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野下的维吾尔文化

出版时间:2010-12-01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阿布都外力·克热木 著  页数:29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通观全书中的各篇论文,作者视野开阔,对维吾尔文学了解深入、把握全面。作者在硕士研究期间就开始从事民族文学的研究工作,通过博士期间的学习,其科研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在《比较视野下的维吾尔文化》各篇论文中,作者能够找到准确的切入点,加以深入研究,体现了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较高的科研水平。同时,作者阅读搜集各种文献资料,并结合田野调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材料翔实,论证有力,对一些问题作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与考证。

作者简介

  阿帮都外力·克热木 男,维吾尔族,1997年于新疆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于新疆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今在西北民族大学任教,现为西北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帅。主要讲授维吾尔族文学史、应用文翻译、维文报刊编辑、文学理论和维吾尔文论等课程。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中闲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会、中国少数民族双语学会会员。  出版《尼扎里的“达斯坦”创作研究》(专著)、《应用文翻译技巧与实践教程》(编著)、《空间边缘对话--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新论》(主编,论文集),在《民族文学研究》、《西北民族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民委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项日1项。主持结项项目有西北民族大学和甘肃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专著《尼扎里的“达斯坦”创作研究》荣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浅谈公用信函的翻译原则及技巧》一文荣获新疆第九次民族语文翻译论文评选三等奖。2007年荣获西北民族大学“青年成才奖”,2008年被评为西北民族大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书籍目录

从《莱丽与麦吉侬》的再创作看东方伊斯兰文学中的“仿造现象”从《玉素甫与祖莱哈》的再创作看阿拉伯、波斯与维吾尔文化的交流从阿拉伯语借词看阿拉伯文化对维吾尔族文化的影响从波斯语借词看波斯与维吾尔族的文化交流从汉语借词看汉族文化对维吾尔文化的影响从蒙古语与维吾尔语基本词汇的相同性看蒙古族与维吾尔族的文化交流19世纪喀什噶尔文化复兴探微--以祖乎尔丁·阿奇木伯克业绩为例论东方阿拉伯文学中的麦吉侬主题及其含义从尼扎里的叙事诗看维吾尔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对“殉情母题”的文化解读--以突厥语族诸民族爱情叙事诗为例试论维吾尔族叙事诗中的主要母题及其象征意义从《艾里甫与赛乃姆》看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互动互融关系买买提明·吾守尔系列小说探微漫谈伊明·艾合米地抒情诗的审美特征浅谈西域回鹘人摩尼教发展历程浅谈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互动关系--以维吾尔族叙事诗为例评博格达·阿不都拉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色从维吾尔族“达斯坦”看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互动互融关系从《突厥语大辞典》看维吾尔族英雄“达斯坦”《阿里甫·艾尔·通阿》及其文学特点从维吾尔“达斯坦”的传播看口头传播的生存危机浅谈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与维吾尔族“达斯坦”的关系从维吾尔族婚宴饮食的转变看回族饮食文化对维吾尔族的影响--以新疆奇台县为个案研究: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传承危机及其抢救措施中国人自己的文学方法论探微--评朱广贤《文艺创作三位一体论》后记

章节摘录

  在民间传说中,值得叙述的历史事实常常是带有浓郁的神话、传奇色彩的,有时甚至难以搞清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约瑟的故事是个传说,但这不排除曾经有希伯来人在埃及生活过的可能性,雅各和他的子孙是否就是这一支希伯来人,雅各的一个叫约瑟的儿子是否曾在法老(埃及国王)的宫廷中当过大官,至今尚没有发现确凿的历史文献记载,以上的看法只是在零散的资料基础上推理得出的假说而已。经过耐心细致的计算和分析,某些学者认为约瑟的故事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7世纪,大致在公元前1730-前1630年之问。在此前不久,埃及经历了它的漫长历史中最动荡的时期。公元前1780年左右,埃及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即埃及人民起来暴动,反对压迫。在埃及衰退的时期,埃及又遭到外来的侵略。从此以后,一直所向无敌的强国埃及被外来侵略者打得一败涂地,亡国长达200年之久。这些侵略者是喜克索斯人(The Hyksos),他们在埃及统治了150年左右。当代学者们一直认为,雅各一家--70名以色列人迁徙到埃及时,正是喜克索斯人统治埃及的时期。雅各及后代在埃及受到优待,因为他们和侵略者同为亚洲族系的人,喜克索斯人希望吸引更多的亚洲人到被征服的埃及来。在公元前16世纪的埃及文献中提到了在埃及落户的迦南游牧部落。  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圣经》故事中的许多可疑细节得到了合乎逻辑的解释。首先谈谈约瑟担任法老大臣的问题。很难想象,在一般情况下埃及的贵族社会会把高官授予一个他们所蔑视的亚洲人。《圣经·创世篇》第四十六章中关于埃及人对希伯来人的态度写得清清楚楚:“凡牧羊的人都被埃及人所厌烦”。①  相反,喜克索斯法老对当地埃及居民持不信任态度,他们更信任在族系与语言方面与他们相近的来自迦南的亚洲人。因此,约瑟当上大官是水到渠成之事。还应指出,约瑟在治理埃及时,是按着侵略者典型的压迫政策行事的。利用7年的大饥荒,他发给粮食,不是自给,而是迫使灾民交出金银财宝,交出土地,最后则付出人身自由作为代价。约瑟推行的政策使独立的耕田者沦为奴隶,削弱了土地占有者阶级,最后全部土地与耕作土地的人都变成法老的财产。埃及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流血起义事件,每次起义的直接原因都是饥荒。喜克索斯法老了解到埃及人民的起义传统,担心人民群众发动新的起义动摇他的统治,特别是因为他是外来的、受埃及人憎恨的独裁者。因此,约瑟提出防止饥荒计划时,法老理所当然地接受了,他更视约瑟为上天派来的治国栋梁。约瑟在王宫中占有特权地位、受到法老特殊恩泽的原因正在于此。约瑟故事在再现埃及风俗习惯方面的准确性达到惊人的地步。如约瑟见法老之前先剃了头,刮了胡子,这个极其细微的细节,也准确地反映了古代埃及的习俗。当时,在埃及除了法老以外,谁也不准蓄胡须。又如雅各与约瑟死后的殡葬仪式也能说明这个问题。他们的遗体用香料熏了40天,然后把木乃伊放人木棺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比较视野下的维吾尔文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