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朝使臣眼中的中国形象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徐东日  页数:30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朝鲜朝使臣眼中的中国形象》通过对朝鲜朝使臣“使华录”作品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具体考察了朝鲜士大夫看待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特殊视角、价值取向以及朝鲜民族对中国的总体想象,系统阐明了这些游记与当时朝鲜人对中国的“社会总体想象”之间的互动关系,较为清晰地勾勒出朝鲜朝使臣眼中的明代、清代的中国形象以及在朝鲜朝语境下中国形象的嬗变轨迹,进一步透视朝鲜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挖掘构成这些形象背后的社会深层的文化意蕴。

作者简介

徐东日,朝鲜族,吉林省延吉人,1963年10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现任《东疆学刊》(CSSCI)主编。主要从事朝鲜一韩国文学、中朝(韩)日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出版《李德懋文学研究》、《清代朝鲜朝使节“燕行录”中的中国形象——以17、18世纪的“燕行录”为中心》、《日本古代诗歌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朝鲜实学派文学与中国的关联研究》等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主持完成了“2004年全国高等院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资助经费研究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曾多次荣获省社会科学成果奖。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章 朝鲜朝使臣的入华使行活动第一节 朝鲜朝对明、清两朝的朝贡第二节 朝鲜朝使团的概况第三节 朝鲜朝使团的使行路线及馆所第四节 朝鲜朝“使华录”的作者第二章 朝鲜朝使臣笔下的明代中国形象概说第一节 朝鲜朝与明朝的关系第二节 明代朝鲜朝使臣笔下繁荣、进步的中国形象第三节 朝鲜朝使臣笔下灰暗的中国形象第三章 17世纪下半叶的清朝形象——以麟坪大君的《燕途纪行》为中心第一节 17世纪下半叶朝鲜朝与清朝的关系第二节 满族人:妖魔化的人物形象第三节 顺治帝:具有争议的清帝形象第四节 紫禁城形象:朝鲜朝使臣慕华心态的投射物第四章 18世纪上半叶的清朝形象——以金昌业的《老稼斋燕行日记》为中心第一节 18世纪上半叶朝鲜朝与清朝的关系第二节 毁誉参半的满族人第三节 康熙帝:从“妖魔化”向“理想化”迁移的君主形象第四节 复杂的人物形象:文明程度高但缺乏气节的汉族人第五章 18世纪下半叶的清朝形象——以北学派人士的“燕行”作品为中心第一节 18世纪下半叶朝鲜朝与清朝的关系第二节 民俗蠢强、专尚弓马的满族人第三节 乾隆皇帝:较客观、理想的皇帝形象第四节 基本正面的汉族士人:学识渊博、姿貌雅洁、重情重义第五节 理想的中国社会:经济繁荣与利用厚生第六章 结论第一节 朝鲜朝对中国的社会总体想象及其中国形象的嬗变第二节 “使华录”作者与朝鲜朝对中国的社会总体想象第三节 “使华录”作品中中国形象发生嬗变的原因第四节 “使华录”作者塑造中国形象的学理价值主要参考文献附录韩国所藏“燕行录”作品朝鲜历代燕行使臣一览表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一节 朝鲜朝对明、清两朝的朝贡既然《朝天录》、《燕行录》(也可统称为“使华录”)主要是指在中国的明、清两个朝代(历时500多年)来到中国京城的朝鲜使臣将其在华期间的见闻、感悟自由地有创意地记录下来的使行作品,那么,我们就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朝鲜朝对明、清两朝的朝贡活动情况。中朝两国是具有悠久的特殊传统关系的国家。这种传统关系的特殊性表现为两国间保持着古代东亚世界特有的宗藩国际关系。尽管国家间的宗藩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国际关系,但在古代社会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因为源自中国儒家的礼治文化传统一直是建立并维续中朝两国宗藩关系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而共同的儒家礼治文化背景是自古以来两国保持这种特殊关系的奥秘所在。古代中朝关系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以朝贡制度为媒介,而明清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转型期,与朝鲜朝的封建宗藩关系得到空前强化,并由此形成典型而实质的朝贡关系。不论是以华夏正统自居的朱明政权,还是以“夷狄”身份入主中原的清王朝,都把这种朝贡制度看作是一种怀柔和羁縻朝鲜人的重要手段。可以说,这种朝贡制度的主要特征是朝鲜朝向明朝、清朝称臣,定期遣使朝贡,采用明朝、清朝的年号与年历等;明朝、清朝政府则对朝鲜国王予以册封、赏赐,对其贡物进行回赐等。

编辑推荐

《朝鲜朝使臣眼中的中国形象:以为中心》是中华文史新刊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朝鲜朝使臣眼中的中国形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书里的好些内容都是对2002年北京大学博士论文“18世纪韩国游记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以三种燕行录为中心”及2006年延边大学博士论文“朝鲜朝语境中的满洲族形象研究——以十七、十八世纪的使行文学为中心”的重复。而且频繁大量地引用以上两篇论文时绝大多数都未加注,让人误以为是作者自己的东西。书里的文字错误也不少:页134“皇帝向西盘膝而坐,广额(应为广颡),颔(应为颐)稍杀,髯犯颊而斑白,雌雄眼,神气清明。其衣帽皆黑,与凡胡无异”;页140“又言皇子脱渠笠子观之,监(应为临)辞始还,与皇子所着衣服,衾枕甚俭,不如常胡之富者,如器用之类,亦无一奇物”。此类错误甚多,不再枚举。内蒙古师范大学邱瑞中先生擅治古文献,其《燕行录研究》对以上诸文校雠甚精,可参看。
  •   这本书找了很久了 很喜欢 支持一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