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腔与川剧音乐

出版时间:2001-7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作者:路应昆  页数:31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路应昆教授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订出版的,也是我国目前对高腔进行总体性探讨的第一部专著。高腔与昆腔、梆子腔、皮黄腔并列为戏曲四大声腔,历史已逾六百年,曾纵横大半个中国。川剧高腔便是高腔系统中最具典型性和艺术高度的地方分支。本书第一编,即从“帮打唱”组合、曲体和腔调组织等方面探讨川剧高腔的主要形态特征。高腔在各地有众多分支,形态上各具特色。第二编将川剧高腔与各地其他高腔作比较,以概览高腔的总体面貌。川剧的其他四种声腔——昆腔、胡琴腔、弹戏腔和灯调,可谓全国性的声腔大类昆腔、皮黄腔、梆子腔及“小戏”歌腔在四川的缩影。第三编即介绍川剧的这四种声腔,并将高腔的体制与它们作对照。前三编均系探讨高腔和川剧音乐的今存形态。第四编转向高腔和川剧音乐的历史,从宋元南北曲开始,“顺流而下”地清理其演化轨迹。将高腔界定为“徒歌加众和以各地土腔俗调唱自由化之南北曲”,归纳出高腔曲牌的“非板块”、“乐汇灵活拼组”、“非专曲专腔”等形态特征,并在与其他声腔的对照中,将高腔体制归结为“曲牌体”之“解体”,均属创见。在对高腔历史的清理中,将音乐实证与文字爬梳紧密结合,总结出“改腔易调”是高腔从宋元南北曲中脱胎而出,并繁衍出众多地方分支的根本道路,在声腔史研究方法上也有重要突破。  路应昆,1953年生。1970年进入成都市川剧院,从事乐器演奏和音乐创作、研究等工作。1985年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戏曲学硕士学位。1988年供职于北京市艺术研究所。1992年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1994年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从事戏曲和音乐研究。1996年起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副主任。2002年调入北京广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现职称为研究员,并任博士生导师。研究和教学领域主要为戏曲音乐、戏曲史论及中国音乐史。    已出版专著《中国戏曲与社会诸色》、《浓梦清歌—中国文人戏曲》、《高腔与川剧音乐》、《戏曲艺术论》。主要论文有《传统京剧艺术的经济基础--略说清末民初北京京剧艺人的收入》、《戏曲的'人情味'》、《文人戏曲略议》、《莎士比亚的梦与中国文人的梦》、《明代弦索调略考》、《黄翔鹏先生译(鞓红)》、《中国剧史上的曲、腔演进》、《时代、传统与戏曲音乐》等。合作著作有《长江戏曲》、《中国分体文学史·戏曲卷》等。曾主编(合作)《中华艺术文库》、《青少年艺术视野文库》等丛书。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广播学院及其他大学开设的研究生课程,有"戏曲音乐"、"明清民间戏"、"中国戏曲史"、"戏曲艺术论"等。目前正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乱弹戏研究》,同时参与的国家课题,有《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任总编部编辑、部分省卷特约审稿员)、《中华艺术通史》(任明代卷副主编)、《中国音乐词典(修订版)》(任戏曲音乐分支主编)等。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编  川剧高腔的音乐构成  第一章  川剧高腔的帮打唱    第一节 帮、唱组合    第二节 帮、唱组合的艺术表现    第三节 打击乐配合帮、唱  第二章  川剧高腔的腔调处理    第一节 板式与句式    第二节 帮——定腔套用    第三节 唱——依字行腔  第三章  川剧高腔的曲牌和曲牌类    第一节 曲牌结构    第二节 腔调分组与曲牌分类    第三节 曲牌类略辩第二编  川剧高腔与各地高腔的比较  第四章  各地高腔的帮打唱    第一节 帮、唱组合的变化    第二节 锣鼓使用与管弦引进  第五章  腔因地异    第一节 各地高腔各有其腔    第二节 定腔用于帮    第三节 活腔用于唱  第六章  高腔曲牌的自由化    第一节 曲体自由与流水滚唱    第二节 曲、腔交错第三编  川剧其他声腔  第七章  川剧昆腔和灯调    第一节 昆腔川化    第二节 灯调——小戏小唱  第八章  川剧胡琴腔    第一节 皮、黄并奏    第二节 板式变化   第九章  川剧弹戏腔    第一节 腔分甜、苦    第二节 板式变化第四编  高腔和川剧音乐的历史  第十章  宋元南北曲对高腔的孕育  第十一章  明代高腔的繁兴  第十二章  清代高腔的盛衰和川剧声腔的形成参考书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高腔与川剧音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