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芦笙传承人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潘琼阁  页数:138  字数:200000  

内容概要

《侗族芦笙传承人--张海》内容提要:男不吹笙丢了祖宗的习俗,女不坐夜空留那箱漂亮的侗服,不是我们定下吹芦笙游访的习欲,已有前人先随我们随后……
《侗族芦笙传承人--张海》作者潘琼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传承宝地育传人
第一节 三江:侗族文化源远多元文化交汇
第二节 独峒:亲历桃源之峒
第三节 张海的艺术人生
第二章 传统难忘精髓难舍
第一节 三江侗族芦笙大观
一、芦笙形制
二、三江传统侗族芦笙
三、侗族芦笙的风格
四、芦笙的制作过程
五、吹起芦笙跳起舞
六,生活在鲜活的土壤里
七、芦笙禁忌
第二节 侗族芦笙的精髓:喜乐、和谐、群聚力
一、吹喜不吹丧
二、追求和谐完满
三、群聚性文化心理
第三章 创新不止传承不息
第一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芦笙的发展
二、张海的芦笙制作和吹舞技巧
第二节 传承现状困境与希望并存
一、形式与内容的变迁
二、三江侗族芦笙现状
第三节 传承用情授徒用心传艺
一、口耳相传的乐曲——张海的芦笙谱
二、播撒希望的种子
三、具有侗族特色的作品
第四章 与芦笙相伴的人生
第一节 艰苦的童年,有芦笙为友
一 、“从小就喜欢文艺”
二、他把芦笙当做朋友
第二节 禁吹的日子,君子当自强不息
一、“人家孩子能,我为什么不能!”
二、他不仅懂得芦笙
第三节 让芦笙重回民间的土壤
一、“我下定决心要把芦笙弄出来”
二、他在继承中创新
第四节 做出与时俱进的好芦笙
一、“我开始做芦笙的时候就开始改良”
二、学生喜欢他做的芦笙
第五节 从民间来、回到民间去
一、“我来自民间、又回到民间去”
二、学生们喜欢这个性情中人
第六节 严格教授侗族艺术
一、“对曲子的理解很重要”
二、他是有魅力的老师
第七节 相互扶持的侗族艺术之家
一、孝老爱亲模范家庭
二、多元的经济来源
第八节 多元的经济来源
第五章 访谈
一、采访杨顺丰
二、采访吴世华
三、采访苏甲宗
四、采访唐力
五、采访陆璎
第六章 有关芦笙的民歌、传说、故事
附录 张海及其家庭获得的主要奖励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老百姓的生活里。张海至今仍是自豪的:“可以说,由我引起,独峒的芦笙踩堂又火起来了。”    1978年,张海进入独峒公社文化站工作,有了更多展示和发展自己文艺才能的机会。不仅是芦笙,还有侗歌、笛子、琵琶、牛腿琴、侗戏等等,张海都如饥似渴地吮吸着。    在搜集民间音乐的过程中,张海不满意简谱了,嫌它记录芦笙曲太慢。1979年,他自创制了一套记录芦笙谱的方法,并用这种方法记录下了几十首侗族芦笙曲。他说:“我用符号把各个音分开来记,方便得很,在民间推行也被大家接受了。”    接下来,他对传统芦笙也不“满意”了。在接触了越来越多的现代音乐后,他逐渐感到传统芦笙的表现力不够丰富,于是开始改制芦笙。以后,他一有机会就去芦笙师傅家学习传统芦笙制作,常常和会做芦笙的人讨论制作的技艺。制作芦笙的关键是将发音管、共鸣筒及簧片三者完美地结合,其中簧片的制作最为复杂,每个音所用的簧片长短、厚薄都不一样,要精心切割、打磨,反复在芦笙管上调试。铜片薄而锋利,常常把他的手划破。1987年,张海终于做出第一把改良的8管芦笙,之后他陆续加管,一直加到24管。他还根据不同的调式(如C调、降E调、F调、G调、A调)来制作芦笙,每把芦笙都可在三个调之间转换。    1985年,张海因为全面的侗族艺术才能、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待人处事,被招进三江县侗族艺术团,成为艺术团里的芦笙演奏师。由于他制作的芦笙工艺精湛,很多地方的艺术团体都来订货,到现在,张海已经制作了3000多把多管芦笙。团里的芦笙制作、修理也都是他在负责。    张海还常常被派去各村寨辅导村民演奏芦笙。在实践中,他摸索出自己的教学方法,那就是“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简单易学,便于推广。他还把自创的记谱法教给村民,方便他们记忆和练习,加上待人诚恳,他深受村民们欢迎。1991年,他被聘为全国第四届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歌舞《民族之光》第三场《芦笙踩堂》段舞的编导,并被评为柳州地区优秀编导。    同时,张海开始和艺术团到全国各地演出,和各地各民族的民间艺人交流。他对侗族艺术的认识,从无意识的爱好上升到有意识的推广。1992年,张海和艺术团被邀请到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表演。演出结束后,杨尚昆主席慰问演员,对他说了一句“你们少数民族有这样的乐器(芦笙),是值得骄傲的,你们一定好好发展它,不要失传”,这在张海的心里烙下了强烈的使命感。    这种使命感让他意识到了传承的责任。2000年以后,张海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传承人。他知道,侗族艺术要一代一代继续下去,必须从孩子抓起。    他培养了很多徒弟和学生,女儿张吴巧觅是张海最大的骄傲。巧觅生活在侗族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从7岁开始,在爸爸的指导下。学吹侗笛和芦笙。几年来,乖巧的她进步神速,屡屡在三江、柳州等地的大型活动中露面并脱颖而出,到过国内外不少地方表演。2010年,张吴巧觅成为广西民族大学的学生。    跟张海学习专业演奏的学生前后已有50多人了,而村寨里学习简单吹奏的已有几百人。张海和他的家人、他的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种表演和比赛,利用这些机会宣传并推广侗族芦笙,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侗族的芦笙。这是张海迫切想要做的。    在比赛和表演的曲子里,好几首都是他改编和创作的。张海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开始创作侗族芦笙曲。他改编和创作的曲子用他改良的芦笙演奏,不仅丰富了指法和技巧,而且突出了侗族音乐的特点;既能表现侗家人的生活和情感,舞台欣赏性又强,且不失侗族芦笙的特色。    因为出色的侗族芦笙吹奏和制作技艺,因为积极地推广侗族芦笙艺术和培养侗族艺术传人,2007年,张海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P12-13

后记

侗族文化和侗族芦笙于我来说,都是新鲜的,曾经听老教授神采飞扬地讲起过丰厚的侗族文化和温柔乐观的侗族人,亲眼所见,果真不虚。尽管我对侗族芦笙知之甚浅,却也深刻体验到侗族芦笙吹响了侗族文化的精髓——喜乐、和谐、凝聚。喜乐是芦笙的专职,是侗族人的生活,和谐是芦笙的构成,是侗族人对天、地、人的致敬,凝聚是芦笙的优势,是侗族人的身份认同。而现在,芦笙所面临的危机和改革,其实是整个侗族文化面临的问题。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认同与冷漠,都在考验着悠久的文化,都在拷问着每颗关注的心。    民族文化在强大的外来潮流冲击下,站立困难。侗族传统芦笙也在经历着民间土壤的沙化和身份认同的危机。种种抢救措施都会在现实中遇到种种难题,也许“抢救”一词本身就意味着无奈。制作匠人减少,老一辈芦笙手老去,新的传人难以接续。在青黄不接的时代,张海却在承继传统的同时,实践着侗族芦笙的改革,培养着侗族芦笙的接班人,并且倔犟地宣传和推广着侗族芦笙。在侗族芦笙遇到信心危机时,他为它骄傲,努力用它表达侗族人的生活和情感;他惜旧扬新,树立起侗族青年甚至一些中老年人对侗族芦笙的自信和认同。我想这是张海感动我的地方,也是他获得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原因吧。    在写这本小书的时候,我希望着力呈现一个生动的传承人,他的喜怒哀乐,他的优点和缺点。张海的口述部分,以及我在采访期间的见闻,近乎琐碎。我却觉得,这样能够走近传承人,获得更鲜活的信息,收获侗族芦笙和芦笙传承人所带来的感动。    侗族芦笙的革新,让人欣喜,它生机勃勃,信心满满。而对于传统侗族芦笙的未来,我虽不乐观,也不悲观。传统与现代矛盾重重,我难以解读,也不敢轻易判断,只是用绵薄之力记录。记录可以成为一面镜子,让人们看到有这样一种乐器让侗族人快乐而充实,传递侗族文化的精髓。有这样一个人从芦笙中获得快乐,也把快乐演奏给别人。    书虽小,却是我第一次独立承担如此重大的任务。对于芦笙和音乐的外行,以及侗族传统芦笙在时间上的限制,也让我的记录困难重重,好在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汪立珍老师始终给予我支持和指导,让我在艰难的行进中获得力量。徐健顺老师热心为我解答音乐上的问题并为我介绍懂得芦笙的杨民康和李妍红老师。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的研究生朱学民帮助我分析曲式结构并解答有关音乐的问题,舞蹈学院的范泽容帮我检查有关舞蹈动作的描述。    在采访中,三江侗族自治县宣传部副部长杨顺丰不仅热情接受我的采访,送给我《三江民族文化小词典》,而且接受我的请求,在百忙之中为我寄来所需照片。三江侗族工艺品店的店主吴瑞平为我介绍侗族文化和侗族芦笙,他的父亲吴世华更是将他的博学大方地展现给我。感谢苏甲宗先生接受我的采访。在三江,张海的朋友谭正荣夫妇以及徒弟杨江瑞夫妇、谢梨慧、杨新刚,还有很多不知名的人,让我感受到侗族人的善良和热情。    我最想要感谢的是本书的主角张海及他的家人。在书中,对他们的感情和感激已经渗透纸背。书稿基本完成后,张海和吴培晏仔细地阅读了它,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更给了我拿出它的信心。对张海和他的家人,我难以表达心中的感情,我想,对于朋友,也无须太多语言。    还有三位我特别要提到的人。我的丈夫郭振东,自始至终给予我支持;两次载我们去三江,并在艺术方面给我意见的叶一功伯伯;再就是我的父亲潘久辉,他不仅是本书照片的主要拍摄者,更是我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坚强后盾。在此,向父亲深鞠一躬。

编辑推荐

在写这本《侗族芦笙传承人--张海》的时候,作者潘琼阁希望着力呈现一个生动的传承人,他的喜怒哀乐,他的优点和缺点。张海的口述部分,以及在采访期间的见闻,近乎琐碎。作者却觉得,这样能够走近传承人,获得更鲜活的信息,收获侗族芦笙和芦笙传承人所带来的感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侗族芦笙传承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