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的文体观照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曹辛华  页数:269  

内容概要

  《随园文史研究丛书(第2辑):唐宋诗词的文体观照》以文体学为视角,对古典诗词作家、作品、文体等进行多维观照,对唐宋诗词进行多维观照,探讨了诗词自身体式、创作以及与其他各种文体的相互关系问题。目的为古典诗词尤其是唐宋诗词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与新的研究空间。

书籍目录

序一题曹君辛华《唐宋诗词的文体观照》上篇 唐诗的文体观照论杜诗“遣兴体”及其诗史意义一 由杜甫“诗兴”观切人二 “遣兴体”的界说三 杜诗“遣兴体”的艺术特征四 杜诗“遣兴体”的诗史意义论韩愈的“文中之诗”及其意义一 韩愈“文中之诗”的表现二 韩愈“文中之诗”的性质三 韩愈“文中之诗”的意义论韩愈诗文创作理论与古赋之关系一 韩愈推崇古赋的背景二 韩愈诗文理论与大赋理论的异同三 韩愈的“不平则鸣”与骚赋的“发愤抒情”论韩愈诗文创作实践与古赋之关系一 古赋影响下的韩愈辞赋二 古赋影响下的韩文下篇 唐宋词的文体学观照论唐宋词体演进与律赋之关系一 律赋与唐宋词体句式建构二 律赋为唐宋词准备了艺术经验三 律赋为唐宋词提供生存土壤等外部条件结论论唐宋词与小赋之关系一 艳情:由赋向词的“倾泻”二 言志:由赋而词的移位三 咏物:由赋而词的再生结论论唐宋渔父词的文化意蕴与词史意义一 唐宋渔父词的唱和之风二 唐宋渔父词的文化意蕴三 唐宋渔父词的词史意义论唐宋《望江南>词体的演进与意义一 《望江南》词调系列辨体二 《望江南》词的演进历程三 《望江南》词的意义……外篇后记

章节摘录

  其一,此期以“联章组词”形式填制《望江南》有增无减。如戴复古有《望江南》、《壶山好》四首,由其词小序:“壶山宋谦父寄新刊雅词,内有《壶山好》二十阕,自说平生,仆谓犹有说未尽处,为续四曲”云云,可知当时宋自逊(谦夫,号壶山居士)填制《望江南》多达20首,惜乎已佚。今存戴复古所效宋氏填的《石屏老》3首。其他像李纲有《池阳道中》7首,又有《渔父四时词》调寄《望江南》4首;杨无咎有《钟陵好》首;廖刚有《无诸好》2首;吴潜有《家山好》13首;黄公绍有《思晴好》首。可以说双调联章体占此期《望江南》词的大半。  其二,南宋填制《望江南》词人的身份与前代相比多出宫人一类。女《全宋词》中分别收有南宋末黄静淑、金德淑、梅顺淑、柳华淑、连妙淑、杨慧淑、吴昭淑、周容淑等人《望江南》各一首。这些宫人填制此体,表明在唐宋词中也有“宫词”一类存在。在唐宋诗里,“宫词”属于特殊题材,作者有宫女与文人两类,而词中写此类题材者似不多见。这样看来,这些以《望江南》填词的宫人,就值得我们重视。  其三,在题材方面,此期《望江南》词也有拓展。如金德淑等人之作就不同一般官怨,而是于宫怨中融入了亡国之痛。像金德淑《春睡起》一阕: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玉带,六街灯火已阑珊,人立蓟楼间。空懊恼,独客此时还。辔压马头金错落,鞍笼驼背锦斓班。肠断唱门关。  将亡国之悲渲染尽致。此期以《望江南》写祝寿题材也不乏其见。如王楙“三杰后”为“寿张仪真之词”;杨无咎联章4首《钟陵好》为“张使节生辰”所作;廖刚“柯山瑞”、“蓬山晓”二首为“贺毛检讨生辰”而填。咏人、咏物题材的《望江南》词自此期逐渐增多。如周邦彦有“游妓散歌”、“歌席上”二首专咏歌妓;吴文英“松风远”咏茶,“衣白苎”题画等,无名氏“梅花好”为咏梅花之作,《江南竹》为借咏禅悟。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唐宋诗词的文体观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