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哲学(全二册)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方东美  页数:全2册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华严宗哲学(套装全2册)》为“方东美作品集”之一种,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华严宗哲学(套装全2册)》是根据方东美先生于1975—1976年在台湾辅仁大学的讲课内容整理而成,是他在现代世界哲学的宏观视野下运用现代西方哲学的逻辑方法对华严哲学的重新诠释与发挥,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

方东美(1899-1977),名殉,字德怀,后改字东美,安徽桐城枞阳人。著名哲学家,毕生致力于学术事业,融汇佛儒道,会通东西哲学与文化,建构了以生命为本体、兼容并包的哲学体系,对促进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哲学与文化的了解,贡献良多。他曾自我评价:“我的哲学品格,是从儒家传统中陶冶;我的哲学气魄,是从道家精神中酝酿;我的哲学智慧,是从大乘佛学中领悟;我的哲学方法,是从西方哲学中提炼。”

书籍目录

弁言
一序说
二《华严经》的内涵
三《华严经》的大科——四分说明全经之大旨
四《华严经》所诠之义理——五周因果周
五研读探究《华严经》之层次及意见
六广大和谐的华严哲学
七从比较宗教观点来说明华严宗与其他宗教之异同
八华严宗的宗教精神
九《华严经》中的宗教内容
十检讨《华严经》的宗教内容暨《华严五教止观》之内涵
十一杜顺大师从缘起观之立场建立法界三观而展开为体大思精的哲学
十二检讨佛学在中国传续的困惑问题及华严宗对此问题之解决
十三就缘起论漫谈中国大乘佛学思想演变过程中严重的疑难
十四就缘起论漫谈真能解决中国大乘佛学思想演变过程的困难问题者在唯智而非唯识
十五《华严法界观》与《华严五教止观》的产生根源与思想理路的演变
十六论华严宗哲学为真正机体统一之哲学并可解决哲学上二元对立之偏执
十七华严事理圆融观可解决一切哲学上主客空有对立难解诸问题
十八效法善财童子生命体验精神去实现人性崇高化的理想
十九《华严五教止观》中生即无生门与华严三昧门所观照下的境界
二十全盘检讨现代学术思想的演变
二十一欲了解华严哲学可解决一切二元对立的心病须先知道西方人如何调和思想对立的矛盾
二十二以西方方法学“关系逻辑”来透视杜顺大师的法界观
二十三从圆融无碍的逻辑观点论《华严法界观》中周遍含容观之理论根据与理论架构
二十四由体相用三大所彰显重重无尽圆融无碍之原理及华严法界真空观的究极奥秘
二十五从无碍哲学的观点论《华严法界观》中真空观之理论根据与理论架构
二十六华严法界真空观解决了哲学史上存而未决的思想体系
二十七了解《华严法界观》才能过渡至普融无碍的十玄缘起思想
二十八华严一乘十玄缘起思想的形成、意义与理论建构及圆融无碍的根本概念
二十九智俨、法藏、澄观对华严宗哲学教理建构上的贡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根据这些资料来研究华严宗,产生了各种论疏,像河洛出版社所出版的《华严义海》,似乎是言大而夸,应当叫做“华严义海小品”!因为该书中都是收集些短篇文字。那么大品应是什么呢?即杜顺的《华严法界观》,可惜它未曾独立流传,若不是澄观与宗密在中唐时代加以批注的话,这一部书,也许早就失传了。从澄观大师的《华严法界玄镜》与宗密大师的《法界观门注》流传下来之后,虽然它的文章分量是小品,但是若从其思想内容看起来,却是一本大著作。因为华严宗与其他各宗的发展不同:譬如天台宗,它是从北齐慧文禅师起,但是其思想内容究竟是什么呢?到现在仍然不能确定。从南岳慧思起,才比较有系统的著作,然后到智□、章安、湛然,一直发展下来经过三四百年。但是我们可以说开宗的第一、二位的思想价值并不怎么高。 若以法相唯识宗来说,始终都捧着印度原来的弥勒、无著、世亲、护法、安慧等人的见解。而在中国号称有贡献的譬如玄奘大师,虽然在翻译上有很大的贡献,但是在学术内容的发展上,老实说他还比不上其弟子窥基大师。但是窥基大师也仍是抱持无著、世亲、护法、难陀这些人的根本立场,绝不肯将自己的见解掺杂进去。所以法相唯识宗可以说它只是维系了印度的传统,而不敢做大胆的发挥。在三论宗里面亦是如此,从鸠摩罗什、僧肇、道生、昙济、道朗、僧诠、法朗,也是经过好几代才到吉藏。唯独在华严宗一开始,就首先出现一个大宗师——杜顺,在他所写的书部头虽然不大,例如《华严五教止观》,虽是分量较少的一篇文章,但是他的气魄已经可以笼罩了《华严经》最后的《入法界品》。另外《法界观》也是一篇短文章,可是它在哲学上面所开辟的境界,可以说甚至比怀德海所开辟的哲学境界还要广大。因为他开辟了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等三观,并由此可以烘托出一个以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等四法界的广大思想体系。再由其学生智俨大师接下来,从他的三观展开为四法界、十玄门、六相。其中十玄门还是承杜顺大师亲口所说,或者根据杜顺大师的见解启发出发的。于是便导引出智俨的《华严经搜玄记》。

编辑推荐

《华严宗哲学(套装共2册)》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华严宗哲学(全二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0条)

 
 

  •   从哲学家的立场,以哲学式的思维阐述《华严经》、华严宗的学术著作,非读不可。
  •   华严是完美的一真境界,是最真实的人生享受,方先生的解读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视角,愉快的享受佛教哲学带给我们的幸福。
  •   由方先生的这本书开始认识华严,方先生决不是一般的哲学家,先生又很强烈的宗教情怀和感悟,写出来的东西非常流畅,惟美,又有逻辑。
  •   大师的作品含金量一定是有的,对于我目前对华严宗的认知有很大的提升。
  •   宗教哲学的好书,好好研究
  •   大师之作,慢慢读
  •   不用说啊,非常好!很精致!内容更不用说。
  •   值得深研的好书
  •   正准备这个冬天抽时间看
  •   收到货,品相不错,还没看。
  •   把佛教知识普及的非常非常好。
  •   纸张一般啊,第一次买到这样不好的质量的书啊,内容很好
  •   被中华书局糟蹋了
  •   有人说中国有哲学,因为有方东美。这本书针对佛教界最高教义的华严经,用现代哲学方法进行解读。又沿用了佛教的教义和中国古典哲学观点。对中国佛教界大小宗派,缘起发展都有所概述。更针对华严境界,法界圆融,事事无碍,加以解读。是当代能给人类又一起发的经典著作。而且中国近代很多思想家都取法华严经,最典型的就是谭嗣同。他在“仁学”一书中有详细的叙述。还有华严的世界观和宇宙观最符合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状况,和相对论以及大爆炸等观点一致。希望大家细细品读。珍惜珍惜
  •   根據方東美教授在輔仁大學的講課錄音編輯而成。方教授慧通儒道學貫中西。推薦對佛學有興趣的各位閱讀本書。
  •   方先生弟子傅佩荣教授作了序。唯独软封平装似乎有些可惜。名家名著,值得珍藏学习。
  •   翻看了下,感觉不错,只是还没有细读
  •   不错的书哦...
  •   治佛教哲学的必读书目
  •   比牟宗三差多了
  •   很不錯很不錯
  •   好书啊,终于在大陆出版了!
  •   书的内容超赞,只是出版社太悭吝了
  •     我没有细看,此书上下两本,上本看的内容稍多一些,下本只是粗粗的翻阅了一遍。
       此书让我比较失望,既然讲的是华严哲学,你就好好讲讲华严哲学吧,80%以上的内容都是与中国的儒道,西方的哲学思想去比较,而这种比较也只是非常粗线条的论断,并没有真正的哲学思辨,只是一味的强调华严哲学多好,它可以解决什么理论问题。整整两本书,没有专门的区域去成体系的介绍华严哲学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思想及体系结构,它到底有什么内容。
       二本书的内容组织非常碎片化,前后交织,不成体系。究其原因,估计是因为此书是课堂录音整理而来,这些偏哲学及思辨的哲学体系,凡人用嘴巴很难讲得清楚的,何况是切为一课一个专题的讲解,就更凌乱了,估计如果作者是用笔去构想,完整的表述会好一些。
       如果想去了解华严哲学是什么,这不是一本适合的书,粗粗一读很让人失望,就不想细看下去了。
       不排除个人见解粗浅,加上阅读不深细而造成了对本书的误解,但我是不会向我的朋友推荐此书的。
  •      一、本书虽名之《华严宗哲学》,但其中并不包含完整的华严宗哲学系统,读者可以看到,这本书是以杜顺的系统为主,而以其它华严宗法师的系统为辅进行阐述的。当然,任何著作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并不是判断优劣的重要之点。
       二、现代新儒家注重精神境界之索求,这是此书成功的原因,当然也是此书失败的原因。因为既然看重了精神境界的意义就对于学理的认识有所不足,而所谈论之精神境界又随处可见,以至于此书几要成为某种境界说之张本。在此意义上,这本书本是“小书”。然而关键又在于本书以博大的华严宗哲学体系做背景,再加之作者之理解、经历,及其对某些学者之针砭、批评,又引述中西学术源流、辨析民族文化差异,内容丰富,以至于本书可以称之为一部“大书”。可精神境界学说究竟如何和华严宗纯粹之学术内容相和谐,或者说,精神境界说是否可以成为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具价值之部分,或许这不仅是作者已经在书中所反复致意之点,亦是每一读者研究华严宗哲学,更广义地说,中国哲学时所应考虑之点。
       三、佛教入华而发展为中国佛教,可说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之最成功的典型案例。相比中西思想文化之交流,真可谓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学习西方之时日亦甚久矣,然而所得如何,其真可令人叹惋。陈寅恪先生曾称,若想在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84-185页。)研究佛教于中国之传布、发展,并探求其所受中国文化之影响、演进,庶几可求一中西思想文化交流之答案乎?此或恐作者所致意而有文化慧命之读者所共究之问题也。
       如默记。2012年10月2日。
  •   看这书是需要一定底子的。。。
  •   查《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陈寅恪的话在第284-285页。当是我引用错误。
  •   “现代新儒家”,国外汉学人的概念,我认为应该叫中国的学问
  •   虽然"必也正名",但我总觉得在名称上斤斤计较并没有太大用处。
  •   哈哈,就是。。。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