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彝族社会历史调查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 编  页数:206  

内容概要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内容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中央访问团收集的资料,全国人大民委、中央民委等组织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及民族识别等工作所搜集到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各省、自治区陆续分别出版,全套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共有84种145本。这些资料集中记录了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基本情况,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和好评。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问世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和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方面情况有了不少变化,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些历史调查资料的作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民委决定修订、再版《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并将其列为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    本次修订再版,在尊重史实,基本保持原貌,统一体例、版式的总原则下,主要是订正错误,并以修订注释的形式增补新的人口数据和地方行政隶属的变化情况。另外,原书中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较多,但因无资料可查核,部分只能保持原貌,仅供参考。《崩龙族社会历史调查》、《新疆牧区社会历史调查》不再单独出版。新增《吉林省朝鲜族社会历史调查》、、《土家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藏族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广东海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4本。修订本合计为86种147本。

书籍目录

大理州彝族的源流和支系民国二十八年大理地区7个县的彝族情况南涧彝族《罗氏家谱》  南涧彝族《查氏家谱》南涧彝族《记录自氏宗谱》南涧彝族《自氏家谱》南涧彝族《左氏祠碑》  左氏源流谱序(碑一)  左氏历代宗亲远近高曾祖考妣之灵位(碑二)  左世宗族世系谱总图(碑三)  谨按世谱历有明箴迁移兹土者碑(碑四)  谨按世谱历有明箴迁移兹土者(接上碑,碑五)巍山西山彝族企业情况调查巍山彝族地区碑刻资料六件  茶凤山碑记  蒙化府知府为恳恩尝示招扶哨兵把守地方事据(碑)  蒙化灵泉碑记  有食上村村规民约碑  流芳百世  字琮墓碑文巍山彝族史几件资料  一、闭耀东事迹  二、永进彝乡的反清斗争人物述略  三、巍山的古彝村巍山彝族资料两则  永垂不巫(碑)  墨氏家谱巍山彝族源于南诏乌蛮的资料调查 一、巍山彝族的历史和现状资料 二、巍山地名和彝族族称资料 三、尚留在巍山彝族中的南诏乌蛮习俗 四、有关南诏王室族属的新资料关于南诏王室蒙氏后裔的口碑资料  一、诏母骑仙驴  二、蜢蟆寨  三、红鼻子小孩  四、张氏太太  五、天摩牙寺  六、三鹤洞  七、武德将军六十花甲合八字歌祥云县彝族资料一则《梅常墓志》碑和《自叙碑记施清墓志铭》碑 《梅常墓志》碑 《自叙碑记施清墓志铭》碑云龙县、漾濞县罗武人的历史调查 罗武的历史和迁入时间考证 罗武人的分支和字忠世系云龙罗武人的习俗和经济状况  一、居所和服饰  二、婚丧习俗  三、生产和经济状况李文学、杜文秀农民起义资料巍山县永建乡彝族婚俗调查大理州部分彝族地区社会调查 一、彝族起源的传说 二、社会生产力 三、风俗习惯 四、宗教信仰 五、禁忌 六、与风俗习惯相关的传说 七、乡规民约碑 八、民族语言与文化 九、彝族蒙氏家谱漾濞彝族“腊罗”支系丧葬礼仪调查南涧公郎土主庙调查漾濞彝语地名来历类别初分彝族“二月八”节日调查 一、节日形成的历史渊源 二、节日的形式和内容 三、节日的发展密伺节和星回节的由来彝族中草药名医李桐弥渡县朵古彝族乡经济状况调查弥渡县石甲彝族乡今昔调查 一、哨塘的历史追溯 二、族源及遗俗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石甲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石甲 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变化 六、山村建设和人民生活南涧彝族民间歌舞调查磨秋·啊喇阕 一、磨秋 二、啊喇阕研究蒙化土官历史的又一份珍贵资料  一、蒙化左土官记事抄本  二、蒙化左氏簪缨人物图巍山地区佛教历史和现状调查  一、巍山的佛教寺院  二、巍山的古塔  三、巍山佛教的主要节日和经籍  四、巍山历史上的著名僧人和居士  五、巍山主要佛寺碑刻注释  六、源远流长的巍山佛教历史后记修订后记

章节摘录

  大理州彝族的源流和支系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祖国的西南边疆,处在滇西北腹地,东连本省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和思茅、临沧地区毗邻,西接保山地区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北与丽江地区接壤,总面积28 356平方公里。州内居住着汉、白、彝、回、傈僳、苗、纳西、藏、阿昌、傣、壮、布朗、拉祜等民族,总人口2 781 400多人(1984年人口统计数字),其中彝族人口有323 500多人,占全州总人口的11.6%。他们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形式,在全州所辖的12个县(市)中均有分布,以依山而居的传统,聚居于南涧、漾濞、巍山、弥渡、祥云、云龙、永平7个县。按地理位置看,他们居住于滇西横断山脉的云岭、怒江的周围,聚居于洱海盆地之南。州内有南涧、漾濞两个彝族自治县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大理州的彝族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其民族是以“旄牛徼外”南下的古羌人这个人群共同体为基础,融合了当地众多的土著部落、部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  先秦时期,在整个西南地区活动着的原始氏族、部落群体分别组成了几个大的近亲集团,又称之为近亲部落群体,基本上可分为三个大的近亲部落群体。即氐羌系统的部落群体,百濮(孟高棉)系统的部落群体和百越系统的部落群体。大理州的彝族先民在这时主要属于氐羌系统的部落群体,也有一部分属于百濮(孟高棉)系统的部落群体和属于百越系统的部落群体。  秦汉时期,大理州彝族先民和整个西南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先民一样,属于“西南夷”,在“西南夷”下又各成部落。《史记·西南夷列传》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其外,西自桐师(今保山)以东,北至叶榆(大理),名为巂、昆明……;自嵩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笮都最大……皆氐类也。”这时,巂、昆明部落群的一部分是今大理州彝族的先民。《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说:“巂、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可见,巂、昆明部落群过的是游牧生活,还没有固定的耕田和邑聚。  魏晋时期,整个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统称为“夷叟”。《华阳国志·南中志》载:益州郡大姓雍闿“使建宁孟获说夷叟”。《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载:“益州郡有大姓雍闽反,流太守张裔于吴,据郡不宾,越巂夷王高定亦背叛。”又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载:“夷人大种日昆,小种曰叟。”因昆明部落群人口最多,所以称为“大种”,叟部落群(即巂部落群)人口较少,所以称为“小种”,而两者都可称“夷叟”或“夷”或“叟”,他们交错杂居在一起。这时的大理州彝族先民在“夷叟”之列。  南北朝时期,属于“叟”、“昆明”族的人被称为“乌蛮”。这时的“乌蛮”除彝族外,还包括居住在西南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  隋、唐、五代、宋朝时期,大理州彝族仍沿称“乌蛮”。这时的“乌蛮”已不包括其他的少数民族,而是专指彝族了。当时在西南地区的“乌蛮”,按居住地域来分,还分为西部“乌蛮”,东部“乌蛮”和北部“乌蛮”。大理地区的“乌蛮”属于西部“乌蛮”。据《资治通鉴》卷199及《新唐书·南蛮传下·两爨蛮》、《新唐书·南蛮传下·松外蛮》载,大理地区的“乌蛮”,初为七十部,后相互兼并成为六至八个较大的部落,就是历史上的“六诏”或“八诏”。“六诏”或“八诏”的情况,《蛮书》卷3载:“六诏并乌蛮,又称八诏,盖白岩城(今弥渡县红岩),时傍及剑川吴罗识二诏之后。开元年中,蒙归义攻石桥城(在今下关),阁罗凤攻石和(在今凤仪),亦八诏之数也。”据云南大学尤中先生考证,在主要的六诏中,其中的越析诏,也谓之磨些诏,即磨些族,他们不是“乌蛮”,但与“乌蛮”是近亲部落,因此“亦乌蛮种类也”。  元明清时期,大理州的彝族称为“罗罗”。李京《云南志略》载:“罗罗,即乌蛮也。”康熙《蒙化府志》也载,罗罗“土著之乌蛮也”。随着彝族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罗罗”下面又出现了更细的称谓,这些更细的称谓保留到今天,就是彝族中不同的支系名称。  现居大理州内的彝族主要有7个支系:“腊罗”支系、“迷撒”支系、“聂苏”支系、“葛泼”支系、“改苏”支系、“诺苏”支系和“格尼”支系。有“腊罗拔”、“迷撒拔”、“哀牢夷”、“摩察”、“聂苏泼”、“罗武”、“葛泼”、“阿多泼”、“倮倮泼”、“夸萼斯”、“山后人”、“罗鲁”、“羌朗王”、“羌族”、“诺苏”、“格尼”、“倮族”、“土族”、“土家”、“蒙化族”、“蒙化人”、“佬武”、“土里”、“黑倮倮”、“尖头倮倮”、“白夷”、“白倮倮”、“黑话人”、“倮”、“土人”、“南山苏”等三十多种不同的自称和他称。  “腊罗”支系,自称“腊罗拔”,他称“土族”、“土家”,主要分布在南涧彝族自治县,漾濞彝族自治县的龙潭、鸡街、瓦厂一带,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东山、西山大部分地区,弥渡县的牛街、德苴、新街区以及祥云、永平、洱源、宾川等县和大理市的部分村寨。“腊罗”支系是较早进入大理地区的居民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腊罗”支系的先民就活动在今大理洱海一带,他们就是《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的“名为巂、昆明”,“随畜迁徙”的部落。西汉时,他们从游牧发展为从事农耕,逐渐定居于大理洱海周围。元代时,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他们逐渐往洱海以南的平坝和山麓迁移。明初,大批汉族官兵进入云南,进人大理,他们又往高山迁移。在今大理州境内的7个彝族支系中,“腊罗”支系的人数为最多。  “迷撒”支系,自称“迷撒拔”、“哀牢夷”、“摩察”,他称“蒙化族”、“蒙化人”、“蒙舍”。现今居住在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东山、西山的部分村寨和巍宝山山麓,南涧彝族自治县的西山,漾濞彝族自治县与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接壤的地带。“迷撒”支系先民可追溯到彝族先祖笃慕的长房子武始祖慕雅切的后裔,即“武家的蒙舍”,也同样属昆明部落群中的一个部落,是西汉初年桐师至叶榆间的昆明部落群中的一个部落。他们最早集中活动在今保山一带,西汉中叶以后,他们的部落酋长名叫“哀牢”,部落名也就称之为“哀牢”。《后汉书·西南夷·哀牢传》载,哀牢的始祖名叫九隆,哀牢部落则是九隆氏族的嫡系。唐朝初期,哀牢部落中的蒙氏为避仇家,从今保山迁到今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内,成为最早进入大理地区的“迷撒”支系先民。《云南图经志书》卷五《蒙化府》载:“境内有摩察者,乃黑爨之别种也。传云,昔从蒙化细奴罗来徙居此。”康熙《蒙化府志》卷一又载:“此种惟蒙(化)境有之,并不与他境倮倮同。”“摩察”迁到巍山后,和巍山的“乌蛮”,即今“腊罗”支系的先民居住在一起,并通过联姻,使子孙繁衍。二十余年后,家族兴旺,势力日盛,蒙氏在今巍山南部占据了统治地位。今巍山南部当时称蒙舍诏,为洱海区域六诏之一,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蒙氏细奴罗当上了蒙舍诏诏王,以后历经89年,世袭到细奴罗的曾孙皮罗阁为诏王时,蒙舍诏就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兼并了洱海区域的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区域,建立了历时164年,几与唐代相始终的南诏地方政权。从此,蒙氏家族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南诏王族。在南诏政权灭亡以后,蒙氏家族遭到了大长和国的屠杀、追捕。为避免杀害、追捕,他们大批逃离巍山,逃离大理,逃往今漾濞、景东、昌宁、凤庆一带的深山峡谷中,少数留在祖先发祥地巍山的也被迫改名换姓隐蔽下来。到了清代和民国年间,大理州境内的“迷撒”支系先民和其他支系的先民一样,由于忍受不了反动统治阶级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又被迫迁徙,迁到了今云南的景东彝族自治县、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四川省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内。大理州的“迷撒”支系由于历史上的两次迁徙,现今留居州内的人数已经不多。  “聂苏”支系,自称“聂苏泼”、“罗武”,他称“佬武”、“土里”,主要居住在漾濞彝族自治县县城西北部的富恒、双涧乡,云龙县团结乡的新宅、团结、河东、丰收、河南等村寨,永平县北斗乡的六米、黑豆场、双河、栗树坪等村寨,洱源县的西山区。“聂苏”支系是由武定的罗婺氏族兼并同区域内其他三十多个“乌蛮”氏族组成的罗婺部后裔。天启《滇志》卷三十载:“罗婺本武定种,古因为部名,又称罗武。”开初,他们活动在今云南省的武定县一带,明朝,罗婺部的人口从武定向外流散,当时就有武定土官安慈次子字忠来到今云龙县团结乡,成为最早进入大理州的“聂苏”支系先民。关于字忠进入大理地区的历史,雍正《云龙州志》记载:“字忠,武定土官(安慈)之次子,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随颖川侯定大理,授浪穹县土巡检。”明代傅友德、沐英征云南时,字忠率领一支罗婺部人配合明军攻大理,后因作战有功,被授予浪穹县箭杆场巡检司。当时的浪穹县包括今天的云龙县、洱源县及漾濞县的一部分,箭杆场即今天的云龙县团结乡。从那时起,字忠及他率领的罗婺部人就在今团结乡一带定居下来,以后随着人口的繁衍,罗婺部人又迁往今漾濞县、永平县、洱源县的部分地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理州彝族社会历史调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