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历史档案研究

出版时间:2001-1  出版社: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作者:华林  页数:35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傣族历史档案研究》一书是在经过十余年的田野调查、文献资料的收集和一年的文字撰写工作之后完成的。该书作为云南省政府“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跨世纪人才”研究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课题的子课题,其研究撰写工作受到了云南省科委、云南大学等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此外,该书的撰写引用了许多前人论著的研究成果,如德宏史志编委会办公室编《德宏史志资料》、西双版纳州政协编《版纳文史资料选辑》、西双版纳景洪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景洪文史资料选辑》以及在少数民族古文献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著名学者张公瑾等所撰《民族古文献概览》等,在此加以说明,并向这些专家学者表示由衷的谢意。

作者简介

  华林,(1965-),云南省景东县人,云南大学教员、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客座研究教授,昆明市档案局中评委学术委员,云南省档案学会会员。著有《声像档案管理学》、《彝族历史档案》、《傣族历史档案研究》等。

书籍目录

上编 傣文历史档案第一章 傣文历史档案的形成第一节 傣族文字的创制和发展一、傣族文字的类型二、傣族古文字的创制与使用三、最初傣文字母的诞生四、巴利文的引进五、老傣文的最终形成和进一步应用与发展第二节 傣族文字的应用与傣文历史档案的产生一、傣族经典文字与傣文历史档案二、早期傣文历史档案的形成三、唐宋以后傣文历史档案的进一步形成与发展第二章 傣文古籍第一节 傣文古籍的理论界定第二节 傣文古籍的类别构成一、宗教类二、历史类三、文学艺术类四、科技类五、伦理类六、哲学类七、军事武术类八、语言文字类九、译注类第三节 傣文古籍的形制一、傣文古籍的制作二、傣文古籍的形式第三章 傣文文书第一节 政治文书一、政务管理文书二、法规礼仪文书第二节 经济文书一、经济管理文书二、礼仪经济文书第三节 谱牒文书一、西双版纳傣族地区谱牒文书二、德宏傣族地区谱牒文书三、其他傣族地区谱牒文书第四章 傣文官印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族土司官印一、土司官僚机构和官印的使用二、土司官印的类型第二节 德宏傣族土司官印一、土司官僚机构和官印的使用二、土司官印举要第三节 滇西傣族地区土司官印第五章 傣文金石铭文第一节 石刻第二节 金文第六章 傣文历史档案的研究价值……下编 汉文傣族历史档案后记

章节摘录

  三、唐宋以后傣文历史档案的进一步形成与发展  唐宋时期是傣泐文形成完善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从景洪庄列塔发掘到的建塔银片和勐海曼拉闷中心佛寺柱子上的刻文来看,早在佛历1000年(公元455年)和傣历三十年(公元667年)的南北朝和唐代,傣泐文已经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使用了。继傣泐文之后,傣族地区又先后出现了傣那文、傣绷文、金平傣文和新平傣文,多种傣文的共存使用为傣族地区傣文历史档案的大量产生创造了文字条件。  唐宋以后傣文历史档案的产生形成和迅速发展还得益于傣族文字在民间的广泛传播与普遍应用,这与唐宋以后小乘佛教在傣族地区的深入普及与寺院教育制度的建立完善有直接的历史关系。王崧等撰《云南通志》卷186记载:“缅和尚,思茅、威远、宁洱有之。以黄布缠头,披黄布为衣,仿佛喇嘛。所诵佛经皆蒲叶缅文,喜畜猫、鸡,饮食不忌荤腥,自不炊爨,其饮食皆摆夷轮流供给,捧至缅寺门外,去包头及鞋,以饮食置头上,跪而献之,盖摆夷最重。缅佛,如年幼为缅和尚,虽其尊长献食,亦与凡人同诫敬,若还俗,则依照卑幼也。(他郎厅志):缅僧喜食牛羊,夷民欲子弟识缅学者,即送入寺。”赵国兴撰《思茅县地志》说:“种类,思茅地处极边,IH辖九江八猛,种族固多,今则沿边设治,区域划分,地面甚小,人民亦稀,仅有摆夷、倮倮、窝泥、苦宗数种。语言各不相同,亦能通汉语。惟摆夷有文字、经文,以贝叶书写,不能人人皆识,必须自幼送为缅和尚者,始能学习通晓。”小乘佛教在傣族社会的广泛传播以至具有全民性的特点是以寺院教育传承实现的。在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出现以前,傣族的寺院教育是主要的文化教育和传承方式,也是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场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傣族历史档案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