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歌

出版时间:2007-9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作者:王冼平 编  页数:250  

前言

  前言  《民歌·中国》丛书,是中国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在播出中国民歌近三年的基础上推出的一套系列丛书。共6册,分别为:《民歌·故事》、《寻访·民歌》、《民歌·映像》、《民歌·博物馆》、《民歌·版图》、《新·民歌》。  “民歌·中国”栏目2004年初创办至今已播出一千多期。全体编创人员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行程几十万公里,沿中国版图寻录中国民歌。2006年10月的各民族民歌盛会——“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展示了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56个民族原汁原味的歌、舞、乐及当地的民俗、民风、民情,并用歌声绘制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张电视版的“中国民歌版图”。  这是一部关于“民歌·中国”栏目用电视手段记录中国民歌发展现状的里程碑式的丛书,是一部融原生民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和有关民歌事件及视觉享受为一体的丛书,更是一部全景式展示中国民族民间、民歌文化背景的丛书。  这套丛书从不同的视角透视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歌文化的不同特性,而记录这一切的,是我和我的民歌创作团队。我们是民歌的亲历者、记录者。我们以原生民歌的采集、采录、采编、采播者的身份,用温暖感性的笔触,写下了《民歌·中国》的记忆……  说到《新·民歌》,就应该先提到原生民歌。原生民歌,顾名思义就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和在民间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曲。艺术的原生性是指艺术最为原始、最能看出它生命本质和来源的性质。民歌的原生性也是如此。民歌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难免会带有不同时代改编新唱的痕迹,但大都不会改变民间音乐元素中最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原始动机。如王洛宾改编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雷振邦改编的《阿诗玛》等众多广为传唱的改编民歌。本书编导陈立明说过,“带有当今这个时代印记的民歌作品,便是有别于传统民歌的——新民歌”。  《民歌·中国》系列丛书所呈现的并不是概念化的中国民歌,而是帮助人们对记忆中的民歌、民歌中的记忆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与了解。它的主要视角不仅仅是对原生民歌的猎奇与赞美,更是对民族根文化主体的生动记录。走进原生民歌,我以为不只是时间上的接近,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守望,因为在当今这个丰富而又有所缺失的时代,总有一种文化值得我们永久珍藏——那就是原生民歌。  王冼平

内容概要

  《民歌·中国》是一部关于“民歌·中国”栏目用电视手段记录中国民歌发展现状的里程碑式的丛书,是一部融原生民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和有关民歌事件及视觉享受为一体的丛书,更是一部全景式展示中国民族民间、民歌文化背景的丛书。《新·民歌》是该系列丛书中的一本。  《新·民歌》是指有别于传统民歌的,带有当今这个时代印证的民歌作品。《新·民歌》记录了活跃在歌坛上的各民族音乐组合与流行歌者,用时尚、新鲜、直观的方式引导人们认识原生态民歌。

书籍目录

仙乐飘飘八只眼睛看世界亦真亦幻 如梦如歌黑鸭子:岁月如歌倾听“老泥车”的燃情岁月苏阳乐队:另一种声音唱民歌 飘荡在蓝色原野上的牧歌宁静·热烈·欢乐·奔放青春与梦幻交织的甜蜜乐章艾尔肯重温经典民歌的梦幻音乐之旅响彻天山牧场的学人歌声红原草原上美丽盛开的姐妹花芦笙飞歌传天下……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民歌是不朽的,它的生命力经久不衰,并注定会世代相传。不过,既然“走进新时代”,民歌自然也会被注入新的生活内涵和新的时代激情,由此,许多民歌也已在传唱过程中得以演化:一些耳熟的旋律被给予“加花”、“变奏”;一些旧词经重新填写而展露出新的生活风貌。编者周小泉正是注意到了这一演化,而对民歌做了一次新的选编工作,她首先对浩瀚如海的民歌进行了一次严谨的经典作品2;同时又收集了大量“加花”、“变奏”或填写新词的新的民歌演唱版本,编入这本歌集——这也正是这部新的民歌选集定名为新唱的缘由。愿我们在新的世纪里,唱出更加炽热的“民族大团结”和爱国主义热情,唱出我们对新生活与理想的热切向往。本书共分成上下两篇,收入了全国各省的汉族及少数民族名歌500首。这些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及地方文化特色,对了解我国各民族各地的民歌特色具有较大的帮助作用,同时本书亦可供广大民歌爱好者及专业演出团体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民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