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诀

出版时间:1994-5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金庸  页数:39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连城诀》,长篇武侠小说,当代著名作家金庸著。最初于1963年刊载于《明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送的《东南亚周刊》,书名本做《素心剑》。现收录于 《金庸作品集》中。
《连城诀》描述了农家子弟狄云因为生性质朴,屡被冤枉欺骗,在历经磨难之后,终于看穿人世险恶,回归自然的故事。此书语言质朴生动,情节紧凑,故事感人,全书充满了一股悲愤之气,读来令人如鲠在喉。书中写世态,写人心,写至情至爱,写至恶至毒,动人心魄,深刻揭露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远远超出了一般武侠小说的表现范畴,甚至亦非“性情”二字所能概括,可说是金庸作品中的奇特之作。
×      ×      ×      ×      ×      ×
湘西农家子弟狄云,自幼随师父铁锁横江戚长发和师妹戚芳习武务农。
一天戚长发多年未见的师兄万震山派弟子来请戚长发去作客。三人到了万家。先是逢大盗吕通前来寻仇,狄云拼着受伤打退了吕通,却反而见疑于万家。先是万震山的八个弟子深夜寻衅,打了他一通。第二天他气不过他们的奚落嘲笑,用从一个老乞丐处学来的几招剑法回敬了其中几人。万震山疑心戚长发已学得师门不传之秘连城剑法又教给狄云,遂将戚长发诱入房中击杀,却又伪造现场反诬戚长发击伤了他而逃走,而已意犹未尽,复又设下圈套将见义勇为前往捉贼的狄云裁赃诬为强奸偷盗犯,打入死牢。万震山的儿子万圭假作好人,让戚芳以为他出钱出力想让狄云尽早出狱,其实却是买通官府将狄云轻罪重办。戚芳信以为真,又认定狄云确有其罪,虽然感情仍在,但对狄云也感到伤心和失望,终于嫁给了万圭。
狄云悲愤伤心交加,在狱中自暴自弃。同室的一个疯囚犯又以为他是奸细,对他拳脚相加。但在他呆了三年之后,万念俱灰,上吊自尽时,那疯汉却救活了他,并告诉他自己名叫丁典,因为从戚长发、万震山的师父手上得到了一部连城剑诀,为众多武林人物所追逐,流落江湖,认识了一个叫做凌退思的知府的女儿凌霜华,两人一见倾心。 知府却以女儿为要胁逼他交出连城诀,不久后又将他打入大牢、这几年他已练成了绝顶内功神照功。狄云第一次听说了自己师父是个阴险毒辣、城府极深的人,听说他和自己的两个师怕竟联手杀了师祖,但也只是将信将疑。
丁典要传他神照功。他先是不愿学,后来想到报仇便学了起来,又过两年,他和丁典已是情如兄弟,倒觉外面人心险诈,呆在狱中反而平安。但丁典心系凌霜华,遂在一天晚上双双越狱而出,夜探凌知府家不料凌霜华已死,凌知府竟在女儿的棺上涂了无可就药的金波旬花毒。丁典大恸之下抚棺痛哭,中毒极深。 狄云助丁典击退凌知府的人,逃至一废园,万震山的几个弟子又追踪而来丁典和狄云拼死歼了来敌,丁典嘱他将来把他和凌霜华合葬后即死去。
狄云慌乱中逃到戚芳家,见到戚芳带着与他同样小名“空心菜”的女儿,伤痛欲绝,神智昏迷,格斗中与万圭同时昏过去。醒来已在长江边的一只小船上,便飘流而下。不久在江边一座破庙里碰上西藏血刀门下的一个凶僧宝象,宝象饿急了要吃他,却被他无意中用两只毒老鼠毒死。他因衣衫已破,便穿上宝象的僧袍,不料在长江边一场鱼贩子的争斗中被误认为是血刀门的小淫僧。在他帮了中原武林南四奇门下铃剑双侠的忙后反为所仇,正要被擒,血刀门的掌门血刀老祖赶来救了他,并掳去水岱之女水笙。血刀老祖也误认为他是自己的徒孙,带了他和水笙一起逃走,水笙的父亲水岱及另外陆、刘、花三奇率领众多好手一路追来。双方到了川藏边界的一座大雪山中,适逢雪崩,都被堵在山里。 经过一场拼斗,血刀老祖杀了陆、刘、水三人,四奇中位居第二的花铁干却临危屈膝,降了血刀老祖。待得血刀老祖发现狄云并非徒孙且暗助敌人,要杀他时,狄云因喉咙被扼,气塞之下神照功反而水到渠成,杀了血刀老祖。之后花铁干凶相毕露,既想杀了狄云和水笙灭口,又要吃几位义兄义弟的尸体。狄云拼死卫护水笙及她父亲的尸体,并为水笙打鹰充饥,终于使水笙对他消除了误会。 第二年春天雪化后,被堵在山外的许多中原高手又入山来。花铁干怕水笙揭露真相,反诬水笙与狄云苟且,使水笙的旧情人汪啸风反情为仇。狄云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为水笙的清白辩护,反使人更信其事。在水笙的哀求下,狄云只得只身离去。
他赶回家乡寻找师父,却正好遇上在那儿挖宝的二师伯言达平和大师伯万震山为连城剑谱而火并,万圭中毒,言达平受伤。狄云救出言达平,问明他师门的种种真相,这才知道自己的师父确是个坏人,而这个当年曾扮成老乞丐于他有恩的二师怕也不是好人。他赶去江陵万家,原想杀万氏父子报仇,但经不住戚芳哀求,反而违心地救了万圭。不料万圭父子发现戚芳可疑,竞反而要杀拿解药救他们的戚芳。狄云赶来救了戚芳,出门之后,戚芳借口又回去救了万氏父子,终于为万氏父于所杀。 狄云将连城剑谱的秘密刻写在江陵城墙上,想引出万氏父子报仇,却因此目睹了万震山、言达平及死里逃生的戚长发三人间的火并。他在危急关头救了师父,师父却反而要杀他。等到凌知府、花铁干、汪啸风等入一拥而入抢夺宝藏并因此一个个毒发疯狂时,他最终看穿了世事人心。在将丁典和凌霜华合葬之后,他孤身单骑又回到了川边的那座大雪山里,打算在这永无机心和凶险的地方僻居终生,出乎他的意外,水笙正等在那儿,并说知道他一定会来的。 此书为金庸早期作品,是他为纪念小时候家里一个被人冤枉终生不幸的老长工写的。语言质朴生动,情节紧凑,故事感人,全书充满了一股悲愤之气,读来令人如鲠在喉。虽然在文化底蕴上远不及作者的其它一些长篇巨著,但写世态,写人心,写至情至爱,动人心魄,远远超出了一般武侠小说的表现范畴,甚至亦非“性情”二字所能概括,可说是金庸作品中的奇特之作。

书籍目录

一 乡下人进城
二 牢狱
三 人淡如菊
四 空心菜
五 老鼠汤
六 血刀老祖
七 落花流水
八 羽衣
九 “梁山伯·祝英台”
十《唐诗选辑》
十一 砌墙
十二 大宝藏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连城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0条)

 
 

  •      最近在寻觅一些好看的小说,发现自己还是对武侠类的情有独钟,武侠小说中的首选,自然是金老先生的作品了,其他的著名作品都已经有影视剧先入为主的概念,所以下了本《连城诀》,花了3天时间读完,关上书的那一刻,感慨良多,觉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比起射雕成功塑造一代武侠经典,天龙叙述史诗巨作,鹿鼎记结合深刻的历史背景,
      连城诀的故事在人物,结构,以及背景上不及前述,但是连城诀的亮点在于对于人物人性丑恶面的彻底揭露。
       首先,是对于传统师徒关系的背离,其中,两代师徒都因为连城诀的争夺,陷入为人师却无师徳,为了练成绝世武功,不惜向徒儿传授伪术,我想,既然无传道授业知心,何必又收留门徒,传以歪门邪道之术,误人子弟不说,还辜负徒弟一片袒护师傅的赤诚之心。这种被自己信任的人背叛欺骗的感受,真是悲凉如藏域空谷的积雪,茫茫无边!
       再者,文中对于父子关系的决裂,令读者大吃一惊,丁典与凌小姐的爱情,遭受女子父亲的阻挠,为了连城诀,其父不惜活埋自己的亲生骨肉,领凌小姐临终之时,一要为未能与心爱之人再见一面绝望,另一面,为自己惨死于自己父亲的手下而悲愤了了吧。另一面,亲情在小说中, 参杂着阴谋和鲜血,万震山和其子万圭,在连城诀浮出水面之时,却是父子 猜忌爆发之日,万震山对于儿子的隐瞒,儿子对父亲的不满,统统在一本书面前暴露。血浓于水的亲情,被自私的人性瓦解得灰飞烟灭。
       关于爱情小说中的让人扼腕叹息的就是狄云,戚芳,万圭之间的纠葛。青梅竹马的爱情,因为阴谋和算计,相爱的人没有走在一起,即使多年后真相浮出水面,但是时过境迁,她已嫁作人妇,你若旧情难忘,又如何奈何她多年的与他人共枕眠的感情,小空心菜,是狄云爱的人的孩子,也是陷害自己走向悲剧的仇人的骨肉,现实的残酷如此,虽然狄云内心的宽容和对小师妹的爱让他选择复仇后的接受,但是,结局却比自己料想的更惨烈。小师妹终究还是死在了自己的日夜相伴的人手中,留下小空心菜孤独一人,狄云也最终回到曾经险些断命的山谷,和水笙度过余生!
       在这本书里,作者让读者直面了人性的自私,独断,贪婪,险恶令人不寒而栗,悲怆令人久久不能平静,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行走在茫茫人世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因为以前写东西,都会事先构思个主题,但是这个书读的我心里有点乱,写得读后感也杂乱无章,所以取了这么个题目。
      
      ……………………………………此乃分割线……………………………………
      
      金庸的男主人公大都风度翩翩,奇遇、艳遇不少,如张无忌、黄蓉等;唯独狄云,自己爱的女人被抢,自己被冤枉入狱,在狱中被人打,被人误会……书看一半的时候,我甚至怀疑他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是否对社会极度的不满,否则怎么会写出如此多人性中恶劣的一面呢?关于人性真有如此恶劣,我不想多说,只是想到了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快结束的时候,他写的一段话“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对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如他所言,我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所幸,这两样东西还带着……这并非因为是我的意志有多坚强,或是人格有多高尚。唯一的原因在于,我遇到的人还不够坏,经历的事情还不够多,吃的苦头还不够大……”我想这也是我的答案。我还很年轻,阅历不够,生命之前的过程也受过一些磨难,也遭受过不公平的待遇,但实在不敢因为这些磨难就对人性来指指点点,也许今后会遇到人性泯灭的事,但是在遇到之前,我还是选择相信吧!
      
      
      一直都喜欢金庸的武侠,喜爱程度应该是在其他人之上的,这也与他小说的改变电视剧居多,且看的多有关。以前对小说看的最多的应该就是射雕三部曲、《碧血剑》这些了,书中的主人公大都侠骨柔情、武艺超群。我也是这时才明白为什么这些书就轻易被改成了电视剧,而且被一而再再而三的翻拍,因为他们可看性很强,既有的武斗看,又可以沉浸在俊男美女的儿女情长中。要是《连城诀》拍的如此频繁,观众见到的就是一个穷苦潦倒、生活处处不如意、既不风度翩翩、邋里邋遢的人,没有观众喜爱的桥段,将电视当作娱乐消遣的多数观众才不会深究这里究竟折射了什么人生真理呢~观众爱看,是因为有些东西,写得太过美好,离我们太远,就像一个美好的希冀一样,维护着人们不愿苏醒的梦。书中的有些人就是可以集万千宠爱一生,但是这刚刚是我们多数人的人生背道而驰的。我们不像他们,没有天赋异禀,后天也不会有高人指点,甚至与你共度一生的一个人都是你用充足的物质条件挽留下来的,我们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能成为一个衣食无忧、家庭幸福的普通人。
      
      
      小时候看湖南经济电视台自拍惊悚悬疑剧《暗夜心慌慌》,虽然他们自我定位为这样的一部电视剧,但是我觉得里面有个也是唯一一个吓人的桥段就是某人杀了人之后,将死尸砌在墙内,由于这个,他每天晚上都会梦游去砌墙。看到万震天杀戚长发他们,我才知道原来电视剧里是模仿这本书里的~~
      
      
      
  •     作为一名高中死宅,我曾经最爱看的小说就是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每每陷入在玄幻意淫的旋涡里自得其乐不能自拔,我朋友总会递给我一本新的小说让我看,也是最强最牛云云。
      
      出国求学之后,有一死党是金庸迷,被我带入了大番茄同盟会之后对我说,还是金庸的小说好看啊。我一惊,想起我表哥是多么的迷金庸,书柜上摆满了金庸古龙梁羽生,但是我去他家玩从来都是捧着一本多拉A梦不亦乐乎。我本人对金庸名著的了解仅仅局限于电视,于是乎力求一本金庸书,他力荐我先看连城诀。我听后一头雾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句话我也会,其中能叫上来书名的也有一大半,而连城诀正是那“不出名”的一小部分中的一员。当时就把书下好,转头就忘记了。
      
      过了几日,在一个无心睡眠的夜晚,我注意到了手机的角落有一本电子书,当然就是连城诀,我打开了它,一夜无眠。从没有体会过想睡但是不能睡的感觉,实在想知道后面的情节,但是看书速度又会自动放慢因为实在太过于精彩。狄云说:我实在是是一个不幸的人。我只想说,金庸大师刻画了你,让作为读者我成为了一个幸运的人。
      
      当天夜里我的读书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攻读金庸所有作品,但是唯独这本,这么些年下来我读了不下5遍,为什么,我也需要细细体会。
      
      
  •     丁典和凌霜华之间的感情不需细说,一对有情人只因为凌霜华父亲的道貌岸然而永远分离。
      
      戚长风怀疑自己的女儿偷了连城诀,但是他不问,他认为别人的心思都是如他自己一样的龌龊,会欺师灭祖,会屠戮同门,说出来真要气死他,戚芳拿去就是为了夹鞋样子,她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
      
      万震天怀疑自己的弟子偷了书,就把所有的武功的顺序打乱,让他们只是打起来好看但是不顶用,丝毫不顾及弟子的人身生命安全。
      
      凌退思以为人人都会像他那么卑鄙无耻,以为丁典不会为了凌霜华交出秘籍,但是在丁典眼中,没有什么能比凌霜华的一笑更加重要。
      
      至于这本书中出现的吃人的描述,当真是把我吓了一跳,以至于过了这么多年,我依然记得清楚。
      
      水笙绝对是个好姑娘,好姑娘有好报。
  •     金庸的书,起评都是5星吧。
      
      之前一直在读《鹿鼎记》,3日内所有章节看完两遍,佩服小无赖佩服到不行的时候,偶然之间打开了它。
      
      仿佛还记得电视剧里有个叫“血刀老祖”的老和尚,还有个经常被冤枉的狄云,与诸位‘’英雄豪杰”的故事,出于个人喜好对主线情节一直以来的追溯,从狄云和老和尚入雪谷开始看起。
      
      愈看愈是心惊,却是因为狄云的回忆。倘若把这书从我看的地方截为两半也不打紧,因为他思绪的片段已经告诉我们这个人是有多么不走运。金庸的小说,一旦进入具体情节,你就成了主人公,你要读下去的欲望就像主角一直要拼命活下去一样那样清晰、真实,直到翻遍本书的最后一页才是尽头。
      
      所以就在深夜中继续。在这本书里,江湖规则已经不适用了,一个个成名的好汉,满口大仁大义,只怕被揭穿做过什么有损光辉形象的事而杀人灭口,一反金庸在他书中所倡导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侠客精神。而待人诚恳,心地善良的人却成为所谓的武林人士所鞭挞的对象,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在这里,可以没有父子情谊,如万圭和万震山;可以没有师门情谊,如梅念笙和他的三个徒弟;可以没有兄弟情谊,如花铁干可以生食结义兄弟的血肉;还可以恩将仇报,例子就数不胜数了。而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宝藏,一个个手足相残、隐姓埋名数十载,最后又得到了什么?
      
      美好的事物不是不存在,而是太短暂了。如果说丁典的爱情是昙花一现,那么狄云仿佛没有资格享受到爱情的滋味。看完全书,心想怎么就这么一个苦命的人,被冤枉所以蹲大狱,所爱之人嫁给仇人并为仇人所杀,被萍水相逢的人误解,被武林同道追杀,偌大的江湖并没有他的立锥之地,他只好回到雪谷。
      
      这便是作者的残忍之处,把所有的不幸加诸一人,作者就像教授Dark Magic Defense的老师穆迪对待蜘蛛那样对待他,在他身上施演各种Unforgivable Curse供大家观赏后,杀了他。可是重重劫难过后,等待他的是胜利的号角和丰硕的果实吗?一场空而已。
      
      有人不是说“磨难是一笔财富”吗?那么磨难给狄云带来了什么,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身陷囹圄而无能为力,眼睁睁的看着所爱嫁给所恨的心痛,空有一身高明武功却无法保护自己的爱人,甚至知道自己的师父从一开始就欺骗自己的那种无助。
      
      他什么都没有,所有的关心都是假的,所有得到的感情都是一种欺骗,可是他做错什么了。他以诚待人,懂得感恩。纵然血刀老祖千般不是,他救了自己一命,仅凭这一点,狄云始终心怀感激;他保护水笙,反而被误解。反观那些大奸大恶的虚伪狡诈之人,不需要辩白解释就可以大行其道,可真是让人心寒。让人不禁想到,狄云的所作所为有必要吗?
      
      个人在集体面前总是那么虚弱无力,不堪一击;在自己深信不疑的人面前也一样。然而当这些人都调转枪口来攻击的时候,身怀一身高明武功的狄云也不得不躲进茫茫雪山,甘与鸟兽为伴,也不愿意与人为伍。
      
      这是所有主人公,也是读者的心寒之处。那种感觉就仿佛是从另外一本书中看到的,“我独自一人拿着黑漆漆的烧火棍,孤零零的面对整个世界。(《诛仙》)”
      
      作者不单善于把握人物心理和命运,恐怖小说写起来也是一流的。昨夜武汉7级大风,半夜只听得屋门“吱呀呀”的叫,待看到万震山深夜梦游砌墙的情节时,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等到响动停止,才敢放心睡去。
      
      有人说,金庸的小说是成人世界的童话。不敢苟同,《连城诀》内容阴郁,若年龄太小,恐怕是无法体会到当中的凄凉之感的。
  •     每回翻开《连城诀》都需要很大勇气。《鹿鼎》和《笑傲》等等都会让我欢乐,想要找虐的时候才会去翻《连城诀》和《白马》。
      我想一般人都是更爱喜剧的。
      可是昨天不知怎么了,鬼使神差地又看了遍连城诀。
      这次读,居然看到了一点希望。
      并且发现了一点东西。
      
      金庸很喜欢写冤情。
      我想《连城诀》后记中的这个真实故事,一定在金庸的心里凿下了极深的印记,否则不会用那么多次。
      比如黄药师被冤,杀了江南六怪。
      比如张无忌被冤,杀了莫声谷。
      比如令狐冲被冤,杀了陆大有,还偷了辟邪剑谱。
      比如萧峰被冤,杀了n多人。
      又比如韦小宝被冤,杀了陈近南。
      多多少少有些类似。
      只不过《连城诀》的还原度更高。
      被冤的感觉,想必比死更难过。
      还有什么比亲人和朋友不信任自己更痛苦的呢?他们曾是我们以为的这世上最了解我们的人。
      
      我也体会过被冤枉的感觉,那感觉,就是眼泪不停地涌出来。因为不论你是否辩解,如何辩解,你在乎的那个人就是不相信你。
      
      更何况被冤杀人。
      被冤杀人最好看了。
      看书的,看戏的,都等待着真相大白的那一天。看那个偏听偏信的人,是多么后悔。
      会的,戏里一定会的。
      可是,现实生活中,如果真相永远不会大白呢?
      我不知道这世上有多少冤情都藏匿在黑暗的角落里,等待着人们去发掘。
      
      不过就像水笙知道狄云一定会回来一样,我也知道这两人最后的重逢,代表了一点希望。
      空心也好,素心也罢,总是活下来了。
      那些黑心的,就让金佛替他们超度吧。
  •     
       一下午的时间不加停顿地看完了这本书,结构很紧凑。小说写的是关于武功秘笈和寻找宝藏的故事, 围绕着《连城诀》,写了一群人,关于爱情、关于亲情、关于人性、关于宝藏.....
      
       从小说来说,主要是借一个未谙世事单纯憨厚的穷小子的眼睛来看这人性中的善与恶。
       利欲熏心的一派:
       1.梅念笙大侠的三个徒弟:弑师、同门相残、连城诀的锁、唐诗剑法改成躺尸剑法、最突出的是万震山晚上梦游砌墙,真是把人性中的恶体现到了极点。
       2.凌退思:为了宝藏不惜破坏女儿的爱情,甚至把女儿活埋。
       3.花铁干:贪生怕死、卖辱求荣,一代大侠为了求生竞吃了自己的义兄弟尸体。
       4.万圭、吴坎:万震山父子为了争夺解药和《连城诀》,父子相斗,万圭师兄弟设计陷害狄云、夺人妻。
       5.血刀老祖:奸淫掳掠,不过光明正大的坏人比某些道貌岸然的小人可爱得多。
       6.世俗的流言蜚语
      
       善的一面:
       丁典对梅大侠的仗义相救、凌霜华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甚至不惜毁容、菊友对小姐的感情、落流水三位大侠惩恶扬善、戚芳和水笙的善良。
      
       在善与恶的对比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之处。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活一辈子有人为了财、有人为了情、有人为了义。有人为了秘笈为了财富不惜抛妻弃子、残害兄弟、用尽手段,但有人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才是最珍贵的,宝藏之类的神马都是浮云......在小说里最喜欢的还是雪谷的那一段,话说金庸好喜欢把主人公置身于一个类似于世外桃源的地方,比如这里的雪谷、《倚天屠龙记》里的冰火岛等,不过这样的地方着实让人向往。
      
       关于宝藏:不知道为什么在武侠小说里,宝藏总是万恶之源的代表,如何如何追求宝藏的人最后都没有好的下场,这和西方追求财富甚至拜金思潮有迥然差别。难道好人必须都得是清心寡欲视金钱如粪土么?不过小说主要批判的还是人的贪念,这个和努力追求财富还是很不一样的,就像梦想家和野心家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最后说一点:在原小说中,并没有很深入地写到狄云、戚芳和水笙的三角恋情,似乎这是两端分开的感情,不存在竞争。改编的电视剧(03吴樾版)似乎对她们的不同宿命有一点探讨:戚芳命运的悲剧不仅仅是本性善良的缘故,更是封建的礼教、三从四德对古代传统女子的毒害,在凌霜华身上也是同样的表现。而水笙除了善良,更有一种对世俗的叛逆成分,她忠于自己真实的情感,这一点在小说中并没有很强烈的突出。
      
      
      
      
      
      
  •     不懂人情世故的你
      张着湿润的眼睛茫然的望着这个世界
      世界如刀刃
      锋利着迎面而来
      切开你心
      斩断每一个念想
      多奇怪
      你竟然没有倒下
      从万千柄凌厉的呼啸而过的刀中你站了起来
      它们削掉你多余的骨肉
      削落一地热血
      你站着
      脚边有一地骨肉和热血
      你甚至没有低头多看一眼
      你迈开歩
      等走了很远之后回头轻哂
      “呵,那个幼稚的自作自受的家伙!”
      
  •     一个金庸先生小时候亲身经历的故事为契而成的书。一个讲述被冤枉的人的故事。
      
      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好在老人家文笔还是亲和的,看着很流畅。
      
      但是我对里面人物角色的设定和设计并不是很称赞。每个人的个性过于鲜明,就好像奸诈的人永远奸诈,没有任何的回旋,丑陋的嘴脸比比皆是却又毫无掩饰?这在现实中并不多见,因此造成了本来可以更为复杂的故事由此变的十分简单。算是一点点的意犹未尽吧。
  •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全集每本书名,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倒背如流。初中、高中偷偷看了本《射雕英雄传》,已是如饮甘醇了。到考上大学,才能在大学图书馆酣畅地通读金庸全集。唯独《连城诀》一直不敢触碰。因为早就知道这本书内容是多么的黑暗和绝望,那时候更愿意看有希望的类似郭靖遇黄蓉这样傻人有傻福的武侠童话。
      
      而现在,踏上社会十年有余,虽然不像狄云所遇似的传奇苦难,也算看多和经历了种种人性之丑陋,也遇到过不少为一已私利不择手段的卑鄙之人。虽然不至于对人性失望,但却能对凡此种种抱之冷眼旁观,不再激动愤慨。
      
      现在的心态,更适合看此本书,刚好看到最近“朗文旧版”的金庸全集再版,36本果断全收。抽出的第一本就是《连城诀》,也算是应时。
  •     狄云绝对是金庸笔下最悲催男主角,没有之一。张无忌得九阳神功只不过以中了玄冥神掌为代价,乾坤大挪移更是根本就纯运气。狄云先被冤枉到死,再断5指,被丁典虐待好多年,再被血刀门和尚虐,太惨。
      
      其次这部书应该是把人性写得最丑恶的一本了,父亲亲手杀女儿,师兄弟弑师傅再互相残杀,结义兄弟反目,热恋男女、夫妻间的不信任。
      
      很喜欢狄云,傻归傻,但是真实。能屈能伸,言出必行。换成金庸其他男主角是狄云的话,应该早挂了几百遍了吧。
  •      这是金庸笔下最为惊心动魄的小说之一。这里的惊心动魄,不是因为七门八派的明争暗斗,也不是因为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是源于人性最深处的黑暗。为了利益,最亲近的人不惜将你置于死地(凌退思杀死亲生女儿凌霜华),受过你恩的人对你恩将仇报(三徒弟合杀师父梅念笙),看上去在帮你的人其实是在有意害你(言达平故意教狄云连城剑法)……呵,茫茫世间,人心险恶,没有人值得相信,更没有人可以依靠,每个人腹中的刀剑,早都胜过了武林最毒辣的武器和招式。
       都说世间万物皆具阴阳两面,没有绝对的恶人,也没有绝对的善人。然而在这本书里,金庸却塑造了许多“绝对的恶人”,如戚长发、言达平、凌退思等等。他们身上真的没有一点善的地方,虽说他们还是有某些行为是善的,但其背后都深藏着利益动机,是一种虚假的善。就如戚长发,乍一看他对女儿和狄云还有点感情,后面才发现这些都是假的,他从万震山那里逃跑之后,根本就没惦记过还在仇人手里的女儿,甚至在狄云救了自己后还准备趁机杀了他。这根本已经是丧尽天良,毫无人性了。
       出现这么多“绝对的恶人”,是金庸塑造人物不现实吗?可是想想,这些恶人的所有恶行,都是为了一批宝藏。为了某种利益,利欲熏心,蒙蔽双眼,不顾一切,难道周围这样的人还少吗?当利益占据了一个人内心的所有空间,道德和人性就会被磨灭得一点不剩。想到这里,不禁脊背发凉。
       在这样的世道里,老实人的命运是最悲惨的。狄云是一个生性质朴的农家少年,却因为自己的善良招来了一堆祸:拼死打退前来寻仇的吕通,却受到万家子弟们的嫉妒,招来一顿殴打;见义勇为去解救一个女人,却被诬陷成强奸犯打入大牢;帮助了铃剑双侠却反而被他们打断腿骨……好人屡屡不得好报,不断陷入磨难和冤屈,恶人却依然逍遥自得。这使得整部小说都充满了压抑和阴郁,让人不忍卒读。可贵的是,狄云并没有被不公的命运和阴暗的世界同化成一个恶人,他始终保持着善良的本心,同时不断成长,学着变聪明,最终看破世情。
       在文章的最后,金庸还是安排了一个俗套的光明的结尾:恶人全都因为自己的欲望而惨死,狄云和水笙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这个结尾也不过是一束短暂的阳光,十分苍白。虽然这片宝藏不能被得到,但不久还是会出现下一个供大家争夺的利益,这拨恶人死了,很快下一拨恶人又会兴起,而像狄云这样的善人,真的只能隐居世外吗?
       利益越是庞大得炫目,人性越是渺小得可怜。连城诀,连城诀,人世情绝。
  •     隐居乡下的戚长发带着女儿戚芳徒弟狄云到城里赴万师兄宴,宴上有人捣乱,狄云挺身而出,在乞丐帮助下退敌
      万师兄门下弟子找狄云麻烦,打伤狄云,狄云在乞丐帮助下学会三招剑法
      宴上,万师兄门下弟子诬陷狄云,狄云使三招剑法败之,万师兄与戚长发翻脸,万师兄重伤,戚长发失踪
      狄云被设局下狱
      丁典殴打狄云,狄云苦熬多年后自杀,被丁典救活,两人成好友
      丁典教狄云“神照经”
      凌霜华死,丁典与狄云越狱,丁典中毒身亡
      狄云与万师兄之子打斗,两败俱伤,狄云被戚芳放走
      狄云遇双侠,遇藏僧,使计杀之
      狄云被误会成藏僧弟子,血刀老祖带狄云逃生
      雪山上,血刀老祖败南四奇,意外被狄云所杀
      狄云、水笙、四奇之一共存,逃生
      狄云回隐居处找师父,意外发现万师兄、乞丐争诀,万师兄之子中毒
      狄云回万家打探师妹消息,在争斗中救师妹出来,师妹自杀而死
      狄云公布连城诀秘密,全城找宝藏,诸人疯抢
      狄云与水笙在一起
  •     感觉这部作品可能受《基督山伯爵》影响而作。怀疑、冤枉,看不透的人心。这部作品里面充满了人性的丑恶。最后也还是美满的大结局。很多情节猜到了,有些猜错了。比如狄云师父的死,我猜成戚杀了万,然后换装易容冒充。
  •     喜欢读金庸的书是从高一时候开始的,是语文老师说你们如果读小说读金庸的没事,因为读来都是有价值的,包含的文学色彩以及它的内容都很丰富。那时候读了几本,现在又想着读了,选了一本字数较少的《连城诀》,毕竟上班了,时间没上学时候那么充足。
      总体来说故事是比较不错的,当然仍然有一个笨头笨脑的傻小子在金庸的笔下成为一代大侠,不过这个傻小子却更惨些,这个故事的由来在书的后记中有写,是因为作者身边的真事加以想象而来,同情傻小子的时候未免对与傻小子对立面的人物不满,书中经常出现的一句话是:我这一生都是被人冤枉。确实,狄云受罪真的不少,也反应了在强悍且不讲道理的人面前已经不能用道理说话的真理了。金庸的笔下总是傻人有傻福,上天剥夺了你一部分,就会给你另一部分,武侠世界中那自然是秘籍,武功了,当然,在本书里狄云所获为《神照功》和《连城诀》。血刀恶僧的那一段我记忆比较深刻,个人认为那段写的比较精彩,雪崩带来的灾难和“落花流水”的生与死都值得回味。不过后面的情节就显得不太饱满了,以至于我读到最后总有一种没有完成的感觉,回头想想,这也算是结尾了。。。大家都死了,主角回到深山,有爱自己的人再等待。。。。、
  •     连城诀带给了我不同的阅读体验。
      
      从狄云说起,一位旁观者一般的主角。在金庸的作品中,狄云是成材极晚的主角,学成盖世武功时已是故事的后期。更神奇的是,学成武功后,他没有手刃任何一位仇人,甚至没有能保护想保护的人。通常,“快意恩仇”是武侠小说极其重要的阅读体验,就这一点来说,《连城诀》的体验是不足的。
      
      这个世界毁了狄云的一切,但他几乎未对世界进行一点点干预,他所做的,只是旁观和被动的接受。
      
      被动接受了入狱,旁观丁典的故事;
      被动随血刀老祖西逃,旁观血刀老祖与落花流水的死斗;
      之后终于主动调查种种真相,却也只是旁观了恶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互下杀手。
      
      透过狄云这面镜子,看清了形形色色的人。这点与《阿甘正传》有异曲同工之妙,主角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周围的人和整个世界。
      
      
      
      是的,以上其实都不重要。本书最让我不能释怀的故事,出现在后记中。大江健三郎在《读书人》中已经表述过,作家并非创造者,而是积累者。无论是手法或题材,都需要慢慢积累。《连城诀》这段灰暗的故事,背后是一位悲情的人和一段无可奈何的人生。
      
      
      
  •     我想,童话只有两种形式,不是用最简单的话说道理,就是用最简单的故事满足你。女人的童话是琼瑶与韩剧,而男人的童话,我觉得是武侠。如果童话,绕不过安徒生。说起武侠,躲不开三个人,梁羽生,金庸和古龙。
      
       在我的评论体系中,梁羽生的笔下世界是最像童话的,善与恶泾渭分明,读来不累,也挺适合给青少年读去树立三观的,千万声明,我在此处绝非挖苦。事实上,我对于电视和网络一直以来的担忧就是这两头信息怪兽实在是把太多复杂的事物传递给90后了,且不说诲淫诲盗,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可能他们一生都不会有扶老人站起来的机会,可是已经知道了趴在地上的老人不能扶。而更为可悲的是,我们那些真正用于宣传三观的东西,却实在是真真正正的幼稚,也许,把这样的武侠宣传给青少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武侠要有意思多了,寓教于乐也未尝可知。而对于走上社会,感受过一些冷暖的人来说(在此特别强调,我用的程度副词是“一些”)古龙是不二选择,因为古龙的小说的戏剧冲突总是饱满而剧烈,常常将楚留香,李寻欢这样的理想主义人格意象付诸于戏剧化冲突的漩涡中,这是很吸引我们的,半大小子时构建的的理想世界与现实碰撞是青年人永恒的主题,要不,哪里来的摇滚。我顺道说句题外话,我如果是个在文艺圈的人,我是一定要把古龙的小说搬上话剧舞台的,这非痴人说梦,一言以蔽之,戏剧的焦点在与冲突,不在于人物,而古龙哪怕塑造人物也是为了制造冲突,譬如,他把李寻欢塑造的那样完美,你敢说不是为了悲剧的美,这多么的像戏剧里莎士比亚亲手塑造了一个人见人夸的哈姆雷特,然后将他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漩涡之中?举个例子,古龙小说您可能没读过,电影《第一滴血》您看过吧,里面的兰博就是为了戏剧冲突服务的,其实这个人物除了过瘾以外真没什么嚼头,就是让他的强大让矛盾更激烈。这样的人物创作手法就是古龙喜欢的,你可以看到李寻欢的君子品行在《小李飞刀》中的作用和兰博的强悍性格在《第一滴血》里的作用是一样的,好的故事需要好的情节,好的情节里面一定有激烈的冲突,所以只要把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写出来,让别人明白怎么回事,有兴趣了解下来会发生什么就够了,而具体到这是怎么样一个人,反倒是次要了。这样的手法与戏剧创作是契合的,戏剧创作本就是讲故事,所以也难怪古龙写的剧本是电影导演的至宝。与之相反的恰恰是金庸,同样是写一场武林大会,古龙写可能只写两个问题,最终谁输谁赢和里面有什么阴谋。金庸这则不同,非把这里面没一个人的心态都细腻的展现出来,所以人物在他手底下想不丰满都难。这里面有什么关于金庸小说的评论太多了,可有一点非常有意思,不知您注意到了没有,那就是所有对金庸小说的探讨中,常常是在评论这个人物怎样怎样,那个人物如何如何,甚至于人们对于其中一个配角的探讨要远远的高于主角,可就是很少对这个故事本身发表感慨。事实上,这种雕琢也正是金庸小说成功的地方,更难得可贵的是如同美术中要想写实必须要处理好光与影的关系一样,老人家是一个虚构的武侠世界里,把人物的阴暗与光明处理的特别真实,你可以看到乔峰这样的高大全,被马夫人骂道,“你明明是见到我的,可就是视而不见,眼光在我脸上扫过,居然没有停留片刻,就当我跟庸脂俗粉没什么丝毫分别,伪君子,不要脸的可耻之徒!”。”而我们这位大英雄的回答更经典,“倘若是前辈的女流英侠,我当然会上前拜见,但你是我嫂子,我没瞧见你,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失礼?你何必记这么大的仇?”闻听此言,我仿佛看见了乔大哥那双清澈无辜的眼睛,瞬间觉得有个叫西门庆的男人其实可爱非凡。而相比之下,韦小宝的那种耍江湖式的义气则真的可以让好多人生发出这样的感慨,交朋友就该交这样的。而这样的人物,在古龙的笔下?有吗?有的话。又有几个?伟大的小说里面必有永恒的人物经典,这几乎快成为了常识。所以老梁曾经说过,你看古龙的小说常常有一种看电影剧本的感觉。我很认同,一言以蔽之,古龙重情节,金庸重人物。所以金庸的作品拍成电影总有那么点不成功,原因也在此,别说电影,就是电视剧都很难给你像小说一样的空间去展现人物,而且就是把人物展现好了,他也把原来观众对小说人物的想象给抹杀了,这个矛盾在我的眼里看来是不可调和的。
      
       子时了,好困,不写了,睡之前向这三位写武侠的男人致敬,感谢他们给了我们男人一个叫武侠的童话,并让我们像女人痴迷韩剧,一样的痴迷。
  •     很多人说,成人世界无童话,成人世界的童话止于小说。便如杨过小龙女,令狐冲任盈盈。只道神雕侠侣中杨过小龙女才是童话,却忘了个中亦有不起眼的配角,令人讨厌的恶人,多数也有自己的童话。人性反复,但多数总会有内心的一片童话。
      连城诀短短篇幅,其中却已写尽人性险恶。然至最后,终是让狄云回到雪山山洞,看见苦等自己很久的水笙。
      除此之外,便尽是尔虞我诈,父子师徒夫妻,皆是假象。
  •     许多年前我觉得爱情 委实是个妙词。
      连城诀里的丁典, 为了凌霜华 委实是个不容易的人。
      因为从戚长发、万震山的师父手上得到了神照经,为众多武林人物所追逐,流落江湖时认识了一个叫做凌退思的知府的女儿凌霜华,两人你侬我侬,情深意长。
      按照文学发展的主线,此时必定有个恶毒的后妈。就算后妈没有,也得有个邪恶的姐妹。
      于是邪恶知府上场。果然知府以女儿为要胁逼丁典交出连城诀,不久后又将他打入大牢。
      凌小姐被软禁了。
      看官,你们说接下来该怎么办?
      西方么王子要么爬墙要么翻窗总得见个姑娘一面,然后拐带姑娘跑了去。
      但是我们的主人公丁典的做法委实是个不晓得怎么评论的做法。
      我已经忘了他在狱中什么时候练成神照功的,总之他每隔一段时间被凌退思严刑拷打一番。于此同时书中另一主人公狄云,因为疑心是凌知府的探子,也被丁大哥拳打脚踢,过得好生痛苦。当然了丁典被拷打又打完狄云之后,会默默望着铁窗外的一道风景。
      那就是一盆菊花。
      三年后在发生一大摊子乱七八糟的破事后,丁典终于上楼了,开窗了,发现姑娘死了。
      后来他死在一片花海中。
      委实不晓得怎么评论。
      我觉得丁典是个性压抑者加受虐狂。
      他在迈往爱情的路上,苦逼又悲催。
      但是他无怨无悔。
      我只觉得凌小姐死的冤枉。
      说不定她老早想跑了。只是她爹总觉得她和丁典这厮纠缠不清,不放她出嫁。
      凌小姐急怒攻心,得了失心疯,估计她嘴里还念叨着:“丁典你这破菊花,你,你,你这。。。。。。”
      看官们我实在看不下去,你们自己看吧。
  •     只是忍不住写些感想
      
      
      
      看完金庸的连城诀 总觉得意犹未尽
      书已经还去图书馆 现在再叙情节 恐有疏漏
      
      一开始写狄云和戚芳练武 我以为这就是男女主了
      其实我不喜欢 真正的女主半路出现
      因为从一开始 我会误认为戚芳就是女主
      喜欢长长久久 忠贞的感情
      
      戚长发被万震山所伤后 一去就是三五载
      读到这里我很疑惑 他怎么就消失了
      狄云一入狱就是三五载 这也让我很疑惑
      难道没人来救他吗?
      但是 这三五年怎么就那么轻易过去了 一句话交代就过去
      
      是啊 痛苦的 日复一日 了无生机的生活 难道不是要一笔带过吗
      
      倪匡说丁典和凌霜华的爱情是金庸小说里最凄美动人的
      想来也是
      我真的觉得心蓦地一震是 狄云看到凌霜华棺材上刻的字
      凌霜华是怎样深情的女子啊
      我真是恨不得杀了她爹啊!!!!!
      
      最后一章 感觉金庸写得有些仓促
      水笙怎么就爱上狄云了呢
      
      感到很明显的 狄云淡淡地看着众人争夺宝藏
      他是不是在想
      那些傻帽 这些有神马好抢的
      最珍贵的财富是爱你的人啊
      
      先看别人的评论果然是不好的 先知道结局果然是不好的
      
      但是 金庸的书 就算你先知道了结局
      依然会被他吸引着读下去
      
      我向来是不爱看悲剧的 因为觉得看小说看电视剧就是为了放松消遣
      干嘛把自己弄得那么沉重
      连城诀算悲剧吗 我觉得不算 但也绝不是喜剧
      
      一开始看到评论说 这部小说里写尽天下人之坏
      很怕金庸把人写得很阴暗
      就像我一开始没看过莎士比亚的书 第一次去看 居然借了 《麦克白》 来看
      看前几页就觉得阴森恐怖 后来没看完就拿去还了
      
      其实现在感受最深的是人的自私冷漠
      为了财富 师傅不是师傅 父亲不是父亲 兄弟不是兄弟
      
      狄云到最后武功盖世无双 但又如何
      
      我只希望 狄云在看尽世间的冷漠后 不要失去他最初质朴善良的心
      他确实也是没有失去
      
      很多人都说 结局时 水笙说 我知道你一定会回来的
      是个温馨动人的场面
      
      我知道你一定会来的
      水笙和狄云是什么关系
      有什么把握你一定会回来呢
      你知道嘛呀知道
      
      万一我不回来呢 你是不是坐愁红颜老?
      等待这事要心有灵犀才好啊
      总是等待是不好
      总是被等待更是不好
      
      是不是金庸也不舍狄云那么孤单
      所以配给他一个水笙
      
      可是现实哪有这样的
      可是看小说你当什么真啊
      
      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
      哪堪人淡如菊 只待素心归来
      丁典和凌霜华是凄美 愿未写的结局里你们是圆满的美吧
      
  •      大二时初次读连城诀,印象最深刻的是金老爷子对人性贪婪、虚伪的刻 画,大四了重读一遍,感受不变的是对人性的认识,变得是发现了书中有很多的bug.
       当丁典在凌退思家里中了金波旬菊时,当时狄云有能力与凌退思抗衡,为什么不逼问凌退思以得到解药而是眼睁睁地看着丁典中毒而死?
       在破庙中狄云带着丁典的尸体与血刀老祖相遇,为什么狄云在佛像后面并没有悄悄离开,事实上他可以这么做,等血刀老祖走了以后再去取丁典的尸体,而是选择拔光头发,以一种更加危险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
       狄云为了报仇,为什么选择让万震山与万圭父子砌墙来结束他们的生命?他难道不知道墙是可以推到的,当然作为正义的男猪脚是不大可能无缘无故就把仇人干掉的,起码男猪脚不能亲自动手,所以金老爷子才会选墙作为杀人的工具。但是这种方法也太白痴了吧,并且直接导致了戚芳的中枪。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很迷恋那宝藏?不得不承认钱对任何人都有诱惑力,但是金老爷子为了表现主题,干脆让所有人都对这宝藏着迷不已,这也是表现连城诀主旨的基础。万震山家很有钱,言达平也不穷,为了这一个宝藏可以六亲不认,这是不合逻辑的。
       应该还会有很多的bug,这些只是凭记忆写的,等想到了下次再接着写.
       再摘抄一段以表现金老爷子对英语的重视:
      只听那老丐道:师哥,我是发了点小财。你这几年买卖好啊。万震山道:托福!
  •      刚看完《连城诀》,很精彩的故事。
       金庸的小说就这部一直留着没看,直到前两天无意中看到有人说看某某故事的时候想起了自己大学时夜读《连城诀》的情形。我对能让人挑灯夜读的书总是很有兴趣,于是赶紧拿来一读,果然也让我一夜看完。
       故事情节连贯,一气呵成但感觉没有太多的亮点。只是最后金庸的后记让我很感动,他在后记里讲述了故事的来源同时回忆了小时候在浙江的情形。金庸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听不同人的故事,听许许多多的故事,最后润色这些故事写出自己的书。我对这种生活有一直保持一种向往,认为在飘雪的季节里,坐在温暖的屋子里听那些或惊心动魄,或温馨浪漫的故事是一种人间的至尊享受。但愿自己能一直有这种心情读故事,也一直有精彩的故事让我慢慢欣赏。
  •     
      虽分了两日读完,却也一气呵成,好不畅快。配上香茶,很有些惬意了。这样舒爽的奢侈日子不知以后能否再有。
      
      
      ---------------------------
      连城诀是因何起名,原来的素心剑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1. 关于善
      跟很多人想法一样,老爷子并没有把善人当做了真的善人。平日的好人,清风亮节、侠肝义胆,关键与危急时刻全变成了蝇营狗苟、魑魅魍魉。父亲活埋女儿,徒弟联合谋杀师父,同门互相猜忌而相互残杀,师父教坏徒弟、徒弟再教坏徒孙,父亲与爷爷联合谋害亲孙女,丈夫刺杀妻子,青梅竹马的情郎不信任对方,为得到女人设下全套谋害他人遭受牢狱之灾长达几年之久,落荒之时啃噬已死的仁兄义弟……怪不得看完这许多发生在身边之事,男猪脚心该凉透了吧。
      
      2. 关于恶
      血刀老祖在世人眼里无恶不作:调戏及占有黄花闺女,杀人稀松平常……嘴里污言秽语、满口胡言,却在本书中变成了该来则来、该去则去的爽朗大汉。对待徒弟孙子确是尽其所能、倾其所有,细心交代,很是坦荡。
      
      3. 关于善与恶
      一个是勾心斗角、言是行非,一个是坦荡承认我就是很坏,哪个是善、哪个又是恶。搞不懂了。所谓的仁义道德,在真正的是非面前变成了什么模样?
      
      2. 关于爱情
      (1)狄云与戚芳,是年少时一同成长度过美好青葱岁月的路人甲。
      少年之爱,因纯粹而曾经美好,也因简单、方向不同而草草收场、不得终果。
      
      (2)狄云与水笙,是恰当时刻碰到的、志同道合、携手走向人生尽头的真的伴侣。
      岁月沧桑,洞明世事,终于明白自己想要,并选择了未来的方向。包括伴侣。
      并在已选方向中互相选择。
      
      (3)丁典与凌霜花,是刻骨铭心荡气回肠值得流芳百世的真真正正的爱情。
      “兄弟,你为女子所负,以致对天下女子都不相信,我也不来怪你。霜华若是受她父亲嘱咐,想使美人计,要骗我的神照经和连城诀,那是很容易的。她又何必骗?只须说一句:‘你那部神照经和连城诀给了我罢!’她甚至不用明说,只须暗示一下,或是表示了这么一点点意思,我立刻就给了她。她拿去给她父亲也好,施舍给街边的乞丐也好,要或是撕烂来玩也好,烧着瞧也好,我都眉头也不皱一下。狄兄弟,虽然这是武林中的奇书至宝,可是与霜华相比,在我心中,这奇书至宝也不过是粪土而已。凌退思枉自文武双全,实在是个大大的蠢才。他若叫女儿向我索取,我焉有相拒之理?”
      这一段话印象很是深刻。真正的爱情,或许是无所计较的宁愿死也都要在一起的吧。什么经什么诀,都去他妈的吧
      当今算来算去的独子、凤凰男、屌丝、富二代们,看到这一段大概也不会觉得羞愧,大约只会对这样的行为呲之以鼻:没命?哈哈哈哈哈,少了钱、多付出了力气也都是不可以的。
      (题外,忽然想起不善表达的老爹也曾经说得出,可以“光屁股出门”这样粗俗但是却实意的话来。)
      
      4.关于砌墙
      变态的万震山,真他妈变态,亲手弄死同门兄弟、掐死徒儿,把死人砌在墙内。半夜梦游依旧故作摸样的砌。不是害怕,而是得意。“得意”,呵呵呵,有多少世人得意于自己愚蠢的行径及卑劣行为后自己的获得。
      也砌一堵宽大而厚重的墙吧,把过去的种种愚蠢、样样无知,全封起来吧。若是出现新的,再封一堵。是为我的墙。
      
      5. 关于人生与成长
      狄云是书中男猪脚,但更是金老爷子给大家透析和观察世事的一双悄无声息的眼睛。
      昔日的莽撞少年,诚实憨厚,直来直往的“空心菜”,历经人生磨难、冤枉委屈、折辱苦楚,却也开始明白行为处事需得小心谨慎、以求自保的道理。可叹岁月是如此的凌厉,害我们都变了模样。你不再是你,我也不曾是我了。
      记得狄云又见戚芳感慨:如果没有这后面诸多事情,俩人在一起该是多么美好啊~~~~~~
      还能回得去吗?成长能忽略?嫁作他人结婚生子能忽略?所受责难落魄能忽略?
      素心,是一件遥不可及、再也不可能的事情。
      
      6. 关于名利
      “落花流水”乃江湖中的侠士,有名;众人追逐的连城诀,有利。
      追吧,追吧,为了经书背后价值连城的“金佛”,真是什么也都不顾了。“他真不能明白:一个人世上甚么亲人都不要,不要师父、师兄弟、徒弟、连亲生女儿也不顾,有了价值连城的大宝藏,又有甚么快活?”
      老爷子没把他们这些人最后写死,虽然有隐含及暗示之意,也真是大大的仁慈。诀中最后不是说了么,“如来赐福,往生极乐”,真是连命都不要都要利啊。搞不懂这样做究竟是为什么呢?牺牲亲人性命、名声、甚至自己性命,就为了能获得无穷无尽、傻呆呆、冷冰冰的金银珠宝?让我也大笑三声吧。
      任何事都是有代价的,你想做的事、愿意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呢?
      
      7.关于此书
      很好。很喜欢。与唧唧我我、你侬我不侬的情感故事相比,武侠世界里的大开大合、快意恩仇,真是畅快许多,干脆利落。
      虽不觉世上会发生这些故事,在书里浓缩了如此多世人丑恶嘴脸的别样场景,从开始的完全不能理解这些人的疯癫行为,到揪心揪肺、毛骨悚然、鸡皮疙瘩满身之后,看到狄云最后的选择以及水笙等待多年后俩人再见的欢呼,却也释然了。老爷子真是以佛为心啊。
      价值“连城”的绝非一个经一个诀,素心即连城。只怕是随着年月增长,我们再无“连城”之物了。
      读罢掩卷,摇摇头,可笑直至。笑他们的疯狂追逐、不知所谓;笑自己过去的痴傻、天真无邪。
      
      -----
      此文聊以小结读后肤浅、片面感观,无法盖全所有感受。是以纪念如此清闲长假其中的二日时光吧。
      
      
      
      
  •      图书馆呆久了也有点坐不住,骑车去滨海路逛了一圈,还是三年前的老样子,来来去去的汽车却多了一些,还有好多外地的车牌,北京的上海的海南的,流过这条并不宽敞的路,汇集到了海水浴场前。
       一时起念要看《连城诀》,下了电子书存在手机里得有一两年了一直没看。第一次听到这书的评论还是在徐龙那里,后来一直瞎忙就忘了这回事。
       开始容易,停下来就难了。不长的一本书,情节很紧凑,这是第一观感,开始时狄云和戚芳练剑还颇有点青梅竹马的乐趣。但是越往后看越是心惊,开始时营造的温馨氛围一扫而空,就像步入了但丁《神曲》中地狱之门,门上刻着“入此门者,当放弃一切希望”。心中憋闷得不行,狄云所承受的种种苦难仿佛在心上一下下敲打,声音却闷在胸腔中出不来。读完全书,窗外暖和的午后阳光竟也有点不真实的感觉。
       通篇人物无数,一般意义上的好人却寥寥无几。就连名列落花流水四位大侠的花铁干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也被心底潜藏的恶所吞没,变成一个为了保护自己不择手段的人。人的贪念所开出的恶果在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看书的时候,我本以为是爱让狄云挺过了重重苦难,掩卷细想,却是狄云心中的善念让他一步步走了下来。在狱中他善待丁典,虽是丁典打他骂他也不想害丁典性命,这才引出丁典救下寻死的狄云一节,后来也是多亏血刀老祖念他良心不坏才在雪峰环绕之中活了下来,又是因为不忍见万圭死后戚芳无依无靠而留下解药,这才引出连城宝藏,让这些罪恶之人罪有应得。狄云经历了多少误解和陷害,到最后师父要杀他他也不忍心报复师父,这种品格多么难能可贵。因善而爱,因善而恨。狄云、戚芳、水笙,以及丁典、凌霜华,仿佛黑暗中两团明亮的火焰,告诉天下熙熙攘攘利来利往的贪婪之人,在这绝望的地狱之中仍有一点希望。
       贪为百恶之源,善者救人自救,我想这是金庸老先生要传达的意思。在此之外,我想善是一个人自己的事,不是因为别人感激自己而善,也不是贪图名利而善,应该只是人心中最基本的宽恕和仁爱的体现。别人作恶,别人陷害,不是你自暴自弃沆瀣一气的理由,别人终究不能捆着你去作恶。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是以恶制恶,而是以善制恶。善不是别人骑到你头上了还逆来顺受,善是你反过来把他打倒在地之后能够不骑到他头上。一念之差,云泥之别。
      
      
      愿世人都向善,愿罪恶都伏诛。
  •   黄老邪被冤,杀了江南五怪,老五很早之前死在黑风双煞手上,老大可是活过了这一劫的。
  •   嗯,我忘了张阿生
  •   排版改改比较好
  •   把第二段那么长的分一下吧。。。
  •   哈哈~好的,我写东西确实有不爱分段的习惯~
  •   她毁容了啊,她不想嫁人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