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与反贫困研究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廖桂蓉  页数:237  字数:194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关于中国城镇贫困状况的研究。这些研究运用不同来源的数据,从不同的角度,或分析城镇贫困的基本状况,或探讨城镇家庭陷人贫困的影响因素,或探讨城镇贫困与收入差距的关系。但是,一方面,已有的研究运用的数据都较早;另一方面,很少有人着重从人力资本与反贫困的角度,讨论转轨时期的城镇贫困人口反贫困问题。廖桂蓉著的《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与反贫困研究》正是基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双重转型”的背景,从人力资本视角对骤然而起的城镇贫困人口问题进行深入考察和系统研究:从人力资本视角来看,城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储备不足,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追逐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进而被社会排斥,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过着贫困的生活。

作者简介

廖桂蓉,女,1976年10月生,四川成都人,就教职于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04年至2007年在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口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相关领域。近年来,在各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和西南民族大学校级项目各一项,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省(部)课题的研究工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对象与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
二、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
三、贫困的概念及演化
第三节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人力资本反贫困的理论阐述
第一节 早期人力资本理论中人力资本反贫困思想
一、早期人力资本理论中入的经济价值的思想
二、早期人力资本理论中
对个人贫富差异原因的探索
第二节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中人力资本反贫困思想
一、现代西方社会个人收入和贫困问题的研究
二、现代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理论
第三节 人力资本投资是决定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
一、以往的主流收入分配理论及其特点
二、关于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研究进展
三、人力资本投资决定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 国内文献中人力资本反贫困思想
一、关于人力资本收益率的研究
二、关于人力资本因素与收入的研究
第三章 人力资本与收入差异
第一节 人力资本与收入差异的关系
一、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差异
二、收入差异与收入水平
第二节 人力资本与国家发展差距
一、贫困研究的层次性
二、人力资本与国家贫困
三、人力资本投资与减少中国贫困
第三节 人力资本与区域收入差异
一、人力资本区域差异比较
二、人力资本与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异
第四节 人力资本与城镇居民收入差异
一、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二、人力资本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第四章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基本状况
第一节 中国城镇人口贫困程度的国际比较
一、中国城镇人口贫困状况的跨国比较:狭义分析
二、中国城镇人口贫困状况的跨国比较:广义分析
第二节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规模与构成
一、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规模
二、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构成
三、中国城镇贫困发生率统计
第三节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分布状况
一、城镇贫困人口的地区分布
二、城镇贫困人口的文化程度与行业分布
三、城镇贫困人口年龄及性别分布
四、城镇贫困人口的其他分布状况
第五章 人力资本脆弱性与城镇贫困人口
第一节 教育资本的脆弱性与城镇贫困人口
一、受教育水平与城镇贫困的关系
二、失业状况与城镇贫困的关系
三、就业状况与城镇贫困的关系
四、教育状况与收入水平的关系
第二节 健康资本的脆弱性与城镇贫困
一、城镇贫困人口的健康和医疗服务状况
二、城镇贫困人口心理状态对健康的影响
三、城镇贫困人口营养状况对健康的影响
第三节 人力资本与城镇贫困人口关系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贫困衡量标准
二、对贫困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三、人力资本水平与城镇贫困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影响城镇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的因素
第一节 收入水平与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
一、收入水平对教育投资的影响
二、收入水平对健康投资的影响
三、收入水平对人力资本投资心理的影响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分割、社会保障制度
与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
一、社会保障制度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状态下社会保障制度
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第三节 贫困文化与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
一、贫困文化的内涵及性质
二、贫困文化理论的述评
三、对贫困入口人力资本形成和利用的文化反思
第四节 社会资本与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
一、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内在关系
二、社会资本在城镇贫困人口再就业中的作用
三、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对再就业影响的相关分析
第七章 城镇贫困人口人力资本反贫困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提高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积累,缓解城镇贫困
一、城镇贫困人口的教育援助
二、城镇贫困人口的医疗保健
三、城镇贫困人口的营养计划
第二节 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障碍
一、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适度增加“统账结合”的社会保障模式中个人账户的比例
三、疏通劳动力流动渠道,构建更富弹性的劳动力市场
第三节 重塑新文化,为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投资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要注重解决贫困人口的文化贫困问题
二、改善贫困文化,强化社会支持的对策建议
三、创建新文化,增强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节 重建社会资本,创造并实现城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
一、社区发展及其反贫困功能
二、社区发展与贫困人口社会资本重建
三、贫困人口社会资本重建的关键:培育社区自组织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章 人力资本反贫困的理论阐述  第一节 早期人力资本理论中人力资本反贫困思想  一、早期人力资本理论中人的经济价值的思想  在现代经济学创立之初,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学说确定了人的劳动在财富创造中的决定性地位。一般认为,最早严肃地探索人的经济价值的经济学家是威廉.配第(Wlliam Petty)。因为他在1676年把作战中军队、武器和其他军械的损失与人的生命的损失进行了比较。配第在其著作中不仅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的著名命题,把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归结为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而且充分肯定了人的经济价值。威廉.配第的著名论断“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就是有关人力资本思想的最早体现。  配第在《献给英明人士》中估算出英国人民劳动收入带来的财产价值是2500万英镑,还在《政治算术》中采用“生产成本法”计算出当时英国人口的货币价值。他说:“英格兰人口六百万,每人开支七镑,总共四千两百万镑,同时假定土地的地租为八百万镑,所有动产的收益每年在八百万镑以上。这么一来,其余的两千六百万镑,就要靠人民的劳动来提供。这两千六百万镑乘以二十(人群和土地一样,值二十年的地租),得五亿两千万镑,这个数额就是全部人口的价值。再将这个数字用六百万来除,得八十余英镑,这就是每个男、女、儿童的价值,而壮年人的价值等于这个数额的两倍。”配第还根据劳动所得计算出“一个海员实际上等于三个农民”,因为海员一身兼有士兵、工匠和商人的职业技能,而这种技能与资格不经过长年而又痛苦的过程是学不会的。他在《献给英明人士》的第二章《论人口的价值》写到:“如果六百万人口值四亿一千七百万镑,那么,每个人就值六十九镑;而其中三百万劳动者每人值一百三十八镑,按每日大约十二便士计算,这等于七年的年收入。这里并没有计算劳动者生活维持费以外的剩余收益。”配第计算人的货币价值的目的主要在于分析和说明英国的国家实力以及由于战争和瘟疫造成的人口死亡与迁出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与反贫困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