说,就是古文部分繁体就好了
  •   在第三方卖家(北京文海龙驰图书有限公司)买的,快递费有点贵,5本书46元。2014年2月15号中午下单,17号晚上发货汇通快递,19号晚上到广州,21号下午送到,有点慢。定价39元,16.38元入手。2010年9月1版1印,简体横排,403页,32开。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