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四大家诗学研究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杨理论  页数:258  字数:26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兴四大家诗学研究》细密地考察了中兴四大家与江西诗派的关系,对比四大家与江西诗派关系的疏密远近,勾勒出他们出入江西的诗学历程。作者在辨析四大家与江西诗派关系时,定位较为准确,如将杨万里归结为“横出”江西,陆游为“不嗣”江西,范成大和尤袤为“不为”江西。在细致梳理排比的基础上,然后得出结论道:“四大家中,陆游和杨万里是濡染江西诗风最深的两位人物,以至于二人常常被有的学者视为江西嫡传。陆、杨相较,杨万里所受江西影响实深于陆游。……尤、范二人诗歌虽也有极少的江西痕迹,但却在学诗之初即不务江西,与江西诗派之关系比杨、陆二人更为疏离,偶尔表现出的江西习气乃时代风潮熏染所致,并非刻意学习江西的结果。”

书籍目录

总序

绪论:中兴四大家的成员演变
第一章 中兴四大家的生平与相互交游
第一节 四大家生平及著述
第二节 四大家相互交游及品评
第二章 南宋前期的政治文化生态与中兴四大家的思想
第一节 四大家与和战之争
第二节 四大家与道学反道学之争
第三节 四大家与儒释道思想
第三章 中兴四大家出入江西的历程
第一节 “横出”江西的杨万里
第二节 “不嗣”江西的陆游
第三节 “不为”江西的范成大和尤袤
第四章 突破江西的诗学选择
第一节 远绍唐前:四大家诗学选择之一
第二节 复归唐音:四大家诗学选择之二
第三节 近承北宋:四大家诗学选择之三
第五章 治心养气:四大家论文气涵养
第一节 陆游:气贯诗文
第二节 杨万里:为文养气
第三节 范成大和尤袤
第六章 江山之助:四大家论诗材取向与诗思触发
第一节 杨万里:“只是征行自有诗”
第二节 陆游:“正在山程水驿中”
第三节 范成大和尤袤
第四节 四大家诗学的外向型特征
第七章 反对雕琢:四大家对苦吟的态度
第一节 陆游:“文章本天成”
第二节 杨万里:“作句本天巧”
第三节 范成大和尤袤
第四节 矛盾创作心态的原因探析
第八章 中兴四大家诗学与南宋中后期诗歌走向
第一节 四大家诗学的横向考察
第二节 江湖诗派与四大家诗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疋。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  此诗作于绍熙三年(1192),陆游六十七岁。仅仅比前引《跋诗稿》晚了两年。此时的陆游诗学思想已经成熟定型。在总结自己前期学诗经验之时,他明白了乞人残余的“补假”终非作诗之正途,投身广阔的社会生活,在火热的生活当中“直寻”才是真正的“诗家三昧”。而乞人残余,正是江西末流师法黄、陈走入的一个死胡同。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大量删除具有江西痕迹的诗作,虽非其删诗原因的全部,但必然是其删诗的一个重要原因。朱东润先生曾直言陆游删诗的原因,可以作为陆游没有谈到的删诗定稿动机的精当补充:“他的思想意识比较成熟了,作诗有精辟的主张,对于自己的,尤其是早年的作品,要求严格,所以从现存的诗看,他早年的作品,不代表他早年的主张而代表他中年的主张。”“陆游早年未脱江西派的影响,模仿前人,特重文字的技巧。……在其作品里不容易举例,因为陆游曾经进行过非常严格的自我审查。”  看来,陆游虽为曾几弟子,可是一直在试图努力摆脱江西诗派的阴影。故而其论诗主张中,对江西诗派的批评比杨万里似乎更为直截了当,也显示了比杨万里更为坚决的摒弃江西的态度,《读近人诗》云:“琢碉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君看太羹玄酒味,蟹螯蛤柱岂同科?”朱东润先生认为,这里的近人,指江西诗派的鼻祖黄庭坚。断言甚是。苏轼曾评价黄庭坚诗歌云:“鲁直之诗,如蝤蛑、江瑶柱,格韵高绝,盘飧尽废,然不可多食,多食则发风动气。”苏轼以调侃的语调肯定了黄诗格韵高绝,同时,也指出了黄诗的不足:易让学习者“发风动气”,陷入为求格韵高绝而雕饰藻绘的泥淖之中。陆游所言“蟹螯”、“蛤柱”即蝤蛑、江瑶柱。与“蟹螯蛤柱”相比,陆游显然更欣赏“太羹玄酒”的醇厚平淡。陆游将苏轼调侃的语调化为了一本正经的批判。对于黄庭坚的尖锐批评,可以见出陆游试图完全脱离江西的坚决态度。这种坚决态度对于濡染江西颇深的陆游来说,有时甚至体现为一种矛盾的心态。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兴四大家诗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