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逻辑学之研究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日) 武邑尚邦  页数:324  
Tag标签:无  

前言

因明是古印度的逻辑学说,“因”是指推理的根据、理由,“明”是知识、智慧,所以因明是通过宗、因、喻等所组成的论式,进行推理、证明的学问。从思想上说,因明包括逻辑学和认识论。因明的逻辑学部分是为了研究逻辑规则和逻辑错误,逻辑规则是宗、因、喻三支或五分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定,陈那新因明的主要内容有因三相、九句因、合与离等;逻辑错误称为“似宗”、“似因”、“似喻”,总称“过失”,包括宗九过、因十四过、喻十过等。而认识论(又称“量论”)部分研究现量和比量,即直觉知识和推理知识。在学派纷争的年代,为了证明本派学说的正确,指明对方学说的错误,辩论的方法成为至关重要的工具,在长期辩论中,逐渐形成了推理形式。最早起源于古印度正统婆罗门哲学派别关于祭祀的辩论,其中正理派深入研究了逻辑问题,以五支作法为中心,初步归纳出正确推理的基本规则和错误推理的原因、类型。

内容概要

  《佛教逻辑学之研究》共分序论和本论两个篇章,主要对佛教逻辑学作了探讨和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逻辑学之种种相与基础论之种种相、nyaya一词的原初意义、因与比量、不承许别立圣教量之立场与佛教之批判精神、印度哲学之目的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武邑尚邦 译者:顺真 何放 丛书主编:释妙灵

书籍目录

译者序言著者序言缩略语表序论 逻辑学基础论与佛教逻辑学一 逻辑学之种种相与基础论之种种相基于量论之因明——古因明之三量说与新因明之二量说——佛教逻辑学并非单纯轨范科学二 logic:与logos(弥曼沙:探讨),(论诤),(比知),(正理),(因明)等等之意蕴——关于展示印度思维根源之天则的利陀——(利陀)与祭祀——逻辑思想与祭祀——作为唯一知识源泉的法之现证者——宗所具圣教量之意蕴——正理学派之正理学与“我”之哲学三 nyaya一词的原初意义正理学派之界定—— (哲学)——与吠陀学相区别之正理学——正理学作为所说最高正理之意蕴——五支论式与四量——宗与圣教量四 因与比量喻之特征——合与譬喻量——第一义与语言表现——弥曼沙学派之语言观——正理学派之语言观——(依声而对对象之正确认识,以其乃为习惯之物故)之意蕴五 作为vada-marga的逻辑学《瑜伽师地论》之七种因明——(论)——(尚论),(诤论), (毁谤论),(顺正论),(教导论)之意蕴——《瑜伽师地论》之因明即是菩萨之所应学六 关于无著、世亲的因三相说以量说为基础之因明的确立——《集量论》中所展示的逻辑学之结构——依据量说之逻辑思想的结构化与其对印度一般逻辑学之影响七 不承许别立圣教量之立场与佛教之批判精神否认另立圣教量之逻辑根据——圣教量即是比量性——陈那关于语言与分别之主张八 印度哲学之目的正理论与依真知而解脱——svatab (自立之量性)与 (他立之量性)——佛教量说之立场即是(他立之量性)——陈那关于量之阐释的改变——三支作法之意蕴——依据具有因三相的三支作法之确立本论第一章 确实性之真诠——(量论)一 量论之根本目的正智与量——《集量论》第一偈——法称之成量二 确立量论的契机与陈那的历史背景月称对量论者之批评——量论者之意蕴——陈那量说之立场——月称与陈那关于量之阐释的差异三 关于印度量之数量正理学派四量说即是世间极成——正理学派之四量说——三种比量——圣教、比喻二量之另立——龙树《广破经论》之量说——陈那以前之三 量说四 随顺正理者之意蕴陈那之二量说——随顺正理之同道者清辨——不顾论宗之意蕴——《因明大疏》中倡导三量说与二量说并无不同之立场并非正确——二量说之真意——《集量论》的《观离(遮诠)品》中对圣教、譬喻二量之批评——确立二量(现量、比量)之理由——pramana的语义解释应是 (能量即所量),在陈那并非是(正知之工具)第二章 感性认识之确实性—— (现量)一 现量规定及其解释关于(离分别)与 (无分别)——(现量)之语源——(使现前)与(现现别转)——月称对“现现别转”之批评——对依据《俱舍论》引用(别转)所赋予意蕴之正当性的论证——“现现别转”的语义分解是基于陈那之学术立场二 与根对应之意蕴印度诸哲学流派对于根之阐释——说一切有部关于量之规定——陈那对根之理解——《观所缘缘论》对根之规定——作为为展示“现量离分别”而采取与根对应之语义分解为恰当之陈那三语义分解的说明所说法称属于经量部——自相之意蕴——舍尔巴茨基之阐释——达斯古巴塔之阐释——所说自相即是超越了五种分别之存在——关于名言(概念)、种类(范畴)等之阐释——自相并非事物之自相……第三章 推理认识之确实性——(比量)结语附论一 关于《集量论》文本的诸问题附论二 佛教逻辑学典籍以及研究文献再版语译者语

章节摘录

插图:综上所述,我们通过月称的《中论释》探寻了陈那“现现别转”之语义分解以及其现量说的立场是如何被批判的。可以说于此所展示之批判的确是正确的。但是,不论这些批判正确与否,通过其批判似乎就能得知陈那现量之特质到底为何。在此,我们首先必须探寻这一点。最初应该考虑的是,将月称的这一批判在陈那自身而预想则自家学说是否成立这一点。如果陈那没有考虑到已然在此所说批判之旨趣的话,他或许就要犯错误。但是,如果当初预想到这种批判之旨趣,同时斗胆使用特别之语义分解的话,那么在这一语义分解中就有深层次之意蕴,就中一定是展现着量论者的独特立场。对于此点,我们到底能够如何考虑呢?关于这一点,正如在以下所述的情形中,可以认为陈那已然充分考虑到了由月称所作那样的批判。因此,在此成为问题的语义分解,并非单单是从语义分解自身的正确与否来考虑,而必须从关乎到量说的根本性立场来考虑。

编辑推荐

《佛教逻辑学之研究》:真如·因明学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佛教逻辑学之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