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华年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作者:梅毅  页数:283  
Tag标签:无  

前言

  言及武昌首义引发的辛亥革命,我们被教科书简单化的当代人脑子里面,对此立刻涌出太多的疑问:  在1911的晚秋发生的辛亥革命,真像标签式教科书上所讲的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旧民主主义革命”吗?  领导和参加起义的那些革命者们,清朝的新军军官、士兵、高级官吏、会党、地主,以及形形色色大小武装集团的头子们,都属于资产阶级吗?  辛亥革命前,革命志士自杀式的暗杀,为什么不能同现在中亚的恐怖主义划上等号?  青年汪精卫,为什么那时候有足够的勇气,从安逸的南洋返回,以“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大无畏勇气,去刺杀虏王载沣?  一生戎马倥偬、反藏独的民族英雄赵尔丰,是在何种情况下,变成了成都“赵屠户”?  所谓的袁世凯、黎元洪“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知与不知,在让后人莫明其妙咬牙切齿之余,我们扪心自问:这种结果,是历史的荒唐,是大势所趋,还是孙中山等党人的无奈?  清朝残酷压迫汉人二百六十多年,亡于寡妇孤儿之手,为什么那么多人对于袁世凯的“逼宫”深恶痛绝?我们的国人,从什么时候起,失去了有仇必报的“冉闵人格”呢?  在爱国和“卖国”之间,孙中山到底跨越了哪条底线?中国同盟会与日本黑龙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们的教科书中,为什么一直讳莫如深?  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众所得,真的不过是“枉然”失去了一条脑后的辫子而已吗?  为什么在湖北?为什么是清朝新军?为什么一场谣言所引发的士兵革命,是一个包含着极大偶然性的必然事件?  太多太多的问题!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新军工程营中的一声枪响,绝非普通的一枪,它是中国民主主义、民族主义革命的发令枪,是埋葬清朝二百六十多年统治的夺命枪,也是结束中国长达两千余年封建帝制的宣示性的一枪。  在并不遥远的、近一个世纪前发生的事情,如今回望过去,却如雾里观花,那样模糊不清,那样扑朔迷离,甚至,那样不可思议。  10月10日,在那样一个杀机四伏、危险重重、激动人心、令人屏息的夜晚,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辛亥革命的武昌首义,是一首个人英雄主义的伟大史诗,也是一首民族主义的雄浑交响曲!  掸去历史的灰尘,我们终于发现,武昌起义,这个宏大、雄壮的历史过程,正是在某些英雄个人的主观意志活动下达成的。  在伟大的革命中,新军官兵们无惧牺牲和挫折,他们大无畏的革命冲动,使得枯燥、琐碎、危险的日常生活,顿时充满了冒险和激动。即使是一个铁钉,一个威力微小的炸弹,一纸无关紧要的文字,也因革命的宏大叙事,而变得充满了戏剧性和不朽的意义。  作为那些已经超越时代局限的革命者个人,他们坚韧不屈,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和历史感,百死不挠。  在个人英雄主义的激励下和民族主义的感召下,那么多坚忍不拔的革命士兵、知识分子,抛头颅,洒热血,以身殉志,以命酬国。  武昌起义,敲响了清朝王朝的丧钟。在中国的腹心地区,革命军打开了一个血淋淋的缺口,形成了对清王朝的突破性一击,进而在全国点燃了革命和独立的燎原烈火,最终迫使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武昌起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伟大的军事、政治试验,它催生了中国人数千年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  无量金钱无量血,最终换取这个结果,都是值得的。  这场地方精英们所领导的武装起义和暴动,以其超乎预料的辐射作用,颠覆了清朝王朝二百多年的统治。  从革命性质来看,它确实是一场以民族革命为现实基础的伟大政治革命。  武昌起义的仁人勇士们,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他们所展现出的大无畏的历史主动精神和首创精神,使得他们的名字会永远镌刻在人民的集体记忆中!  可惜,辛亥革命,又是一场早产的革命,注定要夭折。  随之而起的,是无数让人焦虑的问题。革命“胜利”后,经由无数层妥协、按照美国模版建立的国家,那么突兀,那么忽然,有悖于我们国家人民的天性、历史的传统、儒教的信仰以及我们所能顺利适应的政治制度。  所以,在这种基础上所描绘的共和蓝图,最终我们发现,不过是一幅粗糙、稚陋的政治漫画。  在近现代史中,我们中国,一直是个缺乏运气的国家。  1853年,日本的德川幕府没能阻止美国海军准将培理的武装舰队进入江户湾。在切实感受到自身虚弱的刺激下,日本人群情激奋,仅仅过了15年,明治维新告成。至此,日本完成了西化运动,而且实现了一种在现代西方世俗精神影响下的科学西化;而中国,自1793年英国人马嘎尔尼率领使团访华,就下跪、不下跪问题,西人与固步自封的乾隆帝纠缠久之,我们的“天朝”大皇帝依旧浸沉于中央王国的自恋中。过了118年,我们这个国家才最终能造成一种破坏性、颠覆性的政治建设的实现。而最终取代清朝帝国的,也不是强有力的、高效率的统治政府,而是中国王朝更迭后常见的那种秩序混乱的状态。  118年和15年,这种距离,发人深省!  19世纪50、60年代的“太平天国”洪秀全、19世纪末期的孙中山以及Z0世纪前五十年的蒋介石,其实都在朝着“西化”的方向迈进。饶有意味的是,这三位基督教新教的虔信者(洪秀全是狂信者),最终无不以失败告终。  可以想见,在中国,从1840年一直以来的西化,不是科学的世俗西化,而是荒唐模仿(洪秀全)或者机械“翻译”基督教语意(孙、蒋)构造中国的西化。以这种基督教的模替手段来抵拒和适应强大西方文明对古老中国的冲击,历史证明,最终都不可能成功。  从历史的经验看,可以这样说,无论是西方的基督教教义还是什么诱人的俄式“理论”,如果盲目地照搬到中国,这种“西方”模式不合适的外套,不可能适宜罩在中国固有的传统组织结构之上。所以,它的施行者们,最终都会精疲力竭,不是依旧重复那些落后而无效率的老路。就是加上“中国特色”的标签来“改造”和“适应”。  西化,恰似穿一件崭新的华丽西服,孑然独行在崎岖的窄径。  西方主义在中国,通过笔者的观察,只能造成破坏或者起到某种激发活力的作用,并不能使得我们这个国家实现真正的稳定和大一统。  然而,在混浊、汹涌的历史潜流中,我们至今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东方”视角,去观察、探析能让昔日的中央帝国实现真正富强的方向。  当然,纠缠这些“主义”、“理论”,最终依旧会陷入普遍性、特殊性(即历史规律和历史个案)的泥沼。  在21世纪的今天,经历了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840年长达2061年天命中华帝国的烙印,其实,在我们人民的内心深处,依旧怀有浓厚、统一的帝国意识——一种稳定、成就、在世界能起巨大作用的意识。  “能争汉上为先着,此复神州第一功!”无论如何,辛亥革命,这一场看似鲁莽、猝然、由一个清军新军班长(正目)联合几十个士兵以150发子弹所发起的起义,轰然弹发了革命的多米诺骨牌,抽去了清朝这个摇摇欲坠泥足巨人的脚下一块支板,让帝国跌入了永劫不复的历史深渊。  当然,辛亥革命的最终结局,也应验了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理论:  “暴力革命造成的一个并非本意的后果,常常就是独裁。总是这样,法国革命带来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17世纪时的英国革命带来克伦威尔的独裁。……因此看来,革命理想的拥护者,几乎总是成了革命的受害者。”  这段话,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辛亥革命,带来了袁世凯和日后的混战的军阀。  确确实实,“有暴力倾向的革命,肯定不容批评的自由和建立反对派的自由”。但这种苦涩的结果,绝非起义英雄们的初衷。  怀着许多好奇,许多敬畏,许多怀疑,我们回望1911那激动人心的铁血华年。  在对历史的凝视中,我们可能从高昂的革命和黯淡的失败中,寻找到给与我们启示的、成功的且少具破坏性的另一条新的道路。  或许如此,具有非凡凝聚力、耐久力和坚忍决心的中国人民,面对日后姗姗来迟的社会试验的风险,就会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变能力。  我真挚希望,从此以后,国民能永远告别革命!  录《红叶》诗一阙,以代叹息:  无定河边日已昏,西风刀翦更销魂。  丹枫不是寻常色,半是啼痕半血痕。  是为序。  赫连勃勃大王(梅毅)  2008年7月8日

内容概要

掸去历史的灰尘,我们终于发现,武昌起义,这个宏大、雄壮的历史过程,正是在某些英雄个人的主观意志活动下达成的。    在伟大的革命中,新军官兵们无惧牺牲和挫折,他们大无畏的革命冲动,使得枯燥、琐碎、危险的日常生活,顿时充满了冒险和激动。即使是一个铁钉,一个威力微小的炸弹,一纸无关紧要的文字,也因革命的宏大叙事,而变得充满了戏剧性和不朽的意义。    “暴力革命造成的一个并非本意的后果,常常就是独裁。总是这样,法国革命带来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17世纪时的英国革命带来克伦威尔的独裁。……因此看来,革命理想的拥护者,几乎总是成了革命的受害者。”    这段话,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辛亥革命,带来了袁世凯和日后的混战的军阀。    确确实实,“有暴力倾向的革命,肯定不容批评的自由和建立反对派的自由”,但这种苦涩的结果,绝非起义英雄们的初衷。    怀着许多好奇,许多敬畏,许多怀疑,我们回望1911那激动人心的铁血华年。

作者简介

梅毅(赫连勃勃大王),男,天津人。现居深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研究生毕业后,从事金融工作十余载,一直致力于资本市场研究工作。曾著有《生命的伤口》、《赫尔辛基的逃亡》等多部中篇小说,并有“伪青春三步曲”——《南方的目光机场》、《失重岁月》、《城市碎片》等三部长篇小说出版(中国青年出版社等)。出版有长篇社会学译著《人类行为》(中国社科出版社)。多次获国家、省、市等多项文学奖项。
200四年起,梅毅以“赫连勃勃大王”为笔名开始“中国历史大散文”的写作,相继出版有长篇断代史散文集《华丽血时代》、《帝国的正午》、《刀锋上的文明》、《帝国如风》、《大明朝的另类史》、《亡天下》、《极乐诱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海关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同心出版社等)。香港中华书局出版有《历史长河的悲喜英雄》、《帝王将相的博弈真相》繁体字版。上述诸种著作的台湾繁体字版和韩文版也已经出版。此外,他还著有第一部“新感觉主义”历史小说《玉体横陈》以及新都市小说《南方·爱》。
“赫连勃勃大王”以其五百万字的“另类史”作品,享有“中国互联网历史写作第一人”的盛誉,在国内诸多大型门户和社区网站受到成百上千万读者热捧。与此同时,李国文、雷达、高洪波、蒋子龙、梁晓声、肖复兴、阎连科、舒婷、叶延滨、林希等著名作家以及沈渭滨、盛巽昌、虞云国、钱文忠等历史学教授、名家都对其历史作品大加推崇。赫连勃勃大王可称是国内极少的同时受主流文学界、主流历史学界承认而又被大众读者认可的历史作家。

书籍目录

序言早产的革命暗夜沉沉血作灯 ——唐才常,新世纪率先倒下的英雄赤血横流沈乾坤  ——史坚如、吴樾、徐锡麟的无悔青春  大好头颅何轻掷——为什么辛亥革命时期暗杀多  百粤山河照眼雄——史坚如刺德寿  百烈刚肠如火热——吴樾刺五大臣  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刺恩铭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韶华时光汪精卫 当时年少春衫薄——革命的喉舌 惟有实践出真知——南洋的鼓动 拼却头颅刺虏酋——暗杀摄政王载沣 血泪已枯心尚赤——多余的感怀夕阳回射照龙旗  ——“君主立宪”:清朝政府最后的稻草  端方的迫切——清朝权贵心目中的“立宪”  满汉畛域——不能回避的问题  又一批人的利益受损——各省咨议局、督抚们在“立宪”中的角色  没有“回光返照”经历的死亡——清廷“立宪”的最终失败天下未乱蜀先乱   ——四川保路运动及其后果  尽是人民血汗钱——四川路权纷争的由来  让洋人来“抄底”——川汉铁路矛盾的加剧  热釜泼油激民愤——从“文明争路”到武装抗暴  仇恨怒火势燎原——保路同志会大起义  两个“能臣”的悲剧——赵尔丰与端方 可惜白首悬朱门——赵尔丰 万古同悲蜀道难——端方一夫鸣枪三军皆反  ——辛亥首义之精彩华章  为什么是武汉?为什么是新军?  作为革命的催化剂的政治团体——“文学社”与“共进会” “八月十五杀鞑子” 忙中添乱的烟灰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被谣言激促的革命 摧枯拉朽树大旗多米诺骨牌这样倒塌  ——辛亥革命长镜头  纸人傀儡高高挂——作为“幌子”的黎元洪  班子虽草亦搭台——湖北军政府的新气象  辛亥革命长镜头——风起云涌独立潮 八日都督说焦、陈——湖南起义 五千旗卒尽被戕——西安起义 兵不血刃定九江——江西(九江)起义及清朝海军起义 千年之醉梦惊回——山西起义 彩云之南响震雷——云南重九起义天降大任于斯人  ——袁世凯出山  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北洋系的兴起以及袁世凯的“开缺回籍”  静观天下“抱膝吟”——袁世凯洹水“钓鱼”  坐看中原鹿正肥——袁世凯出山  革命抛与鄂江潮——革命军在阳夏战争中的重挫  养敌自重观形势——袁世凯按兵不动过把瘾就走  ——昙花一现的南京“临时”政府  水陆并发下雄城——南京的光复  锣鼓声声催人忙——和战皆是戏  别人洒血我摘“桃”——孙中山归来  倾心真悦惟东瀛——孙中山与日本人的关系  任他白云来去飞——南北和谈第一阶段“搁浅”百劫山河乱愁叠  ——清朝的覆亡及辛亥诸人惨淡的结局  世运因人常转旋——袁世凯的利用与反利用  孤儿寡母履冰薄——清廷那些惊悚的日子 “大清”未救身先死——良弼被刺 天道好还终归汉——清帝逊位后的时局 风云满地起龙蛇——大总统职位变数交接 国殇为鬼无新旧——从张振武看辛亥首义元勋们的下场辛亥革命大事记(1894年11月~1913年9月)

章节摘录

  暗夜沉沉血作灯  ——唐才常,新世纪率先倒下的英雄  1900年8月22日(阴历七月二十八日)。夜。武昌滋阳湖畔。  如漆的夜色,在岸边,因月光映照的湖水,顿时鲜亮起来。一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的清军,押解着二十多个浑身上下脚铐手镣的犯人,沉默地走到了湖边。  士兵和多数犯人,都低着头,悄无声息。  为首的犯人,方面大耳,目光如电。他嘴角紧抿,透露出无比的坚毅。惟他一人,无桎梏加身。  这个人,就是满清朝廷要秘密处决的“自立军”首犯唐才常。  由于昨日才遭逮捕,未及加刑,唐才常衣衫整洁,鬓发肃然。他端昂不紊的作派,卓然不群的姿仪,使得不知就里的人乍看上去,以为他是夜阑时分赏湖景的诗人骚客。  但是,寒光凛冽的刺刀和近二百名紧张的清军,明白昭示出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杀人行动  在新世纪晨光熹微的时刻,唐才常,与他二十多名战友和同志,将要在中华大地上,抛洒尽他们肉身内灼热的鲜血。  凶残嗜血的满清政府,通过这种秘密处决的方式,却暴露了他们的虚弱——对于犯有“大逆”的党人,他们已经不敢在青天白日之下“明正典刑”了。  清兵把二十多名“自立军”成员按跪在地上,抡起明晃晃大刀,一一斩下了他们勃勃不屈的头颅。  最后,只乘下唐才常一人。他萧萧肃肃,慨然临风,面向湖而立。大英雄此刻,似在悲愤,似在沉吟。  清军带队的队官走近前,立正敬礼。“唐先生,请您上路!”  鲜血腥甜的血息,弥漫在湖畔潮湿的空气中。  与大多数清末每个慷慨临刑的义士一样,唐才常口占二绝:  新亭鬼哭月昏黄,我欲高歌学楚狂。莫谓秋声太萧杀,风吹枷锁满城香。  徒劳口舌难为我,大好头颅付与谁?慷慨临刑真快事,英雄结局总如斯。  整队执刑的清兵,脚下踩着同胞冒着热气的滚烫鲜血,均肃然无声,鬼影一般伫立在夜色中。  “剩好头颅酬死友,无真面目见群魔!”  唐才常最后长叹一声,吟出了两句诀命诗。  而后,他指着自己的脖颈,平静而坚定地对清兵队官说:  “堂堂男儿,怎可屈膝!你动手吧。”  队官敬礼,退后一步,举起手中的大刀,向唐才常的后脖颈抡刀砍去……  自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以来,满清政府负屈负辱,统治每况愈下。西方列强,一手揽大炮,一手持“商品”,视中国如待宰之肉,纷纷前来割切。  这些外洋强盗,细大不捐,巧取豪夺。  被打得鼻青脸肿之余,满清高层仍旧以天朝上国自居,发昏当死,自我安慰地一直试图用“羁縻”(送钱送地)的方法对付这些东西“蛮夷”。  屋漏偏遭连夜雨,太平天国所造成的巨大内乱,最终使得老大帝国的巨船百孔千疮,气息奄奄。  内忧外患交剧的情势下,倘若清政府陆然一变,上下同心,或许能使这艘老旧的巨轮安全靠岸。  然而,帝国的运气太坏。牝鸡司晨掌国纲,阴毒老迈的慈禧太后,不仅仅是帝国的政治符号,她还是真正的决策人物。  如此,满大人们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  看似如火如荼的“洋务运动”,变器不变道而已。一时的船坚炮利,皆成电光泡影。铁舰与钢炮未及便得洋务派们踌躇满志几天,甲午战争的巨大挫折,使得清廷上下饱满的希望,随着北洋舰队一起沉入冰冷的海水。  悲懑之余,康有为、梁起超等维新派人士高喊:“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但是政体改革,在十九世纪末的中国,谈何容易!  手无寸柄的光绪帝,书生气的维新臣,赤手空拳想与老迈而阴奸的慈禧及其羽冀争斗,铤而走险之际,胜负已叛。  固然谭嗣同临死一呼“我自横刀仰天笑”,热血声中,更多的是英雄末路的无奈与凄惶。  再后,由于误信洋大人要逼迫自己还政于光绪帝的谣言,慈禧太后肆展一已之私,兴昏庸无智猖狂之计,唆使义和团排洋。  动机是阴暗的,行动是苍促的,结果是骇人的——八国联军的马蹄和炮火,不仅仅使得这位大脚太后苍惶逃离紫禁城,中国社会的各种危机也以骇人听闻的速度进一步加深,清廷在民间的威信更是扫地无遗。  随之而来《辛丑条约》的签订,更使得中国四亿国人要为满清政府和慈禧太后的轻率唐突买单——十万万两的巨额赔款,压得四万万中国人民喘不过气来。  对此期间民心、士心的变化,孙中山曾幸灾乐祸回忆到:“当初次之失败也(指1895年的‘乙末广州起义’)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咀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指1900年‘惠州起义’),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吾人睹此情形,中心快慰,不可言状……”  国势日蹙之下,有志之士,纷纷思起,革命风潮,至此蔓及各地。  唐才常自立军起义,就是在义和团排洋失败、八国联军大举入寇的情况下而进行的一次军事冒险,是武昌起义前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们用腔颅鲜血所进行的伟大实验!  唐才常(1867-1900),湖南浏阳人,字黻拨(后改“佛尘”)自号“并辟子(并辟二字都加三点水)”。这位爷,生性豪放,自少有英杰气慨。我们可从他那些如花扑眼的笔名、化名中,窥见一斑:无游居士,咄咄和尚,去梦残生,蔚蓝,弗人,等等。甚至,他还有一个看似倭名的化名:田野民治——此名更暴露了他大同共和的思想。  现在的人,能知道唐才常的,确实不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是另外一个人——谭嗣同。这两个人,生死知己,曾一同在大儒欧阳中鹄门下拜帅求学,时称“浏阳二杰”。  相比有“高干”背景的谭嗣同,唐才常更不简单。光绪十二年(1886年),十九岁的唐才常,连得县、府、道三个等级的考试头名,时人目羡为“小三元及第”,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  在长沙岳麓书院就读期间,唐才常用心时政,鄙夷八股经学。光绪十七年至十九年间,青年唐才常入川,担任学署教读等职,主要为开阔自己眼界。光绪二十年,他又到武昌两湖书院任教。这个书院,乃洋务派代表人士之一的张之洞创设。在这里,唐才常教学相长,如饥似渴,阅读了不少翻译过来的西学著作。  最早给予唐才常精神最大刺激的,就是清廷甲午战争的惨败。对于巨额赔款的《马关条约》,他痛心疾首:“所定条约,款款辱国,哪里是和约,分明是对倭国的降表!奸臣卖国,古今所无!”  拨刀誓斩奸臣头。切齿之余,他对朝廷的腐败和黑暗日益愤恨。  确实,通过《马关条约》,日本从中国勒索的战争赔款和“赎辽费”达至2.3亿两白银之巨,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年收入的三倍,也相当于日本年收入的4.5倍。  回头再算,自1840年以来,二次鸦片战争,一次中法战争,一次中日战争,还有数百次大大小小的列强侵略战争,香港、台湾等地相继被割。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丧失了181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相当于三个法国、五个德国、七个英国的面积!  也正是从彼时起,唐才常完全摒弃了经论无用之学,专心研究西方及日本的政治外交制度,想从中探寻国家富强之路。  在维新风潮日益涌动的大形势下,刚得“拨贡”虚名的唐才常,一心扑在介绍西方政治思想和改革制度方面。他与谭嗣同、熊希龄等人一起,介入湖南巡抚陈宝箴(大学问家陈寅恪祖父)创办的“湖南时务学堂”。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唐才常与谭嗣同共同开办《湘报》,自任“总撰述”,以“君主立宪”、“议会政治”为主张,呐喊鼓吹,力求变法图强。  彼时的唐才常,依旧属于温和派。他主张“学新法须有次第,不可太骤。”  在光绪帝《定国是诏》的大政治背景下,唐才常四方奔走。全国之内,维新运动勃勃而兴。兴奋中,他的思想也日渐激进。与改良派不同,他强力推介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主张“公天下”、“公权”。而他心中最倾慕的对象,是美国的华盛顿和日本武力倒幕的西乡隆盛  八月间,人在北京的谭嗣同为了增强膀臂力量,电召唐才常赴京,想让这位好友参与新政的推广。  岂料,风之突变,唐才常刚刚行至汉口,消息传来,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人,已经被阴毒老妇人慈禧杀于北京。  得知生死知已被害,唐才常忽忽如狂,悲愤异常。为此,他作长联吊挽谭嗣:  与我公别几许时,忽惊电飞来,恨不携二十年刎颈交,同赴泉台,满赢将去楚孤臣,箫声鸣咽;近至尊刚十数日,被群阴构死,忍抛弃四百兆为奴种,长埋地狱,只剩得扶桑英杰,剑气摩空。  七十二字,一字一泪,一字一恨!  其中的“扶桑三杰”,指流亡日本的康有为、梁启超、辛太炎。  洪澜会翻世界海,何用行吟江之滨!  此后,唐才常遍游香港、南洋、日本等地,到处集结侨胞进行演讲,慷慨陈辞,晓以大义,筹款募饷,意在为谭嗣同报仇。  在日本,他还拜于变法派头面人物康有为座下,执弟子礼,与康有为、梁启超日夕谋划,商议起兵。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唐才常在上海活动了了一段时间后,又乘轮船于香港、南洋、日本等地游走,面见孙中山,一起密议举事大义。  当时,孙中山与革命同志正策划“惠州起义”,自然希望有唐才常这样的人在湘鄂振臂,于长江流域响应。  在此,只要对辛亥革命历史稍熟的读者就会产生疑惑:康、梁二人为首的“保皇党”,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一直不和,明争暗斗,唐才常为什么能走钢丝一样,左摇右晃,能在两者之间都能吃得开呢?  国人在数十年僵硬历史教条灌输下,总是简单划分“好人”、“坏人”,缺乏自我辩识,缺乏分析弹性,尤其缺乏历史的“现场”感。  唐才常,绝非一个左右逢源的滑头政客,在“改良”与“革命”之间,其实当时他自己也处于摇摆阶段。作为谭嗣同生死战友,他自然为“保皇派”引为同志,因为他反满的同时一直宣称“保皇”。这种思想,正如他本人在《正气令序》中自我剖示的那样:“日月所照,莫不尊亲。君臣之意,如何能废!”在他心目中,还把被慈禧幽囚的光绪帝当成要加以解救的“名君”。与此同时,反满的情怀,也在他心中郁结不去:“国于天地,必有所立。非我种类,其心必异!”而他这种想法,自然恰恰与一直抱着“驱除鞑虏”想法的革命党人一拍即和。  对于唐才常这种人中之龙的人物,保皇党和革命党人,都刻意拉拢,以为已用。  而唐才常呢,依违其间,游刃有余,在二者之间各取所长:保皇党有钱,革命党有人。而保皇党的“钱”,也是最早使孙中山的“兴中会”向康梁主动示好的原因。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当时在海外名气大得不得了,他们手中握有不少华侨富商捐献的“会费”。孙中山等革命党,专门能搞“革命”鼓动和策划,特别是在日本学习的“士官生”中,不少人是孙中山信徒。如此多的青年才俊,也是唐才常所急切渴取的人才。  为此,唐才常在康、梁面前慷慨“勤王”,在孙中山面前大言“保种救国”,自然赢得了双方共同的好感。  相对而言,由于好友谭嗣同在北京的被杀,对唐才常刺激极大,颇思复仇,想必他心中“革命”的念头,要炽于“勤王”的忠心。  在日本东京期间,唐才常不仅同唐有为、孙中山这些领袖人物打得火热,也与林圭、吴禄贞等人密切往来。前者在湖南哥老会等会党中人脉颇丰,后者湖北人,正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他们各受孙中山等人指示,与唐才常约定在长江流域起事,首要目的地就是武汉。其目的,就是想攻取武汉这个战略要地后,作为军事大基地,进行全国性的起义。  1899年(光绪十五年)底,唐才常回国之际,前来送别的人都是大腕级人物——梁启超、孙中山,等等。送行者中,其中还有留着落腮胡的宫崎滔天(寅藏)、仁丹胡的平山周等几个日本“同志”。  返国之后,唐才常依托上海租界这地“飞地”,假借日本人田野橘次的名义,在虹口的“武昌路”(冥冥之中有天意)创立“东文学社”。  在这里,他打着日语培训班幌子,开始了“正气会”的活动。  不久,正气会易名为“自立会”。  与唐才常同时回国的林圭,在湖南长沙设立哥老会“中央本部”,暗中与张之洞联系,很想争取到这位满清中央大员的支持。  为了在长江流域争取到各种会党等下层组织的支持,唐才常仿效哥老会,创设“富有山堂”,并发行“富有票”。  甭说,这种方法在下层民众中行之有效。仅两湖地区,就卖出了两万多张“富有票”。显然,这种会党纸币,比日后红军反围剿时期的“纸钱”好用得多。  有了钱,有了人,唐才常信心日增,就把自立会升级为“自立军”,分为五路,他自任全军总司令。  “自立军”之所以如此顺利“扩招”,也与唐才常的“统一战线”有关。  一方面,唐才常有唐梁保皇党撑腰;另一方面,他又打起孙中山的旗号,甚至给这位革命党大头子封了一个“富有堂”的最高段位——极峰。  这样一来,长江流域各省中的会党、新军军人、衙门中倾向革命的富吏,以及中下层的农民,纷纷加入。  恰好,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慈禧为了排洋,唆使义和团四处攻杀洋人,搅起天下大乱。  对于盲目排洋的怪力乱神“义和拳”,唐才常等人自然不屑一顾,但又认为可乱中发难,认定“拳变有可乘之机”。于是,他们加紧活动,准备伺机起事。  七月间,唐才常在上海张园召开了第一届“中国议会”(国会)。  此次“国会”,各路英雄荟萃,人数达数百人之多,均是自立会骨干及各地名流。  在会议上,大家公推容闳为“会长”,严复为副会长,唐才常任总干事。就此,也正式宣布了“自立军”的成立。  会议决定,除中、前、后,左右五军外,还专设总会亲军和先锋营两军,直接由唐才常指挥。  会议宗旨,看上去似乎并不是很“革命”——保全中国自立之权,创造新“自立国”,不承认满清政府有统治中国之权力,但又请光绪皇帝“复辟”——也就是说,本质上还不脱“保皇”范畴,继续拥戴光绪皇帝。  风云际会,时机忽临。“国会”召开后不久,八国联军在轰隆隆的炮声中打进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帝苍皇西遁,又去“狩猎”了。  闻知此讯,唐才常等人兴奋莫名:“北京已破,皇上及那拉(氏)诸人,创皇西窜,此时此机,绝大题目,万不可失!”  而唐才常口中的“绝大题目”,就是以“起名勤王”为名,率众起事,想趁此机会开创东南独立的局面。  但当时真正能实现“东南独立”的关键人物,历史开了一个大玩笑,不是唐才常,而是洋务派大腕张之洞。  当时,英国、日本两大国际黑霸势力,也都在拉拢张之洞。维新派的唐、梁诸人,通过日本人,向张之洞殷勤致意,想利用他在东南起事。而英国更是快人一步,为了在长江领域排除其它国家的势力,积极策划张之洞的“东南互保”,甚至想扶植张之洞在长江中游地区建立一个割据的“中华帝国”。  对于英、日两个帝国主义,唐才常感情上与张之洞一样,对他们一直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早在1898年,唐才常就在《湘报》上撰写《论中国宜与英日联盟》一文,号召联英联日,抵制沙俄。这种思想,其实源于他两湖书院的经历。正是在那里,他阅读了不少英日之翻译过来的书籍。从个人 “关系”上看,张之洞创办两湖书院,依据旧中国的“潜规则”、“明规则”,唐才常都算张之洞的门生。  恰恰恃于这些因由,唐才常在1900年8月9日,毅然自上海溯江乘船抵达汉口,落脚于汉口英租界与华界相邻的李慎德堂楼,准备亲自说谕张之洞,使这位“老师”成立东南“自立国”。  事实证明,唐才常这种想法,乃剃头挑子一头热的自相情愿。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铁血华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8条)

 
 

  •   掸去历史的灰尘,我们终于发现,武昌起义,这个宏大、雄壮的历史过程,正是在某些英雄个人的主观意志活动下达成的。
    在伟大的革命中,新军官兵们无惧牺牲和挫折,他们大无畏的革命冲动,使得枯燥、琐碎、危险的日常生活,顿时充满了冒险和激动。即使是一个铁钉,一个威力微小的炸弹,一纸无关紧要的文字,也因革命的宏大叙事,而变得充满了戏剧性和不朽的意义。
    “暴力革命造成的一个并非本意的后果,常常就是独裁。总是这样,法国革命带来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17世纪时的英国革命带来克伦威尔的独裁。……因此看来,革命理想的拥护者,几乎总是成了革命的受害者。”
  •   《辛亥革命那一枪》是梅毅另类史的最后一本,写完这一本,从两晋南北朝开始除满清之外至中华民国,他全部站在自己的角度综合多方资料用白话文把那些厚重的史料重新展示在了世人面前,如果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作者本人的面对历史时所站得立场和角度,那么只有四个字,即“国家、民族”,国家利益为本,民族利益为重。这一点其实在他描述的任何一个朝代和历史时期的书中都能清晰的读到,只是,在这最后一本《辛亥革命那一枪》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毫无疑问,如我当年承认自己是因为听鲍家街四十三号的音乐而爱上摇滚一样,我现在也不得不承认,我是因为读梅毅的文字而沉迷于上历史的。尽管我不否认就文字的生动程度来讲梅毅的书和《明朝那些事儿》以及《流血的仕途》是不具有可比性的,说到底这也是不同作者的写作初衷不同所导致的迥异结果,但从对人的启迪和教育来说,梅毅笔下的历史无疑像是一个严肃却有不失和蔼的历尽沧桑的老人对后辈们的谆谆教诲。读史明智,果然不是虚言,直到读完这最后一本《辛亥革命那一枪》,我确实感觉得到自己思维方式的变化,虽然还是并不成熟,但决不再混沌,在保持客观的立场的同时,不过于消极和积极的看待任何问题,我想再经过一些年和一些书、一些阅历的积淀之后,自然会变得冷静、睿智。下面要写到的所有问题,是我伴随阅读这本书开始思考的,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读更多的书以后我会慢慢对这些问题思考得更加深入,但我想,目前我所站得角度和立场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的,不为别的,只因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这一点不会因为时过境迁而变化。看天涯杂谈就觉得生活无望这不是一天两天的纠结了,所谓“无望”,基本都是觉得现在的社会现实让人无望,这种莫名的压抑来自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解决了的,但更多是悬而未决,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决的。所以,我们觉得自己太弱小,弱小到无法靠近“公道”,只需一个意外,一个瞬间,便彻底被黑色所吞没,尽管你刚才可能还笑得灿烂,但马上就会死的很惨。等等问题,都会使人们把矛头直指于社会制度,政治体制,还有TG。于是,“无望”的情绪形成了,所有矛盾不论大小都被看成是无可调和的,似乎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不是别的,只因我们生在中国,我们是中国人,那么无可厚非只能当P民。于是,有一些“精英”站了出来,一副“P民皆罪唯我独醒”居高临下的态度,当然在他们看来P民中也不是没有醒着的,只是即便醒着,但他们终究是P民,无论是社会地位、财富、家境、受教育程度、有没有付出过非常人所能忍受的努力等等注定了他们这辈子只能是骂骂TG的P民。仔细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精英”除了和P民一样骂TG之外,他们还有另一个本领,那就是崇洋媚外,或者可以说他们正在陶醉于自己可以有资格崇洋媚外。确实,有据可查,我们这里没有的,发达国家有;我们这里有的,发达国家更好;我们这里随处可见的问题,在那些被民主和自由光环包围着的发达国家早就被妥善的解决了……等等等等,至于多党轮换的“公平”政治制度,先进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自由的言论、集会,甚至科技含量高的日用产品和少则比国内便宜几十万多则便宜几百万的车都成了他们唾弃这片土地的佐证。是的,我不否认,无论是人还是国家,重要的是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可否认我们在很多方面都与人家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的,但是难道只是因为这些差距就要完全否定自我么?至少,我们现在在进步着,我们在从方方面面缩小着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而且,这些也根本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另外,即便是你看得到的发达国家的“优越”,又有多少不是建立在当初用侵略的方式来掠夺他国资源和财富而起家的呢?直至今日,无非是各种侵略都冠以了诸多匪夷所思和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或许现在单单称之为“侵略”并不妥当,因为种种卑鄙龌龊的手段实在是较从前赤裸裸的洋枪大炮军舰更为隐蔽和厚颜无耻。“侵略”与“被侵略”的最根本原因再简单不过,弱肉强食而已,什么时候都是这个样子,是无从改变。就好像一百多年中国处于腐朽的
  •   不得不承认,梅毅是少数几个能把不被人熟知的历史片段写的如此完整,生动。确实,辛亥革命有太多的让人看不懂,不理解。再加上是属于国民党的前期历史,自新中国成立后,很少评价或不评价关于这段历史的。现在的人关于这段历史也只是了解自1840年至1900年,然后是国父孙中山的历史,而对于清王朝最后的十年中的各位杀生成仁的革命英烈,也只是停留在颠覆清王朝如此简单的感念中。这些英烈也是中国的英雄。还原历史。尊重历史。对于汪精卫的论述,却是公正。汉奸以前也是热血青年。不能在回到以前一杆子打死。希望能用唯物辩证去看待历史。
  •   这本是我买到的大王的第七本书,第一次看到的是写唐朝的4本,一次性买了下来,看的我不亦乐乎。之后就一直冲着大王的名字来搜索他的书。最近买到的是描写大明和太平天国的。知道这次描写辛亥革命的这本后,基本上重要的朝代都已经全部收集齐了,及其开心!
  •   以另一种视角看待辛亥革命,更接近真实。叙事合理,感情充沛。很值得一看。
  •   再现了100年前那惊心动魄场面,值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向那些勇士们致敬。这本书描写的比较客观,分析合情合理,我非常喜欢阅读。我又慕名买了赫连勃勃写的《杨家将》,也挺有意思的。
  •   好书,读后受益匪浅,通过观看个体的的经历来窥视时代的变革,应该是比正统、死板的教科书要令人震撼得多,也更显得伟大的人性和英雄的主观意志活动对于历史的变革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对于民国前后的这段历史,一直不是很了解,这或许源于学生时代的历史书里,咱们国家对于这段历史往往一笔带过。赫连勃勃大王的历史书永远值得信赖,阅读这本书,感觉百年前(差不多百年了吧)的英豪们真的很伟大,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   不错,一直喜欢梅毅的书
  •   感觉不错,梅毅的大作呀!
  •   好书,赫连勃勃大王的书都是精品
  •   历史是要从大环境来分析的,一个人的作为也许在当时是突现不出来,但放在大历史的角度才会看的清楚的。
  •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就忘却了自己的祖宗,只知道从几十年前开始由一群信奉苏俄学说的人,开创了新国家的纪元,在此之前,无数仁人志士,热血青年,共和先备,统统一无是处.

    看过此书,不禁感慨,我中华不灭,先贤志士,流血救亡.至今百年,两岸尚且分裂,连搞一个统一的白年庆典都限于意识形态,而不可得.

    想想先烈,宁不愧乎?
  •   现在的滋阳湖已经改名为紫阳湖。我有幸游过紫阳湖公园,荷花非常漂亮,实在难以让人联想起唐才常他们当年在这里被行刑的场景。
  •   本书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对过去的历史有了很深的了解。强力推荐
  •   真的很棒!重新认识一下历史,值得一读!
  •   昨天下单,今天就收到书了。封面上一排先烈,带着我们回到百年前缅怀那个改革时代,也仿佛又在注视着如今我们这个需要改革的时代。死者长己已,我们不想重蹈历史的覆辙,却又似乎摆脱不了……“惊人的相似”
  •   中国的革命史,说是从这里开始的。好书
  •   知道真相,才能学会思考。
  •   好,速度快,材质好,正品。
  •   别具一格,很有味道,开卷有益
  •   写作笔法很吸引人,故事材料很新鲜。
  •   内容还算比较公正客观,没有以偏概全的宣传,也没有歪曲事实,不错。
  •   书质量很好,也非常好看
  •   书里关于蒋中正,汪精卫和孙中山的描写都有着不同于或推翻以往的论断,非常值得一读!
  •   梅毅的这本《铁血华年》其实早就读完,想要写评时却总觉得无从下笔,似还有未能明了的地方。在对书中主旨的反复咀嚼中,恰恰迎来了武昌起义纪念日。于是便决定再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谈谈我对此书,对作者的一些看法,也算是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吧。

    此书是梅毅八本“大历史散文”的最后一本,作者在太平天国后,不写满清而直接将笔锋指向了辛亥革命这个堪称中国近代史开端和历史转折点的时刻,其用意并不难猜。那么,这本书与以往那些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书与教材相比,区别又在哪里呢?从书的一开始,你就会发现他采取了颇不同于以往的史料组织方式。虽然基于对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的肯定这一点不变,但大王却没有过多把精力放在阶级论述或是“革命先进性”的证明上,而是用一种更加细致,更加灵活,也更加客观的视角来审视那段历史。他会称赞革命党人甘洒热血的革命精神,也并不讳言他们采取的暗杀方式和窝里斗的事实;他会写清朝皇室的没落腐朽,但也会述及皇族立宪的微薄努力;汪精卫虽是世人唾骂的汉奸,却也不忘提及他“引刀成一快”的青年时代;孙中山乃是伟人,照样可以讽刺他在辛亥革命前的落魄和靠名声博取权力的不地道。可以说,梅毅给了我们一个鲜活生动的视角,来重新回看这段历史,以取代以往的历史教科书中那种过于僵化,过于政治为纲,过于意识形态挂帅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式的历史叙述。这是本书的最大特色,也是最大突破所在。

    然而,既已抛弃乃至批驳以往单纯的阶级史观,那么,梅毅又是秉持着什么样的历史观呢?仅仅是客观公允吗?观罢全书,不难得出答案:作者在书中所持有,所宣扬的,乃是一种“民族”的史观。简单来说,就是“民族至上,国家至上”。基于此点,则虽袁世凯、赵尔丰这类以往被批判的对象,若所为有利于国家稳定,也可加以赞许;也是基于此点,则纵是孙中山这样的革命伟人,若所行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之嫌疑,也绝不为尊者讳。其实,如果读过作者的前几部著作,就会发现他的这种民族主义观点绝非突然生成,而是贯穿了其所有的历史叙述作品之中。只不过,这在本书中表现得最为直白,最为激烈罢了。其实,这也毫不奇怪,因为辛亥革命本身不正是标志着中国作为朝代国家的终结和作为民族国家的开端,标志着中华民族自我民族意识的觉醒吗?如此说来,由梅毅来书写这一篇章,倒也恰当。但是,这是否仅仅是一次对历史的简单解读?答案也很明显,人们从来不会为了解读历史而解读,而是往往在其中赋予了现实的寄托。近年来重又勃兴起来的民族主义浪潮,早已让明眼人了解,梅毅的此书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案而已。

    那么,为何在辛亥革命百年后的今天,中国会重新掀起民族主义的汹涌波涛?这一点只有从历史中去寻找答案。20世纪初期,清朝的老大帝国已经衰败不堪,却仍旧固步自封。直到西方列强用大炮敲开了中国的国门,才令国人猛然意识到自己的落后与无知。而列强倚仗武力在中国巧取豪夺,公然划分势力范围的种种作为,更是令头脑清醒的国人感受到了亡国灭种的危险。于是,民族国家这个同属舶来品的概念便被借来用来提供民族向心力,用来作为中华民族自我崛起的精神宣誓。无论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还是“建立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其后均有这种精神的影子。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战,中国终于迎来了独立与解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无疑是民族主义的胜利。然而,历史却并未在此止步。建国后的中国,在经历了颠簸的政治旅途和意识形态斗争导致的与外界的封闭后,在改革开放再次打开国门时,人们蓦然发现,原来“赶英超美”“为解放全人类而战斗”的“强国之梦”依旧只是一个梦而已。中国与世界的落差依旧那么巨大,经济的落后更是令人震惊。现实的残酷,政治信仰的颠覆,给国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挫折感。打击之下,有些人全盘投向了西方,决定用先进的“蔚蓝海洋文明”来代替落后的“黄土内陆文明”。他们仰慕从西方政治制度到科技水平,文化观念,并以留学乃至移居外国为自己的目标。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投向西方文化怀抱,这更多是上层“精英”的作为。身处社会中下层的人士出于各种原因而无法彻底放弃自身的定位,他们迫切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来抚平内心的挫折感和自卑感。而一些有识之士也对西方的普世价值是否适用于中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真实目的保持怀疑,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大举入侵更是带来了民族自我文化坐标丧失的危机感。在这种情况下,新的民族主义自然破土而出,成为许多人的精神宣泄渠道以及新的精神信仰。他们的特征十分明显:政治上要求国家外交更为独立,努力恢复大国地位;经济上反对外国资本的过多介入,视之为“资本侵略”;文化上,对西方流行文化的蔓延不满,力图重振传统文化;历史上,缅怀往日的“汉唐雄风”,“大一统帝国”,并以此作为现实的指导。其表现之极端者,便是所谓“愤青”。梅毅等人的主张,其实正是基于这种民族情感的深厚土壤。一种思想之所以流
  •   大王的才华不必多说,但一系列另类历史中唯独清朝部分缺了前有南明,后有太平天国以至辛亥革命虽有排满的心气儿,但毕竟历史已成,该写还要写哈本书看着厚,实际不长,很快读完了,民国题材大有可挖之处,为什么单写武昌首义前后呢?PS:大王似乎对丑女有意见啊,陈璧君和邓大姐都被调侃了
  •   记得第一次看大王的书是<<帝国的正午>>,看后大呼过瘾,随后跑了多家书店淘回了大王更早出版的<华丽血时代>甚是好看.在网看唯一看齐的一本书就是大王的南明痛史.....记得当时看大王的书觉得言之有物,起码字与字之间排得还是挺密.但觉得发现大王真的退步了,从上部天平天国的书开始,写的就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章节都是草草带过,再下去可真有点编年体史书的味道了.莫非大王就是想把历史简单叙述一下再加上自己爱国愤青的本色?觉得大王应该写写了,高产的作家不一定是好的作家,厚积薄发也是正道,能找到大王以前的感觉吗?1900初可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一个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各种思潮,各种声音充斥着社会,宪政,民主,独裁,战争,封建,进步,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是不是因为政治原因,大王为什么没好好写写,就浅尝辄止了呢?书可以一读,看只是速览,可惜了大王,可惜了那段光荣岁月!
  •   一帮革命党用尽所有手段,结果失败了,特别是黄兴,好像是专门为了打败仗而生的。然而在武昌,一帮新军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用竹竿就把一个几百年的王朝给撩翻了,甚至没想好找谁当老大,啼笑皆非。这不是闹剧,但却以像闹剧的方式取得胜利,看来堂皇的理论也靠不住。大王的书看起来很过瘾,但总觉得他夹杂太多个人喜恶,老以一种大种族的优越感来描述历史,对某地报复式屠杀满族家族表示赞同让人很不舒服,他的理由是满清也在扬州屠过。。可能大家都很舒服吧,杀得很过瘾嘛。以后我们都看《古惑仔》算了,你砍我我再砍你,很公平。
  •   再次验证了大王的水平,平实的历史记忆,可惜太短了,让人惋惜,期待大王的新书!
  •   书写的真不错,将那段历史写的很清楚,评论也很到位。
  •   人和事一定要放到当时的历史大环境下去做判断,才会来的真实可信。总算买到这本书了。
  •   读过这本书后对汪精卫,孙中山有了更多的了解很认识,汪的老婆和汪爱情让人感动,很值得一读!!!
  •   算作连载收藏
  •   不错,就是内容少点。
  •   有人敢写,有人出版了,我也敢卖了
  •   辛亥革命那段历史读书的时候好象学的不多,一直想好好学习下,大王写了这书一开始期望很高的,看完后觉得有点简单了,可以写的还有很多啊。。。。。。。。
  •   这本书拿到手用了不到一个星期就看完了,感到有点失望,单从篇幅来讲与他早期的《大明另类史》相比较少了许多,或许因为本书只记载了历史的一个片段,或许因为大王对明史的独到研究。总觉得应该记述的历史时段更长一些,这样短的时段内是无法完整的描述事件和人物,或许大王还有下文,如果加在一起出版就更好了。希望这次不是在完成出版商的任务,而分次出版吧?!
  •   文字没有之前有力量,大王应该歇歇,休养一段,积蓄更多的爆发力
  •   虽然没有多少让人过目不忘的东西,但是很真实.写历史,不就是要真实吗作者这本书还可以,也没有太多微言大义.
  •   很多错别字,一会儿蒋翊武,一会儿蒋诩武。翻了五页见到五个错别字。连彭家珍的生卒年月都可以写错。不是考证不仔细,而是态度问题。最痛恨错别字。叙述条理混乱,连贯性差。缺乏史学研究者的严谨。在某些史实的搜寻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寻求的史料还是比较多的,也有自己的观点,不人云亦云。与大多数历史网络写手一样,大汉族主义者。
  •   书不错,大王的书我基本都买了,就是快递公司送来时封皮有好几个死折,影响我的心情了,希望当当对快递公司进行有效监督,确保书的质量.
  •   在天涯网站上看到相关文章买来看后真的是不想看第二遍
  •   就是错字比较多,老是把人的名和字打错了
  •   值得看一下!
  •   因为喜欢电视剧《走向共和》而选择了这本书,但很失望,里面叙事混乱,错别字也比较多。尤其是里面有很多比较生僻的白话用法,本来就不是那么容易懂,再加上些许错别字点缀,读来费劲,让人没有兴趣。
    民国前后那些风云人物,完全可以再更深层次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但作者没有做到,给人感觉依旧是混乱,通篇这么多人物,居然没有一个让人感觉是有血有肉的。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仓促之作,作者个人的水平也相当一般,不值得买。
    如果对民国前后的历史好奇的话,建议还是看看《走向共和》,书嘛,得斟酌。
  •   梅毅大王的这本书的确是难得之作!多买了几本送给朋友,非常值得!不过我今天再来当当反馈信息的时候却发现怎么还有一本同名的书?不知道内容是否一样?但目录都差不多,这也太无耻了吧?不知这事是怎么闹的。强烈谴责剽窃他人思想的跟风者!
  •   没仔细看,结果写完名字发现有20多页的白纸。郁闷了,写完名字又不能够退货了。只好重买了一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