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川为盟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汤芸  页数:311  字数:2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个围绕着文化接触、地景与传闻而展开的历史民族志报告,研究的田野点在贵州省中部的一个历史上曾被称为“半边山”的地区。本研究尽量呈现了自明朝中期以来这一区域的文化接触与区域整合机制的变化,以及当地居民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感,并指出,居住于当地的不同人群在其社会生活的互动交往中所缔结的是一种等级性的“社会盟约”的关系。
作为一个探讨文化接触的民族志个案,本研究关注的是不同人群间的关系结构,但采用的却是从物看人的方法,即从地景来研究社会关系。

作者简介

汤芸,湖南益阳人,200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获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讲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特聘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象征人类学、社会记忆与景观研究、西南民族地区的文化接触与空间观念等。已发表:《从他者看“夷汉杂处”》、《“大传统”和它的影子:“正统”观念与一个仙姑的“灵力”》、《社会记忆·景观-叙事》等论文。

书籍目录

前言
导论
一、课题界定:关于黔中文化接触的个案
二、研究背景:西南图景·文化接触
三、方法路径:地景·社会记忆·传闻
四、论证框架
第一部分 半边山的历史与神话
第一章 镇山印象
一、今日镇山
二、空间语境中的地方史
第二章 半边山:“形”“象”的空间
一、天人互不相胜:半边山起源神话
二、混沌初开:以草为界
三、经纬区宇:以坟管山
四、“形”“象”空间中的“半”
第二部分 “半”的自觉:花场与镇山寺
第三章 花场:社会生活的例证
一、花场·仪式符号·社会盟约
二、花场秩序:不可转让的“灵力”
三、“风调雨顺”与移民序列
四、“以山川为盟”
第四章 镇山寺:寺的命运·“半”的自觉
一、镇山寺?武庙?——地景命名的困境
二、应“运”而生的镇山寺
三、“半参儒礼半参禅”
四、镇山寺的“重生”
五、镇山寺与“半”的自觉
第三部分 重组半边山:水库与去“地”化
第五章 水库:半边山的新格局
一、从半边山之“半汉半夷”到镇山之布依族
二、水库形成:从“伴水”到“临水”
三、半边山与水库的“生态”美学
四、半边山的“乱”与“静”
第六章 地景的去“地”化
一、镇山寺的新命运
二、花场上的新盟约
三、新地景:生态博物馆
四、去“地”化:从地景到景观
结论
一、山川之“盟”
二、“半”的启示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由此,立体的民族交流便简化为地理边界的穿越式的平面互动,抹杀了族群互动的多层次性与文化交流的丰富生动性,而这也正是费孝通先生在《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一文中所反思的问题(费孝通,2004:152—166)。尽管与费先生有着同样看法的学者有很多,近些年来有不少研究将考察点集中于人群间复杂的社会互动及其文化接触的意义上,并且在民族史的研究中也有不少学者向来注重人群间的交流与互动,强调西南的链接、融合、团结的特征(如尤中,1984;方国瑜,1994),但是,当我们梳理学术史中的西南观念时,却发现。西南中国的人类学研究或民族研究的认识论中的“民族马赛克式的西南观”恰是在对空间的分类与人群的区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且在今天,这样的知识框架又有了新的特点,从而影响着,甚至可以说是束缚着学者们对文化接触的探讨。  从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开始,“西南”这一地域概念开始出现于“中原”的知识体系,并成为“中原”的一个他者。对于这个他者的认识,司马迁是从分类学开始的,他依照有无“耕田”,有无“君长”之标准,将西南人群分为等级不一的多种类型。①这是一种基于“华夷之辨、夷夏之别”,而从“华夏”之世界观出发的具有明确等级区分的“西南分类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以山川为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