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

出版时间:2003-1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王确 编  页数:432  

内容概要

  《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材:文学概论》以有利于继承民族优秀的文学理论遗产和吸收世界文学理论的新观念,推动文学的繁荣为宗旨,努力把世界上出现的新的文学理论作为资源加以分析、判断、消化和阐释,在整个教材的内容上,特别注意传统与现代的连通。  体现小教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在这一点上,我们专门设置了一章来探讨在成人文学背景下的儿童文学问题。  强调理论的实用性。《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材:文学概论》重视理论和知识的系统性,但又不是教条地死守所谓“系统性”,而是以实用性为第一选择,将那些可有可无、缺少实际意义的部分删除,特别注重那些容易模糊、又亟待解决的文学理论问题。这主要体现在教材中回答了一些人们经常遇到、多数文学理论教材里又没有关注的问题,如作品的存在、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关系、母语文学与翻译文学的关系、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的关系、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作家文学)的关系、抒情文学中的作者与抒情主人公的关系、文学阅读中的特别值得关心的问题,等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一、什么是“文学概论”二、学习“文学概论”的意义三、学习“文学概论”的方法名词解释与思考题第二章 文学观念第一节 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一、文学的文化属性二、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三、文学的文化价值第二节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一、文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二、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三、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第三节 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一、关于文学存在的几种观点二、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三、文本与作品第四节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一、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二、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三、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第五节 文学是一种历史现象一、文学的起源二、文学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三、文学自身的演变名词解释与思考题第三章 文学创作第一节 创作过程一、艺术积累二、艺术构思三、艺术表现第二节 创作原则一、真实性二、概括性三、想象性第三节 作家经验与艺术创作一、人生经验与艺术经验二、经验的内省与艺术创造第四节 形式的把握一、布局的原则二、表现手法三、语言的要求四、语言的技巧名词解释与思考题第四章 文学形象第一节 文学意象一、文学意象的界定……第五章 叙事性作品第六章 抒情性作品第七章 文学风格及其流派第八章 文学类型第九章 儿童文学第十章 文学阅读第十一章 文学批评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具体到《独坐敬亭山》一诗,这种形式可归结为三点:首先,物境与心境相应。在现实生活中,外界环境特定的形体结构及运动形式可以和特定的心理状态相应,从而具有触发这种心理的作用。如风中的垂柳缓慢、反复、轻柔地摆动,而人的悲哀、思念之情在心理上也呈现缓慢、不定向反复、律动的状态,于是风中柳条往往成了伤春思远的触媒。而文学家用这样的物态来表现如是的心理便可以取得最佳效果。如“今我来思,杨柳依依”、“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都可以看出物态的构成、运动形式与心理状态间相应的关系。诗中有了这样的关系,便有了协调的形式感。对于一首成功的抒情诗,这种形式感的协调又表现为两层,一层是物象自身的形态,一层是物象的组合,后者体现出心理环境的整体性。意境所要求的,主要是后一层的协调。如《独坐敬亭山》,全诗表现出作者彻悟人生、傲然自得、委顺自然的态度。正如水来帆近而充实,水逝帆远而怅然,鸟飞云去的物态与作者孤高、惆怅的心绪是相应的,而屹立的山峰则与作者坚定的意志相应。更妙的是,四散飞去渐渐消逝于天际的小鸟,缓缓飘浮的云朵与巍然屹立的山峰组合在一起,消逝的与永恒的,渺小的与高大的,匆匆的与缓缓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正与作者脱弃凡俗、孤高自赏的心理相契合,并构成了通体协调的心理环境。而这是“随阳雁”诗句中所缺少的。其次,空间感。《敬亭山》字仅二十,物象亦寥寥,却在读者想象中展现出广阔的空间:飞鸟将目光引向天际,孤云在头顶漂移,山峰矗立在面前,三者相映,就构成了一个小小的天地。再次,意味蕴藉。人的美感心理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知觉、联想、想象、情感、意志、思悟等因素经常是在统一的整体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就文学创作而言,情感活动固然是心理诸因素中最活跃的,但并非是惟一活跃的因素。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学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