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旦教育文存

出版时间:2002年6月第1版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潘光旦,潘乃谷、潘乃和 编  页数:48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潘光旦教育文存》的目的是:系统、完整地搜集、整理、保存我国近现代有价值的教育理论文献,以便读者全面了解和研究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各个阶段的主要教育思想、不同流派的教育观点;继承教育遗产,弘扬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优秀传统,发展和繁荣我国的教育科学,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充实全国师范院校教育学科师生的教育读物,提高师范院校师生的教育理论水平;使读者了解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富有创造性的丰富多彩的教育理论、实践,特别是波澜壮阔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批判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操;给国外教育学术界提供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系统的研究文献。

作者简介

  潘光旦(1899年-1967年),原名光,后署名光旦,又名保同,字仲昂,江苏宝山罗店镇人。中国现代最为杰出的社会学家和优生学家之一,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一生治学,格局广大,特别对于优生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家庭问题、娼妓制度、人才分布等等,都有极深入的研究。  1913年江苏省政府咨送北京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赴美留学,入迪特茅斯大学,1924年获学士学位;同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获理学硕士学位。返国后历任上海吴淞国立自治学校(创办于1923年,以吴淞商埠局旧址为校舍)教务长,东吴大学法律学院预科主任,光华大学社会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暨南大学讲师,中国优生学会会长等职务。1927年春,与胡适、徐志摩等在上海筹设新月书店。1929年10月任出席第3届太平洋国际学会中国代表团代表。1934年秋任清华大学社会系教授,后兼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1937年10月任长沙临时大学教务长。1938年5月临时大学改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务长。1941年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即中国民主同盟之前身),任民盟中央常委。1949年10月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任第2~4届全国政协委员。1957年划为右派,后任中央民族学院专门教授。1967年文革中受迫害逝世,终年69岁。1979年右派问题获得改正。

书籍目录

1923一辆前车的话——论出洋留学之预备1926中国今日之社会科学教育今后之《留美学生季报》与留美学生1927教授为学问之大敌说谈职业教育性教育者的资格问题生物科学的新价值与大学课程1928学问与潮流观点“速成完人教育新说1932人才问题的又一方面文凭教育与位育1933父母教育与优生忘本的教育1934纪念孔子与做人欢送游美学生的一封公开信教育制度的修正霭理士的性教育观——《性的教育》译序中学生的兴趣1935优生教育论优生与社会设计性与个人——性与青年第一讲性与社会——性与青年第二讲性与民族——性与青年第三讲1936关于人才问题国难与教育的忏悔再论教育的忏悔1939学生自治与学生自治会演化论与几个当代的问题论青年与社会思想读二十七年度统一招生报告闲话生物学的课程1940明伦新说宣传不是教育再论宣传不是教育论品格教育梅月涵夫子任教廿五年序1941大学一解说训教合说工读兼营青年志虑的问题——与他教青年志虑的问题——与自教1942新母教1943工与中国文化工业教育与工业人才说有为有守——致大学毕业生1944类型与自由自由、民主与教育政治与教育1945一种精神两般适用1946说童子操刀——人的控制与物的控制……

章节摘录

  平心而论,留美中国学界,具文的组织既破碎不全,意识上的联结更非常薄弱,是无可讳言的。甚至当国家多事之秋,例如华盛顿和会,大家依然是意见分歧,党同伐异,绝难得一致的主张。平日之间,有私议而无公论,更成为一种无可挽救的通病。就大体而论,留美大学校学生很能思考,谈锋也不劣,比较美国本国学生,严谨者多,浮夸者少;然大患在不肯形成负责任的主张,与留学界其他部分共收观摩融会之效。  如今《季报》复活了。《季报》的复活,原出于学生总会中少数当事人的动议,与留学界一般的公意或不甚相干。然一经复活,今后之能否延年益寿,就不能不以留美学界全部的意旨为依归了。这并不说人人须多订阅几份,那是比较的小节目。但如各个留学生肯多发负责任的言论,则积聚会通之后,即是留学界全体的舆论:近而言之,可谋留学界自身的进步;远而言之,可供国内各种改革运动的参考;《季报》也就算尽了他的使命。否则,纵有人才的将护,金钱的维持,至多是苟延残喘罢了。一言以蔽之,《季报》而不能代表留美学生全体的生活与舆论,即无生存的理由;既生存了,即不能不力求所以代表之道。复活后第一年的生存不是真生存,是一种试验的生存。  上文所谓《季报》的使命与任务,分析起来,当然不止一端。所谓留学生应发与可发的言论,也有若干方面。中国留学生是一个极复杂的社会动物。是甲文化甲种族的产物,却不能不在乙文化乙种族内作相当之顺应,而此种顺应功夫又绝不容易。当其在乙文化乙种族内作顺应之际,又在在不能不返顾产生他的甲文化甲种族,以免顺应过度,绝了将来的后路。留学生的身份既若是之不单纯,他的思虑,行动也就极有变化。果艺家用接枝等法可以造出各种杂合的果品来,叫做“凑体”。留学生,尤其是在欧美的中国留学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凑体”,成分既复杂,他的表态也就不轻易形容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潘光旦教育文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