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读解

出版时间:2006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颜纯钧  页数:32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电影的读解,说到底是一个分析的过程。分析是为了读解,读解又是为了欣赏。从分析到读解,再到欣赏和评论,都是围绕着影片来进行的,都是为了对影片更深入、更充分的把握。  《电影的读解(修订版)》主要介绍了分析的范式、影片分析的范式、影片分析的策略、影片剧作分析、影片艺术分析等内容;对电影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是为了能够更关注影片的艺术,为了达到更深入、更充分地读解影片、欣赏和评论影片。

作者简介

  颜纯钧,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协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等教育学会理事、福建省传播学会常务副会长、福建省美学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电视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个人著作有《电影的读解》、《记述与呈现》、《影片分析教程》等六部,主编《文化的交响——中国电影比较研究》、《影视写作教程》,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承担一个国家部委课题和三个省社科课题,业余从事文艺创作,有小说、散文、随笔百余篇,影视剧本十余部。

书籍目录

序论 从分析说起一、对“分析”的分析二、影片的分析三、分析的目的第一章 分析的范式第一节 理论范式第二节 过度诠释第三节 诠释本文的分析第四节 转换与生成第二章 影片分析的范式第一节 时空形式第二节 视听形象第三节 镜头语言第四节 造型意识第三章 影片分析的策略第一节 可能性还原第二节 注意和辨认模式第三节 关联性和判断第四节 连续抽象第五节 从分析走向综合第四章 影片剧作分析第一节 概括的方式第二节 形象设计与塑造第三节 情节 构思第四节 规定性情境第五节 结构作为系统第五章 影片艺术分析第一节 场面设计与调度第二节 图形的构成第三节 镜头控制第四节 美工造型第五节 光影与色彩第六节 声音的合成第七节 演员与角色第八节 剪辑技巧附录 影片分析个案拜读《红色》大悲恸与大绝望一代人的成长与觉醒处处无家处处家后记

章节摘录

  一、造型意识  所谓电影造型,是指通过视听形象来表现电影创作意图的各种形式和动作。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了电影所拥有的全部造型成分的总和——如摄影造型、美工造型、演员形体动作的造型、由镜头画面组接而产生的蒙太奇含义的造型效果。电影造型与一般所说的形象塑造是不同的,不是随便什么形象的塑造都可以称之为造型的。在艺术世界中,一般只有绘画、雕塑和摄影被归人造型艺术之中。这几种艺术形式共同的特点,就在于它们在处理被表现的艺术对象时,都同样去选择某个最能显示形象特征的瞬间。比如罗中立的油画《父亲》那个满脸皱纹的父亲捧着粗碗的瞬间;比如西方雕塑《掷铁饼者》那只执铁饼的手绕到身后,即将作出有力一掷的瞬间;比如摄影作品《希望工程的女孩》那个睁着忧郁的大眼望向世人的瞬间……这些艺术作品对题材的处理都显示出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尽可能去把握、去强化形象某种突出的特征,并以此去完成表达的任务。戏剧艺术虽然不被称为造型艺术,但同样是要塑造形象的。一般情况下,演员只是根据情节把人物呈现于舞台,但在服装和化装上,在演员上台之初的亮相上,在一些武打场面或唱腔设计上,戏剧艺术同样也在强化着形象的突出特征。尤其是古代戏剧在化装上的脸谱化,孙悟空的脸谱、包公的脸谱、关云长的脸谱,都是基于强化形象的突出特征而设计的。由此看来,造型的概念如果狭义地理解,那就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和动作使形象特征得以强化的方式。在默片时代,无声的电影画面是电影叙事的惟一语言,那时的电影理论家便理所当然地认为:“电影就其艺术材料和表达手段而言,是属于造型艺术的。”(卡赞斯基,1927)后来,随着摄影棚的舞台化设计,随着声音进入电影,以语言为表达工具的戏剧也逐渐渗入电影,戏剧艺术的许多基本法则自然而然地成为电影的法则。这一时期,电影逐渐形成以情节结构为核心的电影思维。电影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如何对戏剧情节结构加以“电影化”,以蒙太奇剪辑手段来突破戏剧被局限了的时空。这时出现了大量的从文学或戏剧改编而来的影片,造型的意识反倒被戏剧冲突的意识所取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在西方出现了一股反传统的潮流,这就是被称为先锋派的电影史时期。先锋派电影两个最重要的反传统表现就是反形象再现论和反情节叙事性。在20年代的法国,先锋派电影的影片制作都包含着明显的绘画表现因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电影的读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