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文库:全译插图本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作者:[法] 雨果 等  页数:672  字数:371000  译者:陈良廷 等  
Tag标签:无  

前言

  D·H·劳伦斯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作家。在短短的二十年创作生涯里,他著有十多部长篇小说,数量众多的中短篇小说、诗歌、游记和文学评论。其中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最为世人所注目。《恋爱中的女人》被西方文学界公认为是劳伦斯创作高峰时期的重要作品之一,他本人则认为它是“他的最佳作品”①。他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在这部小说中得到全面、充分的体现。  劳伦斯的创作风格和技巧有着浓厚的现代主义色彩。他运用精湛、细腻的心理分析方法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探索;他还常常运用象征手法,巧妙地揭示作品的深邃意蕴和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在创作主题上,劳伦斯的基本思想是:对在现代工业社会里受到扭曲的人性进行揭示,进而寻觅现实社会问题的答案。  在《恋爱中的女人》里,劳伦斯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机械文明对人性的摧残和人的畸形心理状态,从而否定了这个没有人性的社会。  小说中深受现代工业毒害的突出人物是青年煤矿主杰拉尔德。“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生命成了机械胜利的牺牲品。”  他虽然体魄健壮,精力充沛,但却精神萎靡,冷漠无情;肉体上是一个健康的活人,感情上是一具冰冷的死尸。他是一个灵与肉分裂的典型人物。然而,他的这种本质特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所谓工业文明的破坏力量的影响下产生的。孩提时,他天真活泼,崇尚自然,厌恶黑色的工业浪潮,“他对肖特兰兹右边广阔的黑色矿区不屑一顾,而维利湖对岸的田野和树林却使他心驰神往。”长大成人后,他曾周游诸国,独自进入未开化的地区,去寻求理想。然而,所见到的一切均使他失望。最后他回到了家乡的煤矿。从此,“大工业像照相似的印在他的意识里……他变成了其中的一部分。”在他接替父亲成了矿主之后,那没有人性的工业生产,使得他也丧失了人性。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承认“人类的纯粹工具作用”。他认为人如同刀子,其作用在于切割起来是否锋利,至于人的感情和其他一切都是无关紧要的。在他眼中,工人仅仅是他对付自然,即生产煤的工具而已,而他自己也只是一个更高一级的管理工具。  其次,他推行“不讲人情”的原则,既缺少怜悯心,又不尊重人的感情。他把“那些白发苍苍的老管理人员、老职员、那些步履蹒跚的领养老金的人们……像一大堆破烂似的赶出了公司。”他砍掉了“寡妇煤”,取消了各种福利。在同古德伦的爱情关系中,他根本不顾对方的感情,而一味想得到肉欲上的满足,以填补自己心灵的空虚。  第三,“他缺少生活的意义”。①他的生活除了像机器一样生产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目的。他说:“我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工作,为了生产些东西。此外,我活在世上是因为我还活着。”他唯一信奉的是“机器上帝”。为了使这台大工业生产的机器工作效率更高,他引进了技术,购进了大量采矿设备。煤的产量因此大幅度增加,“可矿工已降低到仅仅是机械工具的地位”。  然而,劳伦斯的作品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批判上,他还力图寻找拯救人类文明的道路。他认为,既然工业文明使人与人之间自然和谐的关系遭到了破坏,使人的自然本性受到摧残,那么就得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和谐关系,使人性得到恢复,使灵与肉得到统一,这样人就能成为充满自然本性的完整的人,就能克服工业文明对人的异化。在《恋爱中的女人》中,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他描写了几对男女爱情和婚姻的失败和成功,“以严肃的态度处理男女之间的关系在今日所发生的问题,”①表明了他所坚持的观点:只有两性间灵与肉达到和谐统一,才能摆脱现代工业社会对人性的压抑。  劳伦斯反对没有性爱成分的精神恋爱,赫米奥恩同伯钦爱情失败的例子说明了劳伦斯的这一态度。赫米奥恩是一个只求精神生活的心理畸形的女人,“她身上没有天然的充实。”她同伯钦的恋爱纯粹是出于精神上的需要。尽管伯钦也希望在精神上同她保持接触与交往,但这种没有情欲的残缺的爱情毕竟不能满足他的要求。而且赫米奥恩有一种强烈的“精神占有欲”,这显然是与两性之间应该保持平等和谐的关系这一观点相对立的,最后不可避免地导致爱情的破裂。  如果说赫米奥恩和伯钦的爱情是因为没有情欲成分而失败,那么杰拉尔德和古德伦的悲剧则是因为没有精神内容所造成的。虽然杰拉尔德和古德伦起先都对对方的肉体美赞叹不已、心醉神迷;但杰拉尔德是一个灵与肉分离的人,他自己精神极度空虚,自然无法使对方得到精神满足。他与古德伦没有共同的语言和爱好,心灵不相通。更糟的是,他后来越来越蛮横霸道,老想压制对方的意志。他们的暗中斗争终于发展到公开搏斗。男女之间这种没有精神内容的不和谐的关系终于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劳伦斯在描写男女恋爱或婚姻失败的同时,也描写了伯钦和厄秀拉恋爱成功结为夫妻的经过。劳伦斯从这对年轻人灵与肉的和谐结合中表现了自己对理想人际关系、对完美人性的追求。诚然,开初他俩的关系并不是和谐的,但双方经过一段时间心灵上的撞击,各自克服了自身的弱点,互相接受和承认对方的特点,双方都因对方的存在而成为精神与肉体相平衡的完整的人,并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关系。伯钦一开始只注重精神生活,他因憎恨现代工业带来的污秽物质生活而憧憬往古的生活。在爱情上,他一开始只追求超脱凡尘的精神满足。然而,精神上的追求毕竟不能使他满足。他那个肉体的自我在不时地提出要求。在同厄秀拉的接触中,他发现了她身上所具有的一种美,这不仅是一个人因有了精神价值而产生的美,而且是自然的肉体的美。当厄秀拉热烈吻他时,他身上产生了一种冲动,这种冲动“像给了他新生似的重新在他的身上进发出来。”厄秀拉同他的接触,使他那个被压抑的肉体的自我得到释放和展开。在他身上,肉体不再受到精神的排斥,两者得到协调,渐渐达到了平衡。他那人的完整性得到了恢复,同时对人生也有了较现实的看法。尽管他后来仍一直对现实社会生活极度憎恨,可他已不再沉迷过去而逃避现实了。在“一把椅子”这一章里,他决定放弃那把18世纪的优雅别致的椅子,这把椅子是18世纪文化和生活的象征。他说:“无论如何,人总不能继续生活在过去的美景中。”他要离开英国,周游欧洲各国,去寻找生活的真谛。不管他是否如愿以偿,这显然是一种比较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他的人性复归的表现。  与伯钦迥然相异的是,厄秀拉一开始只注重物质和肉体,她想使伯钦为她一人所占有。她不仅要在肉体上独占伯钦,而且反对他在精神上与赫米奥恩有任何瓜葛,一旦知道他同赫米奥恩仍在精神上有一种特殊关系时,她顿时妒火中烧,与他唇枪舌剑地论战起来。这种爱情上的占有欲显然是同伯钦所推崇的“两人之间不偏不倚的平衡——如同星星之间互相平衡那样”的观点相悖的。厄秀拉所追求的是建立一个物质生活舒适的小家庭,而伯钦反对夫妻囿于家庭小圈子,他还需要一种更进一步的精神上的结合。厄秀拉在与他的接触中,逐渐接受了他的观点,在精神上从伯钦那里得到了补充,渐渐成为精神与肉体相平衡的人。她后来对妹妹古德伦谈到:“伯钦说得对——入总想要不断脱离旧东西,生活在一个新地方。”她要同伯钦一起走向美丽富饶的欧洲南方。  伯钦和厄秀拉所经历的由不理解到互相理解、由互相排斥到互相接受、互相补充的过程,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精神和人性力量克服资本主义机械文明的赞美。  《恋爱中的女人》之所以代表了劳伦斯创作上的最高成就,是因为小说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劳伦斯善于用浓墨重彩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在“工业巨头”一章里,作者用了相当多的篇幅来描写托马斯和杰拉尔德父子俩的心理活动,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两代煤矿主的迥异性格:老矿主信奉基督上帝,想以虚假的慈善事业来拯救自己的灵魂,显示出他的伪善性格;新矿主却只推崇“机器上帝”,奉行无情无义的工业原则,显示出他那冷酷之心和只求实际的性格。小说中对人物心理的大段描绘,无疑有助于读者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深入了解。  劳伦斯常常通过揭示人物的思想活动,表现自己的思想,对现实问题进行探索,对社会进行批判。譬如,在“男人之间”一章里,伯钦在病榻上反复思考着两性之间的关系。他希望今后世界上男女双方“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分离的个体……男人享有自己的绝对自由,女人也一样。互相承认各自的性范围,互相承认各自不同的特性”。这些思想实质上就是劳伦斯自己的思想,他通过表现人物的内心追求传达了自己的理想和希冀。  劳伦斯擅长细腻地描绘人物的心理感受。在第8章里,劳伦斯对赫米奥恩因占有欲和自尊心受挫而产生如醉如痴的心理状态和激烈的感受作了淋漓尽致的刻画。当赫米奥恩抓起琉璃石,想对伯钦进行报复时,她感到“一阵强烈的快感一直传到了她的手臂——她要体验一番肉欲上的满足,她的手臂颤抖着,充满了无法估量、无法阻止的力量,这是多么快活呀!有力量多么令人快活、多么痛快淋漓呀!……心中的火焰像一束闪电传遍了她的全身,给她带来了一种完美的、无法形容的快感,一种无法表达的满足”。劳伦斯以前的作家,还很少有人能对人物的刹那间的感受描写得如此细腻而透彻。  除了细腻的心理描写之外,《恋爱中的女人》的艺术魅力还来自作者的象征手法。劳伦斯是一个被公认为富于想象力和象征色彩的风格独特的小说家。他常常以小说主要情节的象征意义来暗示主题,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恋爱中的女人》的主要情节是围绕杰拉尔德和古德伦、伯钦和厄秀拉这两对青年之间的爱情而展开的。杰拉尔德经历的道路是:热爱自然的孩子一没有人性的煤矿主一爱情上的失败者一雪地中冰冷的尸体,它象征着机械文明中人的悲剧;而伯钦与厄秀拉在受到工业文明的戕害时,两人通过努力,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最后离开了寒冷的冰雪世界,走向田野肥沃、生机勃勃的欧洲南部,它象征人们摆脱现代工业的桎梏,追求新的生活。  劳伦斯有时候借助场景或事物的象征意义,巧妙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及作者思想。在第4章里,杰拉尔德在水面上自在地挥臂击水,劈浪前进,可在第14章里,当他潜到水下去寻找落水的妹妹时,却毫无办法,只能感叹道:“在水下,你会感到像被人砍了脑袋似的无能为力。”这两件事的象征意义是:表面上的事他能应付自如,可一涉及到深处的事,便无能为力了。另外,在“欧洲大陆”一章里,厄秀拉置身在白雪的天地中,“耀眼的白光似乎在抽打着她,使她感到疼痛,感到严寒正慢慢地窒息她的心灵”,她恨不得马上离开这里,去南部欧洲“看看那黑色的土地,闻闻那富饶的泥土气息……感受一下那阳光照在树枝上、枝头慢慢绽出新芽的景象”。此处,严寒的冰天雪地象征那摧残人性、冷酷无情的工业社会,而万物生长的南部欧洲天地则象征美好的自然世界。在阅读这部小说时,如能注意作者象征手法的运用,对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意蕴是不无助益的。  对《恋爱中的女人》,我们既要含英咀华,也不能忘记剔除糟粕。小说虽然具有揭露和否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积极意义,但劳伦斯毕竟不能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丑恶和弊端的实质,他想依靠恢复人性来否定这个社会,这显然是徒劳的。他在描写人物心理时,有些地方重复叠句过多,文笔拖沓;小说中对一些抽象理论和“救世”道理的宣扬,也不能令人信服。但是,这部小说毕竟是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具有借鉴的价值。  本书第1至10章系邹书康所译;第11至18章及第30章系郑达华所译;第19至26章系温时幸所译;第27至29章及第31章系吴永安所译。全书由郑达华校订。  郑达华

内容概要

《斯巴达克思》是意大利民主主义作家、历史学家、文艺评论家乔万尼奥里最出色的一部作品,讲述了公元前73年古罗马的奴隶起义,塑造了以斯巴达克思为代表的奴隶英雄的形象。这是意大利乃至欧洲文学史上描写劳动人民武装领袖形象的为数很少的优秀作品之一。  《斯巴达克思》是一部杰出的历史小说,问世以来,赢得了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曾先后被译成数十种语言。 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曾高度赞扬了《斯巴达克思》的人民性,指出它是当时风行国外的为数极少的意大利小说之一。   长篇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思》是意大利民主主义作家拉乔万尼奥里最出色的一部作品。小说以历史的真实事件为依据,叙述公元前73年罗马爆发的最大一次奴隶起义。奴隶起义军在卓越的军事统帅斯巴达克思的指挥下,在3年多时间里转战南北,出奇制胜,所向披靡,屡屡击溃优势的敌人。维苏威山奇袭官军,两败瓦利尼乌斯,轻取瑙拉城,阿昆纳城的芬提城大捷等战役给罗马大军以致命打击,使他们闻风丧胆,落荒而逃。本书同时描写主人公与范莱丽雅在战火中的真挚爱情,反映了革命者在战场上的悲欢离合,人情世态。

作者简介

  乔万尼奥里(1838—1915),19世纪意女利民主主义怍家,优秀的历史学家、文艺评论家。少年时代处于意弋利民族复兴运动蓬勃兴起的时期,因受父亲进步思想的影响,二十岁时毅然投笔从戎,后加入到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的队伍中。退伍后开始写作,一生中共写了六部历史小说、两部

书籍目录

一 苏拉的慨举二 角斗场上的斯巴达克思三 维纳斯酒店四 斯巴达克思获得自由后的活动五 卡提林纳的三榻餐厅和范莱丽雅的密室六 威胁、阴谋和危险七 死神怎样比狄摩菲尔和梅特罗比乌斯抢先了一步八 苏拉逝世的后果九 一个醉汉怎样把自己想象为共和国的救星十起义十 起义十一 从加普亚城到维苏威火山十二 斯巴达克思的英明和远见使起义队伍的人数从六百人增加到一万人十三 从卡齐陵之战到阿昆纳之战十四 仪仗官辛普烈齐奥显示了他最高贵的品质十五 斯巴达克思打败了另一个将军而且摒绝了一个女人的极大诱惑十六 姑娘脚下的雄狮。惨遭暗杀的使者十七 流浪艺人阿尔托利克斯十八 执政官出征。卡梅陵之战。埃诺玛依之死十九 摩季那之战。叛乱。克拉苏的阴谋活动二十 从迦尔冈山死战到火葬克利克萨斯二十一 在鲁康尼亚山民中活动的斯巴达克思。自投罗网的捕鸟人二十二 最后几次战斗。布拉达纳斯河畔大血战。斯巴达克思之死结尾

编辑推荐

  《恋爱中的女人》是名家名译彩色插图本《世界文学名著经典文库》中的一本。该文库译者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翻译家,其译本是质量一流、影响很大、各界公认的优秀译本,代表了该名著在我国的翻译水平和译者的创作水平。每部名著都配以插图,有作者、作品和时代背景的珍贵图片,也有作品情节插图。通过这些插图,不仅为读者营造出一个亲切轻松的阅读氛围,而且使读者全面、具象地理解世界文学名著的丰富内涵。《恋爱中的女人》被西方文学界公认为是劳伦斯创作高峰时期的重要作品之一,他本人则认为它是“他的最佳作品”。他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在这部小说中得到全面、充分的体现。小说里劳伦斯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机械文明对人性的摧残和人的畸形心理状态,从而否定了这个没有人性的社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文库:全译插图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名家名译这个系列翻译其实都不错的。印刷也还不错。
    名著需要静心慢慢读的。尤其还是翻译过来的外国名著,不是自己的母语,更要静心读了。
  •   这本书我很喜欢,作者的描写善恶分明,很喜欢斯巴达克斯。
  •   同事买的 说还不错,很喜欢!
  •   但我相信肯定很棒
  •   印刷质量一般,但毕竟便宜。内容没得说,翻译很好,注释也恰到好处。
  •   很厚一本书,拿来看看可以,收藏就算了
  •   小时候看的。
  •   这个系列翻译都不错的,就是书小了一点字小一点。
  •   书太小,字体太小,不大气
  •   不是正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